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許多人人生都要過的「獨木橋」,至少目前大部分都不例外。唯用論的大概意思是指只有寒窗苦讀才是唯一改變命運的道路,唯有讀書才是可行的出路。「讀書唯用論」與「讀書無用論」是兩個完全相反的概念,前者是認為只有讀書才有出路,後者是讀書無沒用的,關於「讀書唯用論」這個極端的想法是否可行呢?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是崇尚讀書的,古人云「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及「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古人有文化的學士更是一直到年老頭白之時還在深入鑽研經書和古籍孜孜以求的學習態度作為引以為傲的人生盛事。這是都是前者古人先賢指點,激勵給我們後輩讀書的哼哼之言,但現在卻成為了只有讀書,認為其他的都是功利之言了,這多少有些偏離的古人的最初之意,這是不正確的觀念。時至今日,讀書仍然在中國人心中佔據重要地位,在我生活的農村裡,家長的這種觀念最強烈,他們認為只要孩子考上了一所好的大學考研光宗耀祖,同時也是他們以為孩子的唯一出路。在農村家長的觀念中,讀書,上一所好的大學,畢業後拿到一紙文憑,便可以在這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站住腳跟了。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農村的踐行
我們再來說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農村的踐行,農村家長為了供孩子上學,生活也非常艱苦,特別是家中有三四個小孩,花費就多,成本見效慢,家中以為沒有讀書的孩子一定是不學無術的壞孩子,只有讀書才能賺大錢讀書才是唯一出路,就算家裡生活已經是非常艱難,但也要砸鍋賣鐵的供孩子上學。家長就算生病了也不願意花錢去看病,就想讓孩子去上學,家長也是為了孩子有出息,同時也給孩子增加無形的壓力,大部分的孩子以為只要好好讀書,才是唯一報答父母的方式,反而這樣的方式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就少了。
讀書唯用論在農村是否可行
學歷真就那麼重要,讀書才是唯一出路?讀書唯用論在農村是否可行呢?小編不是這樣認為。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在當今大學生遍地的社會裡,讀書就不一定是最好的出路了,現在太多的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到工作也不一定是專業對口十分稱心如意的。
我們都知道著名的比爾蓋茨18歲時考入哈佛大學,這是多少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理想的大學殿堂,但這一年後比爾蓋茨便從哈佛大學退學,與朋友創辦了現在了現在的世界著名微軟。現實中的例子比比皆是,畢業拿到學歷在異地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拼命打工生活,住地下室,擠地鐵公交,每天吃外賣泡麵,天天熬夜身體累垮,新聞不少報導因為工作壓力過大自殺崩潰大哭,寒風中獨自瘦弱的身影,我相信這是現實中普遍的年輕人的現狀。
農村不止讀書這一條出路
在農村讀書並不是唯一出路,正如孔子因材施教,每個人都有擅長的一面和技能,選好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想要過上好的生活,我們還需要提升自身其他技能的能力,比如交際能力,合作能力,打破局限提升能力。比爾蓋茨說過:「我不認為上一所好的大學,乃至名牌大學能成材,這是多數家長心中痴迷的思想,自學是最好的大學,不僅能成材還能成大材。」由此可見,學歷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這個人,若你沒有出眾的地方,否則空有一紙文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讀書也並不是唯一出路,他只是豐富了我們的閱歷,增強我們的知識儲備。
結合農村和城市的讀書觀念
無論在農村還是城市,讀書是必不可少,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按照現在的社會,經歷了許多人許多事的經驗來看,知識必須要轉化為能力才能改變命運,有的人文化水平不高,但有能力一樣能取得不俗的成就,有的人知識儲備豐富,但在與人溝通交際能力欠缺,操作能力低一樣也是沒有取得成就,所以我們需要把知識靈活變通,沒有絕對的有用和無用,凡事都是相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