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張圖告訴你,漢服、韓服、和服究竟有何區別!

2020-12-16 草民有話說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你對漢服了解多少呢?

中國文明源遠流長,自秦漢時起,中國就一直影響著東亞、東北亞、東南亞地區,甚至中亞以及地中海地區。到了隋唐時期,中國已然成為世界範圍內的超級大國,並且以厚往薄來,不幹預他國內政的懷柔政策,使得隋唐周邊諸多國家向中國稱臣,並接受中國皇帝冊封。

不僅如此,中國文化還以其獨特的魅力改變著周邊國家的習慣。比如,中國人習慣使用筷子來吃飯,簡單方便,成本很低,後來朝鮮半島、日本、中南半島等地區都逐步採用筷子來吃飯。再比如,中國的傳統服飾——漢服,在古代也同樣影響著周邊國家的穿著,甚至現在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何謂漢服,何謂和服,何謂韓服了。

「漢服」顧名思義,是指漢族傳統服飾的意思,而非狹義上的漢朝服飾。當漢服傳至朝鮮半島之後,與當地本土服飾發生融合,產生了於漢服略微不同的「韓服」。而「和服」的概念則更晚,出現在江戶時代後期,早期的和服源自我國三國時期吳國流傳過去的「吳織物」製作而成,並稱之為吳服。

因為這三眾服飾都受中國漢服的影響,在集上20世紀末期至今,日韓的發展一直超強,進入影視市場的年代也較早,這就導致許多西方國家的人,一看到漢服便直呼:「你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穿著韓國人的衣服?」好吧,如果沒有和服後面的袋子,你是不是還會說「你怎麼穿著日本人的和服?」簡直貽笑大方。

其實別說外國人了,就連許多中國人其實也搞不清楚漢服、和服、漢服的區別,這裡用三張圖簡單說一下這三種服飾(女裝)的區別圖片,教大家如何一眼分辨出這個衣服到底是中國的漢服還是韓國,亦或者是日本的傳統服飾。

韓服:裙子看起來很蓬鬆,而且上衣非常短,基本在腰部以上,並且上衣前面還會有一個弧形下擺,領交處會有一個很寬的系帶(蝴蝶結)。

漢服:裙子看自然下垂,略顯蓬鬆,上衣一般是交領右衽,即使是方形衣服依然可以保持線條流暢。

和服:整體呈直線線條,上下包裹得很嚴實,腰帶最為寬大,袖子短,但極寬,腰間的綁有「小枕頭」最為醒目(實則為「帶子」。)。

從裙子來說,只要分清一點就好:韓服裙子膨大;漢服裙子自然;和服裙子直且窄。

而單從上衣來說,看準這一點即可:韓服有個很寬的帶子做的蝴蝶結;漢服沒有,切多為右衽;和服袖子最短,袖口極寬,下垂至膝蓋,「小枕頭」必不可少。

當然,這裡說的只是一般情況下的服飾特徵,漢服則因為系列太多,因此標準不一,但只要記住漢服永遠是極簡且自然的,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東西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不懂漢服被鄙視,漢服、韓服以及和服有什麼區別
    前幾日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個人因為不認識漢服而誤認是韓國服裝而被漢服愛好者鄙視,那麼漢服、韓服以及和服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首先不論是韓國的韓服還是日本的和服都是從中國的漢服發展而成。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華服、漢裝。漢服的設計思想是以華夏禮儀和文化為中心。漢服起源於皇帝,源自黃帝制冕服,在周朝時期形成體系。從外形上看,漢服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等類型。
  • 教你如何分辨漢服、和服和韓服
    教你如何分辨漢服、和服和韓服我們中國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文化也是很源遠流長的。影響了別的國家的穿著發展到了我們現在就有很多的人分不清什麼是漢服,什麼是和服,什麼是韓服了。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教你如何分辨漢服,和服和韓服。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做漢服。漢服並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只是漢朝的服裝,其實它是指漢族所有傳統服飾的意思。
  • 終於認識了漢服,比起和服和韓服,原來它們的區別在這裡
    前兩天發了一篇文章,我說自己穿著漢服出去玩的時候,易被人誤認為是和服和韓服,之前也只是幫大家簡單的糾正,知道因為三種衣服外觀確有相似性,所以會被誤解,但從未深究過它們的區別。文章下面有小可愛問三種衣服有何不同,小編查閱資料後,今天來簡單解答一下吧。
  • 如何快速識別漢服、和服、韓服
    現在,在街頭或者商場經常會看到一些穿著漢服的小姐姐,大家也見怪不怪了。而一些對漢服不太了解的人,通常會把漢服當成韓國的或者是日本的服裝。這也可以理解,因為日劇和韓劇前些年在中國非常流行,讓和服和韓服普遍地進入大眾視野。
  • 和服韓服與漢服,中日韓民族服飾對比
    漢服的以上這些特徵,是和其他一些民族服裝具有明顯區別的。比如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雖然二者均是來源於漢服,但是經過漫長的時間推移,已經具有了自己的特色,明顯不同於漢服了。日本至今保留有一幅聖德太子畫像,其中聖德太子穿著中國隋唐時代男子最常穿著的幞頭和圓領長袍,腰部系革帶,手中持笏,兩名侍女均作唐代侍女打扮,穿男裝、梳環髻,均是典型的唐朝時期的漢服,這幅畫的構圖和人物設置等和唐代閻立本畫的《歷代帝王圖》完全相同。
  • 為什麼你穿漢服出去會被人誤認為是韓服或和服?真實原因很簡單
    那麼既然中國有漢服,那為什麼現實生活很少見到有人穿呢?現在即便是有人穿漢服上街,也會被很多人誤認為是和服或韓服,這是為什麼呢?你看在日本,任何一個日本女人穿著和服踩著木屐走在街上,行人都不會側目,因為這太正常了,日本人在一些重大節日和活動都會穿上傳統的和服。韓國和日本類似,在重大節日和隆重的場合,韓國人都會穿上本民族的傳統服飾。其他國家也都類似。
  • 來自漢服小夥的吐槽:說韓服的我忍了,說和服的什麼鬼?
    這一點相信穿漢服的同袍都深有同感,比如下面的帖子,就很真實。老向看過的日本電影無數,愣是沒有一件跟這件相似的,我真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會把這件漢服當成和服,究竟哪一點像了?哪一點像?哪一點像?竟至於把樓主當成日本人!
  • 武大賞櫻男子因穿「和服」被打 和服漢服有何區別?
    (原標題:武大賞櫻男子因服飾被打 和服、漢服有何區別?)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5日電 3月24日,武漢大學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男子發生肢體衝突。據媒體報導,事件起因保衛人員稱穿和服不讓進入。被指穿「和服」的青年人(左一)與武漢大學保衛人員發生衝突。
  • 漢服、和服、韓服的3大區別,可別再搞錯了!這幾點要弄清楚
    今天有一個朋友告訴我,她們學校舉辦漢服成人禮,結果有些學生的家長卻說這是韓國的韓服,還有很多男生認為穿的是日本的和服。天啊,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連自己國家的漢服都不認識?雖說時代是一直進步的,但是我認為每個國家、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不變的。
  • 漢服、和服、韓服請別再分不清楚
    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漢服」一詞的文物記載最早見於《馬王堆三號墓遣冊》: 簡曰「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正如胡人傳統服飾被叫做「胡服」,中國傳統服飾被稱之為「漢服」。
  • 漢服還是和服?讓我來告訴你它們的區別!
    大家都知道漢服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服裝和服是由漢服轉變過去的。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它們兩個之間的差別。首先,說的第一個差別就是和服的後面會有一個包日本人叫它們為「帶」它的作用是為了修飾身材,而中國的漢服是沒有這個東西的。
  • 日本和服,韓國韓服,越南奧黛,近代旗袍——都源自漢服
    和服,即日本大和民族的傳統服飾。我們常見的這種是浴衣,是輕便、日常版的和服,不過也可以穿在一些正式的場合中。圖為新垣結衣和服照。大家都知道和服源自於唐朝時期的漢服,所以日本人也稱之為吳服,即來源於中國吳越地區的服飾。
  • 為什麼說漢服所蘊含的文化,是和服、韓服、西服都遠遠比不了的?
    襦裙與衫裙的主要區別在於上衣的形制。怎樣區別漢服是「襦」還是「衫」,關鍵看所穿的上衣是否有腰襴、是否為單層、是否有交領形制。上襦,是指有腰襴的短袷衣,單層叫單襦,雙層就叫復襦,典型者為晉襦。那腰襴又是什麼東西呢?
  • 中國漢服有哪些特徵,對日本和服、韓國韓服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漢服作為中華民族的主體服飾,從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延續到大明王朝,前後傳承4000多年之久。漢服雖然只是一種服裝,但它畢竟是長期經受漢文化濡染的產物,從服裝的設計到款式再到風格,自然而然包含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裡邊,並體現出三個鮮明特徵。其一,寬袍大袖。漢服在外形上類似於戲曲服飾,袖子的標準樣式是「圓袂(mèi)收祛」。
  • 幾分鐘教會你,怎樣區分漢服與韓服和服,以後別太犯傻了!
    不過漢服畢竟不是現代人經穿的服飾,這就造成了很多人對漢服並不是很了解,而且有些人看到別人穿著漢服,可自已還以為別人穿的是日本的和服或韓國的韓服,還跑上前傻傻的問別人:「你穿的是日本的和服嗎?」而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對自已民族的傳統服飾只了解到這個程度,確實讓人很無語。
  • 和服?漢服?韓服?別再傻傻分不清楚
    導語:教你輕鬆分清漢服,和服還有韓服的差異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喜歡穿著漢服上課,聚會,甚至出行。但很多人還不清楚漢服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還有如何區分漢服與我們鄰國的和服還有韓服(朝鮮服)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吧。
  • 漢服、和服、韓服怎麼區分?幾個小細節教你識別
    才子曹植用短短幾句便勾勒出了漢服輕盈飄逸之美。在服飾界中中國的服飾有著很高的地位,比如女生的旗袍,還有男生的中山裝,這些衣服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行輩分特高。但漢服不一樣,漢服的品類繁多,對於漢服來說,我們熟知相似的有和服、韓服等,這些和漢服都是較為相似的,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看看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吧。
  • 和服從何而來,它與漢服有何關聯,為什麼很多人把漢服錯認為和服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漢服復興的隊伍中來,穿漢服上街,把漢服融入日常生活,一方面因為自己喜歡熱愛漢服,另一方面就是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認知漢服,為漢服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從2003年至今,漢服復興運動已有15個年頭了,15年中漢服同袍盡心竭力推廣漢服,終於有了現在的成就。然而從一開始就有很多人把漢服認作和服,和服從何而來,與漢服又有怎樣的關聯呢,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把漢服錯認為和服?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答案。和服,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傳統服飾。
  • 漢服不僅是漢族傳統服飾,而且還是和服和韓服之母!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飾,例如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而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有著幾千的歷史,比世界上大部分民族的歷史還長!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到滿清的「剃髮易服」,漢服承載著整個民族的記憶:那些輝煌過的和那些心酸的……漢服不是特指漢朝的服飾,而是漢民族的服飾,包括了先秦到明末漢族人穿的服飾!漢服也不全是大家看到在影視劇上看到的寬衣大袍,這大部分是漢服中的禮服。古代漢族人日常一般穿的是窄袖或者裋褐。
  • 不要在羨慕別人家漂亮的和服,韓服了!我們有更完美的「漢服」!
    漢服,又稱漢裝、華服,是漢文化的重要代表。最近國內開始興起了一股「漢服文化」的熱潮,短視頻分享網站,網絡直播等都出現了漢服的影子,似乎一夜之間夢回漢唐。其實在宣揚民族服飾文化方面,亞洲的其他國家要遠遠走在中國的前面,最著名的當屬和服和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