為何古代大戶人家都要養「家伎」?除了玩樂,還有一沒人性的用途

2021-02-13 世界通史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在「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之下,女子的命運往往都是悲慘而又悽涼的。她們就像是一件被用來「傳宗接代」的工具,或者是一種供人娛樂的玩物,而淪為家妓的女子的一生則更是悲哀。「家妓」也稱作「家伎」,就是古代豪門大戶的家中所養的歌妓,她的地位介於妾和婢之間。

但在古代社會卻有相當一部分人走上了家伎這條道路,像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明末的陳圓圓都是家伎出身。其實家伎起源時間較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呂不韋曾贈送給了秦國公子子楚幾個女子,這些女子都能歌善舞,子楚很是歡喜,於是就將這幾個女子養在了府中、以供玩樂,就這樣她們便成為了最早的家伎。

說到家伎的大量興起,有很大的一個推動力就是皇帝,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在家伎興起之前就已出現了一種宮妓,顧名思義,就是皇宮裡供皇帝娛樂的妓,後宮的女子都是為皇帝服務的,自然「宮.妓」也不例外,所以皇帝擁有的又何止是後宮佳麗三千人,其中還有數不清的「宮.妓」。所謂「上行下效」,統治者怎麼做,自然臣子們也會跟著學,況且大臣們不便進出風月場,於是就學皇帝,在自己的府中養起了一些能歌善舞的女子,這些女子就是家伎。由此家伎便大量興起,以致很多大戶人家都要養家伎。

這些家伎們都面容姣好,而且能歌善舞,有的還能吟詩品詩。一般在主人家宴請賓客的時候,她們就會以助興的作用登場,或跳舞、或彈奏、或歌唱等等。因為她們都是主人家花錢買來的,所以她們就屬於主人,基本上沒有任何的人身自由,主人叫她們幹什麼就必須得幹,有時也不得不獻身,還有時會被主人當做禮物送給賓客們。

不過,古代大戶人家養家伎的原因其實並沒有我們上文說的那樣簡單,除了我們前面談到的可以滿足主人的需求,供玩樂之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首先,養家伎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若是哪家養的家伎越多就證明這家越富裕,自然其社會地位也會越高,所以人們都爭著搶著養家伎,以示自己的地位;其次,家伎也有著接待前來拜訪的客人的作用。雖然大戶人家都有著三妻四妾,但是妻妾們都不便拋頭露面,這時候服務賓客,招待來訪之人的任務就落到了家伎們的身上。

不管怎樣,這些家伎們的命運從來都是由不得自己掌握,她們每天都生活在擔憂和惶恐之中,最終悲慘地走完充滿坎坷與血淚的一生。

世 界 通 史

global--history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為何古代富人都要養「家伎」除了玩樂,還有一毫無人性的用途
    在中國古代「男女謙卑」觀念的影響下,女性的命運往往是悲慘而悽涼的。在古代,一個人可以擁有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妻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妻四妾,而女子卻要遵守三從四德。甚至在一些比較迷信的事情上,還要將女人作為祭品。其實家妓就是有錢人家養的歌女、舞者,這代表著這家主人的身份和地位,養的「家妓」越多,就越說明這家主人的權力和財富是別人不能比的。
  • 為何古代大戶人家都養「家伎」?原來有這個用途令人不齒
    為何古代大戶人家都養「家伎」?原來有這個用途令人不齒說到古代和現代最大的進步點,在人的地位上或許就是現在男女相對平等,古代的女子地位低下。說到這個巨大的轉變,我們從今天小編總結的這個例子當中就可以體現出來。
  • 古代大戶人家可以三妻四妾,為何還要養一堆家伎?原因有這兩點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古代史》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中國古代因為機械不發達,什麼事都需要靠人力,而且戰事頻繁,人口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古代朝廷都鼓勵多生孩子,為此制定了三妻四妾的規定。
  • 古代大戶人家為何要養「家伎」?地位如何?反應主人的實力
    在中國古代,女人的地位很低,那個時代「女子無才便是德」成為固化思維。官宦人家的小姐從小要學習《女誡》,這本書向大家傳播的是夫尊妻卑的倫理觀,主張女性面對丈夫時要謙恭柔順,為了家庭應當委曲求全。官宦人家的小姐尚且如此,更別提在窮苦人家的女孩了。
  • 為何古代大戶人家都養「家伎」?作用讓人難接受!
    網絡配圖「家妓」一詞,起源於當時古代的大戶人家用來取悅客人的一種「工具」,她們雖然感覺高貴許多網絡劇圖當年的家伎為何會大量出現?有一份大部分原因在於帝王,家伎之所以得到發展,是因為在宮中出現「宮妓」,正因為上梁不正下梁歪有樣學樣罷了!正是因為這些「宮妓」的存在,下面的人便慢慢演化出來的。當年的這些女子,可都非比尋常,他們一個個眉清目秀,能唱能跳。
  • 古代小妾用處有哪些?除了被主人用來玩樂,另外兩種用途毫無人性
    古代小妾用處有哪些?除了被主人用來玩樂,另外兩種用途毫無人性在我國古代一直都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這是古代男權的一大表現。現代實行的一夫一妻制,就是對女性的重視之一,古代封建禮教下的小妾到底是過的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 古代大戶人家為何愛養「家妓」?主人的XX淫樂工具~
    家妓的來源與「官妓」一樣,都是些迫不得已的人。但做「家妓」則必須得有特長,起碼得會點跳舞、彈琴、唱歌等才藝,說白了「家妓」就是大戶人家的私人「文工團」。
  • 中國古代有錢人家為何喜歡養「家妓」?原來有這麼多用途
    家妓也稱為「家伎」,顧名思義就是是蓄養在家庭中的妓X,她們能歌善舞,但是地位十分卑微。
  • 古代大戶人家為什麼要養家妓呢?
    說到,家妓想必很多人都少有耳聞當然在現今社會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家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卻非常盛行當時的人們格外注重精神生活,精神自由的嚮往對獨立人格的追求。酒和對個體存在都非常重視所以對家具也是比較有需要的。家妓,顧名思義,就是寄養在家庭中的妓女她們能歌善舞但是地位十分卑微古代在封建。
  • 古代有錢人家,為什麼要蓄養「家妓」?有妙用
    古代有錢人家,為什麼要蓄養「家妓」?有妙用每個人都知道,古代的女性通常沒有地位,所有大小事物的女性沒有發言權。一個富裕的家庭可以擁有一些小妾,可是這些女人只能跟隨她生活中的丈夫。不僅如此,如果發生一些自然現象如乾旱洪水的情況下,女性也將被用於獻祭而犧牲。
  • 古時候大戶人家為何要養「家妓」?真實理由明白的人並不多!
    娼妓業,從古代到今天,是從來沒有真正消亡過的,至於沒有消亡的道理是很簡單的。
  • 古代有錢人三妻四妾,為何還要養家伎?只因有件事情妻妾做不了!
    古代人口比較少,而且因為打仗的關係,男性遠遠少於女性,所以促進了一夫多妻制度的發展。特別是那有錢又有權的人家,他們妻妾的數量或許比不上皇帝的三宮六院那麼多,但是數十個妻妾還是有的。但是古代還有一聽歌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大戶人家已經去了那麼多的妻妾了,為何還要在家中養家伎呢?
  • 古代有錢人家為什麼喜歡養「家妓」?原來是這麼用的!
    家妓也稱為「家伎」,顧名思義就是是蓄養在家庭中的妓X,她們能歌善舞,但是地位十分卑微。起源於戰國時期,一般只有大戶人家才會蓄養家妓,當時有個富甲一方的商人名為呂不韋,他在陽翟非常有威望,以低價買入高價售出商品,掙其中的差價,因此積攢大量財富。
  • 古代的大戶人家養花,基本都養這7種,你家有嗎?
    今天花花就帶著大家一塊來看看古代那些大戶人家都喜歡養些什麼花,花友們跟著花花一塊來看看吧,看看自己有沒有養這些花~1、竹子古時候基本上都是家家戶戶住著院子,所以在院子 裡面種點花花草草也是很常見的一件事,古代有些花友都喜歡在自己家的院子裡面種上一些竹子,寓意「竹子節節高」,也暗含日子越過越好
  • 大戶人家的院子裡,為何喜歡養「黃楊」?2句古話或能解釋
    大戶人家的院子裡,為何喜歡養「黃楊」?2句古話或能解釋!文/盆栽小棧養花這件事,並不是現代人「發明」的,其實早在古代,就有人把長在野外的野花野草挖到家裡栽培起來。在盆栽小棧翻閱的資料裡,就發現這麼一種植物,以前的時候也是常年生長在野外,但是古人卻非常喜愛它。
  • 古代,家妓與官妓、民妓有何不同,大戶人家又為何貪戀納養家妓?
    大戶人家一般家境富庶,不止一個妻妾,為何除此之外還要豢養家妓呢?家妓的由來家妓,又名「家伎」,又稱為「女樂」、「歌舞人」、「侍姬」,一般是指大戶人家在府中、家中豢養的歌妓。在我國戰國時代之前,史料中鮮有對家妓的記載和描述。豢養家妓的鼻祖是戰國時期秦國大名鼎鼎的呂不韋。
  • 為什麼古代大戶人家妻妾成群,還有養很多丫鬟?丫鬟有這麼多好處
    為什麼古代大戶人家妻妾成群,還有養很多丫鬟?丫鬟有這麼多好處中國的古代不同於現代,古代男女地位相差很大,有錢的男人不僅妻妾成群還可以養大量的丫鬟,當然也有很多老百姓窮的連個老婆都找不到。為什麼大戶人家家裡要養這麼多丫鬟呢?
  • 古代大戶人家妻妾成群,為何還要養丫環?有一件事妻妾是辦不到
    古代封建社會男女地位相差很大,當然古人階級地位也明確,有錢的男子家裡是妻妾成群還養著大量的丫環,普通的老百姓的家裡可是連個老婆都沒有呢。那為何大戶人家還有養那麼多的丫環呢?肯定有網友說古代窮苦人家,能保證基本的吃穿住行就算不錯了,他們也不懂得計劃生育,以為多生孩子能多掙錢,可是苛捐雜稅或者天災人禍,殊不知養活不起這麼多人口,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被賣到富貴人家為奴為婢。一旦與主家籤訂了賣身契約這女子就得聽主人家的命令,主人要求怎麼做就做什麼,說不定還成被主子看上成了妾室呢。
  • 古代大戶人家妻妾成群,為何還要養舞女?只因有一事,妻妾不能做
    ,甚至沒有一套完備的法律去保護女性,也正是因此,從戰國時代開始,一種養「舞女」的風氣開始盛行,而這其中,最大的受害者便是女性。古代的一夫多妻制一直被人詬病,而養「舞女」的行為讓一些人不解,古代大戶人家妻妾成群,為何還要養舞女?只因有一事妻妾不能做。古代的「舞女」就是家妓,之所以稱她們為舞女,也是因為這個稱呼更能表示她們的「工作」。
  • 淪為主人玩物,妻妾不如隨意送人,揭秘古代豢養「家伎」的陋習
    在這種制度下,無論妻妾,古代女人的地位都很低,而妻妾之外的家伎則是最卑微的那一群。作為妻妾功能的補充,家伎除了做好她們的基本工作——供主人滿足娛樂需求之外,還要忍受更多的羞辱。古代哪家養的家伎越多,就證明這家社會地位越高。裴鉶的《崑崙奴》中描寫唐代大曆年間一等勳臣郭子儀家中竟有「十院歌妓」,可見其社會地位之高。其次,她們不像妻妾一樣,只需面向男主人提供服務,而是要面對大量賓客。大家都知道古代是沒什麼娛樂活動的,有身份地位的大戶人家請客吃飯之後不能結伴去唱K,那怎麼辦呢?這時主人就會叫出家伎,來一段歌舞表演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