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距離繆建民告別老東家,履新招商局後近兩月之久,中國人保終迎來了自己的新掌門人。9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業內獲悉,中國太平黨委書記、董事長羅熹將接棒中國人保「帥印」,出任黨委書記,以及董事長一職。自此,中國人保正式配齊了董事長和總裁搭檔,開啟「羅王配」時代。
01
「老太平人」齊聚人保
今年7月10日,中國人保原董事長繆建民調任招商局董事長。此後,中國人保董事長一職一直空缺。
那麼,接棒人羅熹何許人也?資料顯示,羅熹畢業於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系高級經濟師。曾任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行長,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行長,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助理,華潤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等職。
2018年9月,羅熹接替王濱出任中國太平保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不過,在今年3月,3月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羅熹卸任法定代表人,程永紅接任。對此,公司彼時回應稱,太平人壽公司管理層的變更是正常的公司經營變動,主要為調整優化內部公司治理的一次嘗試。
除了掌門人更迭外,有著共和國「保險長子」之稱的中國人保在半年內總裁也現變更。今年4月,中國信保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王廷科轉會至中國人保任黨委副書記、總裁。而在出任中國信保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之前,王廷科曾任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副總經理、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隨著羅熹執掌「帥印」,至此,中國人保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浮出水面:黨委書記羅熹、總裁王廷科、副總裁謝一群、副總裁李祝用、副總裁肖建友、副總裁於澤等。
02
新徵程挑戰猶存
「羅王配」時代下,中國人保新徵程值得期待。
不過,對於新任掌門人羅熹而言,挑戰已然存在。首先是支柱業務——財險板塊,2020年可謂是人保財險的「水逆」之年,先是遭遇近八年「最差」開局,而後旗下多家分支機構頻收罰單。另外,今年以來,人保財險頻被信保業務推上熱搜,先後捲入23億服務費糾紛、關停助貸險部門風波。而今年上半年,人保財險信保保費收入為43.18億元,同比下降59%,承保虧損逾29.5億元。
在中國人保召開的2020年上半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人保財險副總裁沈東直言,預計全年信保保費將繼續出現負增長,下半年仍然難以扭轉虧損態勢,但整體虧損幅度相比上半年將明顯收窄。
某險企負責人直言,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等因素影響,保險公司經營的融資性信保業務綜合賠付率破百,行業整體承保虧損,少數財險公司虧損嚴重。但不可否認的是,頻繁「踩雷」信保業務也從側面體現出保險公司自身存在的風控不足的問題。
此外,作為財險業當之無愧的「老大哥」,2019年人保財險在財產保險市場的佔有率達到33.2%,同比提升0.2個百分點。但拉長時間線來看,5年前,即2014年,人保財險的市場佔有率為33.5%,2009年更是高達39.92%。不難看出,在保險行業競爭激烈的當下,無數「追兵」正奮力瓜分「大哥」的「蛋糕」。
除了人保財險外,據媒體報導,人保資產「踩雷」方正債券,旗下多隻基金飽受牽連,甚至遭遇清盤。人保壽險更「拿下」了銀保監會2020年的首張罰單。今年3月,因存在欺騙投保人、未按規定使用經備案保險費率、提供及編制虛假報告資料等違規行為,人保壽險總公司、6家電銷中心及15名相關責任人共計被罰款338萬元,成為銀保監會成立以來給保險機構開出的最大罰單。
03
「3411」工程「下半場」如何走?
而最為外界關注的是,隨著新任掌門人到崗,中國人保「3411」工程將行至何方?
此前,前董事長繆建民於2018年6月提出了「3411」戰略轉型工程:其中「3」,是指財、壽、健康險三家子公司轉型,「4」指創新驅動發展、數位化、一體化、國際化四大戰略,兩個「1」分別指打好一場中心城市攻堅戰和守住一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隨著繆建民的離任,這一工程的「下半場」將如何推進?會不會進行調整?針對這一公眾關心的問題,中國人保集團副董事長、總裁王廷科表示:「下一步,我們公司不僅不會動搖,而且要加快、加強、加力推進『3411』向縱深發展。」
王廷科指出,要根據當前面臨的形勢,突出加快「3411工程」中的科技賦能、商業模式變革、數位化轉型等工作,進一步抓好、抓實、抓緊一些「牛鼻子」性的工作,推動「3411工程」取得更好的成效。
那麼,隨著掌舵人的到崗,新領導班子的搭建,「3411」工程又將繼續前行還是「轉舵」行駛?北京商報記者採訪該公司,截至發稿時,該公司未回復。
記者丨陳婷婷 劉宇陽
編輯丨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