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2020-12-22 公叔康樂

每次看到城市的街道上,騎著電動車的「黃色旋風」橫衝直撞,實在是太危險了,尤其是在很多人都在等斑馬線綠燈亮起,而這些外賣配送員趁著空隙一擰油門一馬當先就「飛了出去」,這種行為其實是非常危險的,非常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其實,可以發現,平常我們能看到的外賣騎手數量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到了飯點的時候,馬路上通行的很多都是各大平臺的外賣騎手,根據數據顯示,光今年上半年,美團就增長了95萬外賣騎手,這是多麼可怕的一個數據。

而有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工廠老闆就會問,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寧願去送外賣也不進工廠了,工廠包吃包住不是很安逸嘛?為什麼要在外面奔波,夏天熱死冬天凍死的。我嘗試從年輕人的角度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年輕人好動,而且喜歡自由,外賣行業非常適合。

這些都是工廠行業所不能比擬的,再加上現在是網絡時代了,工廠的生活說實話太過於單一,而且每天時間上並不自由,可以說用來玩手機的時間被大大壓縮,這點對於年輕人來講是致命的,別說一整天,哪怕一個小時不刷手機也會很難受。

再加上很多工廠老闆忘了一個最根本性的東西,外賣行業雖然是風吹日曬的比較辛苦,但是工廠流水線工作一眼望不到頭並且各種輻射或者粉塵那麼多,就真的好受嘛?在加上外賣行業也算是一個工資不低的行業了,而工廠呢?每天累死累活實際上到手的工資並不太多。

無論如何,工作的本質還是賺錢,如果進工廠從薪資從待遇都比不過外賣行業,那麼又有誰會願意捨棄外賣行業進入工廠呢?何況外賣騎手還有很多別的優秀的地方遠超工廠行業的,也許當有一天工廠老闆意識到招人困難繼而提升待遇後才會有很多年輕人願意選擇進入工廠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風吹雨曬,也不願意去廠裡上班?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風吹雨曬,也不願意去廠裡上班?我國經濟實力不管提高,很多行業都產生了不一樣的變化,每個人對自己尋找工作都有了更多的選擇。而這些背景讓很多年輕人在面對自己的人生職業選擇時,有了很多和以前不一樣的想法。記得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很多年輕人面臨找工作時,都是去各種製造業工廠上班,因為廠裡面一般都是管住管吃,工作也很簡單,很適合當時人的一種追求。但現在的年輕人寧願去做一些外賣員,快遞員類的工作,也不願意在工廠工作了。
  • 曹德旺: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上班,製造業的困境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以服務業為主體的第三產業正在飛速崛起,諸如送外賣、送快遞等新興工種成為了當代年輕人找工作的首選。過去曾被許多人追捧,被稱為「鐵飯碗」的工廠工作如今卻已經慢慢地被人們所冷落。
  • 工廠月薪過萬遇招工難,90後寧願送外賣也不進廠做流水線
    今年春節過後處於疫情下的製造業,又再次遭遇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難熬的『用工荒』,而前段時間「製衣廠月薪上萬招工難」的話題也再次成為人們飯前茶後爭相談論焦點,那工廠的工人都去幹什麼去了?上帝要懲罰誰,就讓他去做製造業好了。這句製造業的口頭禪似乎已成當今95後的共識,在某地招聘會會上,他們紛紛搶先表態,工廠一線已不太適合年輕人。而在過去的2018年820萬畢業生裡最理想的行業裡,我們也早已看不到製造業工人的身影。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拋棄『製造業』選擇成為一名外賣小哥?首先工資要比進廠做工薪酬高的多。
  • 工廠陷入「用工荒」,網友:寧願去搬磚!
    但是,近些年卻發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進場,甚至有的年輕人寧願去工地搬磚、去送外賣、去送快遞,也不願意進廠上班。工廠也表示現在招工越來越難,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好高騖遠」。
  • 看電影學英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何表達?
    導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很多時候,當事人反而看不清局勢,理不清思路,而旁觀者往往能夠給出有益的建議。看電影學英語,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句話如何用英語來表達呢?英語裡有一句話是the spectators see the chess game better than the players,直接翻譯是「觀眾比運動員更看得清棋局」,可以意譯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影視劇中也出現過其他的表達,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 工廠很難招人,要面臨倒閉的風險。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喜歡進工廠
    只要他們能吃苦耐勞,就能去工作。在20世紀80年代,能夠進入工廠工作,對那個時代的人們來說,確實是一份非常體面、報酬優厚的工作。然而,時代在變。現在的年輕人不這麼認為。很多人要麼做服務員,要麼送外賣和快遞。他們不願意去工廠工作。在早期,工廠是年輕人的首選,但現在它們是年輕人最不喜歡的地方。現在,在我國有許多工廠。以前,工廠裡有很多小姐妹和兄弟。
  • 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去工廠,寧願跑快遞
    現在很多工廠都在招工人,開的條件還很好,但是年輕人就是不願意去工廠上班,而願意去跑快遞送快餐,這是什麼情況?其實工廠裡有太多規矩,太多勞累的工作,上班也不是那麼好上的。年輕人是瀟灑走一回,愛自由慣了,而且工廠裡的工資有時候月底才發工資,而且還有的工廠要壓一個月工資。而年輕人需要的是瀟灑,需要來錢快的行業。雖然年輕人送快遞需要風裡來雨裡去,風吹日曬的,但是人自由自在啊!
  •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人生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回首,回首反觀自己的心,這不就是一個頓悟。當局者固然執迷而不自知,旁觀者卻也未必清醒,如果誰也不知事理,那麼所謂的「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也不過是一種假象。聽到信徒夫妻吵架,他就去化緣吵架。信徒喝酒他就去化緣喝酒。這裡的「化緣」睡覺、吵架、喝酒,是為了化去習氣,由此可見昭引和尚是大菩薩。我們都知道,生死輪迴是由業力習氣牽引,那我們又該如何跳出這場輪迴呢?
  • 為什麼寧願做外賣小哥也不願進廠:拉屎拉尿都被管看不順眼就扣款
    為什麼寧願做外賣小哥也不願進廠:拉屎拉尿都要管,看不順眼就扣款這兩年隨著外賣行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從事外賣行業。像福耀玻璃廠老闆曾經就說過,看不懂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就是去送外賣都不願意進廠。更是有大量的專家說,現在年輕人都不好管,天天送外賣都不願意進廠。對於這些人的言論,打工10年的我有話說:你們這些高高在上的人知道什麼叫拉屎拉尿都有人要管嗎?你們這些高高在上的人知道什麼叫看不順眼就扣款嗎?
  • 真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嗎?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千百年來,人們一直認為這是老祖宗總結並流傳如此久遠,肯定不會錯,認為它是真理。事實上是這樣嗎?諸多的事例可以證明,這個「真理」實際上只對一些人適用,對另一些人不適用。「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適用於哪些人呢?嚴介和先生說,對平庸的人來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對於卓越的人來說,應該是「當局者清,旁觀者迷」。嚴先生應該是縱觀古今歷史,經過深思熟慮得出的結論,非常有道理。《隆中對》裡講到:「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 年輕人別送外賣,進工廠?那年輕人要做啥,評論區人才多
    讓他沒有心思再去看書了,真是壞貓咪呀。這麼淘氣的大媽現在還真是少見啊,擁有一顆童心呢,建議把這個視頻在小區內循環播放,這樣全小區的人都知道大媽是個可愛的大媽了!姑娘,你這是在幹嘛呢?難道是在防曬嗎?這樣的防曬效果能有用嗎?你要是擔心自己被曬,乾脆別出門算了。吃瓜群眾:關你屁事,你說不出門就不出門?你算老幾?
  •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出處源自唐玄宗時期,書籍編撰如同下棋
    這時候,迷茫就少不了,身在其中的我們,不知道採取怎樣的措施才是解決難題的有效方法。於是就在難題裡面來迴繞著,不斷走著彎路。典型的迷茫期,就像是青春期。我們的困惑總與自身的成長有關,但在這時候,卻不聽大人的勸告,總是篤定自己能夠解決。但作為過來人的家長們看到這樣的孩子,難免感嘆一句「當局者迷啊」。
  •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突然想到「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這句話。很多時候我們遇到問題,都以為想的很明白處理得很好,但我們自己主觀的認為是在客觀的理解和解決問題,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潛意識裡還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我想沒有幾個人真的可以做到把自己放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 水瓶座冰雪聰明,卻猜不透愛人的心,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眾所周知,水瓶座是一個智商很高的星座,但是在愛情中水瓶座又會遇到一些迷惑,我們暫且把它稱為"愛情中的當局者迷"。水瓶座有時候很驕傲,驕傲的誰都追不上他們,他們似乎眼光極其高,但有時候水瓶座又愛得很卑微,他們自己傷心難過,對方卻尋歡作樂。
  •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讀莊子《天地》
    道者無為,先無己,如天行四時之風不為天,地育萬物不為地。如此方可為道。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為道者,旁觀者耳!故「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知、離朱、吃詬,有為之象,以此行事,身在局中,所以說「索之而不得」。
  •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現在的股市狀態健康嗎?
    今天市場紅盤2700多家,漲停有90多家,沒有跌停的個股出現,當下市場仍然是處於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健康的狀態,這種盤口震蕩是對於短線盤口的一種獲利回吐的一個過程,該回踩的自然要回踩,不可能每天都是暴力大長陽,如果一直按照昨天那種漲勢,一天漲180個點,一周就是900個點,一周將近1000點,漲到5000點只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那是不可能的。
  • 為什麼年輕人寧願工資低也不肯進廠,因為一旦進廠就失去了這些
    為什麼現在工廠都在招人?為什麼工廠總有人離開?為什麼寧願受累都不進廠?年輕人為什麼寧願支撐著微利的檔口,也不願意進廠。年輕人為什麼寧願每天沒早沒晚、東奔西跑、日曬雨淋做著有風險的送外賣的工作,也不願意進廠拿穩穩妥妥的工資。年輕人為什麼每天沒賺幾個錢,卻沒日沒夜的做著體力活,也不願意進廠每天有規律地上下班。
  • 遇事為何會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相信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對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件事深有體會。昨天在對一個哥們對現狀開導後不禁深思起了其背後的原因。這哥們年歲與我相當,都是27周歲的老男人了。但是有別於我的是,這哥們在我已經工作6年的時候還是個剛剛研究生畢業的學生。
  •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不一定,有時候當局者才明白對方到底愛不愛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不一定,有時候當局者才明白對方到底愛不愛(本文為作者原創文,主導思想是弘揚正能量)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但是,在我看來,在感情的世界裡,其實不一定是「當局者迷」,反而是當局者最清楚對方的心裡到底有沒有自己。一個心裡有你的人,對你的表現絕對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對你的關心和照顧絕對不同於他人。反之,如果一個人心裡沒有你的話,ta就會把你當做可有可無的存在,也會敷衍你,也從不在乎你的感受。
  • 莫理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中國有句老話,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從旁觀者的角度去看辛亥革命,這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隨後的一年,我受聘為中華民國總統政治顧問,也就是袁世凱顧問,我的愛情苦盡甘來,我與珍妮小姐結為夫妻。事業有成,婚姻幸福,人生圓滿,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