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壯文:Bwzswz)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右江上遊,西與雲南文山州相接,北與貴州興義市毗鄰,東與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緊連,南與越南接壤。總面積3.6252萬平方公裡。地形為南北高中間低,地勢走向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市共轄12個縣(市、區),2016年總人口417.17萬
百色市是西南地區出海出境的大通道,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鐵路、航空、航運、口岸「五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格局,成為中國與東協雙向開放的前沿。 百色市是全國生態型鋁產業示範基地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同時也是一個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大石山區、貧困地區、水庫移民區「六位一體」的特殊區域。
「百色」由「博澀寨」演變而來,系壯語,意為山川塞口地形複雜的地方。一說系壯語「拍洗衣服的地方」之意。據傳在鵝江與澄碧河匯合處,有一無底深潭,岸邊有村莊,村女經常在此洗衣,因而得名。 戰國時期,嶺南稱百越之地,百色屬百越的一部分。
山茶園
渠洋湖是一個大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水庫。位于靖西市城西北方向28公裡處,總面積為2469.9公頃(24.699平方公裡,或37048.5畝),總庫容量為9200萬立方米。 其中湖面面積為15540畝(10.36平方公裡,或1036公頃),湖長為15公裡,最寬處有1公裡,是百色市的第二大人工湖。水質優良,有大小島嶼十多個,沿岸有海拔一千多米的岜行山,以及掩映在綠樹翠竹當中的幾百個壯族幹欄式村寨。
鵝泉是一處面積達50餘畝的巨泉,泉水從石灰巖縫隙中湧出,匯入深潭,然後繼續東流,稱為鵝泉河。泉邊建有楊媼廟,廟前立有清代《鵝泉亭碑》等三塊巨大石碑,石碑所載的大都是歷史以來有關鵝泉的由來及題詩,廟內四壁題字碑刻眾多,映襯以山光水色,顯得極為清幽。泉中盛產鯉魚,據說人們在泉邊大聲呼喊,引起水面震動,鯉魚受驚便會競相躍出水面,便是靖西著名一景「鵝泉魚躍」。
蘆仙湖風景區位於平果縣城以東的那馬水庫,距縣城3.8公裡,毗鄰武鳴—平果二級公路。蘆仙湖發源於平果縣原耶圩鄉的蘆山,蘆山壯語發音是岜六,意思是像船一樣的山,岜六山下的水叫蘆江「蘆仙」二字取蘆江仙境之意。景區面積1032.5公頃,其中水域全長8.5公裡,面積85公頃,湖區水面寬闊,水深7-15米不等,最深的地方有40米。
布柳河,珠江幹流西江紅水河段支流。發源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縣岑王老山,流經凌雲縣、樂業縣、天峨縣三縣,於天峨縣八耐屯(龍灘庫區)匯入紅水河,全長160公裡,集雨面積3418平方公裡。 布柳河沿岸地帶,特別是仙人橋段,是集秀山、綠水、仙橋、奇洞於一體的漂遊觀光景區。被專家稱為「植物的王國,鳥類的天堂」,有「天堂之旅」的雅號。
水源洞旅遊景區位於凌雲縣城北百花山下,距凌雲縣城約1公裡,是凌雲縣著名的巖溶景點和佛教旅遊勝地,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治區級森林公園,百色市十八景之一。水源洞景區分為內洞和外洞兩部分。洞外綠堤兩道,垂柳、古榕遍岸,飛鳥爭鳴,兩座對稱排列的石拱小橋,古樸典雅。從洞內流出的河水冬暖夏涼,形成了一座天然泳場。
紅葉森林公園位於德保縣的紅葉景觀最美、最集中的百布水庫和上章湖水庫一帶,擁有廣西乃至全國少有的大規模楓林,漫山紅葉如火似霞,堪稱「南國紅楓天堂」,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紅葉森林生態旅遊勝地。
田東十裡蓮塘位于田東縣祥周鎮甘蓮村,由右江河汊古河道演變而成。塘的水面南北約十裡,塘裡全是一片綠荷,故名十裡蓮塘。 古有詩云:汪洋澄沏曲而長,荷葉婷婷翠蓋張。十裡花開香十裡,落霞紅映滿蓮塘。從田東縣城沿著二級公路往西約2公裡,就看到十裡蓮塘了。 蓮塘邊種有蔥翠的綠化帶,一條約2米寬的柏油路環繞在池塘邊上,隔著柏油路,外圍是連片的果園,菜地,農田。
靖西古龍山大峽谷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享有「山水似桂林,氣候勝昆明」美譽的廣西靖西縣湖潤鎮境內。風光旖旎的古龍山大峽谷,全長6.8公裡,集山水之靈氣,匯峽谷溶洞之精華,有漂流瀑布顯精神。擁古勞大峽谷、新靈大峽谷、新橋大峽谷三個大峽谷,容迎賓洞、百福洞、水簾洞三個暗河溶洞,攜古龍瀑布出煉化潭,遊刃三峽三洞,壯成奇觀。
舊州位于靖西市城南9公裡。清順治六年(公元1650年),為抵禦外敵侵攏,州治北遷計峒(今靖西市城)興建州城。據清《歸順直隸州志》記載:南宋末年,江西省廣信府廣豐縣(今江西省上饒縣地)人張天宗隨文天祥抗元,因兵敗,張天宗率部眾300餘人退走廣西,因途中迷路,看到這裡山清水秀、林木茂盛、氣候溫和,
就在此住下,與當地土民—起,闢墾山林,開荒造田,引水灌溉,還把內地先進技術和文化傳授給當地土民,使這個偏僻的壯族山區經濟文化得到發展,百姓安居樂業,成為邊地的「世外桃源」。
吉星巖位於德保縣南10公裡處,因地處吉星屯前的「星山」而得名,其秀麗的風光,多姿多彩的地形地貌,被專家稱為一個罕見的巖溶造型「博物館」和「天上迷宮」,又因不定期有不明飛行物出入巖洞更具神秘色彩的魅力。 2003年底,吉星巖被評為百色18大景點之一。投資5000萬元的吉星巖開發區已完成規劃評審。
樂業天坑群在方圓不到20平方公裡的崇山峻岭裡,分布著24個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目前已開發的有大石圍天坑、白洞天坑、穿洞天坑等,其中大石圍天坑為樂業天坑群中的代表,也是樂業人民的驕傲。 大石圍天坑群位於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百巖腳屯,形成於大約6500萬年以前,是一塊鮮為人知的秘境,集險、奇、峻、雄、秀、美於一體,是世界上罕見的旅遊奇觀。
此館建於清乾隆初年,由廣東旅邕商幫集資興建。原館分前、中、後三進,周邊配有廂房20多間,現僅存前進頭門。在廣西一些城鎮(如南寧、百色等),常有廣東商人建造的粵東會館,畫棟雕梁,古色古香,更雕塑許多人物和吉祥物。粵東會館為廣東商人聚會和洽談生意的場所。如今這些歷盡滄桑的建築在廣西百色,粵東會因為在那裡曾導演過中國革命的壯舉。當年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就是在這裡運籌、指揮百色起義。
廣西百色市澄碧湖風景婉約秀麗的澄碧湖,位於革命老區百色城東北七裡處,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一九八八年公布的第一批省級名勝風景區之一。澄碧湖位於百色城北7公裡處,原是一條地下河,後修建水庫,成為桂西一處著名的大湖。澄碧湖的湖面面積39平方公裡,湖水碧波蕩漾,壯闊又漂亮,是百色市著名的旅遊勝地。
目前湖區以自然山水劃分為九個景區,一共有二十七個主要景點,包括神奇的天然雅芒崖像、孔雀迎賓林、松林島、楓樹島、情人島、鯨魚島、水果綠洲等。湖區及周圍景色優美,有玲瓏的小島、碧綠的樹林、特色怪石和巖壁等,遊客來此可以在湖區南側一邊步行觀光,也可以乘船環湖遊覽。
樂業大石圍天坑群,世界天坑之最,具有稀少、奇特、險峻、恢弘、壯麗、秀美、生態環境獨特的旅遊觀賞價值。在天坑群26個天坑中,列入世界級的有大石圍、鄧家坨、大坨、穿洞、白洞、神木、拉洞等7個天坑,囊括了世界上天坑之精華,獨特的喀斯特地貌令其榮獲世界地質公園、國際巖溶與洞穴探險科考基地、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中國國家森林公園、中國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中國蘭花之鄉七項殊榮。
百色起義紀念館,位於廣西自治區百色市東北郊迎龍山。1999年百色起義70周年前夕建館,江澤民總書記題寫館名。 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張雲逸、陳豪人、李明瑞、韋拔群、雷經天等,領導了威震南疆的百色武裝起義。百色起義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桂系軍閥的囂張氣焰,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紀念館大門四根粗大圓柱穩穩地支撐著皇冠形的外廊,象徵著百色人民頂天立地、氣壯山河、砥柱中流的氣魄。在大門上方的正中,鐫刻著江澤民總書記題寫的「百色起義紀念館」七個行書鎦金大字。大門兩側分別是高7.3米、寬8.9米的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場面。
1984年建碑,碑高23.9m,形似直刺蒼穹的紅纓槍和大刀。碑座正面、背面和兩側分別為鄧小平同志親筆題詞、紀事碑文和漢白玉浮雕。後方坐落《英魂千秋》雕塑,上面鐫刻百色起義時期犧牲的3989位百色籍烈士名錄。是全國首批烈士紀念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通靈大峽谷風景區位于靖西縣城東南部32公裡的湖潤鎮新靈村,古龍山水源林自然保護區的南端,離廣西首府南寧市230公裡,距德天跨國大瀑布29公裡。由念八峽、通靈峽、古勞峽、新靈峽、新橋峽組成,總長10多公裡,通天徹地,靈動飄逸,猶如地球上一道美麗的傷痕。
山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