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6795億對華出口商品遭替代?莫裡森緊急宣布:更換貿易部長

2021-01-10 醒獅觀察

據觀察者網12月18日報導,澳大利亞政府進行了一個大動作,澳總理莫裡森於當日重組了內閣。據悉,改組後的澳內閣貿易部長、金融部長等多個重要職務官員都發生了重變。尤其注意的是,原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轉任了澳金融部長,而原教育部長丹·特漢則接手了西蒙·伯明罕的職務。

由於當前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關係日趨緊張,所以莫裡森在此時大動內閣,尤其是更換貿易部長的行為被外界猜測是為了緩和中澳關係,恢復中澳經貿的正常關係。

自中國和澳大利亞發生貿易衝突以來,澳大利亞的各種出口商品都受到了莫大的影響。

澳大利亞是一個農產品出口大國,中國每年都要從澳大利亞進口大量的農產品,這使得中國穩居澳大利亞最大農產品進口國的地位。然而澳大利亞的大麥在被中方宣布徵收合計80.5%的雙反關稅之後,澳洲大麥對華出口量暴跌,出口損失慘重。

澳大利亞不僅因為中國的反傾銷調查而將承擔高額關稅,同時其大麥出口量也受到了相當大的限制。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因為中澳貿易關係問題,澳大利亞農民損失慘重,預計有1200萬噸大麥因無法出口而爛在地裡。

此外,該國大麥還有多個強勢的競爭對手。此前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大麥進口國,如今澳大利亞在中國市場吃癟,澳大利亞的競爭者們紛紛出動,搶佔澳大利亞大麥的中國市場份額。據悉,俄羅斯、阿根廷等國家相繼向中國市場伸出橄欖枝。

屋漏偏逢連夜雨,澳大利亞對華的煤炭出口也遭遇了問題。今年10月,中國加強了進口煤炭的質量與安全檢測,而澳大利亞的煤炭因為檢測不合格被拒之中國市場門外,當月中國進口澳大利亞煤炭的環比驟減了60%。而嘉能可自然資源公司CEO伊凡·格拉森伯格表示,中國今年將會進口和去年相當的動力煤,約有1.85億噸,澳大利亞失去的那些市場,就會轉移到其他供應源的手裡。

不只是大麥和煤炭,澳大利亞的銅、鐵礦石、龍蝦等商品也受到了相當嚴峻的挑戰,同時還面臨著美國、巴西等國家的威脅。有消息指出,如果澳方還不儘快解決兩國之間的問題,那將意味著澳洲對華出口的103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795億元)的商品都會面臨被取代的風險。

觀察者網12月15日消息,莫裡森表示希望中澳兩國恢復直接對話,並表示澳大利亞願意支持中國的經濟發展。然而澳大利亞原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當時卻揚言要把中國告上WTO,使得中澳貿易仍然緊張。

因此莫裡森此時更換貿易部長意圖再明確不過了,但是這對改善中澳貿易關係能起到作用嗎?希望澳洲政府也可以正視這個問題,中澳關係的惡化是因為澳方在多個問題的發言上已經嚴重侵犯了中方底線,使得中方市場漸漸對澳洲失去了信心,僅換一個貿易部長就想要讓中澳關係得到緩和,未免太沒有誠意了。

相關焦點

  • 對華出口6795億出口將被「替代」?澳大利亞緊急宣布:更換貿易部長
    據路透社雪梨消息,澳大利亞政府總理莫裡森宣布將對其內閣進行重組,而且換掉現任的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轉而任命原教育部長丹·特漢為新一任的貿易部部長。而外界對於這一次的換將眾說紛紜,紛紛都認為莫裡森的此次行為和中澳之間的經貿問題聯繫起來。
  • 澳大利亞迎壞消息:對華銅精礦出口暴跌近80%!曾緊急換貿易部長
    礦產開採和出口是澳大利亞經濟的重要支柱,今年11月初,有澳媒宣稱,澳大利亞包括木材、煤炭、銅精礦等7種大宗商品將在對華出口時遇到問題。由於檢疫、產品質量等多個原因,澳大利亞擔心的事情發生:先是澳煤在對華出口過程遇阻,如今銅精礦出口也出了新情況。澳洲對華銅精礦出口暴跌近80%!
  • 對華示好?莫裡森撤下出言不遜的貿易部長,新人選態度更溫和
    據環球網報導,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在此前的一段時間裡不斷對華做出強硬姿態,甚至已經稱將中國告上WTO,但在這個是關鍵時刻,莫裡森卻撤下了這位出言不遜的貿易部長,提名了此前的教育部長丹·提恩為新的貿易部長。目前來看,這位新人選的態度相較伯明罕要更加溫和,也不由得讓人懷疑,難道又是莫裡森對華示好的表現?
  • 莫裡森改組內閣,更換貿易部長同時,還任命被我國禁止入境的鷹派
    伴隨著中澳貿易陷入僵局,澳大利亞作為資源出口方已經按捺不住焦急的內心,開始用行動來打破現有僵局。現在擺在澳大利亞面前有一道難題,那就是澳大利亞一邊在防衛上需要依靠美國,一邊在貿易上需要依靠中國,可謂是兩邊都得罪不起,因此為了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度,莫裡森在近日對自己的內閣進行了重組,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展現對華友好姿態,同時又不得罪美國。 因此,莫裡森將貿易部長進行了更換,希望新的貿易部長能更好地發展對華貿易關係。
  • 澳貿易部長對華態度仍強硬,莫裡森揮淚斬馬謖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0日的報導稱,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日前對內閣進行了改組,出於對中澳關係未來走向的考慮,他任命原教育部長丹·特翰擔任貿易部長。而原本的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則被任為財政部長。由於大陸對於澳洲出口產品抵制愈演愈烈,且西蒙·伯明罕不願緩和對華關係,所以莫裡森這次只能「揮淚斬馬謖」將自己的這位心腹調任為財政部長。雖然莫裡斯對內閣成員進行了調整,但是外界並不看好他的這次安排,更有專家指出,莫裡森才是對華強硬派的代表,只有他被替換,中澳關係才能得到改善。疫情爆發之後,為了轉移國內民眾對於經濟下滑問題的關注,莫裡森當局開始對華採取強硬手段。
  • 莫裡森連續對華出手,遭自己人緊急勸阻
    在20年時間內,中澳的貿易金額已經高達2350億澳元。可見,中國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地,對其經濟發展有莫大影響。報導稱,澳對華出口的產品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葡萄酒、肉類和一些乳製品。此外,澳大利亞還深深依賴中國的鐵礦石和煤炭市場。同時,在澳大利亞大學中,大部分的留學生都來自中國。如果澳大利亞取消對華貿易,將使本國經濟遭到重創,軍事防務能力也會隨之減弱。
  • ...澳貿易部長:中國違反雙邊貿易協定且未達成世界貿易組織義務
    澳大利亞羊肉成最新受害者 澳貿易部長:中國違反雙邊貿易協定且未達成世界貿易組織義務 文/editor2020-12-09 09:44:41來源:FX168他稱,澳大利亞政府仍然認為中國政府對澳大利亞商品採取的措施具有針對性,並且重申已經多次向北京反應自身擔憂。中國與澳大利亞經過長達10年談判後,於2015年12月與澳大利亞籤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2019年更購買價值1500億澳元的澳大利亞出口商品。
  • 事情越鬧越大,莫裡森發現不對勁了,緊急喊話:要與中國保持關係
    此事立刻讓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坐不住了,他無視澳軍在阿富汗犯下的罪行,無理要求中國政府和外交部道歉。莫裡森表示,「中國政府應該為這個帖子感到恥辱,不應該捏造事實。」但讓莫裡森沒料到的是,趙立堅不但沒有刪掉這條推文,反而直接將推文置頂,放在了最顯眼的位置。眼看事情越鬧越大,莫裡森卻發現有些不對勁了。
  • 換貿易部長也沒用?澳洲葡萄酒徹底被「拋棄」,我國正物色新賣家
    高昂收費令澳洲葡萄酒貿易商正面臨失去中國這一最大金主的困境,其缺席中國市場也讓許多與中國密切合作的國家看到了機會。據最新報導,哈薩克斯坦葡萄酒生產商 Zeinulla Kakimzhanov表示,中國進口商對哈薩克斯坦葡萄酒的興趣增加,它們正在尋找新的進口來源,以替代澳洲葡萄酒。由於地理上靠近中國,他也想進一步擴大對華出口。
  • 為改善中澳關係,莫裡森拼了,出言不遜的貿易部長被換掉
    為了討好美國,澳大利亞一些政客自今年年初起就無視中澳多年來的友好貿易關係,屢次在公開場合發表涉華言論,與美國政府沆瀣一氣,將「反華」進行到底。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公開發表涉華錯誤言論就在近日,據澳媒報導稱,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指出,目前日益緊張的中澳關係已經讓澳洲經濟陷入困境,而對於這一情況,他卻全然無視自己的錯誤舉措,聲稱自己有充分證據證明中國近年來屢屢發起的反傾銷措施實際在刻意針對澳大利亞產品,並威脅道要為此向世貿組織討說法。
  • 澳計劃對印出口額翻11倍,真高估了印度的消費水平
    本周三,澳大利亞貿易部部長西蒙·伯明罕指責中國"瞄準"了十幾種澳大利亞的商品,並表示澳大利亞正在"考慮所有解決爭端的方案"。在他發表言論之前,中國剛對一家澳大利亞的牛肉生產商進行了新的制裁,所以這番話也被認為是對中國制裁行動的回應。
  • 一番折騰後,莫裡森才發現盟友背後動作不對勁
    而澳大利亞也發現,包括一系列紅酒、龍蝦、鐵礦石、木材等大宗出口商品在中國市場受阻。然而莫裡森卻持續犯錯,漫畫事件澳方表現更是讓中澳關係跌到谷底。事實上,澳媒曾表示,澳多個部門部長和中國打電話溝通均被拒接。而莫裡森撒潑打滾要求中國道歉,其目的就是脅迫和中國「對話」,從而解決雙方貿易問題。簡言之,就是一種傲慢的碰瓷。
  • 北京不戰而勝:莫裡森態度變了
    綜合媒體報導,中國目前正在限制澳洲煤炭、大麥、銅礦、糖、木材、葡萄酒和龍蝦等商品進口。11月27日,中國政府宣布對澳大利亞產紅酒徵收課徵107.1%至212.1%的高額反傾銷稅,預計對澳洲酒業造成沉重打擊。根據澳洲酒業協會數字,2020年,澳洲葡萄酒產品30%銷往中國市場。中國還對澳大麥加徵80%關稅。
  • 澳與中國關係緊張之際任命新貿易部長,釋放什麼信號?
    近期,對華貿易問題一直困擾著澳大利亞。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在澳大利亞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然而,澳大利亞卻從未珍惜中國這個貿易夥伴,反而時不時做出就做出錯誤決定。本周三(12月16日),澳大利亞政府就表示,該國決定通過WTO來挑戰中國對澳洲大麥徵收超過80%的關稅。
  • 暴漲800%,俄羅斯禽肉對華出口大賺143億!此前中國暫停從4國進口
    據《俄羅斯報》8月26日報導,俄羅斯農業部下屬機構農業出口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俄羅斯禽肉出口至中國的貿易總額多達143億美元,較去年同比大漲800%。中國也由此首次超越烏克蘭,成為俄羅斯禽肉第一進口大國。
  • 莫裡森後悔誤判局勢,抱怨歐美企業趁虛而入,徹底失去14億人市場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5日的報導稱,受到澳大利亞當局反華行為的影響,中澳經貿易領域合作遭受衝擊,澳洲經濟發展緩慢。消息人士稱,莫裡森已經開始後悔自己誤判了局勢,同時他還抱怨其他國家企業趁虛而入,搶佔澳大利亞原本的市場份額。
  • 82艘運煤船海上漂泊,莫裡森不得不服軟,可惜替代國已找到
    近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的貿易出口問題成了國際社會上的一大熱點。本來澳大利亞與我國的貿易合作進行的相當順利,但卻因為澳大利亞在疫情期間的不當行為,使得兩國貿易合作受損。通過與美國合作,對新冠病毒起源地進行模糊,同時用輿論方式對貿易合作國進行詆毀污衊。
  • 美傳重要風聲,澳總理對華態度立刻180度急轉
    正文: 一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政府多次充當美國政府的馬前卒,在對華問題上屢次發表不友好言論。12月14日,美國傳來重要風聲,澳大利亞總理對華態度立刻180度急轉!現在想起中國好了?
  • 澳部長:最終還是中國說了算
    但對於這一決定,澳政府以及行業內部因擔憂此舉會使「貿易衝突升級」而意見不一。伯明罕也直言,不論是否上訴至WTO,最終是否撤銷反傾銷措施「都由中方決定」。與此同時,澳總理莫裡森在當天稱,中澳關係令人擔憂,澳大利亞處在困難時期,但他保證政府「將盡一切努力」嘗試與中方解決貿易問題。
  • 澳大利亞政府機構敲警鐘:中澳關係惡化將重創農產品出口
    相較而言,12月的報告預測出口下跌程度收窄,同時預測今年澳大利亞農業產值上漲7%,達650億澳元(約合3156億人民幣)。其中,預計因豐收帶來農作物出口價值預計增長8.3%,達231億澳元。不過,乾旱或導致牲畜出口總值下降19.5%,至216億澳元。而疫情隔離措施對澳大利亞本國農產市場的衝擊被認為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