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莊變身大毒村,兩成村民直接或參股參與製毒販毒,雷霆掃毒全力出擊!】公安部門調集3000多名警力,搗毀製毒工場77個,抓獲了182名犯罪嫌疑人,繳獲冰毒2900多公斤。廣東陸豐的博社村,為何會從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普通小村,一步步變為制度販毒的大毒村?
我們來關注一次打擊製毒販毒的特別行動,說這是特別行動,是因為這次行動的目標很特殊:一個可以被稱為毒村的村莊,在這個人口過萬的村莊裡,製毒販毒行為幾乎是公開進行,兩成村民直接或者參股參與製毒販毒行為,為了這次行動,公安部門從全國各地調集了公安,邊防,武警等3000多名警力,甚至還有海上快艇,和警用直升機投入了抓捕行動。抓捕中的種種發現,讓常年從事禁毒工作的公安幹警們都為之震驚。
3000多警力齊行動 圍剿毒村販毒團夥
警方直升機:村內的犯罪分子,你們已經被包圍、無路可逃,立即投案自首,不要圍觀,不要聚集,如有違法行為,警方將依法處置。
2013年12月29日,廣東省警方對一個叫博社村的村子展開了大規模突擊行動,行動從半夜就開始了,一直到天亮仍然沒有結束,3千多警力分為109個抓捕小組,對盤踞在村內的多個製販毒團夥展開集中收網。
警方:舉起手來!
第68號抓捕組是來自廣東河源的公安民警,抓捕行動剛開始,他們就有了重大發現。
警方:趴下!趴下!
警方:結晶的,結晶房。你看,這就是結晶房,這個結晶以後就是冰毒,全部都是這樣。
辦案民警:以前查的都是一小點的。第一次見到這麼多,第一次見到這麼多,這邊還有很多,估計有兩百多斤。
在房間的另外一側,擺放著六七個白色的,製毒用的大鐵桶。
警方:這個還在煮啊。這個地方做什麼你知道嗎?
犯罪嫌疑人:我不知道,我種田的。
或許是為了證明自己是種田的,老漢來到旁邊一雜物間,找來了一把鋤頭。
警方:你都沒種莊稼,你的鋤頭都是生鏽的。你鋤頭都是生鏽的,怎麼種莊稼?
穿過狹長的小巷,32號抓捕組民警來到了51號抓捕點蔡文波家。房門一時難以破除,民警只好翻牆進去。民警進去後,從裡面打開了門,在這家三樓的一個小閣樓裡,民警發現裡面堆滿了正在冷藏的冰毒。
在這個抓捕點,民警不僅抓獲了重點嫌疑人蔡文波等人,還繳獲100多公斤冰毒,及一大批製毒原料。在緊張抓捕的過程中,廣東省公安廳指揮中心不斷傳來捷報。
4:06,9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4:17,19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4:25,已經抓獲犯罪嫌疑人達25人。
在這個嫌疑人家中,警方同樣查獲了大量的冰毒半成品和成品。
警方:這一箱和這一箱。差不多四十斤。
在這個廢棄的灶臺裡,民警發現了多部手機,嫌疑人交代,這些手機是他們用來聯繫毒販的。
第17號抓捕組的民警,悄無聲息地進入了一棟豪華別墅,這是重點嫌疑人蔡水深的家。
警方:別動!別動!別動!出來!出來!快點快點!
原來 ,蔡水深聽到外面的響聲,躲進了衣櫃裡。然而,蔡水深仍然試圖反抗。
警方:蹲下來!蹲好了!不要動!
制服了蔡水深之後,民警在房間裡,發現了一支五連發的來福槍,以及一支仿64式手槍,槍裡裝滿了子彈,已經上膛。
警方:是不是你的?
犯罪嫌疑人蔡水深:不是我的。
警方:不是你的?這是你家的。
犯罪嫌疑人蔡水深:撿回來的嘛。
警方:你錢櫃也是撿的?
在三樓臥室的床上,赫然放著一個軍用手雷,已經打開了保險,蔡水深依然狡辯說,東西不是他的。
警方:這是什麼東西?什麼東西?
蔡水深:我哪裡知道啊?
警方:什麼東西?
蔡水深:我哪裡知道什麼東西啊?我是撿到的。
警方:哪裡撿的 ?
蔡水深:就在樹林裡面。
蔡水深家的遭遇險象環生,抓捕組的民警,現在想起來還心有餘悸。
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政委邱偉:而且這些村它過去都有這個歷史,村裡面又有武裝、有槍枝、有管制器械,包括刀具、弓弩。所以我們這次行動,能夠做到兵不血刃,確實也不容易。
晨曦微露,新的一天開始了,行動還在繼續。
警方直升機:不要圍觀!不要聚集!如有違法行為,警方將依法處置。
惠州市公安局民警,在清查一窩點的時候,發現了一口井。
警方:你看這個,絕對有料。拿個石頭扔下去,是吧?
民警找來一條長竹竿,將裡面的包拉出來,結果發現裡面全是成包的冰毒。天亮後,河源市公安局抓捕組繼續奮戰。在一棟豪華別墅,警方抓獲了1名嫌疑人,並在別墅裡查獲大量毒品和一整箱的現金。
在村子旁邊,前方指揮部的臨時集合點,各個抓捕小組在這裡集合,移交抓獲的嫌疑人和繳獲的毒品贓物,有一個抓捕小組竟然繳獲了10麻袋的毒品。
警方:一包一公斤,一包一公斤。
記者:有多少包?
警方:25包。
記者:一袋就有25包,就是25公斤是吧?
警方:好像應該是 25公斤。
記者:有多少袋啊?
警方:10袋。
重量級毒梟年僅27歲 知法犯法將販毒當生意
毒品、槍枝、手雷,這些發現讓公安幹警們事後都感覺後怕。警方的這次收網行動,一共抓獲了182名犯罪嫌疑人,繳獲冰毒2900多公斤。廣東陸豐1999年和2011年,兩次被國家禁毒委列為涉毒重點整治地區,全國三分之一的冰毒出自這裡,博社村又是陸豐製毒販毒的第一大村,也是最難攻破的「堡壘村」。更讓警方驚訝的是,在這些販賣毒品的違法分子中,最大的毒梟,竟然是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
這個嫌疑人叫蔡昭榮,他是這次收網行動要抓捕的重點人物之一,今年27歲,卻是一名重量級毒梟,記者對博社村的認識,也從蔡昭榮開始。
記者:這棟3層樓房,就是蔡昭榮家的房子。當地的村民說,這棟樓房的造價在三四百萬元,像這樣的房子,蔡昭榮家在這個村子裡共有六棟。這些都是蔡昭榮家近幾年(涉嫌)製販毒之後建起來的。
民警介紹說,在這棟樓房的北側和東側,還有三棟已經建好的樓房,幾棟樓房的造型裝飾風格一模一樣,南側兩棟在建的房子,也是蔡家的樓房,新舊共有六套。已經建好的樓房通過門洞看進去,裡面的裝飾和滿屋的家具都價值不菲。
警方介紹說,不到30歲,沒有正當職業的蔡昭榮,如果不是製販毒是不可能建起這樣的別墅,對於製販毒的事實蔡昭榮也供認不諱。這是蔡昭榮被抓第二天的審訊資料。
警方:你是因為什麼被帶到公安機關來的?
犯罪嫌疑人蔡昭榮:我是因為涉足販賣跟製造毒品。
警方:你是一個人製造冰毒還是有合伙人啊?
蔡昭榮:剛開始是一個人。
警方:然後呢?
蔡昭榮:到後來就跟一個朋友,就合作嘛。
種植荔枝和海灘養殖,一直是博社村村民主要的經濟來源,也有些村民選擇去廣州或深圳等地打工或做生意。其實村裡人有不少人都通過種植養殖,或打工發家致富了。但製販毒帶來的巨大的經濟利益,還是讓一些人鋌而走險。
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政委邱偉:大家都知道這是違法,甚至死罪,為什麼會幹呢?他富貴險中求,無利不起早。然後呢,幹一票,僥倖心理,幹一票可以瀟灑幾年。
多年風氣的積澱 ,知法犯法,刀尖上走路,一些博社村人把製販毒當作了一種生意,甚至全家上陣參與製販毒。蔡昭榮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一年前,蔡昭榮的父親蔡長因為涉嫌製販毒在廈門被抓,半年後,蔡昭榮的哥哥蔡昭燕,弟弟蔡昭展,因為涉毒被抓。這次雷霆行動中,蔡昭榮和她的母親蔡剩,以及另一個哥哥蔡昭玉,從家中被警方帶走。現在,蔡家有6個人因為涉毒被抓,蔡家的6棟樓房已經人去樓空,其中兩棟在建的樓房也從此停工。一夜之間蔡家人從豪華的樓房中,住進了看守所裡。
記者:你怎麼走上這條路的?
犯罪嫌疑人蔡昭榮:就是通過吸毒,認識了一些朋友。就是聽他們講,就是說有什麼樣的暴利,存在著很多那些心理。進來這裡我也在想,就是說假如這次,就是說躲過去了,可能就是說一輩子也是要承受這個公安的通緝,可能也過得不好。
蔡昭榮最早從2011年開始販毒,2011年8月就因為販賣毒品,被陸豐市公安局網上追逃。
廣東省汕尾市公安局馬警官:我們掌握到蔡昭榮販的量挺多的,在全國各地都有,他販賣的量一般都是幾公斤、幾公斤、十公斤、幾十公斤都有。
這是2013年11月9日下午13:18分,發生在廣東清遠市一個公路收費站的一幕,畫面中多名持槍人員衝向一輛灰色的小轎車,小轎車瘋狂向後倒車後又加速向前衝,這是一次有計劃的圍堵。警察最終將灰色轎車攔截了下來,並從車裡帶出幾名人員。在汽車後備箱裡警察查獲了40公斤的冰毒。這是一次數量較大的毒品案件。車裡的4名男子都是重慶人。也正是這幾個重慶毒販的交代,讓蔡昭榮繼網上被追逃後再一次進入警方的視線。
廣東省汕尾市公安局鄭警官:這個貨是跟我們這個陸豐甲西博社的這個蔡昭榮購買的。
蔡昭榮多次涉嫌販賣大宗毒品,警方還偵查得知,蔡昭榮不僅販毒,從2012年年底,還開始製造冰毒和販賣製毒原料。他的製毒原料是從福建購買的,數量和規模大得驚人。
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政委邱偉:比如說我們情報表明有一次,就是從福建進了六十桶製販冰毒的原材料,一桶25公斤,也就是一桶可以生產20公斤冰毒。
60桶的原料只需要幾個小時,就可以生產1200公斤的冰毒,這也只是蔡昭榮一次購進原料的數量,由此可見他製販毒以及販賣原料的規模。
然而不僅是蔡昭榮,警方秘密調查得知,製毒已經是博社村的一個重要產業,形成了地下產業鏈,規模驚人。
廣東省汕尾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政委林亦志:博社村裡面應該是還有製毒工廠在裡面運作、經營,形成一條龍的生產。
生產毒品,就需要一定的設施和場地,根據警方的經驗,這些製毒工廠一般隱匿於居民樓中,看起來與其他房屋沒有區別,但是仔細觀察,便能看出一些房屋暗藏端倪。
這棟二層小樓位於一個小山村的路邊,外表沒有裝飾,看起來有些簡陋,在當地這樣的小樓很普遍。但禁毒民警還是很快發現了它的不尋常之處,小樓安裝有多個監控探頭,無論白天夜晚窗簾總是拉得嚴嚴實實,此外,還有不少可疑之處。
廣東省汕尾市公安局鄭警官:裝了有四五部空調,外面有排水溝,有異味。
廣東省汕尾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政委林亦志:這種味道它是製毒的味道是很特殊的,它很刺鼻有點酸,那種酸鹼反應的一種味道,很濃很濃。
這些可疑之處,緝毒民警再熟悉不過了,刺鼻的氣味是製毒過程中化學原料的味道,多部空調和排水溝,這通常是製毒必備的設施。種種跡象表明這裡就是一個製毒窩點,經過長時間的蹲點和觀察,警方決定在2012年7月16日進行收網。
警方:當時繳獲毒資總共這個案件繳獲毒資一百多萬,毒品總共二十多公斤。
警方抓獲的這個戴眼鏡的年輕人,就是這個團夥的主要成員蔡漢交,陸豐市博社村人。據蔡漢交說,他製毒是跟同村的一個人學的,技術工人也是從本村請來的,而他從福建人賴某那裡購買的製毒原料,一小部分用於自己製毒,很大一部分轉讓給了本村的其他製毒人員。
廣東省汕尾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政委林亦志:我們覺得在博社村應該會存在有一個團夥,或者說有一部分人,有製作這種冰毒的技術,然後有一定的量在那裡產生。
警方據此推測博社村還應該有更多的製毒窩點,這個推測很快被證實,就在警方對蔡漢交涉及的其它線索進行偵查時,一個多月後的2012年9月4日博社村發生了一起意外爆炸事故,警方調查時發現,發生爆炸的竟然是一個製造冰毒的窩點,警方在爆炸點周邊進行清查時還發現了11個製毒窩點,辦案人員順藤摸瓜,在博社村內外又清剿了27個製毒窩點,也是這次清剿行動讓警方意識到博社村製販毒情況的嚴重,遠超出此前的估計。
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政委邱偉:這個村的製毒販毒問題非常嚴重,群眾反映起碼有兩成以上的家庭直接或者參股,從事製販冰毒的買賣。
近幾年,全國各地破獲的毒品案件上線不斷指向汕尾陸豐市,一個來自公安部禁毒局的數字是:2012年底陸豐生產的冰毒已佔全國繳獲總量的34.3%,2010至2012年 ,全國共有24個省區市破獲1324起冰毒案件涉及陸豐。
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局長王均科:在陸豐這個地方最突出的,就是甲西鎮,那麼甲西鎮幾個村莊,又是以博社村最為嚴重,嚴厲地打擊清剿博社村的製販毒犯罪行為,已經是迫在眉睫。
大量事實已經清晰地呈現在警方面前,整個博社村的製販毒的情況令人震驚。然而由於案件涉及人數可能十分巨大,如果貿然進村抓捕則會打草驚蛇。在公安部的指揮下,警方此前已經開始秘密部署,準備對博社村以及其它製毒村,開展一次大規模的集中收網行動。
集中收網行動計劃確立以後,廣東警方開始了詳細的前期偵查。邱政委是此次掃毒行動的前線負責人,為了確保行動的成功,他已經在汕尾市駐紮了近半年。經過各種公開或秘密的偵查,行動之前前線小組對博社村的內外環境,製販毒人員網絡和窩點位置已經了如指掌。
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政委邱偉:它這個新屋舊屋是2026間,這個村內的交通道路很狹窄。明屋一間挨著一間,村裡面也沒有門牌號。
交通不便,道路狹窄,房屋密集,目標難辨,給警方的偵查和打擊工作都將造成很大的難度,而因為博社村裡只有蔡姓一大家族,宗族關係盤根錯節,製毒販毒家族式運作,已經形成相互庇護的利益共同體,外人很難了解到村子裡的內幕,而一旦有陌生人進入村中,很快就會被發現。
村支書民警充當保護傘 普通小村一步步變成製毒販毒大村
就這麼一個普普通通一直以農業為主的小村子,它怎麼就能把製毒販毒的生意做到如此規模,製毒販毒基本是公開進行,當地的相關責任部門完全不掌握情況麼,隨著案件調查的不斷深入,警方又有了重大發現。在廣東陸豐,一個叫做博社的村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製毒販毒第一大村,製毒販毒幾乎是在公開進行,公安部門調集3000多警力在這裡一次搗毀製毒工場77個,抓獲了182名犯罪嫌疑人,繳獲冰毒2900多公斤,一個普通的村莊,如何變成了製毒販毒大村呢?
記者:這棟在建的樓房,是博社村前任村支書蔡東家的一套房子。蔡東家因涉嫌充當村裡製毒者的保護傘,雷霆掃毒行動中在廣東省的惠州市被警方帶走。
在博社村住著豪宅的不僅有涉嫌製販毒的人員,還有一位汕尾市的人大代表,博社村的前村支部書記兼村主任蔡東家,這棟在建的樓房就是他家的新房子,蔡東家是這次雷霆行動,要抓捕的頭號人物,他涉嫌充當博社村製販毒人員的保護傘,一個村支書是如何成為製販毒人員的保護傘的呢?
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調研員唐守亮:蔡東家是典型的保護傘。他呢,只要博社村有製販毒人員被抓獲以後,他就會四處活動,去把人給救出來。
警方介紹說,51歲的蔡東家十幾年前曾經在深圳做生意,七八年前回村當上了村支書,還是汕尾市的人大代表。蔡東家早期也曾參與製販毒,近兩年主要是充當保護傘。2013年12月12日,蔡東家的堂弟——博社村的製毒元老蔡良火,在廣東惠州被抓,作為堂兄的蔡東家,兩次趕赴惠州,隨身還攜帶了70萬元的現金,四處奔走,想要把人撈出來。這已不是他第一次出面撈人。
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政委邱偉:他也知道製毒販毒那是嚴重違法的,嚴重的是要殺頭的。但是他有好處,而且原先他就是搞這個出來的。
涉嫌製販毒,玩忽職守,貪汙受賄是警方和紀檢部門給蔡東家定的「三宗罪」,鑑於蔡東家的案件還在核查中,警方沒有透露太多的細節,記者也沒能採訪到蔡東家本人。除了村支書蔡東家,這次收網行動期間,還有12名涉嫌充當製販毒保護傘的人員被抓,令人吃驚的是,他們全是陸豐當地的警察。
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調研員唐守亮:這12名公安幹警裡邊有三名所長、一名副所長,還有一名中隊長。
被捕的12名警察中,包括甲西鎮派出所的兩任所長莊永川和姜振全,其中,莊永川在甲西鎮派出所任所長12年。
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調研員唐守亮:整個甲西鎮是陸豐製販毒問題最嚴重的一個鎮。包括這次清剿的博社村,就是屬於甲西鎮的。他當了12年所長,由於他的玩忽職守,他當了12年所長,這個毒情是非常嚴重,越來越嚴重。
甲西鎮派出所的兩任所長被毒販拉下水。與他相鄰的北堤派出所情況更為嚴重,包括所長副所長在內的8名警察無一倖免,全部背棄了職責,甘當毒販們的保護傘。
北堤派出所全員充當毒販們的保護傘
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調研員唐守亮:8名民警都收受製販毒犯罪嫌疑人的金錢以後放人,現在都被立案查處。
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政委邱偉:我們有些案件作支撐的,就是白粉可以變成米粉,毒資可以變成賭資,大案可以變成小案,小案可以變成沒案,只要收了錢可以放毒品,也還可以放人。
對於這12名警察的違法犯罪問題,廣東省紀檢和公安部門還在進一步調查中,警方也沒有透露更多的細節,記者在廣東省公安廳了解到,從2013年上半年 ,省廳督察組進駐陸豐後,已經有36名黨政機關幹部,涉嫌充當製販毒者的保護傘被查處。
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調研員唐守亮:由於我們幹部隊伍裡邊有這些蛀蟲,才導致了陸豐特別是「三甲」地區的製販毒分子有恃無恐、瘋狂作案。
雷霆掃毒行動後,警方對博社村又進行了兩輪大範圍的清查,並留下了一支40多人的工作組,工作組將在這裡駐紮一年,徹底打擊毒品犯罪,防止製販毒死灰復燃,同時維護村裡的治安,協助新任的村幹部開展整治工作。除了博社村,警方也逐一對其他製毒村莊進行了清剿。
【半小時觀察】
這次廣東省有史以來打擊毒品犯罪用警規模最大、抓捕嫌疑人最多的行動後續工作還在進行當中,留給人們的思考也還在繼續。打擊涉毒犯罪,更關鍵的是剷除犯罪的土壤,具體博社村而言,對這樣人多地少、資源相對貧瘠的地區來說,採取堅強有力的管理措施,切實有效的幫扶措施,幫助農民尋找到陽光下的致富途徑,在產業化、城鎮化上取得突破,否則,一個博社村被打掉,市場留下的空白又會被其它前僕後繼的村莊填補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