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劍池,人間天堂的別樣風情,千年不解的浪漫之謎

2020-12-20 爺爺家的核桃樹

都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美景,婉約秀麗,一直以來廣受世人稱道,有「人間天堂」之美譽。說到蘇州,人們往往會想到盛名遠揚的蘇州園林,蘇州園林固然精緻絕倫,但蘇州山水也是不可多得的別致絕景。蘇州山水,又以虎丘為代表。虎丘風光清麗,湖光山色,使遊客流連忘返。虎丘中,最負盛名的莫過於虎丘斜塔,但最為傳奇、最為神秘的,還當屬虎丘劍池。

虎丘斜塔與虎丘劍池

虎丘劍池,位於虎丘山崖壁下方,其上就是古今聞名的虎丘斜塔。劍池廣約45米,深約6米,形狀狹長,酷似一柄寶劍,故得名「劍池」。劍池風景絕麗,山勢磅礴,水若碧玉,宛如畫中美景。池水終年不幹,清澈見底,可以供人汲水飲用,虎丘上上方虎丘寺也以劍池之水作飲用水源。池水甘甜可口,唐代李秀卿曾譽為「天下第三泉」。

劍池池水清澈見底

劍池外有圓洞,名曰「別有洞天」。「別有洞天」圓洞旁書有「虎丘劍池」四字,筆鋒雄勁有力,磅礴大氣。據傳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親筆書寫。傳說,當年顏真卿為避唐高祖諱,曾經改「虎」為「五」,是為「五丘劍池」。唐朝覆滅後,後人才將「五」重新改為「虎」,才有了今天的「虎丘劍池」四字。若是仔細觀察,也許還能在其中發現改動的跡象。

虎丘劍池

劍池邊石壁上刻有「風壑雲泉」四字,字形飄逸瀟灑,筆鋒走勢逶迤,是宋代大文學家、書法家米芾的手筆。除此之外,石壁之上還有明代宰相王鏊等名人文士留下的題記。劍池擁有諸多名家篆刻,風格不一,同樣是值得探究的珍寶。虎丘不僅有自然天成的山水,這些墨寶真跡,也為虎丘劍池增色不少。

風壑雲泉

劍池蘊藏的千古之謎也令人玩味。劍池究竟是人工開鑿,還是天然形成,從古至今都是遊人爭論的焦點。相傳,劍池之下藏有春秋時期吳王闔閭的陵墓。闔閭這個名字或許有些陌生,但說到他的兒子夫差,恐怕就無人不知了。吳王夫差,曾經是春秋時代一方霸主,作為「臥薪嘗膽」故事中的人物而家喻戶曉。夫差為父親闔閭在虎丘之下修建了陵墓,並在上開鑿劍池。

臥薪嘗膽

劍池外的千人石傳說似乎也在印證吳王墓的存在。千人石龐大,因何以容納千人席坐而得名。據傳當年吳王夫差為避免陵墓之事外傳,將開鑿劍池的工匠聚集到千人石,全部毒殺。自此之後,每到陰天,千人石都會變色,殷紅如血,民間都說是當年遇害的工匠們顯靈。千人石變紅是由於其中蘊藏的礦物質,與鬼神之說無關。但這傳說仍然給劍池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

千人石

劍池之下是否藏有吳王闔閭的陵墓?這個謎題一直困擾著人們,千古未解。秦始皇、楚霸王項羽都曾經來到劍池尋找吳王的陵墓,意圖得到埋藏其中的寶藏,卻無功而返;三國時期,東吳孫權親自帶兵開挖,同樣一無所獲。到了晉代,大司徒王旬與其弟王珉為了尋找吳王寶藏,甚至把自己的館舍建到了虎丘,還是空手而回……世人不禁開始懷疑傳說的真實性。

劍池篆刻

宋代文士朱長文、詩人王禹偁經過實地考察後認為,劍池為天然形成,人工開鑿之說實屬虛構。然而古書《山志》中記載,劍池池水曾經枯竭,底部竟露出一扇石門,有人大膽下池探查,再未歸來……劍池之謎,一直以來眾說紛紜。認為劍池之下就是吳王陵墓者有之;認為劍池完全屬自然形成者亦有之,各種說法莫衷一是。

劍池全景

直到現代,經過眾多專家學者的實地考察、觀測,最終確定了劍池之下確有吳王闔閭的陵墓。2006年,為了維修牆磚鼓突,抽乾劍池池水,才使吳王墓入口初現端倪。因挖開墓穴極有可能影響劍池上方的虎丘塔,導致垮塌,發掘工作不得不被叫停。千古之謎,一朝終解,這段使遊人從古玩味至今的謎題,依然是虎丘最傳奇的風景。

千古之謎

儘管虎丘劍池已經被證明為人工開鑿,並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劍池歷經千年滄桑,早已經渾然天成,也正因如此,才會引發古今眾多遊人的猜想與探究。這傳唱千年的神秘傳說,早已經深深烙印在世人心中,謎底究竟是什麼,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千年的傳說豐富了劍池的文化底蘊,使劍池成為非同一般的名勝景觀。

相關焦點

  • 虎丘劍池千古之謎
    虎丘劍池千人石虎丘,又名海湧山,位於蘇州閭門外山塘街,距城約3.5公裡。春秋時期,吳王夫差葬其父闔閭於此,以扁諸、魚腸等劍3000口陪葬,故以劍名池。相傳葬後3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便常遊虎丘。虎丘的歷史悠久,人文積澱極其深厚,山上除千人石、劍池外,還有憨憨泉、試劍石、真娘墓、孫武子亭、白蓮泉、第三泉等名勝古蹟,自東晉至清末,虎丘寺宇禪林迭經興廢。山林間透發出蒼鬱古幽之氣。那麼,虎丘劍池底的闔閭墓究竟是不是藏有寶物呢?千百年來這始終是個謎,不過客觀地說相當多的人都相信闔閭墓藏有寶物。
  • 蘇州千年未解之謎:虎丘劍池是否真的是吳王闔閭埋骨地?
    蘇州景點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就是虎丘。虎丘的名字一聽就帶著王者霸氣。虎丘原名海湧山,春秋時期,吳王闔閭曾在此建行宮。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帶兵攻打越國,在槜李之戰中慘敗,闔閭身受重傷,不久後去世,他的兒子夫差把他的遺體葬在虎丘山。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山名改為虎丘。
  • 蘇州旅遊:吳中第一名勝,康熙乾隆六次駕臨,虎丘劍池的千年秘密
    虎丘的價值是有千年的歷史,精華在劍池和虎丘塔。在「別有洞天」圓洞門旁,「虎丘劍池」四個大字原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獨子顏頵所書:圓洞內石壁上另刻有「風壑雲泉」,筆法瀟灑,傳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所書,崖左壁有篆文「劍池」二字,傳為大書法家王羲之所書。
  • 虎丘劍池再次見底 吳王闔閭墓入口重見天日(圖)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盛讚「到蘇州而不遊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為旅遊者到必遊之地。中新社發 黃冬 攝  中新網蘇州六月四日電 (徐燕)「吳中第一名勝」蘇州虎丘劍池的水今天抽乾了,近二十年來劍池首次見底,池子的最北端露出的一個三角形口子,據稱,該口子就是「闔閭墓」的入口,傳說中的吳王闔閭墓入口隨之重見天日。  虎丘中最引人入勝的名勝古蹟要數傳為吳王闔閭墓的劍池,擁有兩千多年歷史。
  • 神秘虎丘劍池
    2008年6月9日,蘇州虎丘著名景點劍池清淤工作已近尾聲,神秘的虎丘劍池底部又一次「重見天日」。  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虎丘劍池為蘇州虎丘山風景名勝區重要景點之一。然而,近日該景區工作人員在現場勘查時發現,位於「虎丘劍池」景點西側一圓形「別有洞天」石洞門牆體上方有一處牆磚「鼓突」,後經專家考證確認,此現象緣由雨水常年衝刷「積勞成疾」而導致「別有洞天」石拱門變形移位。為防止牆體坍塌的隱患,蘇州園林部門確定將「別有洞天」景點拆除維修,同時其北側的「劍池」水先抽乾以便整體修復還原。在抽乾水後曾經「池暗生寒氣」、「空山劍氣深」的劍池。
  • 虎丘劍池20年首次見底 吳王闔閭墓入口重見天日
    當日,蘇州虎丘著名景點劍池和「別有洞天」開始動「手術」。 中新社發 蘇秀 攝     6月4日,蘇州虎丘劍池西側「別有洞天」景點被拆除後由巨幅原貌照片替代。當日,蘇州虎丘著名景點劍池和「別有洞天」開始動「手術」。
  • 虎丘劍池尋訪傳說中的「闔閭墓」
    記者挖出的青磚迷霧重重中,記者上周末深入劍池池底探訪,一段「探秘之旅」由此展開……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一句民諺將姑蘇的美推至極致,而蘇東坡一句「至蘇州而不遊虎丘,乃憾事也」,又將人們覓美探勝的視線,聚焦於虎丘。  被譽為「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人文歷史可追溯到2500年前,和蘇州古城一樣歷史悠久。
  • 人間天堂,魅力蘇杭:看吳中第一名勝——虎丘!
    最著名也最需要著重觀賞的有雲巖寺塔、劍池和千人石。虎丘不大,主要景點都在中軸上,1個小時就能轉完,倒是可以有充分的時間休息。我是從北門進的,首先是雲巖寺塔, 又叫虎丘塔。再走就是核心景區的劍池了,旁邊還有傳說中吳王夫差誅殺千名造墓工匠的千人坐,白蓮池中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白蓮花開的點頭石。
  • 圖:神秘虎丘劍池「重見天日」
    圖:神秘虎丘劍池「重見天日」 2008年06月09日 19: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8年6月9日,蘇州虎丘著名景點劍池清淤工作已近尾聲,神秘的虎丘劍池底部又一次「重見天日」。  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虎丘劍池為蘇州虎丘山風景名勝區重要景點之一。
  • 蘇州大旱,千年「劍池」顯露水面,專家:秦始皇找了大半生!
    虎丘是位於蘇州的一處風景名勝古蹟,有著25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吳中第一山「。宋朝時期著名詩人蘇軾曾經遊覽虎丘,並在此處留下到蘇州不遊虎丘乃一大憾事的名言,由此可見虎丘在我國眾多旅遊景點中的名氣之大,但是很多人聽說過虎丘卻不知劍池,這無疑更是一件憾事。
  • 蘇州不愧是人間天堂,為了看虎丘和寒山寺,我特地去了一趟
    逛完虎丘,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虎丘塔和劍池。虎丘塔是中國第一斜塔,也是僅次於比薩斜塔的世界第二斜塔。虎丘塔(雲巖寺塔)虎丘塔緊鄰劍池,傳說當年為吳王闔閭殉葬有三千把寶劍在此,這裡可能也是吳王闔閭墓的入口,所以劍池是虎丘最神秘的地方
  • 蘇州虎丘劍池,每塊石頭都刻有古人「到此一遊」,唐伯虎也不例外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說: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作為「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山風景名勝區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角,其中最知名的兩大景點是虎丘塔和劍池,相傳劍池底下是吳王闔閭陵墓,墓內有3000多柄名劍作為陪葬,劍池也因此得名,千百年來吸引了歷代無數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眾多的「到此一遊」摩崖石刻。
  • 古蹟形成之謎:蘇州虎丘劍池遺蹟
    蘇州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蹟是劍池。從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別有洞天」。圓洞門旁有「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每個字的筆畫都有三尺來長,筆力遒勁。據《山志》等書記載,原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後因年久,石面經風霜剝蝕,「虎丘」兩字斷落湮沒。在明代萬曆年間,由一個名叫章仲玉的蘇州刻石名家照原樣鉤摹重刻。所以在蘇州有「假虎丘真劍池」的諺語。
  • 到蘇州不遊虎丘為憾事也,沒想到虎丘劍池存在著這樣的謎題
    虎丘劍池這個地方就是位於虎丘山下的劍池。其實虎丘之前並不叫做虎丘,但是據說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將他的父親闔閭[hé lǘ]葬在了這裡,但是在下葬三天之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有一隻白虎伏臥在墓穴之上,於是就將此山叫做虎丘山,簡稱虎丘。但是畢竟是傳說,千百年來並沒有人找到闔閭墓穴,直到劍池的發現。據說在劍池的下邊就是吳王闔閭的墳墓,這裡地勢險要,依山靠水,隱蔽精巧,劍池內的水終年不乾涸,是締造皇家陵墓的好地方,所以這種猜測是十分可能的。
  • 虎丘劍池的下面真有闔閭墓嗎
    「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書風渾厚,筆力雄健崖左壁上有「劍池」兩個篆體大字,相傳為東晉王羲之所書,據考證,其實為元代周伯琦所題虎丘,古稱湧海山。這個極其尋常的名稱昭示了這一地區地質演變的歷史。秦伯和仲雍為了順應父王的旨意,避免兄弟之間的權位之爭,就藉口為父採藥,不遠千裡率部南遷,來到當時生產力非常低下、被人稱為「荊蠻之地」的江南。在梅裡,即今無錫東北隅,建立了一個名為「勾吳」的小國。秦伯、仲雍的這一舉動在歷史上留下了盛傳不衰的兄弟讓國的佳話,也是蘇州地區所以成為「吳」的來歷。
  • 蘇州「虎丘」——吳王夫差的寶地
    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葬其父於此,葬後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這裡的山高約36米,上古樹木繁多古樹參天,別看這裡的山面積很小,它的景色確是數不勝數,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巔。虎丘依託著秀美的景色和豐富的歷史文化,成為旅遊「炙手可熱」的必遊之地。據說宋蘇東坡曾遊覽蘇州後感嘆:「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我來到蘇州這麼久,現在才來到虎丘說實話心裡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
  • 憶江南——最憶是杭州,在「人間天堂」,品煙雨江南的別樣風情
    憶江南——最憶是杭州,在「人間天堂」,品煙雨江南的別樣風情白居易說:「憶江南,最憶是杭州。」提及杭州這個名字,心裡就會有一種莫名的舒適感。西湖景美,名美,定是杭州必來之地。距西湖5公裡之處坐落著西溪國家溼地公園,這裡便是自然的結合體。這個公園集城市溼地、和農耕溼地、文化溼地於一體。我們可以乘著搖櫓船,悠悠閒閒的晃蕩,感受江南水鄉的明媚,也可以徒步而行,用腳丈量最美杭城。
  • 霸主吳王闔閭魂歸虎丘劍池,三千名劍陪葬成疑!
    虎丘風景由虎丘塔、劍池、千人石、試劍石等構成,其中以虎丘塔、劍池為代表。劍池素來被認為是吳王闔閭之墓。劍池得名原因有二,一是從上往下看,劍池猶如一把平鋪的利劍;二是傳說有為吳王闔閭殉葬的三千把寶劍,故名曰劍池。虎丘景點中最富有神秘色彩的景點當屬劍池。
  • 蘇州虎丘劍池,真的是戰國君王的埋骨之地嗎?傳說三千神兵今何在
    也就是吳王闔閭大興土木,建造墳墓,死後埋在了虎丘山上。到了東漢《越絕書》裡面,寫的就有些邪乎了:「闔閭冢,在閶門外,名虎丘。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丈五尺。銅槨三重,墳池六尺」,還提到有三千把寶劍作為陪葬,甚至包括了著名的魚腸劍。
  • 「遊在蘇州」虎丘遊記
    虎丘劍池: 二仙亭的右邊有一個「別有洞天」的圓門,圓門一側「虎丘劍池」四個石刻紅色楷體大字。書載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寫,因年久石面風化,「虎丘「二字湮沒。明萬曆年間蘇州刻石名家章仲玉照樣描摹重刻。後人總覺得「虎丘」二字沒有「劍池」二字寫那麼好、漂亮。所以有了「真劍池假虎丘」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