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招雙引,澎湃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山東掀起新一輪雙招雙引熱潮,齊魯大地迸發出強勁發展活力
一大批國內頂尖企業進駐濰坊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張蓓 張力予 報導)
時入深秋,涼意乍起,齊魯大地卻處處熱潮湧動:10月24日,全省16市同時吹響49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的「集結號」;淄博市繼10月下旬在上海籤約了15個項目後,11月5日又在深圳「拿下」20個項目,籤約投資額近150億元……
時不我待,快馬加鞭。回眸「十三五」,在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這一決勝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上,這樣的場景在山東競相上演。
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就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思路」「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把山東打造為對外開放新高地」……無論發展形勢怎樣變化,國內外環境如何變遷,總書記對山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一以貫之,對山東在改革開放大潮中走在前列寄予厚望。
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是對外開放的核心內容,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把高質量雙招雙引作為牽動工作全局的關鍵,在全國乃至世界發展的大格局中優化配置資源、實現創新創造,齊魯大地迸發出強勁發展活力。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設外資企業2003家,同比增長17.5%,實際使用外資107.8億美元,同比增長27.9%,增幅高於全國25.4個百分點;全省共有住魯院士8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385人,來魯留魯「雙一流」高校畢業生較去年增長近1倍。
統籌謀劃、強力推進、聚力攻堅,用高質量雙招雙引推動高質量發展——
搭建高能級平臺,吸引高端項目人才
11月10日,「山東與世界500強連線」日本專場活動在濟南與東京同時舉行。作為世界500強之一,日本住友商事株式會社計劃在煙臺打造首創住友地區總部。「希望能與山東進一步加強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會長中村邦晴說。
這是今年以來,「山東與世界500強連線」的第5場活動。一塊塊電子屏串起山海兩端,一場場活動匯聚各方共識,即便是國外疫情蔓延,也沒有阻擋高端項目和人才湧入山東的腳步。
對一個地區來講,經濟發展質量是高是低,動能轉換是快是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雙招雙引快不快、好不好。山東用心體悟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用高質量雙招雙引推動山東高質量發展。
對此,省委統籌謀劃、強力推進、聚力攻堅:2018年、2019年,先後召開全省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會議、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推進會暨「雙招雙引」工作表彰大會,掀起雙招雙引熱潮;發揮考核激勵作用,出臺《擴大高質量招商引資招才引智考核辦法(2018)》《引進重大外資項目獎勵政策實施細則》等,引導各地樹立標杆,比學趕超;壓實主要領導第一責任人責任,對雙招雙引考核排名後3位的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由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進行約談,這項工作已經開展了2年……加壓奮進,狠抓落實,雙招雙引成為各地抓經濟工作的「一號工程」,主要領導帶頭雙招雙引成為常態,「七賽七比」的熱潮在山東持續湧動:賽敢為人先,賽擔當作為,賽優良作風,賽能力本領,賽精準服務,賽制度創新,賽紀律規矩;比誰更能搶抓機遇,比誰營商環境更好,比誰雙創平臺更優,比誰人才集聚力更強,比誰項目落地更多更快更好,比誰優勢特色更突出,比誰穩中求進更有成效。雙招雙引馬不停蹄,投資興業熱火朝天,激活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
山東高位推動高質量雙招雙引,一個重要的抓手是搭建高能級平臺。「這也是山東一個十分鮮明的特點。」省宏觀院戰略規劃研究所所長劉德軍說。
對外開放新高地,是雙招雙引的大平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山東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度融入國家戰略。搭建並依託這些開放合作的大平臺,山東將雙招雙引推向更高水平。在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由韓國Camp;M株式會社投資的新能源汽車電子生產基地項目,鋼結構工程主體施工已接近尾聲,這是首個落戶煙臺片區的韓資世界500強項目。目前,煙臺片區已吸引了4500多家境內外企業落戶。
善用平臺思維,做好雙招雙引的乘法。近年來,山東打造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交流合作平臺讓人目不暇接,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儒商大會、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國際友城大會、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這些充滿活力的高端平臺,讓世界重新認識了山東,更帶來了一大批實實在在的資金和項目。
當人才把目光投向這裡,山東如何真正留住人才?答案依然要到「平臺」裡尋找。
伴隨著14家「中科系」院所落戶濟南,「科創濟南」的名號越發響亮。很多人已經注意到,這些年,山東卯足勁兒引入了很多大院、大所、大平臺,成立了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平臺聚才」的效應日益顯現。「成立一年多,我們已經凝聚了91個高水平創新團隊、創立了64家科研機構、孵化了99家高技術企業。」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孫殿義不無自豪地說。
聚焦聚力高質量精準化,吃透自己的產業基礎、比較優勢、整體的產業方向設計——
新變量引進來,新優勢強起來
濰坊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裡,總投資7億元的鑫精合濰坊分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與之相鄰的明日宇航、華控航空的新廠房平地而起……佔地4640畝的航空航天產業園初具雛形。
瞄準產業鏈長、帶動力強、附加值高的航空航天產業,濰坊吸引來一批國內頂尖企業。來考察的外地客商不禁讚嘆:濰坊平地起了一座航空城!
雙招雙引的實質,是在立足自身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引進新變量,創造新組合,提供新可能,培植新優勢,由此實現高質量發展。而在當下新舊動能轉換最「吃勁」的關鍵時刻,必須擯棄過去「撿到籃子裡都是菜」的思維,正確認識「新變量」,進而精準引入「新變量」。
對此,山東有著清醒的認知。省委鮮明提出:雙招雙引不能想當然地什麼都想要,要聚焦聚力高質量精準化,吃透自己的產業基礎、比較優勢、整體的產業方向設計,圍繞這樣的目標去開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
方向既定,各地不斷完善優化雙招雙引的規劃設計、措施路徑,讓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更足。
聚焦「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做好強鏈延鏈補鏈的文章。曾以「拆解8000個零部件」的專業精神打造印表機產業鏈的威海,如今將強鏈延鏈補鏈作為雙招雙引突破口,不斷集聚高端製造的「拼圖」。今年,全球僅有的兩家能夠生產A3印表機用雷射器的企業之一——韓國奎科威海項目進入試生產,總投資達到3.85億美元的盈太、德祥、威斯、威俊等4個雷射印表機供應鏈項目落戶,一個千億級印表機產業集群正在這裡崛起。截至目前,山東已有7個集群入選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數量居全國首位。
「我們每個招商人員的腦子裡,都『裝』著一張產業地圖。」煙臺開發區招商局副局長鞠錦源的一句話,道出了今日能實現產業鏈招引的核心要義——專業化、精準化。近年來,山東各地尤其是開發區、高新區等各類園區積極探索改革招商體制,構建專業招商網絡,以招商隊伍專業化,促進招商方法、招商政策、招商機制全方位專業化,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了發展的主動和先機,也讓山東的產業生態發生了重要變化:
新興產業由「勢」到「實」,重塑產業結構版圖——
德州的大尺寸矽材料、聊城的智能工業機器人、淄博的智能製造產教深度融合……這些招引項目的落地,播下了新產業的種子,區域經濟的新品牌和新優勢加速形成。2016年到2019年,全省「四新」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22%提高到28%,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0.1%,較2015年提升7.6個百分點。
傳統產業「有」中生「新」,「壓艙石」變為新引擎——
落戶濟南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率先實現了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匯聚存儲和創新應用,為傳統醫療健康行業賦予了新動能;西王集團引入中科院金屬所技術與人才團隊,建設年產100萬噸高端稀土特鋼新材料項目,投產後8個類別的「卡脖子」特鋼產品將全部實現進口替代……新要素的湧入,讓山東傳統優勢資源實現優化組合,創造出新的活力動力。
勇於推進位度創新,大膽進行流程再造,熱情提供「店小二」式服務——
營商環境更優,人才服務更暖
高質量項目和人才的引入與落地,離不開優質的營商環境。「十三五」期間,山東勇於推進位度創新,大膽進行流程再造,熱情提供「店小二」式服務,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日前,在冠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辦理窗口,山東華恆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崔子正一口氣拿到了「一書五證」:土地出讓合同、用地規劃許可證、工程規劃許可證、不動產權證、人防易建證、施工許可證。而這距離項目用地成交僅過去了9天時間。這得益於冠縣繼建立容缺機制、推行並聯審批後,探索建立的投資項目會客廳機制。當地線下為投資建設項目開闢了綠色通道,多個相關單位專人幫辦、免費代辦,並提供綜合諮詢、跟蹤服務、報批輔導等全方位「管家式」服務,由此實現拿地和開工無縫對接。
近年來,山東堅持自我革命,著力清理不利於雙招雙引的思想觀念,廢除不利於雙招雙引的制度規章,破除不利於雙招雙引的陳規陋習,深化改革、創新制度推動雙招雙引。
以山東自貿區為觀察「窗口」,制度創新正成為這片119.98平方公裡土地的「金字招牌」:濟南片區出臺了產業用地管理辦法,擴大工業用地功能和容積率,從源頭降低項目落地的土地成本;煙臺片區首創投資建設項目「四書合一、三一審批」制度,審批時間壓縮3/4,支出費用減少60%……尤其是疫情發生後,山東千方百計助力項目落地的有力舉措,得到各方充分認可,「山東省穩外貿穩外資服務平臺」上線以來,已經為企業解決2041個實際問題。
融資難,是企業發展亟須破解的難題。山東為此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創新:基於身價測評為人才賦能,濟南打造的全國人力資本產業公共服務平臺,一年多來完成高層次人才註冊20多萬人次,申請授信量3萬多筆,實現投融資11.1億元。山東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耿哲,是「人才有價」的首個嘗鮮者。在平臺輸入團隊內9名專家的信息後,平臺報出了1.18億元的身價評估,耿哲團隊共獲得3000萬元融資。「這筆資金解決了公司遭遇資金危機的『燃眉之急』,這在國內也是一種具有開創性的做法。」耿哲說。
「在山東幹事舒心、生活稱心。」不管是客商還是人才,這樣的評價,頻頻被提及。
「不惟創業融資、科研配套、團隊支持,山東還在人才公寓、孩子入學、醫療保障等方面形成完備周全的服務體系,形成對人才的持久吸引力。」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周春豔說。
在省內,高層次人才持「山東惠才卡」能夠享受出入境和居留、戶籍辦理、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29項綠色通道服務。不僅如此,山東還為高層次人才「一對一」配備服務專員,積極構建「保姆式」全過程代辦機制,確保服務措施落實落地。截至目前,全省已為8441位高層次人才配備了服務專員,5866名高層次人才已領取「山東惠才卡」,195位高層次人才順利通過綠色通道解決了子女就學問題。「選擇山東」「落戶山東」漸成人才共識。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重任在肩,徵途如虹。站在「十三五」即將收官、「十四五」又將開局的節點上,山東將以更高水平雙招雙引重塑對內對外開放新優勢,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催生新動能,奮力譜寫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篇章!(張春曉 李振 孫源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