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馬雲趕出阿里,自己創業公司市值236億,卻飛到了騰訊口袋裡

2020-12-18 小刊說科技

不得不說阿里是一個神奇的公司,為什麼說它神奇呢?大家都知道阿里這個龐大的電商帝國聚集了很多人才,而阿里建立近20年來,人才不斷更新,那些從阿里出去的人才也在外面成就了一番事業。比如創立淘寶的十八羅漢孫彤宇,離開阿里多年之後孫彤宇成為了拼多多背後的大股東,而拼多多目前市值高達289億美元。除了孫彤宇之外,還有口碑李治國、滴滴程維、易到湯鵬、唱吧陳華等人都是出自阿里。然而有一個人,他曾是阿里的一名副總經理,最後卻被馬雲趕出了阿里。

他就是吳志祥,同程旅遊創始人兼董事長,吳志祥還在阿里任職時就是一位人才。1999年大學畢業之後就加入了阿里,憑著自己的實力兩年從普通員工成為了阿里的副總經理。在這兩年時間裡,吳志祥也接觸到了網際網路,並積累了很多經驗。另外,他當時覺得阿里的整個團隊都擁有一種讓自己很興奮的激情,那是一種創業的激情。在此之前,吳志祥覺得創業是一種很神聖的事情,並不是誰都能做的,但進入阿里之後,他發現只要你有想法,有目標,你就可以創業。

作為旅遊專業出身的吳志祥,這個時候有了一個想法,那就是打造一個旅遊行業的B2B平臺,並且吳志祥還把這個想法寫了一封郵件給了馬雲。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最後這個想法沒能得到實現。於是在阿里工作了近3年的吳志祥便離開了阿里,同年便著手創建蘇州同程旅遊公司,並在2003年7月正式上線。離開阿里的四年後,吳志祥參加了當時CCTV舉辦的《贏在中國》,當時馬雲是評委,吳志祥在節目上親自對馬雲說了聲感謝。

馬雲當時聽到感謝的時候很疑惑,因為吳志祥創辦的同程旅遊跟自己沒有一點關係,自己也沒有投資過為什麼這個年輕人要感謝我?隨後吳志祥說出的話讓馬雲也感到驚訝。吳志祥說:非常感謝四年前馬總把我趕出阿里巴巴。不過當時吳志祥並沒有怪罪當時馬雲把他趕出阿里巴巴,因為在吳志祥看來,如果當初沒有離開阿里巴巴,就沒有現在的成功。而因為這件事,當時有很多網友調侃:馬雲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雖然兩人在之前發生過一些矛盾,但是兩人並沒有針鋒相對,馬雲反而還為他作為曾經的阿里人感到驕傲,並鼓勵他把企業辦好。而同程從2002年創立到現在,已經發展了有16個年頭了。在這些年裡,吳志祥帶著同程一路高歌,騰訊馬化騰先看中了這個很有潛力的公司,從2008年到2014年的6年時間裡,騰訊投資了5.1億人民幣。而在2016年10月中旬,同程旅遊收購了萬達文化集團旗下的萬達旅業,並且與同程旅遊旗下的同程國際旅行社進行合併,兩者結合之後,同程旅遊的估值也超過了200億。另外,同程旅遊在2017年6月份與藝龍旅行進行了合併重組,並且更名為同城藝龍。

這次重組耗時近一年時間,並且在重組完之後三個月,吳志祥就帶著同程藝龍登上了港交所。同程藝龍之所以成長得這麼快背後靠的不是曾資助過同程的阿里,而是它背後的大股東騰訊。騰訊不僅投資同程藝龍,還利用微信給同程引流。目前同程藝龍擁有超過3億用戶,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用戶是通過微信小程序引流。也成為如此,很多業界人士稱同程藝龍上市是「第一支小程序概念股」。如今同程藝龍市值高達236億,成為了網際網路旅遊行業的巨頭,而此時馬雲估計很後悔,兩百多億的鴨子卻飛到了騰訊的口袋裡了。

相關焦點

  • 他被馬雲「趕出」阿里,創立公司二百多億市值,投靠了阿里對手!
    如此大的一個網際網路公司,人才來來去去也是正常,因為人才在不斷更新,有些人新進入,有些人就出去就業或者創業,我們現在熟悉的網絡大咖來自阿里的就有好多,滴滴的程維,唱吧的陳華,口碑李治國,某多多的大股東孫彤宇都曾經在阿里工作過,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也曾為阿里效力,做到副總經理,被馬雲趕出了阿里,他叫吳志祥,立刻阿里之後創立了某一線旅遊平臺。
  • 他曾被馬雲趕出阿里,4年後向馬雲道謝,如今公司估值高達236億
    他曾被馬雲趕出阿里,4年後向馬雲道謝,如今公司估值高達236億作為我國的科技巨頭之一,阿里巴巴確實是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公司。很多人都羨慕那些可以在阿里巴巴工作的員工。畢竟在外界看來,能夠在阿里巴巴工作,那一定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才。
  • 阿里「錯失」的人才,曾三次提出想法,慘遭拒絕,今歸入騰訊麾下
    在這麼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人才的流動是正常的,因為人才是不斷更新的。有新人進來,也有「老人」換工作或出去創業,很多阿里人在外面也實現了自己的事業。以淘寶網的孫彤宇為例,他離開阿里多年,成為拼多多的大股東,目前市值606.83億美元。除了孫彤宇、李治國、滴滴老闆程維等都走出阿里。今天,筆者要為大家介紹的他也是阿里巴巴的一員。
  • 落後阿里一萬億市值的騰訊,大公司跑得快,好公司跑得遠
    9月3日,騰訊股價收盤為534港元,市值5.12萬億;阿里巴巴股價收盤於284.2港元,市值達到6.1萬億。騰訊與阿里的市值差距,拉大到1萬億。 在過去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阿里和騰訊的市值差距拉大到一萬億港幣上下,換言之,阿里和騰訊的市值之間,已經差了整整一個京東。
  • 從十八羅漢到萬億市值的商業巨頭,回顧阿里19年創業史,可歌可泣
    馬雲的第一次創業是在杭州開了第一家翻譯社,當時公司一個月的的利潤是700元,而房子的租金要2400元,馬云為了支撐翻譯社曾去義烏批發襪子,內衣,手電筒,發傳單,後來翻譯社以失敗告終。1995年馬雲在赴美做商業談判翻譯接觸到了網際網路,發現了網絡世界蘊藏的巨大能量,在回國後用一間房、一臺電腦、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家網際網路商業網站:中國黃頁。在初期上門做網站推廣時無數次被當成騙子趕出門。
  • 阿里巴巴從市值蒸發600億,到問鼎亞洲市值最高公司,經歷了什麼
    600億美元。第一是阿里巴巴使用了其大數據算法,能夠及時的把用戶需要的物品第一時間放到了客戶的眼前,大家是不是發現有時候在淘寶上搜索了某件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在打開其他的網站時淘寶能夠精準的把你想要的東西友一次推送到了你面前,正是由於這樣的精準營銷,使得核心的電商業務增長了60%,一舉打破的評多多對淘寶的威脅論,阿里巴巴表示拼多多興起的時候,恰好是我們用戶數增長最快的一個季度。
  • 阿里18年成亞洲市值最大公司,剩下84年馬雲還會做什麼?
    18年阿里人漲3000倍當晚10點半馬雲脫下「傑克遜」演出服,換上白色襯衫黑色西褲,再次站到舞臺中央,現場響起一陣歡呼聲。18年前,馬雲在浙江杭州城西湖畔花園創辦阿里巴巴;18年來,阿里巴巴逐漸成長為亞洲市值最大的公司,還重構了中國的商業形態。
  • 騰訊市值反超阿里,蘋果超亞馬遜,長期主義總是幹不過現實主義?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阿里巴巴在市值上都是佔據優勢,但是近日騰訊實現了反超,重新回到亞洲市值第一的寶座。其實提起這兩家公司,很多人覺得阿里更加注重未來,是長期主義,現在阿里系的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絡都還在布局當中。
  • 阿里影業市值超800億港元 遠超三大電影公司
    阿里影業市值超800億港元 遠超三大電影公司   【TechWeb報導】4月25日消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近日的員工大會上表示現在看來,馬雲的這個說法是很有必要的,阿里影業在經歷了連續幾輪的停牌後,市值已經超過800億港元。  阿里影業隨不涉及院線,但包括智能訂票服務等,屬於阿里影業投資布局一部分。這也吸引了來自各方面的資金注入,藝人趙薇及丈夫黃有龍斥資31億港元,成為阿里影業第二大股東,僅次於阿里巴巴。
  • 這家美國公司歷史超150年,年賺500億,是阿里、騰訊背後的大貴人
    昨天,滴滴宣布以2億美金投資二手車平臺人人車。我們突然發現滴滴也從一家創業公司變成了一家估值超過500億美金的巨頭公司,手上握著上百億的現金。中國網際網路的格局已經從BAT三足鼎立,變成兩強爭霸,或者說是兩超多強。阿里、騰訊組成了第一梯隊,百度、小米、京東、滴滴、甚至是美團組成了第二梯隊。
  • 背靠騰訊叫板阿里 京東市值超百度也成不了ATJ
    因為,外界給百度、阿里巴巴冠、騰訊以BAT的稱呼,並不是通過市值來決定。2013年BAT一詞第一次出現時,阿里巴巴還沒有登陸美股資本市場,BAT之所以以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三巨頭的身份深入人心,是因為三家都構建出了屬於自己的核心壁壘,百度的優勢在搜索、阿里巴巴在電商、騰訊在社交,他們分別掌握著信息、交易、關係這三種大數據,這是無人可替代的。
  • 創業九敗一勝、與馬雲「鬧掰」、王興如何實現千億小目標?
    儘管餐飲和酒店業務遭受疫情重創,但淨虧損的大幅收窄,以及共享單車網約車業務的收入增長,還是讓市場對美團的未來充滿信心,隨後美團股價一路攀升,最高至138港元,市值漲至1038億美元。至此,美團成為騰訊、阿里之後,第三家市值跨過千億美元門檻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
  • 阿里來自火星,騰訊來自金星
    自從BAT市值上出現巨大差異後,百度被普遍認為掉了個隊。現在這個時代,是AT雙巨頭的時代。最近有好事者比較了三家2017年的投資。騰訊的項目最多,但阿里最狠,大部分情況下,出手一個就是億當量級。所謂騰訊謀求去中心化,廣撒米。阿里謀求控制權,要麼不投要投就大筆銀子砸下去控盤。
  • 10萬億阿里騰訊帝國:普天之下,莫非AT之土?
    據媒體估算,阿里巴巴自身市值5.6萬億元,參控股的上市公司總市值4萬億元,投資的獨角獸總估值1.2萬億元,合計高達10.8萬億元;騰訊自身市值4.6萬億元,參控股的上市公司總市值5.4萬億元,投資的獨角獸總估值1.8萬億元,合計高達11.8萬億元。
  • 阿里市值超騰訊,支付寶合作華為,問鼎首富讓人服氣
    這段時間,股市起起落落,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的市值也猶如過山車一般上下起伏。但就是最近這幾個月,騰訊市值跌到了400元以下,3個月的時間市值跌去了7000億人民幣,如果按美元計算,目前騰訊市值已經不足5000億美元。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而且,可以看到,對外投資擴張更為兇猛的騰訊,其市值漲幅也超過了阿里。5年前,騰訊市值還只有阿里的一半,如今卻和阿里在伯仲之間。今天,騰訊的總資產中,將近有一半為投資性資產。而從近年的漲幅也可以看到,基本上,騰訊、阿里投資入股的上市公司總市值每增長1倍,騰訊、阿里市值可以因此而增長0.5倍。
  • 二馬之爭結果見眉目,馬化騰以2.85億慘敗,阿里遠超騰訊
    雖然他們在網際網路領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他們之間也有許多競爭,例如支付領域、搜索行業等,不過近日胡潤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騰訊以2.85萬億市值慘敗阿里巴巴,「二馬」之爭初見結果。通過對本次數據的分析,馬化騰旗下騰訊集團總市值超過2.85萬億,而馬雲創辦的阿里巴巴總市值超過3.81萬億,相比之下,騰訊市值要比阿里低近1萬億,雖然本身的市值都很高,但1萬億的差距仍舊非常大。其實在此之前,騰訊是擁有絕對優勢的,由於在社交領域的地位,騰訊藉此在多個領域進行了發展,並且依靠著社交平臺都有很好的收穫,而馬化騰也曾藉此身價超過馬雲。
  • 賺一個億,需要多久?騰訊7小時、阿里5小時,而它只需45分鐘!
    在一檔節目上談到「很多人想當首富」這一話題時,王健林表示:「想做世界首富,這個奮鬥的方向是對的,但是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我先掙它1個億!」這句話一出,多少人內心像吃了檸檬一樣酸。確實,對於王健林而言,一個億是「小目標」,但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講,這個數字是遙不可及的,奮鬥幾輩子也很難賺到。
  • 阿里投資地圖:2017年馬雲花了近900億 合作最多是騰訊
    18周歲的成人禮,其股價相比2017年年初增長了100%左右,市值甚至一度超過亞馬遜,直逼5000億美金。與此同時,在資本市場上大受歡迎的阿里也成為了一個十足的「金主」,手持大批資金開啟了「買買買」模式。根據IT桔子的估算,阿里巴巴在2017年的投資併購金額約為898.54億人民幣,可見馬雲爸爸和阿里究竟有多「土豪」。(註:雖然有部分投資事件是阿里巴巴參投的,但大部分事件阿里巴巴都是作為領投方或者是主導者。
  • 10萬億阿里騰訊帝國:普天之下,莫非AT之土
    據媒體估算,阿里巴巴自身市值5.6萬億元,參控股的上市公司總市值4萬億元,投資的獨角獸總估值1.2萬億元,合計高達10.8萬億元;騰訊自身市值4.6萬億元,參控股的上市公司總市值5.4萬億元,投資的獨角獸總估值1.8萬億元,合計高達11.8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