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共有資金」別再「假手於人」

2021-01-11 瀟湘晨報

當房產成為多數市民的最大不動產,人人都不會對小區裡的事無動於衷。關注小區物業管理,相關資金收支往往就成了爭議焦點。廣州社會治理要精細化,小區物業管理也要精細化,才能保障業主真正享受到公共收益。近日,《廣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發布並首次提出「業主共有資金」的概念,取代了「小區公共收益」。隨後,《廣州市業主共有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也公開徵求意見,問問廣大業主共有資金怎麼管才好。

圖片來自新華社

新概念瞄準了備註關注的「糊塗帳」。以往,大家關注到的公共收益多是電梯廣告、商鋪攤位租金之類;但實際上,還有許多容易被忽略的內容,比如小區裡要開個地鐵出口,有部分區域被依法徵收而產生的補償,再如小區共有資金存在銀行裡產生的利息等。這些補償、利息算公共收益嗎,該給誰?以前沒說清楚,這次《條例》詳細列出了屬於共有資金的五大類,如同五根繡花針,細緻地勾勒出業主共有資金權益新邊界。

許多業主還品出了被尊重的味道。小區公共收益的主體是「小區」,業主共有資金的主體是「業主」。對許多業主來說,資金多寡倒不是最在意的,他們更看重的是這一名稱轉換表達出的尊重,以及由此激發出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共同搞好小區管理的熱情,而後者通常讓他們的獲得感更強烈。

要想真正還利於業主,下一步在於從制度上保障業主話事權。比如徵求意見稿中提出,業主共有資金可以用來支付物業管理的補充維修資金。而實際中,受人力、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影響,業主不可能對每項維修的各個環節事事主動參與,因此也難免「小區外牆天價維修費」等爭議情況。而從制度上明確了制定資金使用規則以及年度使用計劃的標準,儘可能細化資金用途、權限、程序、信息公開等內容,才能從客觀上為業主加強對資金支付尤其是大額資金支付的監督降低門檻暢通渠道。同時,還要細化監督和審計制度,讓業主參與共有資金收支全流程的監管,而不是資金管理單位事後貼個告示就算監督了。

在降低業主參與門檻的同時,還應該提高違規成本。目前廣州一些大型小區有幾千甚至上萬戶業主,共有資金十分可觀。相較之下,不按規定用共有資金最高罰30萬元的懲罰是否夠力?值得業主共同商討。

「我的荷包我做主」在廣州業主圈中已有先例。日前,廣州市天河駿景花園業委會依規精細化管理公共場所收益並「給業主發紅包」的做法就廣受好評。可見,小區業主通過民主程序自主決定本小區範圍內的公共物業事項,是現代社區管理的發展趨勢,更是針對各小區實際情況精準施策的自然結果。當每一個小區成員都積極發揮主人翁意識,不再「假手於人」,共有資金才有可能不被「一手操辦」,才有可能真正還利於業主。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劉冉冉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胡俊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共有業主資金」別再「假手於人」
    以往,大家關注到的公共收益多是電梯廣告、商鋪攤位租金之類;但實際上,還有許多容易被忽略的內容,比如小區裡要開個地鐵出口,有部分區域被依法徵收而產生的補償,再如小區共有資金存在銀行裡產生的利息等。這些補償、利息算公共收益嗎?該給誰?以前沒說清楚,這次《條例》詳細列出了屬於共有資金的五大類,如同五根繡花針,細緻地勾勒出業主共有資金權益新邊界。
  • 《廣州市物業管理條例》首次提出「業主共有資金」的概念 怎麼管...
    其中,《條例》中首次提出了「業主共有資金」的概念,取代了此前備受關注「小區公共收益」。隨著《條例》正式實施的日子日益臨近,市住建局結合廣州市實際,起草《廣州市業主共有資金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簡稱《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大眾徵求意見。根據《徵求意見稿》,「業主共有資金」,指物業服務區域內全體業主共同所有的資金。
  • 「業主共有資金」 如何籌集、使用和管理?期待你參與提建議
    其中,《條例》中首次提出「業主共有資金」的概念,取代此前備受關注「小區公共收益」。隨著《條例》正式實施的日子日益臨近,為規範廣州市物業服務區域內業主共有資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維護業主合法權益,市住建局結合廣州市實際,起草《廣州市業主共有資金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簡稱《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大眾徵求意見。
  • 業主共有資金如何籌集、使用和管理?廣州街坊快來提建議!
    其中,《條例》中首次提出了「業主共有資金」的概念,取代了此前備受關注的「小區公共收益」。隨著《條例》正式實施的日子臨近,為規範廣州市物業服務區域內業主共有資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維護業主合法權益,廣州市住建局結合廣州市實際,起草《廣州市業主共有資金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簡稱《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大眾徵求意見。
  • 告訴您小區業主對共有部分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對小區業主而言,享有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具體指業主對於一棟建築物中自己專有部分的單獨所有權、對共有部分的共有權以及因共有關係而產生的管理權相結合所形成的「三位一一體」的所有權。所謂小區業主的共有權,其共有的客體是指如下方面:① 建築物的基本構造部分。如支柱、屋頂、梁、柱、外牆、承重牆、地下室。② 建築物的公用設施。如樓梯、走廊、電梯、給排水系統、公共照明設備、貯水塔、消防設備、大門、通信網絡設備、避難層、設備層、設備間。
  • 小區收取的停車費、電梯廣告收入歸業主共有,業主的權利還不止這些
    答:物業公司在徵得相關業主以及業主大會同意並按照相關規定辦理有關手續後,可以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經營所得收益扣除經營成本後應歸建築區劃內的全體或者相關業主所有,故物業共有部分的使用和收益狀況與業主的利益息息相關,業主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業主有權向物業公司查閱相對應的原始資料,物業公司應予協助。
  • 株洲業主,小區共有場所收入歸誰,不再是一筆「糊塗帳」
    劉震 攝 餐飲、美容、教育培訓……無論是老舊小區還是新建小區,電梯廣告舉目皆是,讓人眼花繚亂。 一直以來,諸如電梯廣告、車位和架空層租金等收益備受關注。小區共有場所收入歸誰?民法典定紛止爭,維護業主合法權益。
  • 業主沒同意,小區800萬住宅維修資金竟被挪用
    未經業主同意,超800萬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被挪用資料顯示,東方天郡小區位於南京市棲霞區仙林大學城,目前共有住戶2400餘戶。2019年9月,該小區業主委員會進行換屆,換屆期間,有業主通過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的官方網站對該小區三年以來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支出情況進行了查詢,發現該小區維修資金的使用次數比同期的其他小區多出不少。小區業主劉女士對此表示不解:「網上可以查到維修資金(使用情況),一查我們就發現,我們小區(三年用維修資金)次數達65次,對比同期的幾個小區,我們使用次數比他們高的多。」
  • 最高法判例:對收回小區業主共有土地使用權行為不服的原告資格
    【裁判要旨】小區業主共有的土地被收回屬於涉及業主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重大事項的情形,業主委員會對該收回土地使用權行為不服,可以以自己名義起訴,業主委員會怠於行使權利的,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或者佔總戶數過半數的業主可以提起訴訟。
  • 物權法規範業主權利義務
    原來是物業公司認為這塊地閒置著可惜,便改成停車場租給了小區外的人,用來創收。小王認為,物業公司不徵得業主委員會同意,就擅自改變小區內土地的用途,是不應該的;即使經過業委會同意,該出租收益也應歸業主所有,而不是歸物業公司所有。而物業公司認為,其出工出力建了停車場,應該由其享受收益。小王將小區物業公司告上法庭,要求物業公司恢復原狀或者返還收益。
  • 珠海首個共有產權房滲水 業主只有70%產權:咋維權?
    今年7月底,珠海第一個共有產權房——惠景慧園二期交房。遺憾的是,8月初的一場暴風雨將這個新小區澆了個猝不及防。業主們發現,房屋的主臥、客臥飄窗及部分牆體出現滲水。「到目前為止,有132戶房子出現滲水。」惠景慧園業主張先生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飄窗和牆體滲水主要集中在4棟,滲水房屋數量還在統計中。
  • 120萬的業主紅包,小區的這些收入原來是業主的
    為什麼別人家的物業、業主委員會總是這麼給力!!!!然後,我仔細查了查這個小區的情況:康城一品小區位於臨平城西世紀大道北側,佔地近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6萬平方米,由10幢25至29層的高層住宅組成,目前共有住戶1041戶。
  • 支農資金「雞生蛋蛋生雞」
    在蘭池村,像楊家清一樣,村民們享受著財政支農資金改革帶來的紅利。股權量化確保集體與農戶長期收益「我家5口人,以前雖然全年有財政支農資金約4.7萬元,但畜牧、農業、扶貧等部門各有各扶持的產業,我沒有感覺到太大變化。今年實行財政支農資金股權量化後,按貧困戶每人9.52股計算,我家有47股,每年有股權分紅。」
  • 共有產權房別再裝「迷你」窗,「窗地比」需防打擦邊球
    共有產權房「未達到國標」?海澱區最大的共有產權房項目永靚家園昨天啟動選房,但關於「該項目起居室窗地面積比未達到國家標準」的聲音也在網絡上瘋傳。該項目是北京最早一批採用高標準設計導則的「純正」共有產權房,也將購房人的目光聚焦於共有產權房的品質上。
  • 「民法典」業主享有哪些權利?
    《民法典》規定: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對於住宅轉變為經營性用房,《民法典》也做了明確規定:「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
  • 民法典解讀之物權編 小區道路、綠地等場所和設施 均屬於業主共有
    小區物業公司得知後,要求該業主取下繩子,不得影響車輛通行。該業主對這一說法提出質疑。民法典第274條規定,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屬於業主共有,但是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是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小區中的道路,只要不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均屬於業主共有。」
  • 民法典實施後,哪些事項需業主共同決定 解讀來了
    李某稱自己只是佔用一個屋頂,不屬於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重大事項,不用經過其他業主同意。法條民法典第278條: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五)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六)籌集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七)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 以案說法:小區空地車位歸業主共有,私自加裝地鎖可強制拆除
    案例:某小區沒有規劃專門的停車場,大家都在小區內的空地上停車,隨著買車的業主越來越多,小區內的空地已經不能滿足業主的停車需求,大家也就約定俗成地誰先回來誰先停車。業主李四為了自己方便停車,私自在地上裝了一把地鎖,將這個停車位據為己有。
  • 《民法典》vs《物權法》-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新舊規定對比
    二是適當降低業主共同決定事項,特別是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維修資金的表決門檻,並增加規定緊急情況下使用維修資金的特別程序(《民法典》第278、281條)。 第二百七十三條 【業主對共有部分的權利和義務】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為由不履行義務。 業主轉讓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其對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一併轉讓。
  • 物權法規定的業主權利及其保障現狀之探討
    在我國,「業主」概念的引入是房地產經濟發展的結果,到2003年出臺的《物業管理條例》時,「業主」逐漸從經濟學概念演化為法律概念,並在經濟生活與人們的日常物業管理活動中被廣泛地使用。從字面上看,「業主」即「業」的所有者。《物業管理條例》第六條中規定「房屋的所有權人為業主」,把「業主」界定為房屋所有權人。其實未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