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集團軍某旅開展群眾性理論學習活動——
學深悟透,從一點一滴入手
「習主席指出,『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對於我而言,就是要每次按指令精準快速地把戰車機動到戰鬥位置……」近日,塞北某演兵場,實彈射擊剛剛結束,第82集團軍某旅三營一連坦克駕駛員冉龍兵鑽出戰車,召集炮班成員結合自身崗位講解當天的「日薦一句」。
該旅領導介紹,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該旅在組織官兵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學習十九大報告的同時,將報告梳理成100餘個知識要點下發營連,每天由一名官兵利用「三個半小時」、訓練間隙等時機,向連隊戰友講解一個要點,不僅闡明其含義,還要結合自身經歷講述真實感悟。
該旅一營二連大學生士兵田茂凱是營理論骨幹,記者採訪時,看到他正在忙碌地準備自己推薦的「日薦一句」內容——「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田茂凱介紹說,為了講清楚這16個字,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他不僅查閱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還專門給家人打電話,了解家鄉這幾年從冒黑煙、流髒水的小煤礦泛濫區,轉型成綠色生態旅遊小鎮的生動發展歷程。
「沒有不合適的崗位,只有不合格的軍人。」回憶起自己的思想轉變,排長陳凱感觸良多。畢業於國防科大的他,被分配到野戰部隊當炮兵排長,一度有些失落。一次操課前,當陳凱聽到來自裝備修理連的排長許冰結合自身經歷解析「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這一要點時,陳凱感到了差距。
許冰在軍校學習通信專業,畢業時因單位編制調整被分到裝備修理連任職,她不但沒有任何抱怨,而且每天和男兵一起鉚在修理車間學習修理技能。記者在裝備修理連「日薦一句」集錦冊中,看到許冰和戰友分享的個人感悟:「作為一名軍人,沒有天生註定適合哪個專業,而是要主動適應每個專業,無論在什麼崗位,都要幹得精彩!」(錢曉虎、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