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以色列秘密將非洲難民遣送至烏幹達和盧安達
據委內瑞拉南方電視臺7月5日報導,美國「思想進步」博客網站日前報告稱,在過去一年內,對於非洲難民,以色列並非將他們遣送回他們自己的國家,而是一直秘密將其遣送到烏幹達和盧安達。據報導,這些大部分為厄利垂亞人和蘇丹人的難民被隔離在盧安達和烏幹達是以色列「自願返回」政策造成的結果。
-
烏幹達將遣返1400名非法滯留境內盧安達移民
新華網坎帕拉6月28日電(記者田野 陳靜)烏幹達政府28日宣布,將於近期遣返大約1400名非法滯留在該國境內的盧安達公民。烏防災減災與難民事務部長卡布韋蓋雷當天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這一決定。他說,這次遣返的對象主要是那些在坦尚尼亞申請難民身份失敗以及不堪忍受剛果(金)生活條件惡劣而非法入境烏幹達的盧安達公民。
-
手段太強硬,以色列遣送黑人出國的計劃,只給了兩個選擇
這個國家就是以色列,在2013年以色列在埃以邊境修了一堵牆,以防止非洲「非法滲透者」進入以色列。但是在修牆之前,已經有來自厄利垂亞和蘇丹一類國家的數萬難民通過埃以邊境入境以色列。難民以戰爭和迫害為由逃入以色列,但以色列政府卻以國家經濟為主,認為非法移民的存在會對以色列的社會結構以及文化造成威脅,於是為了防患於未然,在2018年1月提出要驅逐38000非法移民的黑人,並稱盧安達、烏幹達同意接收這些人。而且給願意離開的人每人3500美元的遣返費和一張免費機票。以色列總統內塔尼亞胡當時表示這樣做是「花錢送神」,如果不願走,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是監獄和警察。
-
烏幹達盧安達兩國:沒這回事
烏幹達和盧安達政府4日和5日分別否認與以色列政府達成所謂接受非法入境者的協議。 以色列政府本周通知上萬名來自蘇丹和厄利垂亞的非法入境者在3個月內回原籍國或去第三國,否則將面臨監禁。以政府說,將為自願離境的人支付相關費用。
-
中國是如何團結盧安達的
1998年,由於剛果(金)將盧安達和烏幹達的武裝部隊驅逐出境,卡加梅發動第二次剛果戰爭。2003年,雙方達成停火協議。剛果(金)有234萬平方公裡,是盧安達的100倍,人口8千多萬,是盧安達的10倍。和烏幹達的戰爭第一次剛果戰爭和第二次剛果戰爭初期,盧安達與烏幹達為同盟軍。後來,盧安達與烏幹達出現分歧。1999年8月,兩國部隊在剛果境內交戰。
-
非洲最安全國家,曾因難民爆發大規模屠殺,近百萬人慘死
盧安達位於非洲中東部國家,與坦尚尼亞、烏幹達、蒲隆地等國家接壤,領土面積越2.63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1200萬,是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曾是德國、比利時等國家的殖民地,直到1962年7月1日成立共和國獨立。
-
非洲盧安達為何能夠發展如此迅速?原來那裡也有「牛人」
可是,同樣是在非洲,也有著一個國家正逐漸地以正面形象在國際上大放異彩,這個國家便是我們這次要講的盧安達。截止到目前為止,盧安達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有了明顯的飛躍。截止到2018年,盧安達的GDP達到了95億美元。也許縱觀全世界而言,這盧安達的95億美元並不值得一提,可是對於盧安達這個國家而言,其意義不可謂不大。
-
烏幹達大型公司將不再向盧安達出口
《每日觀察報》2月17日報導,烏幹達製造水泥、鋼鐵及屋頂材料的大型製造紛紛商表示,由於盧安達於2019年2月關閉了卡圖納邊境,通過其他替代路線進入盧安達耗時且成本過高,在盧安達與烏幹達政府談判取得結果之前,將不再向盧安達出口。
-
盧安達和烏幹達軍隊撤出後剛果(金)武裝衝突再起
盧安達和烏幹達軍隊撤出後剛果> 2002年10月17日20:47 新華網 新華網金夏沙10月17日電(記者歐玉成)據此間媒體17日報導說,在盧安達和烏幹達的軍隊全部撤出剛果
-
探訪非洲文化園,長沙和烏幹達,哪裡更熱?
紅網時刻記者 李璐 何青 盧欣 長沙報導長沙和烏幹達,哪裡更熱?6月11日,在位於長沙開福區的河村非洲園,來自烏幹達的姑娘達林(音譯)向記者表示,「長沙更熱!我們烏幹達沒有夏天和冬天,只有春天,很舒服。」
-
肯亞與烏幹達、盧安達與剛果(金)之間的貿易協議
據盧安達媒體報導,近期肯亞總統肯雅塔對烏幹達進行了3天訪問,期間兩國總統就烏幹達生產的糖銷往肯亞市場籤署貿易協定。肯雅塔總統說:烏幹達年產462000噸糖,他希望看到肯亞人消費鄰國烏幹達多餘的162500噸糖,而不是巴西糖。
-
烏幹達和盧安達籤署停止對抗的諒解備忘錄
新華社溫荷克8月22日電(記者吳長偉 呂天然)羅安達消息:烏幹達總統穆塞韋尼和盧安達總統卡加梅21日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籤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標誌這兩個東非國家將停止對抗,結束兩國間緊張關係。安哥拉總統洛倫索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齊塞克迪與烏盧兩國總統當天在羅安達舉行會談,並見證了兩國諒解備忘錄的籤署。在諒解備忘錄中,烏幹達和盧安達領導人同意尊重彼此主權,承諾避免破壞對方穩定或顛覆的行動,並消除可能引起這種聯想的所有因素,例如資助、訓練和滲透破壞穩定的力量。
-
肯亞、烏幹達和盧安達將實施單一旅遊籤證
原標題:肯亞、烏幹達和盧安達將實施單一旅遊籤證 自2月開始,肯亞、烏幹達和盧安達三國將實施單一旅遊籤證政策。境外遊客獲得其中一國的旅遊籤證後,即可在三個國家跨境旅遊。三國已就籤證費的共享達成一致,籤證發出國保留籤證費的10%,另外90%由三國平均分配。
-
烏幹達和盧安達同意實現關係正常化
新華網坎帕拉5月8日電(記者陳才林)烏幹達總統府8日晚發表的一份新聞公報說,烏幹達總統穆塞韋尼和盧安達總統卡加梅當天在英國倫敦舉行了「友好的雙邊會談」。雙方同意消除彼此間的分歧,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
-
vlog | 探訪非洲文化園,長沙和烏幹達,哪裡更熱?
紅網時刻記者 李璐 何青 盧欣 長沙報導長沙和烏幹達,哪裡更熱?6月11日,在位於長沙開福區的河村非洲園,來自烏幹達的姑娘達林(音譯)向記者表示,「長沙更熱!我們烏幹達沒有夏天和冬天,只有春天,很舒服。」達林和她的兩個妹妹傑米(音)和達菲(音)均來自烏幹達,她們來長沙不到半年,還不太會說普通話,但是只要音樂一響起,她們就能帶著遊客,一起熱情地跳起來。
-
非洲明珠——烏幹達
烏幹達是非洲東部內陸國家,橫跨赤道,東鄰肯亞,南接坦尚尼亞和盧安達,西接剛果,北連南蘇丹。全境大部位於東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1000至1200米,有「高原水鄉」之稱。坎帕拉也曾是歷史上著名的烏幹達王國的王宮所在地,傳說烏幹達國王經常在閒暇時在這裡放牧羊群尋樂。坎帕拉曾在1890年到1905年淪為英國殖民統治的據點。自烏幹達於1962年獨立以來,坎帕拉城市建設不斷得到發展,如今它已擁有77萬人口,是烏幹達政治、經濟、商業和文化中心。
-
盧安達大屠殺——人類史上最黑暗的一幕
簡介 盧安達大屠殺發生在位於中非的盧安達,是胡圖族人對圖西族人進行的種族滅絕大屠殺,從1994年4月6日至7月中旬的100天裡,約有50萬-100萬人被殺,約佔當時全國總人口的20%。
-
歷史之殤:流亡的國際難民(四)
20世紀90年代的非洲國際難民危機中東地區的難民危機主要是宗教矛盾和戰爭造成的,而獨立後的非洲地區的難民問題主要是由種族衝突引發的。1972 年8 月,伊迪·阿敏指責居住在本國的亞洲人是「吸血鬼」,並責令其90 日內離開,由英國殖民者帶入非洲的許多印度和巴基斯坦人聚集的社區遭摧毀,大約有9 萬名亞洲人遭驅逐,其中約5 萬人逃到了英國,一些印度人的穆斯林團體逃到了加拿大,只有小部分人逃回了印度。這些人掌握的財富佔烏幹達經濟的很大份額,遭驅逐後,他們的財產被沒收,銀行帳戶被凍結, 珠寶被搶走。
-
[Q]外媒關注中國在坦尚尼亞建非洲最大港口
原標題:外媒關注中國在坦桑建非洲最大港口 【美國戰略之頁網站4月8日報導】題:中國建造非洲最大港口 中國正投資
-
烏幹達與盧安達籤署引渡條約
當日,致力於烏幹達與盧安達雙邊關係正常化的第四次四方峰會在兩國之間的加圖納-卡圖納邊境通道舉行。烏幹達總統穆塞韋尼、盧安達總統卡加梅、安哥拉總統洛倫索、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出席會議。烏幹達外交部長庫泰薩和盧安達外交部長比魯塔分別代表兩國政府在引渡條約上簽字,以緩解兩國緊張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