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死後,三國後期還有哪些名將?這五人堪比五虎將和五良將

2020-12-21 歷史長河的訪客

匹馬單槍敢獨行,摧鋒破敵任縱橫,趙雲是很多三國迷都喜歡的將領。年少成名的他就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七進七出救阿鬥,讓曹操都大為驚嘆,很多人會說在《三國演義》當中,中前期武將的戰鬥力要高於中後期的武將,原因就是中前期太多知名將領了。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從這首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油詩就不難看出,能夠排上名的大部分都是中前期的人物,僅有兩三人是中後期的人物。

後期的《三國演義》,各國的人才都相繼變少,正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隨著時間的推移,前中期的虎將們相繼退出歷史舞臺,在趙雲死後,三國前中期的將領幾乎全部下線,中後期的新武將撐起了三國的戰力趙雲死後,三國後期還有哪些名將?

這五人堪比五虎將和五良將,姜維是諸葛亮的接班人,文武雙全,在諸葛亮死後,他多次北伐,展現了自己的軍事能力,在那個時期,姜維鮮有敵手,無奈蜀國內部混亂,不然他的成就會很高。

鄧艾可以說是曹魏後期的第一將領了,他跟姜維是後期蜀魏大戰的主要對手,兩人很像,鄧艾也是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偷渡陰平直接將蜀漢滅亡。

陸抗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他是陸遜的兒子,外公是孫策,年紀輕輕就展現出過人的軍事才能,西陵破晉讓他名聲大噪,即便是孫皓荒淫無道,陸抗卻依然堅守。他可以說是孫吳最後的名將 。

鍾會出身士族,從小就想要建功立業,他文韜武略樣樣精通,也是魏滅蜀之戰的主要人物,鄧艾能出其不意,還是因為鍾會拖住姜維,綿竹擊殺諸葛瞻父子,後期叛變讓人們對他的好感度降低,但這並不能掩蓋他的才能。

文鴦是三國後期第一戰力的武將,單騎戰退上百魏將,從容而去,這之前,只有趙雲能做到,《西園聞見錄》曰::"趙雲、文鴦,出入萬眾,單槍匹馬,所向無前。"在魏末晉初時期,文鴦就如同呂布一樣的存在,成為那個時代的戰力天花板,他大破西部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收降胡人20萬,名震天下。這樣的勇猛放到三國前期也應該算很強的了。

相關焦點

  • 趙雲張郃死後,三國還有哪些名將?誰能成為第一?
    趙雲和張郃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趙雲是蜀國五虎上將裡最後去世的一位,而張郃是曹魏五子良將中最後去世的一位,這兩人死後,三國鼎立時期知名的武將幾乎就沒有了。趙雲張郃死後,三國還有哪些名將?誰能成為第一?第四,魏延魏延是蜀國後期唯一的強將,甚至有人說,如果把軍事大權給魏延,魏延很有可能取得比諸葛亮更大的成就。尤其是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被認為是一條好計策,只是諸葛亮過于謹慎,沒有採納。
  • 趙雲張郃死後,後三國時期還有哪些名將,看看排名前五的都有誰?
    讀《三國演義》,你會發現奇怪的一點,赤壁大戰之前,猛將如雲,熠熠生輝,什麼五虎上將,五子良將,河北四庭柱,等等,如過江之卿。 可在220年前後,先後死掉了不少名將,如張飛、關羽、黃忠、夏侯惇、樂進、于禁、張遼、呂蒙、甘寧等等,這些死掉的猛將,少數是戰死的,多數都是病死的,且大多死於時疫。
  • 劉備有關羽趙雲五虎將,曹操有張遼五子良將,孫權怎麼沒有五虎將
    蜀漢劉備的五虎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在三國裡名氣很大,這是《三國演義》的功勞,《三國志》也將他們五人列為一傳。曹操手裡,也有五個將領被合稱在一起,被稱為五子良將,但他們的名氣比五虎將要小。《三國志》將張遼、張頜、樂進、徐晃、于禁稱為五子,評價道: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這就令人不解了,蜀漢有五虎將,曹魏有五子良將,怎麼就沒見東吳有五虎將的稱號。東吳與蜀漢,曹魏三足鼎立,人才也並不少,但《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為何都沒有給東吳將領五虎將的名頭。
  • 三國後期武藝最強的五位名將,不知您是否全都記得?
    三國時期,名將輩出,前期有人中呂布、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東吳十二虎臣以及典韋、許褚、孫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淵、龐德、魏延、張繡、顏良、文丑、文聘等,從中期開始名將隕落,星光逐漸黯淡。
  • 趙雲張郃死後,三國就無名將了?你看排名前五的都是誰
    趙雲是蜀國五虎將最後一位去世的,在趙雲去世之前的一段時間,蜀國已經是無人可用的境地。五虎將接連死去,劉備也被陸遜大敗而死,這讓蜀國雪上加霜。而曹軍這邊,早期曹操身邊的幾元大將也是相繼去世,五子良將中只剩下張郃。趙雲張郃死後,三國就無名將了?你看排名前五的都是誰。
  • 五虎將與五良將相比,能力誰更突出?結果能讓你意想不到
    五虎將是根據《三國演義》得來的一個稱謂,指的是蜀漢五位將領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這五人是劉備旗下的大將,是蜀漢能建立的功勳人物。三國演義中此五人都是萬人敵,非一般人所能戰勝的。五良將是《三國志》作者陳壽將他們五個人合併為一個列傳,這五個人分別是張遼,于禁,樂進,徐晃和張。是曹操旗下帶兵打仗的重要武將,此五人都是智勇雙全之將,深得曹操信任。五虎將和五良將之間誰更突出呢?其實按照《三國演義》來講完全沒有可比性的,因為在小說中五虎將肯定勝五良將。
  • 趙雲張郃死後,三國就無名將了?你看排名前五的都是誰
    2020-09-11 15:13:39 來源: 文史角落 舉報   趙雲是蜀國五虎將最後一位去世的
  • 如果曹魏的五子良將和劉備的五虎上將對戰,最後勝利的會是誰?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麾下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位大將,被稱為五虎上將,而與之相對的,曹操麾下也有五名大將,分別是張遼、徐晃、于禁、張頜和樂進,他們五人合稱為五子良將。,其戰績彪悍,斬殺了涼州上將華雄,並且與劉備、張飛力戰在虎牢關無敵的呂布,後來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可以說,自呂布死後,關羽就是三國演義中武力的天花板,其後來的水淹七軍,更是威震華夏,嚇得曹操差點遷都,在武力和領軍這一塊,關羽在五虎五子中,都能夠排在第一。
  • 五虎上將對五子良將
    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是三國時蜀漢和曹魏各自五位最著名的武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位軍事統帥是三國和我國的古代史上彪炳千古的最具代表性武將人物!尤其是關羽,張飛,趙雲三人是蜀漢的開國元勳和三國的主要代表人物行列!馬超的影響力和黃忠的老當益壯同樣令人讚嘆!這五人都是忠義無比,家喻戶曉,謀勇兼備的虎將!
  • 趙雲張郃死後,三國沒有名將了?你看排名前五的都是哪位?
    三國時期是一個群英薈萃的時代,我們熟悉的蜀國五虎將,魏國五子良將,諸葛亮,司馬懿周瑜等人,大部分都在三國的前期發光發熱,但是在三國後期,能夠名聲大噪的將領少之又少,甚至有人說在趙雲張郃死去之後,三國再無名將了,事實果真如此嗎?
  • 「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的說法哪來的?在正史中都能找到答案
    "五虎上將"這個說法的影響力非常大,是蜀漢五個名將的合稱。在文學作品中經常被借用,已經不局限於三國題材。而曹魏方面也有一個對標的組合——"五子良將",雖然名氣不如"五虎上將"響亮,但也並不陌生。在網絡上有很多人認為"五子良將"是歷史記載,"五虎上將"是《三國演義》編出來的。
  • 五虎上將四人封神,十二虎臣兩人封神,為何五子良將一個都沒有?
    三國時期不少名將不僅生前戰功赫赫、威名遠揚,死後仍然受到民間的敬仰或者是歷朝歷代朝廷的認可紛紛被授予神位,比如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就有四人封神,就連江東十二虎臣也有兩人封神,可奇怪的是,名氣堪比五虎上將的五子良將封神的卻一個都沒有,這是為何?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 蜀漢五虎上將和曹魏五子良將,統兵能力如何排名?黃忠未進前五
    五虎大將以及五子良將其實都是虛構的,現在一些人一提起五子良將和五虎大將,就叫囂著,五虎大將是虛構的,五子良將才是真實的,其實這都是扯淡,五子良將和五虎大將一樣的虛構的。所謂正史記載無非就是陳壽的《三國志》對這五個人的評語,曰「時之良將,五子為先。」這句話我們翻譯過來就是「當時曹魏外姓將領之中,就屬這五個人最厲害。」
  • 蜀漢中後期「小五虎」:關興張苞等五人,看看他們如何排名?
    前言:三國時期名將眾多,曹魏有五子良將,蜀漢有五虎上將,東吳有十二虎臣,再加上各種統帥型的人才,真可謂亂世出英雄。不過在魏蜀吳三國之中,相比較魏吳兩國來說,蜀國整體上劣勢很大,很大一部分在於人才匱乏。有人說自從夷陵之戰之後五虎上將去世四個之後,蜀國就沒有可以接班五虎上將的人才了,特別是青年一代,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僅僅靠著魏延、姜維還有趙雲三人,青年人才出現斷層現象。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在蜀漢中後期,至少有五名大將,可以和蜀漢五虎上將相媲美,稱之為「小五虎」,他們分別是誰呢?如何排名?
  • 三國演義中,五虎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人,誰被高估了?
    在全書擁劉反曹的思想下,劉備的部將形象被無限放大,還弄出了一個「五虎將」稱號,五虎將的名字分別是關羽,張飛,黃忠,趙雲,馬超五人,有著很高的知名度。然而五虎將中其實有些人或多或少被高估了,是為了突出武將形象對其進行大量虛構描寫。那麼五虎將中哪些人被高估了呢?高估的程度是多少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 三國後期這5人堪稱蜀國後五虎,關興張苞上榜,一人實力可比趙雲
    羅氏《三國演義》以蜀國為正統,其中蜀國五虎將似乎是整部書裡人氣最高的名將組合。關、張、趙、馬、黃這5人個個實力強勁,可以說是劉備創業的左膀右臂。然而五虎將死後,三國時代步入了後期,蜀國的人才儲備明顯不足,不過好在還有5人非常給力,算得上是蜀國的「後五虎將」,這5人分別是魏延、姜維、關興、張苞、王平。
  • 你可能聽說過五子良將,也知道五虎上將,卻未必了解「五狂名將」
    張遼、徐晃、張郃、于禁、樂進,此五員將領,並稱為曹魏的五子良將,雖然曹營中最能打的兩位典韋和許褚未在其中,但是要說到帶兵打仗的能力,五子良將還是要明顯高於典韋和許褚的,這或許也就是為何典韋和許褚只能充當曹操的貼身護衛一職的原因。
  • 《三國演義》七大名將組合,名氣最大武力最強的還是五虎上將
    五虎上將這個絕對是三國名氣和知名度最高,同時也是武力最強的名將組合了,他指的是劉備麾下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個武力絕倫的猛將組合,這五人隨便拿出來一個都是萬人敵,按照「一呂二趙三典韋」的名將武力排名,前七中關張趙馬黃就佔據了五個名額
  • 五虎將死後,蜀國仍有10位大將,其中2人武藝可比趙雲黃忠
    三國時代,蜀國五虎將是劉備成就霸業的最強武將團體。不過再強大的人,生命也會走到盡頭,到了劉禪繼承皇位的第一年,五虎將已折了四人。再後來,僅剩下的虎將趙雲也因病而死。但蜀漢政權在劉禪時代仍然經歷了41年,其中諸葛亮居功至偉,而五虎將死後,蜀國僅存的10位大將也功不可沒。雖然蜀國後期的10位大將不能超過蜀國五虎將的成就,但至少有2人的武藝可比趙雲、黃忠,而除了這2人之外,還有1人也有五虎將的實力。當然,這裡以《三國演義》為依據,不討論《三國志》。
  • 「五虎將」、「五子良將」和「江表十二虎臣」都是怎麼來的?
    在如今有關三國歷史和《三國演義》以及相關作品的討論中,「五虎將」、「五子良將」、「江表十二虎臣」都是經常會出現的組合名詞。那麼「五虎將」、「五子良將」和「江表十二虎臣」這幾個詞都是怎麼來的?自從《史記》成書以來,紀傳體史書形成了將地位、人生和歷史影響相近的人物編寫合傳的定製。單獨列傳的歷史人物(皇帝除外)在史書中鳳毛麟角,《三國志》中只有兩位大臣有單獨列傳的待遇。《三國志》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這五位在季漢前期影響最大的武將放在同一列傳中,即《關張馬黃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