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也好,電視劇也好,往往有些時候是在為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講的精彩與不精彩,取決於裡邊是否設計了能讓觀眾感同身受的橋段。
在古希臘的戲劇寫作史上,有一段時間很流行一種寫故事的方法,就是要讓演員們在舞臺之上把這個故事演繹的衝突到極致,要把他們的問題描繪到極致,以至於在那個故事裡邊沒有人能夠解決這些衝突,沒有人能夠化解這些矛盾,沒有人能夠把這故事給編圓。同理拿到現實生活當中也是這樣,就是大家如果去看這個故事的時候,都感覺這是要放在現實生活當中就無解了。那麼我們要從編劇的角度上來說,它怎麼能夠解決呢?
有一個時期很流行,就在這種衝突到極致矛盾到極點的時候,編出一個神來。當然這個神並不是被編出來的,而是古希臘神話系統裡邊的一個固有的人物,他會把這個神請下來,然後找另外一個演員扮演這個神下來的時候,通過他的神力來解決這些人力無法解決的問題,或者依仗著他神的權威來做裁決,這樣這個故事就講完了。在幾千年後的今天,中國人在寫故事的時候也會用到這種技法。
只不過承擔這些解決一切矛盾的職責的這個人物不再是神了,而是一個物件,這個物件通常被叫做尚方寶劍。尚方寶劍在歷史上是真的有嗎?歷史上真有這玩意兒!那它是不是像影視作品裡邊所宣揚的那樣,可以先斬後奏。可以上斬昏君,下斬讒臣呢?並不是。尚方寶劍這幾個字大家雖然很熟悉,但是究竟這尚方寶劍是什麼?憑什麼有這麼高的象徵,能代表著如此巨大的權力,這東西到底長啥樣?
這事可能不見得大家都非常的清晰,我們首先就從尚方寶劍的這個名稱入手,所謂尚方寶劍四個字,簡簡單單,但有的時候我們會寫錯,因為主要爭議在第一個字上,這個shang是哪個shang呢?一般就是高尚的尚。但是寫錯的時候有時候會改成上下的上。當然改成上下的上也可以理解,因為這麼高的權力肯定是打上面來的。從上面那個有權力的人手裡邊傳下來的寶劍,所以上方寶劍一點毛病沒有。這個思路這麼一解釋,好像也能說得通,但是其實所謂的尚方寶劍並不是這個意思。
尚方這倆字,其實是一個專門為皇室或者專門為王室貴族製造刀劍兵器的一個機構,也就是說所謂尚方寶劍,其實它是標註了出處的產品,有尚方寶劍就有可能有尚方寶刀,就有可能有尚方弓箭什麼的,有點類似於一個專屬的特供的品牌,也就是說,它的這個名字和宜興紫砂壺,其實是一個概念,很接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