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新動能 迸發新活力 加快新發展——昌邑市以項目聚勢打開高...

2020-12-16 澎湃新聞

鳥瞰文化廣場

仲夏時節,走進奮進中的昌邑城鄉,蓬勃向上的發展熱潮撲面而來。

這裡是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投資潛力百強」「綠色發展百強」「科技創新百強」「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是全省6個「五榜共進」的縣市之一。

讓高質量發展的氣血更充盈、筋骨更強健。昌邑拉高標杆向更高處起跳,以項目建設為「第一抓手」,精心謀划動能轉換、鄉村振興、城市建設等重點領域工作,集聚資源力量、奮力攻堅突破,打開一幅嶄新的錦繡畫卷。

風車灘涂

攻堅項目促崛起

激活動能轉換強力引擎

6月2日,記者走進位於圍子街道的智能裝備製造產業園,這裡是昌邑市加快傳統機械製造業新舊動能轉換的主陣地。

浩信車間一角

「圍子是鑄造之鄉,機械製造業比較發達。為了推動這個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市裡規劃了這個產業園,總面積5600畝,以智能化、綠色化、數位化為方向,重點發展精密鑄造、高端裝備、智能加工和工業服務。目前,浩信集團、濰柴集團、玉柴集團、寧夏共享集團等多個行業領軍企業已在園區落戶優質項目。」圍子街道黨工委書記郭興平介紹。

3D列印車間

浩信集團是昌邑市的一家本土機械製造企業。在智能裝備製造產業園內,新上的智能鑄鍛中心項目,集成了德國、義大利、美國、丹麥4個國家的頂級設備,固體廢棄物達「零」排放標準。正在建設中的浩信昌盛智能工廠,則是打造國內領先的「數位化+智能化+綠色鑄造+網際網路」共享工廠。

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濰坊)中心是園區的重點項目之一。其投資方寧夏共享集團是中國智能鑄造領軍企業、全國首批7個創新創業示範企業之一、全國鑄造3D列印產業化應用的「領跑者」。目前,綠色智能示範工廠、創客工坊等已初現雛形,以「網際網路+雙創+綠色智能鑄造」的產業新生態,推動環渤海區域傳統鑄造向綠色鑄造、智能鑄造轉型升級。

3D列印產品

伴隨著一批優質項目的落戶,智能裝備製造產業園漸成規模,一個500億級的智能裝備製造產業集群風頭正勁、呼之欲出。

「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支撐,抓發展,必須抓項目。心無旁騖引項目、不遺餘力建項目,我們要讓項目成為昌邑迅速崛起的驅動器。」昌邑市委書記呂珊珊說。

今年,昌邑市新梳理確定了總投資909.9億元的36個重大項目、總投資295.4億元的85個重點項目。龍港新材料無機矽化物等3個項目入選省2020年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濱海特色文旅項目等6個項目入選省補短板擴內需重點項目,海洋牧場和海上風電融合試驗項目等15個項目入選濰坊市級重大重點項目。

項目建設花開滿園,動能轉換強勁有力。石油化工新材料產業園、雅拉生態食品產業園、智能裝備製造產業園、滿國康潔環衛產業園「雙千雙百」(兩個千億級兩個百億級)四大園區順利推進。

濱海(下營)經濟開發區是昌邑經略海洋的主陣地,布有下營、龍池、柳疃、都昌四個工業園區。其中下營、龍池擁有寶貴的省化工園區「牌照」,昌邑成為全省3個同時擁有2個省級化工園區的縣級市之一,項目招引建設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目前,已累計落戶項目225個、總投資達到714億元,形成了海洋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新型醫藥、綠色染料「五大產業集群」。

推動項目早投產、早達效,對重大重點項目集成政策、全力突破,對項目建設推進中遇到的難點、痛點問題,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化工園區周邊村莊搬遷工作中,33個部門、800餘名機關幹部集體參戰,僅用一周時間就完成5個村、1126戶群眾搬遷及房屋拆除工作,實現了釋放園區發展空間和改善群眾居住環境的「雙贏」。

永不說「不」,擔當成為打贏「項目攻堅戰」最有力的保障。在破解土地要素制約方面,創新建立「拿地即開工」「未拿地預開工」以及盤活「殭屍企業」擴大總量、市場化購買彌補缺量等供地工作模式,確保項目招得來、落得下。在審批流程再造方面,在省內率先搭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邑辦理」電子證照共享服務平臺,實現電子證照信息「一次生成、多方復用、一庫管理、互認共享」。

搞好「雙招雙引」才能「強筋壯骨」。昌邑瞄準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兩個方向」,依託園區、片區、城區「三個載體」,選擇產業、科創、基建、文旅「四類項目」求突破。1—4月份,該市籤約項目108個,總投資額301.54億元;立項項目53個、總投資123億元。

放眼昌邑大地,一個個龍頭企業、一個個骨幹園區、一個個重大項目正凝聚起全市上下不懈奮鬥的磅礴力量。

挖掘資源謀振興

隆起鄉村產業發展新高地

項目興則產業興,產業興則鄉村興。

牢牢把握項目建設這一戰略內核,依託區內資源優勢,昌邑精心謀劃布局了濰河綠色發展長廊以及龍池、圍子濱河、「石埠-飲馬」、柳疃特色絲綢小鎮「四組團」,隆起鄉村振興的產業新高地。

貫穿昌邑境內的濰河,自南至北散落有山、水、田園,兩岸7公裡聚集了該市75%以上的人口。以項目建設為紐帶,沿岸資源優勢就地轉換為產業優勢。

4月18日,位於石埠經濟發展區的大型文旅綜合體濰水田園正式對外開放。這一省重點項目和文化旅遊重點項目,以「農業+旅遊」模式打造大眾化、親子化、特色化的農業田園休閒與研學旅遊目的地。

濰水田園南去不遠,便是以梨花節著稱的山陽村博陸山景區。依託梨花資源,一個總投資達30億元的梨花水鎮項目已具雛形。

「梨花水鎮一期康養總部醫院、礦坑瀑布酒店、溫室水主題樂園等項目已開工建設,今年計劃完成投資3個億。全部建成後,年可接待遊客12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過億元。」山陽村書記王成敬告訴記者,該項目已成功入選省第一批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庫。

濰水田園、梨花水鎮因濰河牽手,昌邑市依託兩大項目規劃建設的濰水農業公園呼之欲出。

北連濰水田園綜合體和青山秀水旅遊度假區,南接博陸山,濰水農業公園規劃建設面積50平方公裡,目標是打造集現代高效農業、農產品深加工、倉儲物流、文化旅遊、健康養老等於一體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

梨花水鎮、濰水田園綜合體、青山秀水旅遊度假區、綠博園、煙柳水岸……以濰河為黃金紐帶,一條200平方公裡的綠色發展長廊初具規模。

整合資源謀劃項目,總投資20億元的柳疃絲綢小鎮、總投資8億元的龍池鎮紅色文旅小鎮項目、總投資50億元的都昌永安窪項目也在加快推進。

青阜農業公社大數據智能控制中心

如果說上述項目是發揮了資源優勢,那麼青阜農業公社項目則是將劣勢資源點石成金。

在位於柳疃鎮北部的青阜農業公社大數據智能控制中心,數萬畝農田的莊稼長勢和田間管理情況通過監控系統一覽無餘。青阜村村主任孫德東告訴記者,公社最核心的1.2萬畝高標準農田已全部實現智能化管理。

先進的智能化麥田監測設備

「原先這裡就是一片數萬畝的鹽鹼地,收成不行,老百姓都出去打工,土地撂了荒。」孫德東說,青阜農業公社成立後,流轉和託管周邊15個村的土地累計達到6.8萬畝,投資2100萬元打井21眼,鋪設36公裡的主管道,把水引到青阜村,又投資2000萬元,建設23個大小水庫灣塘儲備雨水,保證了旱能澆、澇能蓄。通過推進土地規模化經營、高標準農田建設、水肥一體化應用等舉措,目前基本達到了糧食穩產增效,昔日貧瘠的鹽鹼地變成了肥沃的屯糧田。下一步公社將推廣種養加一體化生態循環農業,實現全產業鏈發展,逐步構建現代化的農業產業體系。

負責人查看麥田長勢

青阜農業公社是依託昌邑市阜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昌邑市豐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青阜村委、宏豐農機等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的新型現代農業發展綜合體,是村企共建、村社共建的典型,也是全省現代農業的標杆項目。

昌邑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清濤表示,他們將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經濟合作組織,到2023年將構建起農業資源變資產長效機制,建立起完善的市場化運行體系,全市優勢農業資源80%將轉變為農業資產。

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昌邑市正在組建三農創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加快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壯大優質大姜等10個萬畝級產業。

放大優勢抓籌謀

擘畫高品質城市建設新格局

炎炎夏日,位於昌邑市區南側的昌邑站施工正酣。

昌邑高鐵站

按照預定工期,9月30日這座高鐵站要完成靜態驗收,為年底濰萊高鐵正式通車做好準備。在不懈爭取下,去年底濰煙高鐵確認接入昌邑站,兩條高鐵線路的並軌將直接帶動昌邑連通京滬高鐵二通道及環渤海高鐵圈。

一子落而全盤活。

以此為「棋眼」,昌邑在更高層次上謀篇布局,全力建設7500畝高鐵新城片區、3000畝棚改民生片區、3000畝文山文化片區、3000畝職教大學教育片區「4個千畝級片區」,擘畫高品質城市建設新格局,全面拉開了城市向東跨濰河發展的大幕。

昌邑職業教育資源豐富,在北部的職教片區內,聚集著濰坊市工業學校、昌邑市技工學校、濰坊市技師學院昌邑分院等多所職業院校。尤其是今年3月,省政府批准設立濰坊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昌邑市擁有了自己的第一所大學,為整個片區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因子,形成了中高職協同創新發展的新格局。

「環境工程職業學院今年9月份開始正式招生。依託四所職業學校,我們謀劃建設總投資100億元的產教融合示範區,打造產業高地、活力之城,這是我們推進高品質城市建設的一個核心項目。」濰坊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校長黃官祝介紹。

產教融合示範,重點在北部打造職業教育教學片區,在高鐵站片區打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依託智能製造產業園區、龍池化工產業園區、下營化工產業園區,推進職業教育和企業深度對接,實現區域產業發展與院校專業建設一體規劃,「產、學、研、練」有機銜接。

「現在項目已完成立項,後續配套措施正在跟進。市裡成立了工作專班,每周五定期協調研究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黃官祝介紹。

高鐵引路、產才融合,將為昌邑留住更多的高技能年輕人,為城市發展增添無限張力。

把民心所向、民生所需作為高品質城市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昌邑以棚改、文山森林公園等項目為抓手,推進重大民生工程建設,著力打造充滿人文情懷的城市。

走進都昌棚戶區改造項目,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齊有序的住宅樓、潔淨的水泥路面、鬱鬱蔥蔥的綠化帶以及周邊的學校、市場、衛生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

該項目是昌邑市規模最大的一次「整體搬遷、異地安置」工程,涉及8個村居、7000多名群眾。目前已開工建設樓房103棟,吳廟、後埠等3個村,729戶群眾已回遷入住。待3000畝棚改民生片區全部完成,群眾居住條件和城市功能品質將得到明顯的「雙提升」。

文山,自古就寄託著昌邑人民最濃鬱的文化情結。加快這一片區的綜合開發,一直是群眾的熱切期盼。今年,昌邑排除萬難,全面啟動總投資4.3億元的文山森林公園和博物館項目,有效整合周邊資源,全力打造集居住、教育、休閒、旅遊於一體的3000畝文山文化片區。

項目建成後,將與相鄰的濰水風情溼地公園相呼應,形成依山傍水、文旅融合、生態宜居的高品質城市功能區。

外修顏值、內塑氣質,城市「樂居指數」一路走高。

以「九城同創」為抓手,探索出「黨建+義工」志願服務新模式,4萬多名義工常年奮戰在文明創建一線;

打造「良心」城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和雨汙分流改造,年底雨汙分流將提升至95%,改造力度和提高幅度均居濰坊縣市區前列;

12345熱線平臺

建成運營民生熱線、智慧河湖、智慧應急等23個服務平臺及應用系統,入選2020年省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登高望遠天地寬。在高質量發展的跑道上,昌邑咬定目標、激情向前,必將展示新的作為,達到新的高度。(濰坊日報記者孟祥風 竇浩智 薛靜/文 姜斌/圖)

馬 上 評

對項目多些「搶逼圍」意識

項目建設對一個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引領性、支撐性作用至關重要。但項目決不是坐等而來、唾手可得的「飛來峰」,而必須多一些強烈的「搶逼圍」意識。昌邑市以項目建設為「第一抓手」、攻堅項目促崛起的亮點就在這裡。

□ 濰坊日報評論員 馬廷剛

所謂「搶」的意識,就是要有捨我其誰的勇氣把項目搶過來、爭到手。道理清楚,但知易行難。唯有對宏觀政策有清晰前瞻的理解,對區域優勢有了如指掌的把握,對加快發展有坐臥不寧的緊迫,才能以高度的責任意識、強烈的機遇意識善於發現項目、勇於拼搶項目,把別人眼裡的不可能變成自己手心的「金餑餑」。這種意識更是責任與擔當的試金石。

所謂「逼」的意識,就是永不說「不」,以結果導向倒逼效率意識提高、服務效能提升、營商環境改善。項目談成只是第一步,項目儘早落地、投產、達產才是最終結果。要重然諾、寶信義,建機制、立規矩,做到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服務項目幹,高速度、快節奏、高效率地服務好項目、保障好項目建設。

所謂「圍」的意識,就是要素跟著項目走、資源衝著項目集,集中優勢兵力打「圍殲」戰。華為成功的經驗之很多,但其中亮眼的一條是:28年只對準一個城牆口衝鋒。如果沒有這種高遠的戰略眼光和精到的戰術藝術,華為就不可能有今天驕人的業績。集中攻破一個又一個項目的「山頭」,才會積蓄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勢能。

原標題:《釋放新動能 迸發新活力 加快新發展——昌邑市以項目聚勢打開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廣東新動能:新產業迸發澎湃動力
    三場重磅盛會,透視出廣東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傳統優勢產業持續迸發新活力,以5G、4K/8K、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布局,澎湃的新動能正在迸發。投資不斷增大的背後,則是超高清視頻產業加速發展帶來的契機,在一季度創維超高畫質電視的銷量拉動下企業逆勢增長8%。 企業個體的投資布局,折射出廣東工業投資企穩回升的大趨勢。 珠西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項目落地加快,新引進、新開工、新投產投資額超億元裝備製造業項目62個、50個、44個,均超過季度預期目標。
  • 「三立三進三突圍」系列解讀⑤:積蓄新動能 釋放新活力 ——推動...
    「三立三進三突圍」系列解讀⑤:積蓄新動能 釋放新活力 ——推動產業升級向「兩業並舉」邁進 2020-04-19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招雙引,澎湃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齊魯大地迸發出強勁發展活力
    雙招雙引,澎湃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山東掀起新一輪雙招雙引熱潮,齊魯大地迸發出強勁發展活力一大批國內頂尖企業進駐濰坊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是對外開放的核心內容,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把高質量雙招雙引作為牽動工作全局的關鍵,在全國乃至世界發展的大格局中優化配置資源、實現創新創造,齊魯大地迸發出強勁發展活力。
  • 絲路雄關迸發新動能
    今年,一批產業項目紮根鐵門關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系列惠企政策加速落地,二師鐵門關市持續迸發新動能,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秉承「環境就是競爭力、環境就是生產力」的理念,二師鐵門關市堅持項目引領,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打造投資創業窪地;同時在招商引資上發力,積極招大引強,狠抓項目落地。  11月初,二師鐵門關市黨委書記、二師政委吳彬帶領招商團隊赴深圳、鄭州、唐山、北京等地,深入企業、高等院校考察對接、合作交流,籤訂戰略合作協議5份,達成多項合作意向,取得豐碩招商成果。
  • 新材料迸發新動能 2020淄博化工新材料「四新」展覽會開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兆濱 張鈴 淄博報導新材料迸發新動能,新材料鑄就新淄博。12月16日,2020首屆淄博化工新材料「四新」展覽會在淄博會展中心精彩開幕。桓臺縣委書記賈剛致辭,他表示,桓臺作為擁有5家「中國石油和化工500強企業」的工業強縣,近年來不斷鞏固傳統產業基礎優勢,著力打造綠色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淄博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厚積成勢,已然成為桓臺的一張城市名片。
  • 瀏陽關口街道:以新經濟新業態激發新動能新活力
    人民網長沙7月14日電 全力以赴推進項目攻堅,12個重點項目加速建設,徵地拆遷蹄疾步穩,目前已有6個項目實現徵拆清零;全心全意優化營商環境,投資窪地效應日益凸顯,引來世界500強企業旗下的「金鳳凰」築巢,完成省外到位資金2.73億元;全面發力發展「三間」經濟,打造夜間經濟打卡點、網間經濟示範點、「網際網路+」等新經濟新業態,不斷激發新動能新活力……
  • ...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烏海市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國辦發〔2017〕4號)和自治區政府辦公廳《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意見
  • 讓城市活力加速迸發 陽光城陽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中韓電商網紅直播節在城陽舉辦2020年,重任在肩的城陽區,屢屢站在時代的聚光燈下,在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全力搶佔「五大高地」,擔起致力於區域崛起、協調發展的新使命,加快建設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
    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是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實體經濟升級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著力點。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破解制約新動能成長和傳統動能改造提升的體制機制障礙、強化制度創新和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 瞭望丨川流不息釋放新動能
    疫情下的快速恢復,是四川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趨勢的一種延續,其底蘊則是堅持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實踐,即用好改革創新關鍵一招,構建協調、開放發展新格局,推動經濟發展活力持續綻放,抵禦極端風險考驗的韌性不斷增強。
  • 新動能·新菏澤|單縣加快工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報導講好新時代、新動能、新菏澤故事,近日,「新動能新菏澤——第十六屆中國網絡媒體菏澤行」菏澤採訪團實地走訪山東湖西王集團鑄業有限公司、山東恆舜新材料有限公司,探究菏澤市新舊動能轉換的創新發展之路。正在生產的器械產業蝶變發展 助推新舊動能轉換近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單縣北環路中段的山東湖西王集團鑄業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技術改造項目現場。
  • 央媒看四川|川流不息釋放新動能
    疫情下的快速恢復,是四川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趨勢的一種延續,其底蘊則是堅持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實踐,即用好改革創新關鍵一招,構建協調、開放發展新格局,推動經濟發展活力持續綻放,抵禦極端風險考驗的韌性不斷增強。
  • 黃巖:「軟實力」迸發新活力
    近年來,該區多措並舉,大力實施文化和傳統製造業融合發展戰略,文化助推產業轉型初見成效。此次「文化融」東風正勁,黃巖將藉此探索文化與製造業深入融合的新路徑,以文化之力助推民營經濟再創新輝煌。而研發這臺機器人的,正是今年新入駐黃巖模塑工業設計基地的台州暾盛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達成長期技術合作,以技術創新實現工業生產自動化。「基地集聚『產、學、研、政』多方資源,通過工業設計為黃巖傳統產業注入創新活力,推動工業設計與黃巖產業發展的緊密結合。」黃巖模塑工業設計基地總經理王國軍告訴記者。
  • 龍江書長卷「新」字開新篇 「新字號」釋放振興發展新潛能
    省委書記張慶偉強調,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定不移做好「三篇大文章」,推動新舊發展動能轉換集聚,使我省產業結構層次、生產力水平實現大的躍升。   在培育壯大「新字號」項目上,張慶偉指出,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搞好產業細分,建設專業化園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 新動能·新山東丨歷經三年 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根據《規劃》,先行區將以「四新四化」為主攻方向,聚焦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務、新消費,培育⼀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引領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  具體來看,在新智造方面,以推進新⼀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加快培育發展智能製造產業。
  • 廣州:開放新境界 迸發新活力
    原標題:開放新境界迸發新活力   「廣州藍」映照下的廣州珠江新城的高樓大廈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迎來新發展機遇,廣州這座「千年商都」如何實現老城市釋放新活力?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9」於3月23日-25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 成都高新區加快科技創新發展:釋放新動能 構築新高地
    提升產業集聚效應,構建嶄新發展格局。今年以來,成都高新區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戰略機遇,加快推進產業功能區建設,大力營造產業生態、創新生態,構築起科技創新發展高地。  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項目落地  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局招商與產業發展處所有工作人員的手機裡,都裝了五六個辦公APP。
  • 招賢鄉:鄉賢釋放發展新動能
    既有在全國乃至世界享有盛名,有知識、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的鄉賢,又有成長於鄉土、奉獻於鄉裡,在鄉民間威望高、口碑好的鄉賢。」安樂寨村黨支部書記楊成祖說,這些鄉賢用他們的嘉言懿行垂範鄉裡,涵育文明鄉風,建設美麗鄉村。 2007年,從該村走出來的我國著名經濟學家王夢奎、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以及焦作大學教授王夢周三兄弟捐獻出三進院的舊居建成「兄弟書屋」。
  • 中國經濟新動能發展勁頭有多足?讓數據說話
    「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創新創業的政策舉措,著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明顯加快。」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高技術司司長任志武24日在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說。  二季度每月新設企業均超過60萬戶  任志武將今年新動能的發展勢態概括為「成長快」「活力強」「業態新」「環境優」四大特點。
  • 新動能:漸成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支撐 - 山西經濟日報數字報
    這是一種新型綠色環保材料,也是我國重點發展的四大高技術纖維之一。除了交通領域,玄武巖纖維還廣泛運用到航天、航空、軍事、國防、體育、環保等領域,市場潛力非常大。  新經濟孕育新動能,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像晉投玄武巖這樣的高端創新企業正在成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