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歌手鄭智化痛心:大陸崛起 臺灣原地踏步20年

2020-12-11 閩南網

大陸在崛起!臺灣歌手鄭智化痛心:臺灣一直原地踏步了20年

  55歲的臺灣歌手鄭智化在90年代因演唱《星星點燈》、《水手》等經典歌曲而走紅兩岸,11日,鄭智化在臉書發文表示,近來臺灣還有些人在取笑大陸,讓他深感痛心,他不禁反問,「一直原地踏步了20年,臺灣還要繼續這樣下去嗎」?

  鄭智化在臉書中說,不可否認的是大陸在崛起,反觀臺灣,除了搞選舉、鬥爭外,還會什麼?「一直原地踏步了20年,臺灣還要繼續這樣下去嗎」?

  為此,鄭智化表示,近來臺灣還有些人取笑大陸,「實在痛心這些井底之蛙的膚淺」。

  不少島內網友在留言中對鄭智化的看法表示贊同,有網友說,「臺灣人操弄政治,也死在政治」「臺灣被政治玩過頭」。

  對此,一位曾經在大陸長期工作和生活的島內網友表示,自己在大陸13年,「大陸人都是評論臺灣好,而回臺灣以後卻到處都是對大陸的仇視」。

  有網友認為,這是臺灣政治人物「洗腦」的結果。p>

  還有網友認為,那些批評大陸的島內民眾大多都沒有去過大陸,所以人云亦云

原標題:大陸崛起!臺灣歌手鄭智化痛心:臺灣原地踏步20年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娛樂 臺灣歌手鄭智化
    鄭智化(1961年11月14日-)臺灣歌手,臺北人,於2歲時患上小兒麻痺症而不良於行。出道前曾經服務於廣告界6年半的時間,到1989年才離開業界。代表作《單身逃亡》、《水手》、《星星點燈》、《大國民》,因其中包含的勵志精神,在1990年代初廣受歡迎。1999年1月結婚後,淡出音樂圈,投身IT行業。
  • 臺媒:東亞龍鳳成群 臺灣原地踏步須自身審視
    臺媒:東亞龍鳳成群 臺灣原地踏步須自身審視 2015-02-04 17:36:21  十年來廣東的GDP成長3倍,許多專家推測2015年廣東就將會超越韓國。福建挾著自貿區優勢,喊出2018年GDP規模要趕超臺灣。但不少臺灣人仍有恃無恐,認為這是GDP總量,重點應該看人均。
  • 臺灣嘉賓:大陸發展20年,三線城市趕上臺北
    「它曾經沒落過,不到20年又繁榮興盛起來。」「如今已經快要趕上臺北了。」  在近日的臺灣爭論節目《夜問打權》中,一座大陸城市成為了焦點,它就是——揚州。 「立法委員」費鴻泰在節目中表示曾經沒落的揚州經過大陸20年的發展,如今已經快要趕上臺北了。
  • 臺灣嘉賓驚嘆:大陸發展20年,揚州快要趕上臺北了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它曾經沒落過,不到20年又繁榮興盛起來。」「如今已經快要趕上臺北了。」 在近日的臺灣爭論節目《夜問打權》中,一座大陸城市成為了焦點,它就是——揚州。 「立法委員」費鴻泰在節目中表示曾經沒落的揚州經過大陸20年的發展,如今已經快要趕上臺北了。
  • 大陸和臺灣的距離
    這兩天一直在聽鄭智化的《大國民》。這首歌當時是禁歌,就是因為在80,年代,90年代的時候揭露了臺灣光鮮亮麗外表下的骯髒。鄭智化一直是為平民歌唱的一個歌手,他的歌代表著臺灣普通百姓的利益和生活現狀。我截取一下《大國民》的歌詞如下。
  • 大陸綜藝節目闖進臺灣(我是歌手)
    很多臺灣觀眾尤其是年輕人,通過這一渠道同步觀看了《我是歌手》的最新進展。   大陸綜藝節目闖進臺灣,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記得2014年初記者在臺灣採訪期間,發現許多餐館裡正在反覆播放著《中國好聲音》,食客們也樂哈哈跟著看。回溯到2013年,臺灣中天電視臺購買版權並播出了《中國好聲音》,首播就以上佳的收視率打敗同時段的《康熙來了》。
  • 全球治安排名:新加坡原地踏步,中國大陸三級跳,香港特區暴跌
    華輿訊 據新加坡眼報導 10月27日,位於華盛頓的美國諮詢公司蓋洛普(Gallup)發布2020年度《全球治安》(Global Law and Order)報告,新加坡、中國、「臺灣,中國的省」在2019年的治安指數均在90以上。
  • 唱《水手》的鄭智化哪去了?你還一直以為他只是一位歌手嗎?
    1992年秋,為歡迎從巴塞隆納奧運會凱旋的中國健兒,央視播出一場晚會。在這場晚會上,一位身穿藍色工作服,拄著雙拐的歌手,演唱了一首日後紅遍大江南北,激勵了整個時代的歌曲《水手》,現場很多觀眾聽著聽著就止不住感動的淚水,而電視機前數億中國人也認識了這位演唱者,他就是鄭智化!
  • 臺灣作家龍應臺:看著大陸崛起 臺灣有一種自卑導致的傲慢
    1985年,臺灣作家龍應臺的《野火集》轟動社會,她在書中寫道「你為什麼不生氣」。30年後的龍應臺卻說,「你怎麼永遠在生氣?」 據臺媒報導,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卸任後,重心放在新的寫作、照顧家人和貓咪,近來從美國回臺灣,她也推出自己的新書《傾聽》。書中,龍應臺直言,「臺灣有一種自卑導致的傲慢現象,以為自己代表正義的一方,不屑於去了解大陸進步的一面」。
  • 內地歌手逆襲金曲獎 大陸音樂臺灣正流行
    其實金曲獎的入圍只是一個縮影,很多大陸歌手在臺灣地區都有著不凡的影響力,大陸歌手對臺灣樂壇的影響現正成為一道新風景。  為此,在金曲獎頒獎禮前夕,信息時報記者特別採訪了李榮浩、劉思涵等入圍歌手以及在華語樂壇成績斐然的資深推手姚謙、對金曲獎一直頗有研究的樂評人熊子昂等業內人士,解讀海峽兩岸流行音樂交流和相互影響的新趨勢。
  • 淺談歌手鄭智化充滿諷刺和現實意義的兩首臺語歌曲,直指人心
    鄭智化,不必我多做介紹,20世紀9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語人文歌手之一。他的歌曲深深的影響著諸多20世紀70年代和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他是另類、反叛、孤傲的代名詞。代表作《水手》,《星星點燈》。作為一個80後,聽化歌已經二十多年了,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是一種執著呢?
  • 臺灣LIVE|那些在臺灣蠻火,在大陸卻不太紅的歌手
    TAIWAN LIVE 08這一期認識臺灣,丸子和大家聊聊那些在臺灣蠻火,在大陸卻不太紅的歌手,如果你在鬧歌荒,希望這裡可以找到你的菜哦。(為了避免被飯圈女孩炮轟,這裡的不太紅不是一個絕對值哦,只是在大陸很厲害,在臺灣更厲害醬紫,好咪)開始之前還要說明一下,臺灣的KTV主要有好樂迪、錢櫃(這兩家合併了)、星聚點和賓士等這幾家。
  • 臺灣學者:大陸已崛起 臺灣終究要回去
    海外網2月15日電 據中評社報導,中評社近日採訪了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理事長張石林,他說,兩岸就像一家人,兩兄弟縱使過去會打打罵罵,有困難還是需要幫助,他也認為大陸已經崛起,「終究還是要回去」。
  • 「優越感」讓臺灣無法正視大陸崛起的事實
    原因無他,羅傑斯曾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無論美國人接不接受,這就是事實。伊萬卡和羅傑斯讓女兒從小學習中文,未必是對中華文化有興趣,而是對中國發展的樂觀評估和期待。1980年代的臺灣也曾熱切盼望21世紀的到來,當時臺灣經濟騰飛、朝氣蓬勃,自信21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兩岸統一後中華民族就會復興。
  • 臺灣正道在哪裡?崛起的大陸才是臺灣真正的靠山!
    不過,這真的有助於臺灣安全嗎?有保持清醒的臺灣媒體隨即警告說,目前臺灣仍缺乏生產能力,「潛艇自造」一時難有具體成果,而且,此舉的政治效應遠遠大於軍事效應,對兩岸關係帶來的破壞,將來恐難以承受。西方輿論也普遍認為,川普政府此舉是要在美中貿易戰劍拔弩張的大背景下,進一步刺激中國大陸。至於臺灣的安全和臺海的和平穩定?都先服從美國利益吧。
  • 大陸歌手與臺灣歌手最大區別在哪?袁惟仁曾用2個字評價
    把時間往前面在撥個十幾年,其實那個時候很多人的童年影響大部分都是受香港與臺灣,那個時候無論是臺灣也好,香港也好,在影視方面還有音樂方面都是比較前衛,很多人都是受港臺的影視劇或者音樂的影響,而後來大陸經濟的開始慢慢發展,很多娛樂重心才開始向大陸發展,大陸的很多歌手開始慢慢的浮現在我們的面前
  • 臺灣GDP與大陸城市比較 人均GDP贏臺灣城市名單
    中新網1月28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兩岸城市人均GDP(地區生產總值)大比拼,近年來雙方差距逐步縮小。以2017年的數據比較發現,大陸已有5座城市包括深圳、蘇州、無錫、珠海與廣州等人均GDP跑贏臺灣;南京、北京、上海與天津則步步進逼。估計這些城市每年保守以6%的GDP成長率估算,相信不到幾年內,臺灣將會遠遠落後於大陸的重點城市。
  • 龍應臺:看著大陸崛起,臺灣人有普遍的自卑(圖)
    圖/印刻提供 ●臺灣的「牆」是不肯冷靜 「傾聽,是建立新的文明價值的第一個起點。」作家龍應臺4月20日發表首部演講文集《傾聽》,書中收錄她30年來的20篇講稿。她表示,這部書是寫給臺灣、大陸、香港、新加坡…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牆」,需要用「傾聽」打破。 「演講就是面對面的溝通,雙向的傾聽和傾訴。」
  • 京滬人均GDP直逼臺灣 臺媒嘆:30年河東30年河西
    大陸進步神速臺灣原地踏步據臺灣《中國時報》1月28日報導,從人均GDP表現來看,依上海公布資料推算2018年的人均GDP約為2.44萬美元,除首次突破2萬美元,北京也預料同在2018年超越2萬美元大關。
  • 臺旅遊業者:臺灣人應多到大陸走走 改變那裡很落後的偏見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8日報導,最近,臺灣一位從事旅遊業的女士陳姿汝給蔡英文寫了一封公開信。信裡說,最近去臺灣的大陸遊客越來越少,未必與新政府上任有關,而是大陸遊客對臺灣近10年來沒有顯著進步感到失望。她表示,臺灣的觀光產業要爭氣,呼籲政府多鼓勵臺灣人到大陸走走看看,改變大陸「很落後」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