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哥導讀:我們一直建議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最好是米粉,因為好消化,致敏源少,更適合寶寶從母乳/奶粉過渡到其他食物。
作者:想想媽(高級營養師)
投稿:2216295723@qq.com
經常有媽媽在後臺留言,不知道第一次餵米粉的方法,比如「不知道多少量合適」,「不知如何衝調」、「什麼樣的米粉適合寶寶」。今天我們就從米粉的選擇和衝調方面給大家解答。
剛開始吃添加輔食,爸媽們稍不注意就會進入一個誤區:寶寶若是愛吃,就給多吃點,甚至減少奶量。其實輔食為什麼叫輔食呢,就是因為需求量少,在1歲以內並不能作為寶寶的主食,要是喧賓奪主了易導致營養不良。這是很多家長易進的輔食餵養紅燈區,我們就放在開篇說了。接下來進入今天的主題。
一、什麼時候開始添加米粉?
給寶寶添加輔食不能太早也不能過晚,最早不能小於4個月,最晚不能晚於8個月。具體從以個月作為添加輔食的特點,要看寶寶給你的信號,也不能隨便開始哦。前期在《4個月還是6個月添加輔食,寶寶有話說》一文中我詳細給大家討論過這個話題,講到寶寶該添加輔食時會給媽媽發出的信號,具體如下:
體重上的信號:不到6個月,但是寶寶的體重達到了出生時的兩倍以上。若不足6kg,就得再等等。
發育上的信號:能夠自己坐穩了,靠著椅背也能坐穩,可以自己控制頭頸部的轉動。
食量上的信號:母乳充足的情況,也想頻繁吃奶,或者配方奶粉一天達到了1000ml還意猶未盡。
原始反射信號:寶寶的挺舌反射消失,當給寶寶用勺子餵食或其他東西放入寶寶嘴裡時,會用舌頭本能得頂出,如果這個行為消失了,可以考慮添加輔食。
行為上的信號:寶寶看到大人吃東西,有很感興趣的樣子,有一定的手眼口協調能力,能夠比較準確地將食物餵進嘴裡,也是可添加輔食的信號。
以上信號基本出現了,就可以開始添加米粉了。
二、第一口米粉,怎麼選?
●選強化鐵米粉
母乳中鐵含量比較低,純母乳餵養的寶寶難從外界獲得充足的鐵元素。寶寶出生後的6個月內所利用的鐵均來自胎兒時期的儲備,很多寶寶在半歲後易出現缺鐵性貧血,多是飲食中鐵含量不足引起。所以,選擇一款強化鐵米粉是很重要的。
●選原味米粉
不要擔心寶寶不吃,就給他選擇有味道的米粉,比如果味、香草味的米粉並不適合首次接觸米粉的寶寶。寶寶出生時,味蕾就已經發育成熟,對食物的味道非常敏感,而此時寶寶能分泌更多的唾液澱粉酶,能夠將米粉中的澱粉分解成微甜的麥芽糖,他會吃得津津有味。如果一開始就嘗試味道比較重的食物,會使使味蕾感知能力下降,易出現厭食、偏食現象。
●選配料簡單的
首次吃米粉的寶寶,還不能消化原料過於複雜的米粉。最好選擇配料表首位為大米的,不添加白砂糖的米粉。而配料表中有某某蔬菜、肉、魚這類的米粉可以等到7、8個月時才嘗試,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可先米乳再米粉
市面上以大米為原料做成分的輔食除了米粉還有米乳,米乳和米粉最大區別是增加了酶解的過程,利用澱粉酶和蛋白酶分別將大分子的澱粉和蛋白質水解為小分子結構,利於寶寶消化吸收,非常容易衝調為細膩的汁狀。4個月就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可以首選米乳,然後再過渡到米粉,進一步鍛鍊寶寶咀嚼能力。
●首選片狀米粉
顆粒為片狀的米粉,採用的是溼法工藝,相對幹法工藝生產的顆粒狀米粉更細膩,不那麼容易抱團。
三、米粉怎麼衝調?
★需要準備的工具
小碗:一般的小碗都可以,講究的可以準備一套專門餵輔食的餐具,比如底座有吸盤的小碗可防打翻、有手柄的小碗方便寶寶抓握防燙傷。
勺子:最開始時選擇勺子凹槽平坦的,方便寶寶嚼取食物,那種小茶勺就行。
另外就是水壺、方巾、口水兜、小餐桌。
需要提醒的是:寶寶吃輔食,一定別用奶瓶,不利於鍛鍊咀嚼能力,也限制了寶寶對其他餐具的體驗和認知。
★怎麼安排餵養量?
餵養次數:
一天不超過2次,適應得好一天2次,反之減少,不能用米粉替代奶,就算寶寶喜歡吃消化好也別加量。
單次餵養量:
首次添加的,一次1-2勺,需調成汁狀,方便寶寶嚼取和吞咽,這個濃度可以持續一周左右。一般米粉的推薦使用量為一次25g,有的還會有25g一袋的小包裝,可以從1/3袋開始,等寶寶完全適應後按照說明添加進行。
沒有小袋裝的,用茶勺每次舀取5-6勺,差不多也是25g,一般米粉自配勺子,媽媽並不用擔心量取不方便。
根據寶寶消化情況逐漸增加量到一次6勺左右,一般6個半月月就可達到此量,增加量的同時,米粉也需越來越稠,直到變成糊糊狀。
★衝調步驟
①清洗衝調所用的所有餐具。
②將白開水涼到60-70℃備用,這個溫度為常規衝調溫度,有的產品會有建議溫度,根據說明來就行。
③舀取米粉到小碗,加入上訴備好的溫開水。邊加水邊攪拌,要稀就多加水,要調成糊狀就少加水。
④最後一步是試溫度,將米粉滴在手腕內側,溫熱無燙感就合適了,切不可用嘴試溫度哦,大人的細菌寶寶可抵抗不了。
四、三種常見衝調米粉的誤區
用鮮開水:高溫會破壞米粉中的維生素,比如破壞了維生素B12,易導致巨幼紅細胞貧血,破壞了維生素C易出現壞血酸症。
米粉和奶粉一起衝調:很多米粉包裝上都會建議與奶粉一起衝調,我們已經多次提醒這個方法並不可取。米粉和奶粉的衝調溫度不同,溫度太高奶粉營養被破壞,太低米粉又不能衝調好。另外,米粉的溶解性比奶粉差,不溶解的顆粒太大太多也影響寶寶吮吸奶液。最重要的是會減少奶量的攝入,易營養不良。
在米粉中加糖:米粉的原料主要為大米,而大米的主要成分為澱粉,最終轉化為葡萄糖為寶寶提供能量,如果再加糖,會導致碳水化合攝入過高,導致蛋白利用率降低,從而出現肥胖、營養不良、偏食等現象。
五、米粉吃到多大?
隨著寶寶輔食的多樣化,消化能力的增強,米粉的添加次數也會越來越少。具體吃到多久沒有一個確定的規定。米粉本是輔食之一,如果家長有更多時間給寶寶做豐富多樣的輔食,米粉可吃到9個月左右;反之可以吃到寶寶1歲,作為一類寶寶營養食品,就算吃到更大月齡也沒什麼壞處,但是千萬不能以米粉替代其他的輔食,因為米粉過於精細,不利於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