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坑儒的真正起因?始皇帝能容納名相名將,為何不能容納書生?

2021-01-07 咳咳得到了哎呀呀

始皇帝作為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創立了封建君主的統治開端。關於始皇帝的盛讚和非議不勝其數,而其中一個關注點就是秦始皇自始至終沒有殘殺開國名將們,在後代開國君主和將領關係的對比下,這顯得尤為可貴。眾所周知,皇帝們多與開國將領們不和是由於,開國名將們多戰功卓著,且擁有兵權,容易產生謀逆的行為,以至於讓皇帝們漸起殺意。而作為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沒有殘殺任何一位知名將相,這在封建王朝中的發展中,可以說是難以想像的時代。那麼,手無寸鐵的書生方士又是因為什麼招惹秦始皇了呢?

秦始皇滅六國一統中原

始皇帝在統一六國後如何治理國家

史記: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

秦始皇對於治理秦國有著獨特的見解,他鞏固了政治,加強穩定了經濟發展。對於思想文化的控制,還要從一個爭論開始。秦「奮六世之餘烈」統一六國前,秦國的實力就遠超東方六國,以至於當時的大臣們就在討論,統一後的秦國應該建立怎麼樣的國家體制。這場爭論的的答案基本可以分為兩個流派:一,繼續分封制,周朝的分封制歷經幾百年,已是深入人心,以丞相王綰為首的部分官吏認為,應當在被攻佔的六國之地,設置王侯來治理。二,廢除分封制,此派是以當時為廷尉的李斯提出,他認為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王混亂爭鬥,正是由於分封制的施行,因此,國家應當廢除分封制。

為何焚書?該焚何書?

眾所周知焚書坑儒是加強思想控制方面的政策,那麼始皇帝到底焚燒的是哪些書呢?關於分封制和不執行分封制的問題,最後以始皇帝執行郡縣制而解決,也就是不再按照古制分封制。然而眾多大臣都支持分封制也有其道理,他們認為東方六國各有自己的風俗習慣,人情社會,如果不是按照古制分封制讓當地諸侯王來治理當地,恐怕會產生諸多問題。當時的李斯已經為丞相,他指出,「道古以害今」,東方六國原本的思想會導致他們不服從秦國的統治,不利於秦國的大一統,因此除了秦國原本的書籍之外,東方六國的書籍被焚燒。

焚燒六國書籍加典章

焚書過後,方士和儒生因何得罪始皇帝?

不可置疑,始皇帝的焚書行為讓當時大量的典籍消失,這引發了一些方士和儒生的不滿,加之一些方士利用始皇帝妄圖長生來誘騙秦始皇。秦始皇得知後大為震怒,因此下令追查,最後查明400餘人,坑殺於鹹陽,此事和「焚書」組成了歷史上知名的「焚書坑儒」事件。

在鹹陽坑殺儒生和方士

總結

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自有其文韜武略之處。通過上面的闡述,我們也可以得知,焚書對於當時的統治和文化的同一性,是有積極作用,然而對於文化方面卻是大災難。坑儒事件表現的是皇帝對於騙子們的不滿,反而消極作用就很小了。事實上,嬴政的確對得起始皇帝這個稱號。他維護了國家的大一統,使整個中原成為一塊完整的國家領地。

參考文獻:《秦始皇本紀》、《史記》、《說文解字》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就是連自我都不能容納的缺點,被容納了
    就是連自我都不能容納的缺點,被容納了1: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懂得是珍貴,那些美夢,沒給你,我一生有愧。2:有時候,陽光太過溫暖,溫暖得像灑在身上,只一下就驅散了所有的涼意,讓人想用盡所有熱忱,去擁抱世間一草一木。
  • 焚書坑儒是嬴政一手策劃的陰謀?始皇帝:這鍋我不背
    焚書的起因秦始皇在在鹹陽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宮廷宴會盛請眾臣,而期間大臣們趁著酒後餘興展開了一場大辯論,有個叫做周青臣的大臣拍皇帝的馬屁,說皇帝是古往今來的第一人。而另一個叫做淳于越的的大臣則主張恢復周天子定下的分封制,讓天下復禮。
  • 始皇帝嬴政——是魔主還是聖君?
    始皇帝「焚書坑儒」這個事件可以說是秦皇最嚴重的罪行之一,不過,對此也得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具體分析焚書坑儒是嬴政主觀上為了維護國家統一所採取的一項應急措施,淳于越等人依據儒家經典以古非今,反對郡縣制,所以嬴政最終選擇了最為極端的方法「焚書」,「坑儒」則是以盧生為首的一批人惡毒誹謗新政權
  • 歷史上始皇帝的焚書坑儒
    今天靠始皇您的王霸之氣好不容易一統江山,哪能再回到過去四分五裂的局面,我看不如搞郡縣,您的兒子就用國家的錢養起來,當一個富家翁得了。始皇說:「李斯,你說得很好、很有道理,我們就這麼搞。」於是天下設為三十六郡。
  • 「焚書坑儒」真偽論
    而在這持續至今的爭議中,「焚書坑儒」絕對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然而,「焚書坑儒」是否如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殘暴。今天,我們就來侃一侃。(侵權刪)「焚書坑儒」的起因還要從秦始皇在朝堂上的問題說起。一天,儒家向始皇帝進言說要推行分封制,認為郡縣制不符合上古的規矩。丞相李斯反駁了儒生的觀點,並建議燒毀百家典籍以及非秦國的史書。因此,「焚書」是確有其事的,但是並沒有將書籍全部燒完,只是燒掉了民間私藏的,皇宮內的書仍然保存了下來。因此並不像教科書上說的損毀了經典,真正燒毀了古代圖書的是霸王項羽,他一打進鹹陽,就一把火燒毀了皇宮,自然也包括了書籍。
  • 險些毀滅文明傳承的是項羽,不是秦始皇「焚書坑儒」!
    唯一出現問題的就是「焚書坑儒」,這一舉動可以說是遭至後世的千載罵名,甚至將之上升到了幾乎斷絕華夏文明的高度!但是,這裡我們首先必須要弄清楚始皇帝焚書坑儒,這實際上是和前面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等舉措出自統一體系,這同樣是其維護大一統統治的的重要舉措。所以,大家首先不要被帶偏了,始皇帝沒工夫費盡心思來斷絕華夏文明的傳承,他要做的首先是要保住自己的國家!
  • 雜談——始皇帝嬴政
    ,21歲的始皇帝即將親政,可宮廷裡傳來了,呂不韋,嫪毐與其母的醜事。始皇九年,嬴政將叛亂的嫪毐車裂,呂不韋自知與與嬴政關係不可逆轉,便飲毒酒自殺。解決完自己的事情,始皇帝便將注意力放在了吞併六國之上了,自前230年至前221年這十年裡,秦始皇採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的策略,發動秦滅六國之戰。
  • Fate:設定集一出,刷子看來是能單挑始皇帝?
    最新的《fate grand order material》一出,大家都對始皇帝的卡面強度產生了新的看法,跟刷子迪盧木多詳盡的描寫不同,始皇帝的描繪模糊不清就不說了,能直接提升戰力的技能幾近於無,無法想像被人貼臉後,政哥哥會怎麼應對。因此,各大論壇和貼吧甚至傳出了刷子單挑始皇帝的言論。
  • ——《始皇帝》
    今天推薦的這本書《始皇帝:秦始皇和他生活的時代》,將超越《史記》的視角,解開秦始皇一生的8個謎題,還原一個較為真實的千古一帝。從燒毀儒家典籍、坑埋儒生的焚書坑儒,以及修建萬裡長城等大型土木工程時殘酷役使民眾等行為來看,他應當被視為暴君;但另一方面,若從他結束了戰國分裂時代實現統一,統一文字、度量衡,以及推行郡退制、構建了中國歷代王朝基本政治體制這些來看,我們應當把他看作是一位有才能的君主。
  • 始皇帝
    今天也來聊一聊始皇帝,為什麼叫也那,因為《樊登讀書》最新一期講得也是《始皇帝》,一個日本學者寫的書。
  • 焚書坑儒之謎:你所認知的焚書坑儒是真實的嗎?
    在大多數人所認知的焚書坑儒中,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重要的事件。即始皇帝燒毀了許多珍貴書籍,直接影響了中國文化的傳承,同時也濫殺了許多儒士。也正是因此,它被認為是秦始皇的暴政之一。由此,大多數人對始皇帝的批評,厭惡之感,便也說得通了。但,事實真的是大多數人所認知的這樣嗎? 事實或許是另外一番模樣! 首先,焚書坑儒其實是一前一後發生的兩個事情,只是放在一起統稱而已。
  • 為何始皇在世無人敢反?
    再加上秦始皇為了自己的豐功偉業,大肆徵發徭役北修長城馳道,南修靈渠,焚書坑儒等一系列事情,秦朝被稱為暴秦,秦始皇也被視為暴君。 但卻沒有任何一個六國貴族或下層百姓能掀起大的風波,始皇帝猶如一座巍峨的大山,鎮壓住了一切牛鬼蛇神。為何始皇在世無人敢反?
  • 儒家堅稱始皇帝焚書坑儒,原來是這本書失傳了,四書六經少了一經
    始皇帝一生之中有很多的豐功偉績,統一六國南取百越之地,北築長城以此抵禦匈奴,廢除六國文字統一度量衡,每一件都對中國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就憑著這些功績就可以成為了歷代諸皇帝之首,其他皇帝比起他來說,依然很難達到這樣的高度。
  • 大秦帝國的滅亡之道:非始皇帝一人之過,實乃時代之過
    昏君胡亥,佞臣趙高如果說大秦滅亡的根源之一,必有胡亥趙高,始皇帝駕崩之後,趙高與李斯合謀,篡改詔書,扶持胡亥做了這天下的皇帝,要說這胡亥,可真了不得,簡直是昏庸的一塌糊塗,這給了趙高機會,也給了天下人一個機會。胡亥繼位前,逼死了公子扶蘇,繼位後,將兄弟姐妹盡數逼死。
  • 《始皇帝》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的首位皇帝
    為何秦朝的統治時期如此短暫?日本學者鶴間和幸選擇了超越《史記》的獨特視角,借用北大漢簡《趙正書》等珍貴史料,將秦始皇作為一個普通的秦代男子「趙正」來看待,並且追溯了秦始皇作為一個人的歷史意義。文章目錄1 《始皇帝》 內容簡介2 《始皇帝》 作者簡介3 《始皇帝》 閱讀收穫3.1 精彩片段4 《始皇帝》 思維導圖《始皇帝》 內容簡介秦始皇嬴政,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的首位皇帝,他的生涯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 女人能容納男人何種尺寸
    一般陰道大小從開口至子宮頸大約有7.5公分,但是在性交時,它的容量是有彈性的,可以容納任何大小的陽物進入。陰道內部距陰道口約三分之二陰道長度的區域,較陰道前端要敏感得多。雖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有G點,但有G點的女性,它的位置通常是陰道前壁,距陰道口3公分左右的地方。
  • 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解析"焚書"都燒了哪些書?
    可他卻又做出了焚書坑儒這樣的暴行,使得後人對他的評價,又多了一個&34;的稱號,那麼是什麼讓秦始皇頒下了焚書坑儒政令,又是哪些書非要燒掉不可?又有哪些人非殺不可呢?,很難在這樣思想混亂的背景之下實現真正的統一。
  • 歷史故事,始皇帝參加的閉幕式
    大一統之後秦王嬴政並沒有閒下來,對內他自稱為始皇帝希望讓自己的後代可以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為了突出大一統,把各國不同的文化開始逐漸統一,比如文字,度量衡,田制,律法等等。其中為了控制思想,還弄出了歷史文明的焚書坑儒事件。對外嬴政修築長城鞏固北方邊關的防禦,其中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就是這個時候的故事。在做這些事的同時,還開始準備修建「臭名昭著」的阿房宮。
  • 杜絕片面化,莫被帶節奏,「焚書坑儒」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焚書坑儒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主要有兩個導火索事件,首先就是給秦始皇求仙問藥的方士侯生、盧生逃走了;其次就是始皇帝的博士淳于越進言鼓吹學習周代分封制。 始皇帝求仙問藥的始末 世人皆知始皇帝痴迷長生不老,有誰知道,他其實是受了別人的蠱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