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樓市將進入增長階段,房企降速中求生存,這個坎很深

2021-01-08 騰訊網

2020年已悄然遠走,回首樓市一年戰績有多少呢?從統計數據來看,2020年共計有166家房企成為了百億贏家,業績突破千億的也增加到了41家。而相對2019年房企業績來看,當年有152家業績破百億,業績千億的房企共計36家。如此對比,看來樓市房企今年可謂收穫滿滿、戰果纍纍,再次躋身新高度。那麼,未來2021年樓市還會增長嗎?我認為,房企或將在降速中求生存了。

房企或將在降速中求生存

從今年銷售業績TOP100來看,排名來中依然是頭部房企的碧桂園、恆大、萬科名列前三。2020年全年銷售總額分別是7888億元、7038億元、7011億元。位列第四、五位則分別是融創和保利集團,兩者銷售總額均為5000億元左右。而中海、綠地、世茂、華潤、綠城等房企分別位列第6~10位。從銷售總額數據來看,頭部房企今年銷售額並不低

從銷售總額數據來看,頭部房企今年銷售額並不低

而實際上,今年房企目標完成率卻沒有想像中那麼高。「2020年企業整體的業績完成情況不十分理想,目標完成度超110%的房企數量不及2019年。而各類房企中年銷售目標未完成率也偏低,比如中南建設、富力地產、遠洋集團、建業地產、首創置業、佳源國際、綠城中國等房企均未完成2020年的預期銷售目標,目標完成率分別是97.04%、91.32%、91%、89%、88.5%、86.39%、85.84%。

今年房企目標完成率卻沒有想像中那麼高

然而,而未來2021年樓市也不見得還能高歌猛進走得更遠,樓市如吃快餐般的前進速度或將下降。

首先,未來樓市處於被動期,調控政策要點依然不會鬆懈。

隨著房住不炒為基點與發展行進方向。樓市調控在「三道紅線」為主導政策。從2020年8月開始房企融資「三道紅線」加嚴,剔除預收款後的負債率不超過70%、淨負債率不超過100%、現金短債比不低於1倍。「三道紅線」政策的出世,房企面臨的是融資空間縮小,而融資成本不斷上升,那麼對於房企也是一大考驗,房企為了響應此政策,不惜掀起了一輪集體降負債、降槓桿的舉動,促銷打折促進資金的回籠,「以價換量」的促銷方式,讓房企利潤空間下降,同時房企只能另尋他路求生存,投資到其他行業中發展,畢竟一條路走到死胡同了,該另尋他路。

未來樓市處於被動期,調控依然不會鬆懈

其次,疫情之下,宏觀經濟加大房企壓力,復工復產依然在恢復中。

以目前各城市樓市供需來看,疫情下樓市經濟同樣受影響,樓市供需矛盾已經顯現,居民收入下降,企業復工復產持續進行中,而房源卻出現供大於求的市場,造成房企處於被動狀態,主動權未來掌握在剛需手中。2020年全國土地供應量並不少,未來樓市新建房源供應量加大,市場原有存量與新房同增。房源空置率上升,一線城市的深圳已經是100%的城鎮化率,新一線的廈門也達到89.1%,按照發達國家城鎮化率的75%,我們已經有24個城市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意味著未來很難有更大的突破,畢竟人口基數增幅在下降,未來房企的生存之路被截斷而發展進程相應變緩。

疫情之下,宏觀經濟加大房企壓力

再而,人口基數不漲就算了,城市間搶人大戰已經是城市間樓市重點工作

近年來許多二線城市放開落戶限制,如杭州大專以上學歷即可落戶,武漢45歲以下大專生可全家落戶,南京、成都、西安等城市也一再再將落戶門檻,這波猛如虎的搶人大戰已掀起。原本五個人在同一個城市落戶,現在五個人分到5個城市落戶,城市房源購買力明顯會下降,房企間競爭加大,樓市房價與銷量都會降低。

房企間競爭加大,樓市房價與銷量都會降低

最後,市場房源飽和度過高,房企求生存是難上加難

以目前北京樓市房源庫存來看,總量突破9萬套,刷新了樓市庫存紀錄。上海庫存房源總量也居高不下,總量在18萬套。而去化周期不斷加長。這意味著樓市二手房銷量被「腰斬」而難有更大的進展。庫存量高,房價也高。樓市求生存之路唯有「以價換量」方式來贏得市場。那麼,房企未來之路並不會那麼暢通無阻。房企發展速度,也因為資金被庫存量截留而降速。

市場房源飽和度過高,房企求生存是難上加難

所以,樓市在2021年難有高槓桿形成的擴張,房企在降速中求生存,將是房地產行業未來的常態。而受到經濟、人口、政策、樓市房源庫存等多方因素幹擾,樓市主動權受限,發展之路更加艱難。房企發展在降速中生存,這個坎唯獨適者生存,也就是誰耐得住降價促銷的風險,誰才能在房地產行業中長久立足。

對此,你怎麼看呢?2021年房企的發展速度會加快還是減緩呢?歡迎評論一起探討你的觀點,喜歡可以關注我,謝謝!

相關焦點

  • 房企應對樓市寒流:期房轉現房 夾縫中求生存
    房企應對樓市寒流:期房轉現房 夾縫中求生存 房天下  作者
  • 樓市進入「白開水」階段:無味,平淡又解渴
    從上世紀90年代算起,樓市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房地產概念初步萌芽的時期,潘石屹還在當磚廠廠長,楊國強還是包工頭,王石還在做貿易,孫宏斌剛剛大學畢業,大佬們都在蟄伏,購房者萬中無一。第三個階段,是居民買房瘋狂加槓桿,房企高周轉負債擴張,房價、地價全線抬升,從超級大都市到省會城市,從地市到縣城,追逐房地產的風氣無處不在,大批的房企富豪和炒房「大神」湧現出來。不過,到了2019年,樓市即將進入第四個階段,我們可以稱之為「白開水」階段。
  • 世茂股價重挫10%,管理層釋放降速信號折射行業思變
    在調控不斷加強的趨勢下,主動降速的決策反映了房企的判斷力,也考驗著資本市場的耐心。12月4日晚間,世茂集團(00813.HK)發布了一項關於2021年合約銷售額的公告。公告稱,根據目前市場情況及本公司初步預期,世茂2021年物業合約銷售額將比2020年增長10%以上。
  • 房企降速換擋
    來源:貝果財經房企降速換擋本報記者 劉頌輝 上海報導剛剛過去的2020年,國內銷售金額突破千億的房企首次超過40家,再創新高,規模房企競爭優勢已在進一步深化。業績完成度方面,從公布年度銷售目標的25家代表企業來看,房企銷售目標完成率總體較好,均值為106.1%。
  • 2021開始,房企迎來「鐵腕」新規定,6年前的樓市歷史或將重演?
    2020年已經過去,但是對樓市來說,新的一年樓市的困難依然存在,比如高庫存的情況,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底全國統計的100個城市新建商品房庫存面積高達5.7億平方米,環比增長1%,樓市這麼大的庫存已經逼近2014年的樓市庫存了。
  • 傳統樓市告別高增長,迎來新轉變,2021年靠什麼穩經濟?
    2020年房地產會是什麼樣子,是對2021年的預測。從預測的信號中,你可以解讀出2021年中國房地產的大趨勢,開發商和購房者都應該知道該怎麼做。如果說2020年8月房企的「三條紅線」讓行業雪上加霜,那麼2021年的「新房貸條例」讓行業加快了洗牌。你看到的可能是房企難過,但我看到的是行業未來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 重要會議重申「房住不炒」,2021年樓市怎麼走?
    截至11月末,超過六成百強房企年度銷售目標完成率達90%以上,TOP30頭部房企完成目標無虞,多數百強房企有望追趕年初定下的業績目標。  房價方面總體維持著穩中有降的態勢,11月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指數環比/同比增速為0.1%/4%,均較上期收窄;二手房價格指數環比/同比增速均與上期持平。然而局部地區銷售火爆、房價上漲過快也引發了調控升級。
  • 房企迎來破產高峰,這個一線城市租賃市場熱度獨當一面|小帝探樓市
    一線城市中,北上深三地繼續維持上期房貸利率水平,廣州地區首套房貸款利率整體水平環比下降1BP,二套房利率不變。小帝有話說這側面說明了二三線城市的樓市更有金九銀十的氛圍,所以從貸款上卡一卡,給市場降降溫。
  • 2021年起樓市進入「新周期」!買房遵循2大規律,剛需客穩了
    一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自1998年房改開始,我國的房地產行業開始進入到了快速發展階段。與此相伴隨的是城市面貌、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數據顯示,過去20年時間裡,全國平均房價上漲了5倍多,不少一二城市甚至是超出了10倍、20倍以上。作為重要的支柱產業,許多人對於房價不跌深信不疑。 幸福策評:如果房價持續快速上漲,會帶來哪些影響?
  • 2021年,樓市七大預測,每一條都是重磅!
    為了應對突發狀況,央媽開閘放水,兩次下調LPR利率,讓中國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而各地從年初放鬆樓市調控,到下半年收緊調控,出現360度反轉......種種表現,用「活久見」來形容都不為過。那麼,如何總結2020年樓市?2021年樓市又將怎麼走?
  • 樓市零容忍?2021年17張「罰款單」,9張涉房地產
    17張"2021罰款單",9張涉及樓市。 1月13日《證券日報》消息,從1月8日以來,銀保監會官網陸續披露了"2021款罰單"。 銀保監會所披露的"2021款罰單"共有17張,其中12張的處罰對象為銀行業機構,5張處罰對象為保險業機構。
  • 2021年天津樓市變數,或許就藏在這些「變量」中
    最近幾年凡是預測樓市走向的,大多啪啪打臉。不是專家不專,是樓市太轉、變數太多。 於是大家學「沉穩」了,只談變量,不斷結果。然後懷著兵來將擋(愛咋咋地)的心態,努力應對新一年行業的喜怒哀樂。 既不雞血,也不悲情。或許是地產中人最好的「表情包」。
  • 疫情下的樓市:破產房企近百家 有人倒在黎明之前
    來源:時代周報原標題:疫情下的樓市:一場意外的現金流「事故」,有人倒在黎明之前文/時代財經 童潔 黃銀橋 劉新歌這並不是地產人習慣的開年方式。僅僅三天之後,浙商銀行宣布對於非「限購」城市居民家庭購買首套個人住房的首付比例從原來的30%調降至20%。「救市政策進入了第二階段,開始刺激需求了。」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一位房企營銷人員則向時代財經表示,這些區域出臺的相應刺激政策對目前市場來說是有利的,「這樣能調動更多沉睡剛需客的資金來活躍市場、帶動市場」。
  • 全國商品房銷售額步入17萬億後 丁祖昱稱樓市將步入無增長時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全國商品房銷售額步入17萬億後,丁祖昱稱樓市將步入無增長時代2020年12月31日,2021「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在上海舉辦。在將近3小時的個人「脫口秀」中,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對行業進行了全方位的深度分析與預測。
  • 今年中國樓市總結以及2021年走勢預測!
    樓市團長最近很多朋友問我今年樓市怎樣,明年走勢又將如何,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能僅僅滿足表面一個答案,而是應該探尋背後的邏輯,這樣才能更堅定地先人一步做出正確的選擇。因為偉大事業的戰略都是提前想好的,剩下的只是一步步實現的問題。
  • 央行新規,2021年樓市或迎「降價雨」?專家預測:房企開始醞釀了
    隨著房價一路高歌猛進,剛需買房似乎越來越遙不可及,如何保障普通人能買房上車,這是國家對樓市宏觀調控的目的之一,2017年調控250次,2018年達到400次,2019年直接衝破600次大關,2020年1-6月份調控超過300次,全年預計超去年同期,調控之下,房價或迎來新一輪變化。 明年起,樓市或迎「降價雨」?央行新規,房企:已經開始醞釀了!
  • 2021年房子將迎「首個貶值潮」?專家預測:明年或將超出想像
    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回顧2020年近一整年的房價走勢,發現「打折促銷」是2020年樓市最熱的一個詞語,貫穿2020年樓市。從年初的線上打折房到「金九銀十」的降價促銷潮,再到二手房市場有價無市,業主想賣房只能通過降價吸引購房者。可以看出2020年的房價走勢確實低迷,房企也確實開啟了打折的活動。
  • 給2021吹個哨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要告別2020,我們大膽預測2021年的樓市,將是一個牛市終結的起點。抽水行動在即逐漸收緊房地產融資,貫穿整個「十四五」,樓市進入新調控周期。2020年1-10月,即便經歷了疫情和強力調控,全國一二線城市的新房均價仍然同比上漲超過4%。樓市作為天量貨幣的蓄水池,成功吸附了約300萬億元的貨幣,也讓中國在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通貨膨脹。中國增長奇蹟的背後,是中國樓市壓艙石的作用。
  • 銀行行長說,三大條件下房價不得不降 2021年房價「變天」?
    2021年房價或許迎來一次「變天」的改革,銀行行長放話說,在三大條件影響下房價不得不降。那小編在這裡分析一下這三大條件以及對房地產發展的影響。拿地才是關鍵,很多房企憑藉和銀行的關係往往可以獲得足夠的資金去拿地。「地王」頻頻爆出就是最好的印證。隨著「三紅線」的出臺,房企們巨額融資的「豪放」發展史開始終結了。有數據統計,在TOP30房企中,完全符合央行新規的企業只有5家。觸碰紅線的房企中包括了中國恆大、融創中國、綠地控股這些大型的房企。
  • 北上深樓市銷量翻倍!地產股重演15年大牛市?
    摘要 【北上深樓市銷量翻倍!地產股重演15年大牛市?】最新3月70城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地產行業在3月有所回暖,疊加3月銷售和融資數據,多位專業人士看好A股地產板塊未來的表現,港股甚至有內房股已創出歷史新高。那麼15年房地產股大牛市還會重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