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161-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蜀國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被曹操生擒,在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可惜歲月不饒人。
據說,關公麥城戰死後,冤魂不散,滿懷一腔冤氣,提著腦袋,四處鳴冤.一天,路遇佛祖釋迦牟尼,關公向佛祖傾訴滿腔冤屈之後,佛祖開導他:你說死得太冤,可是,你生前殺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你殺的人還少嗎?難道他們都該殺,人家都死的不冤?關公一聽,頓時大徹大悟.詢問佛祖,如何才能消除冤氣?佛祖勸他,趕快皈依佛門,才能心底坦蕩,祛邪扶正.關公聽了佛祖規勸,決心皈依佛門.後被佛教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天尊關帝聖君」鎮壇護法,威鎮山門.現四川梁平縣的明代建築「雙桂堂」,一進廟門,見到的是關公的殿堂.只見關公帶領關平、周倉,扶佑佛殿神聖.其來源即出於上述典故.
關公神勇無敵,一身正氣.在民間驅儺習俗中,奉為壇神或戲神.、梓潼陽戲、提陽戲都敬關公為主神.開戲,必設關公聖像、先祈關公後開正戲.在梓潼縣還有「關公掃蕩」的習俗.每年春節或關公生日,均要從廟裡抬出關公像,在田野、村寨中遊走(掃蕩),以借關公之威,驅邪納吉,保一方平安.屆時,當地群眾,在村頭莊尾,設壇迎送,氣氛熱烈隆重,可謂一大宗教民俗景觀.人人敬仰。
關公也叫「關聖帝君」,即「關帝」,本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如今道教主要將他作為財神來供奉.關於其來歷,前面已有介紹,其職能有「治病除災,驅耶闢惡,誅罰叛逆,巡察冥司」,還有「司命祿,庇護商賈,招財進寶」,又因其忠義,故被奉之為財神.因為商人認為有三,一是說關公生前十分善於理財,長於會計業務,曾設筆記法,發明日清簿,這種計算方法設有原、收、出、存四項,非常詳明清楚,後世商人公認為會計專才,所以奉為商業神,二因商人談生意作買賣,最重義氣和信用,關公信義俱全,故尊奉之,三因傳說關公逝後真神常回助戰,取得勝利,商人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生意受挫,能像關公一樣,來日東山再起,爭取最後成功.這種信仰在清代,被各行各業所接受,對其頂禮膜拜尤盛.近代江湖上的哥老會、青紅幫特別敬祀關帝,且江湖上結義弟兄,亦必於關帝前頂禮膜拜,焚表立誓,以守信義。
如今,關公在寶島臺灣還有一個封號——玄靈高上帝.此是清以來,百姓生活之苦和外患之辱,更祈求於關公保護.江南一些城市的百姓在慘遭清兵和外國侵略軍的屠殺時,曾抬出關公的神像聚集民眾以抗外辱。民眾在遇天災、疾病、爭執時,則向關帝求雨、求藥,求他驅災陣魔、求他正直決斷,皇室求關公保國家富強,地方求關公除暴安良。近世自於內憂外患,一些民眾在逃往臺灣時,將關公這一信仰也帶到了臺灣,並流傳了下來.當代商賈興盛,關帝又被尊為武財神,保護工商業的興隆.
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羽神像、關羽的祠廟遍布各地,為中國神明中最多祠廟的一位.古代祭祀的戰神本是「兵主」蚩尤.就官方的祭祀言,唐初開始便有武廟,但主祀的是周朝名將姜子牙,而關羽則為從祀.至遲宋朝末年,民間供奉關羽的廟宇已經「郡國州縣、鄉邑間井皆有」(郝經《陵川集》).元代朝廷雖崇信喇嘛教,但未箝制人民信仰,因此民間對關羽的崇信有增無減,元朝皇帝且曾遣使致祭.明清以降,供奉關羽的廟宇不僅遍布中國內地,且延伸至西藏、朝鮮半島乃至海外.今日僅在老北京城裡,就有一百多座專供關公或兼供關公的廟宇。
據統計,歷史上有16位皇帝23次為他御旨加封(上文只是撮舉其要),爵位由侯而王,由王而帝,乃至關聖大帝,可謂榮寵非凡,獨步千古,於是就完成了他「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由人而神的改造過程。在這一歷史過程中,上至高居廟堂的帝王將相,下至終生勞作的庶民百姓,從舞文弄墨的文人學子、揮槍弄劍的草莽義士,到勾欄瓦肆中的說書藝人、梨園演場中的戲子優伶,乃至遠避塵世的僧尼道姑,幾乎都陸陸續續匯入了美化、聖化和神化關公的潮流。
在這一浪高過一浪的關公崇拜浪潮中,從關公身上發掘出來的和被追加到關公身上的美德與美譽,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真實的關公,幾乎達到了無人可及而又無以復加的地步,關公也就成了中國歷史上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士農工商廣泛頂禮膜拜的神聖偶像。於是,生活於三國時代的關公,在宋元明清之際,便漸漸地超凡脫俗、青雲直上,由一個充滿悲壯色彩的人間英雄,變成了萬民禮拜的神聖偶像。在成千上萬的歷史人物中,名聲越來越大、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大帝,進而上升為「神」的,恐僅有關羽一人。
根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共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關帝廟3萬餘座,僅馬來西亞和日本就有關帝廟1000多餘座。2000年,印度還在興建大型關公公園。
現在關二哥是信仰,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