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長路漫漫,不如偷得浮生半日閒

2020-12-19 騰訊網

偶爾看到一首佳句,「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這首唐詩出自李涉的《題鶴林寺僧舍》,看來從古至今,人們的心情都會有意氣消沉,無聊失落的時候。

這首詩應是創作於暮春時光,如詩中所說,詩人每天的生活,好像也不怎麼如意,每天昏昏沉沉,渾渾噩噩,古代人也和今天的我們一樣,情緒消沉,百無聊賴。忽然聽說春天快要結束了,可能詩人也是情緒不好,沒有心情去欣賞春暖花開,而現在忽然聽說,春天快要結束了,再不欣賞欣賞,可能只能去欣賞夏花了,於是打起精神,湊個熱鬧去登山,如同我們現代人去郊遊一樣,登高望遠,調節心情。

在遊玩的過程中,路過一個山中小院,忽然聽到了裡面高僧的講話,可能有些話直擊詩人的心底,仿佛是被世外高人指點,忽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重新感悟了生命的美好,覺得人生有苦有煩,但是要學會「偷得浮生半日閒」,自己放鬆自己,人生行樂須及時,不要浪費了大好的光陰。

所以人生在世,心情起起落落,有好有壞,一切都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要能夠在流逝的時光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找到自己的定位,在世事紛擾中,能夠擁有享受人生的美好心情,正如,「偷得浮生半日閒」,其實是一種非常逍遙的灑脫,忘記了生活的憂愁煩惱,忘記了人生的各種不快,在人生的浮浮沉沉中,享受半日的清閒美好,擁抱自然,享受自由自在,這種心境真是非常的難得,讓人神往。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聲明:圖文無關,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偷得浮生半日閒,俘獲人生態度
    「偷得浮生半日閒」,這是一個極好的詩句。如今的社會,眾人每日忙得不可開交,很難得到休息,尤其是在實行996上班制企業的人。一天的假日,放空身心,算得上是極為舒服了。想想這些人,應該對於「偷得浮生半日閒」是有很高的心得體會。
  • 「偷得浮生半日閒」是誰寫的?與蘇軾的「又得浮生一日涼」何幹?
    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偷得浮生半日閒"這句詩,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全詩如下。題鶴林寺僧舍唐代:李涉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比起詩句"偷得浮生半日閒"的知名度,詩人李涉的知名度明顯要低很多。李涉是唐朝詩人,生卒年不詳,大約是公元806年左右在世,晚於李白、杜甫等盛唐詩人。唐憲宗時期,曾經擔任太子通事舍人,後被貶。文宗時期,召為太學博士,後又流放南方。這首詩,就是李涉被流放時寫下的。
  • 美文丨偷得浮生半日閒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一句「偷得浮生半日閒」,道盡了人世滄桑,揭示了人生哲理。 閒情逸緻,是一種詩意的生活。記得2007年全國高考作文題為《詩意的棲居》,曾引發許多人對高生活質量的討論。隨後,網絡上出現了音樂人高曉松關於「詩和遠方」的「高論」。
  • 尋一處地方,偷得浮生半日閒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說起來,好象也只有「偷得浮生半日閒」這一句格外有名氣。曾經有人配了上句:「自古人生何其樂,偷得浮生半日閒」,也有人配了下句:「偷得浮生半日閒,心情半佛半神仙」,看上去竟比原詩的意境要好得多。
  • 偷得浮生半日閒?俗不可耐的李涉
    《題鶴林寺壁》唐 李涉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江蘇鎮江鶴林寺李涉,洛陽人,唐代詩人,約806年前後在世。唐憲宗時,授太子通事舍人,後被貶謫陝川司倉參軍,都是七、八品的小官。
  • 唐詩名句「偷得浮生半日閒」,前一句不是「自古人生何其樂」
    偶爾讀關於人生的詩句,不覺間發現了這句「偷得浮生半日閒」。這句詩句很常見,而且多數時候和「自古人生何其樂」搭配,成為兩句諺語「自古人生何其樂,偷得浮生半日閒」。而後又看到一句「心情半佛半神仙」,也同樣和「偷得浮生半日閒」搭配,成為「偷得浮生半日閒,心情半佛半神仙」,也在說明一種生活態度。從這兩句諺語當中我們能夠看得出「偷得浮生半日閒」多麼受歡迎了。但是以上的那兩句,不過是後人搭配的,其實,「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出處乃是一首唐詩,且看: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 李渉的這句詩,偷得浮生半日閒,「偷」可以換成「又」嗎?
    「偷得浮生半日閒」和「又得浮生半日閒」,您覺得哪個更好?這句話,出自唐朝詩人李渉寫的七絕《題鶴林寺僧舍》。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用「偷」還是用「又」,歷來有爭議。到底有什麼樣的爭議,我們先來讀一讀這首詩。
  • 海口騎樓老街,偷得浮生半日閒
    這裡生活節奏很慢,在老街的茶館裡、咖啡店中,據說很多人一坐就是一天,雖然他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富裕,但卻是幸福滿滿的樣子,令匆忙的遊客們忍不住羨慕起他們的這種生活狀態,想像著他們自由的內心,安然地生活。偷得浮生半日閒。來一碗清補涼,來一份芒果腸粉,再來份竹筒飯,椰子糕。在陰涼處,且同海南人一道,享受安閒。
  • 「偷得浮生半日閒」,對每一句詩的感悟凝練也是一種修行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李涉《題鶴林寺僧舍》人生一場大夢,世間幾度秋涼。一句"浮生半日閒"道盡了人世滄桑事,也點醒了世俗混沌人。在這匆忙行走的人間,能有幾個人有時間有心情反思人生呢?除非機緣巧合,得遇名士指點,或可從中體悟生命的剎那與悲歡。"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 你雖讀過經典詩句「偷得浮生半日閒」,但你真的懂得其中意思嗎
    有時候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渾身充滿力量,但有時候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是懶散的,整日昏昏沉沉。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過這樣的感受,對於幹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來。就算是拿起手機玩個遊戲,也只不過是勉強支撐,越玩覺得越沒有意思。但是又想到這虛度的時光,心中又有幾分不忍。
  • 偷閒: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偷閒: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一直很喜歡南宋詩人趙師秀在《約客》一詩中,對「閒」的形象刻畫。「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閒,是人生中一種美好的況味。生活中,有時閒就是幸福。閒下來,生活的腳步變慢了,心格外平靜,如一灣碧水波光如鏡,映出天光和雲影。心靜了,才能感受到那些細小的美好,更能聽清內心的聲音。一個匆匆趕路,心中裝滿煩惱的人,再好的風景也會熟視無睹。心靜了,心情的觸角不知不覺伸向四面八方,無意間就會捕捉到很多美好的事物,生活的天空一下子廣闊了許多。
  • 閒人越來越多 偷得浮生半日「靜」
    錢多了,人也就閒了!唐人李涉肯定無法想見,身後千載世風不古,他的詩句"偷得浮生半日閒"竟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閒人太多,物極而反,閒情的泛濫意味著內心的輕浮和躁動。有多少人閒得無所適從,手足無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閒得不知道該如何去忙碌自己的人生,該如何去奔波自己的營生……  「閒」,信手拈來,已不必「偷」;要偷的是「靜」!
  • 偷得浮生半日閒,最是有味在梅園
    四川新聞網眉山5月25日訊(王仕彬 文/圖)偷得浮生半日閒,最是有味在梅園。隨著生活逐步回歸正常,最近市民們的出遊熱情高漲,而藏在洪雅縣內的洪州梅園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園成為了眉山周邊地區新的採摘楊梅遊玩點。
  • 寓教於樂——「偷得浮生半日閒」
    螭吻,習慣於當一個外表浪蕩不羈的公子哥,做什麼事都是隨心而動,整個人就顯得沒有規矩,很懶散。這樣截然不同的兩個人,作者在書中也做出了別出心裁的安排:讓工作狂嘲風去「妖怪客棧」休假,讓懶散慣了的螭吻去管理龍宮。那麼,按照一般的思路,螭吻一定管理不好龍宮,然後嘲風回歸龍宮,並且把螭吻狠狠修理一頓。但是,反轉來了,螭吻把龍宮打理得緊緊有條,反倒是住在「妖怪客棧」的嘲風把客棧弄得烏煙瘴氣,雞犬不寧。
  • 【月聽】大夢一場歸塵去,偷得浮生半日閒
    閒,原來和月亮有著扯不斷的情思。  約三兩知己,去江畔尋梅,水邊品茗,那是偷得浮生半日閒。  「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三兩枝」,一生有三兩個賞心之人,知足了。  他這樣寫品茶:  「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約三兩知己,得半日之閒
  • 汪曾祺《偷得浮生半日閒》:生活是美好的,人間是值得的
    偷得浮生半日閒,在茫茫碌碌的浮生中偷得那麼一段悠閒的日子做做自己想幹的事情,真是人生一大趣事。君子閒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閒的趣味。閒時吃緊是居安思危的處世智慧,而忙裡偷閒則是高超的生活藝術。《聯大往事》那些優秀的人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對工作和學問熱愛痴迷,為人天真對生活充滿興趣,不管在什麼環境下都不消沉,無機心,少俗慮。《歡喜人間》是幾個小故事,看完會覺得溫暖和會心一笑,真的只要願意,我們依然可以選擇做一個溫暖明亮腳踏實地的人,相信會有福報的。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 蘇軾:江山無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偷得浮生半日閒,值得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作者:蘇軾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 蘇軾初讀這首詞時,山林、白鳥、荷香......這一派幽境,很難讓人想到它竟是作於蘇軾被貶謫黃州時期,但你若細細讀來,又會發現這確是逆境之中發出的聲音。
  • 原神:內鬼芭芭拉還不如偷得浮生半日閒的行秋,同樣是輔助差距啊
    行秋(偷得浮生半日閒)生日:10.9神之眼:水命之座:錦織座定位:輔助角色特點:水元素工具人,古華劍奶的不多但是有減傷。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芭芭拉是內鬼的原因,而行秋在為主C角色掛水元素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個人覺得還是行秋更有優勢一些。裝備推薦:武器-祭禮劍;聖遺物-昔日宗室之儀技能:反正也是工具人,簡單了解下就行結語:行可以以元素充能優先,元素精通次之,工具人嗎?大家都懂的。
  • 那句「偷得浮生半日閒」說的就是江南小城鎮江,趕緊去踏春吧!
    聯中以「人去」和「山空」寄託了對音樂家戴顒和昭明太子蕭統等隱者的不盡思念。山腰處有招隱寺,始建於南朝宋景平元年(423),距今近一千六百年的歷史,最初由戴顒的私宅改建而成。唐張祜有詩云「千年戴工宅,佛廟此重修。古寺人名在,清泉鹿跡幽。」唐宋以來,幾經興廢。清鹹豐間毀於戰火,同治、光緒間,重建大殿、讀書臺等,規模大不如從前。
  • 浮生難得半日閒,該偷閒時須偷閒
    聽印竹、印安如是我說,「偷得浮生半日閒」!印安說北宋程顥在春日偶成一詩中寫道:「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這位理學大家的情懷啟示我們:浮生難得半日閒,該偷閒時須偷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