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生態新城: 城市副中心活力綻放

2020-12-11 騰訊網

每天清晨推開房門,75歲的肖登維總是先深吸一口氣,好好品味一下最新鮮的空氣。他生於四新、長於四新,後成為四新農場的第一批工人。如今的四新讓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還是這片曾經熟悉的土地,但日新月異的變化令他目不暇接。

打開地圖,四新片區位於漢陽西南部,距離王家灣商圈3.7公裡,距離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3.8公裡,與鍾家村商圈、王家灣商圈構成一個大三角,分別代表著漢陽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城因橋興,四新片區是繼鍾家村、王家灣後,漢陽第三個依託橋梁而興起的區域。「兩江六湖」相擁,江城大道、四新大道為軸,白沙洲大橋、鸚鵡洲大橋、楊泗港大橋3座跨江大橋環繞,僅用14年時間,漢陽四新就從一片農田蝶變成最具活力的城市副中心。

14年間,這片17.43平方公裡土地的命運被改寫:19個城中村實現了改造,3.5萬餘居民變成「市民」,個人命運得以改變;國際博覽中心建成、40多個大型商業項目陸續落地、數十家知名開發商蜂擁而至、數千億資金湧入,四新走上了一條全新的發展之路。

鍾家村賦予了漢陽輝煌的過去,王家灣給予了漢陽飽滿的現在,四新則是漢陽未來的名片。

新城市

14年崛起四新生態新城

「街道裡每一棟房子都是新的,最『老』的房子也不過10多年的歷史」,四新街黨工委書記陳明才說。

14年時間再造一座現代化新城,依靠的是漢陽人拼搏、創新和奉獻精神。

2006年,江堤街開始啟動拆遷改造,僅僅用了8年時間,就完成了全部12個自然村的改造,建成了12個集團公司、13個居委會,「正是有了群眾的支持和理解,才能保證改造速度」,江堤街黨工委書記羅雙蘭說。

規劃中的四新片約有八成是農用地和居民區,地勢低洼,逢雨必澇,四新人創造性拿出了「填平場地、再建新城」的全新方案。從2005年到2012年,建設方用了7年時間將四新片區平均填高2.3米。

追求完美、止於至善,四新生態新城從規劃之初就註定了它的不平凡。

規劃制定之初,美、英、德、澳、荷等國專家為規劃獻計獻策;美國、德國、荷蘭以及本地的4家單位組成國際聯合體,編制綜合交通方案,匯集當時全球最先進理念,「規劃非常超前,至今仍然不落後」,武漢新區建設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荊武說。

14年彈指一揮間,規劃藍圖已初步變成現實。

四新已建成「六橫五縱」路網結構,道路密度位居武漢市之首;打造6條水系貫穿片區,形成「三縱三橫」格局。

作為全國試點區域之一,四新片區的「海綿城市」建設已全部完成,城市排水、蓄水功能得到極大提升,「逢雨必漬」的歷史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先後開工建設道路、橋梁、水系、景觀、電力等工程上百項,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約130億元,打造了一座交通便利、生態宜居的綠色新城」,武漢四新生態新城管委會綜合計劃局副局長劉克君難掩激動。

新業態

現代會展服務形成產業龍頭

8月28日,湖北省第一家以電子競技為主題的酒店——綠地魔奇酒店開業,它面向都市潮流青年娛樂、居住需求升級,打造集「娛樂、居住、社交、購物、服務」等多功能交互的「青年樂園酒店」。

雖然建設之初曾有不少人質疑,但它開業後成為四新片區吸引年輕人的「磁極」。

新的城市需要新的產業結構,新產業鏈的不斷創新、拓展也會推動城市的轉型發展。

在武漢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中,四新片定位為建設和培育國際博覽、商務辦公等生產性服務職能,會展產業是片區的龍頭產業。

截至2018年,國際博覽中心共舉辦各種展覽、會議1215場次,僅2017年一年就舉辦76場次,接待人數269.66萬人次,收入2.14億元,「會展業對周邊相關產業的拉動效果更加深遠。」劉克君說。

以四新生態新城為龍頭,四新片區大力發展以會展會議產業和旅遊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會展業產業集群。同時制定優惠政策,引入會展企業、總部經濟、路橋設計企業、文化旅遊、商業地產、公益性項目等40餘個項目,總投資額達800多億元。

高速發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招商過程中,項目品質不夠優,產業結構還要進一步優化」,四新街黨工委書記陳明才坦言對發展現狀並不滿意,正在規劃圍繞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等新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新市民

創新治理加速社會融合

每天早上6點多,江堤街江欣苑社區書記胡明榮都會出門,繞社區步行至少一圈,見人問候,遇事傾聽,現場收集問題、解決問題。時間一長,這就形成了「6點晨步法」,每天早起「遛彎」的不再是她一個人,而是全社區的黨員幹部。

江欣苑社區原是一個漁業村,城中村改造後,村民們都變成了「市民」,但適應新身份還無法一蹴而就。在胡明榮的帶領下,社區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經濟發展,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下的城鄉社區治理新路,村民們真正融入了城市,被中組部譽為全國「村改居」成功轉型樣本。

「原來兒子背著我買房搬了過來,我很生氣,但現在我一點都不後悔了」,四新街瀾菲溪岸社區居民王忠堂笑著說,「這裡各種服務設施都很齊全,社區經常舉辦活動、提供志願服務,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

四新街規劃人口17萬,本地原有人口只有6000人。四新開發後,吸引了武漢周邊地區大量人口遷入。為了幫助這些新市民融入城市,街道逐漸摸索出了基層治理的「四新模式」。

瀾菲溪岸社區與物業進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無縫連接,同時通過智能「享家社區」及「享當家」APP,為廣大居民提供全面便捷的服務,培養了居民的歸屬感。社區也先後榮獲全市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平安示範社區等一系列榮譽。

「新城建設不是資本的簡單堆積,我們的辦法就是人性化服務,堅持和居民做朋友,社區、物業同時跟進,千方百計解決市民的合理訴求。」四新街辦事處主任吳紅文說。

新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創新創業熱土

14年轉瞬即逝,如今的四新仍舊在不斷創新變化中。

未來,四新的城市建設將會更加精緻。令人驚嘆慕不已的國博雙子塔工程悄然啟動;國際博覽中心中央水系兩側的200多萬平方米商業帶已經開始招商;世人矚目的方島生態文化區建設也正在推進中,規劃藍圖正在逐步完成點睛之筆。

未來四新的產業結構也將更加多元。隨著漢陽區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未來的四新片區將成為創新創業熱土,大批創新型企業將湧入,片區也將著手打造樓宇經濟,引入企業總部、設計中心,努力打造總部經濟集聚區。漢陽區將把優質會展資源與區域優勢產業融合發展,布局形成集展覽、會議為主導功能,匯集科創、文旅、商務總部、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複合型生態服務體系,打造城市重要經濟發展引擎。

劉克君滿懷豪情地表示,四新片區正在向建設華中會展中心、華中外事商務活動中心、國家路橋工程設計中心、區域汽車及醫藥貿易中心、市級文化中心的目標前進。

相關焦點

  • 北京城市副中心為什麼選在通州?
    2005年,通州新城與順義新城、亦莊新城成為北京重點發展的三個新城;其中通州新城還被定位為「北京未來發展的新城區和城市綜合服務中心」,是中心城行政辦公、金融貿易等職能的補充配套區。這在11個郊區新城中是絕無僅有的。2009年,通州的地位進一步得到強化。
  •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哪裡?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一座怎樣的「城」?
    新華社記者李斌、關桂峰、孔祥鑫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近日啟用,意味著作為北京新「兩翼」之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北京空間格局調整邁出重要一步。作為北京新「兩翼」之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究竟是一個什麼模樣?未來會發展成一個什麼樣子?記者近日走進這座正在興起的未來之城進行探訪。
  • 漢陽四新生態新城呼之欲出
    發力撬動會展經濟「新一極」漢陽四新生態新城呼之欲出本報訊(記者章鴿 通訊員肖瀟)上月中旬,漢陽四新生態新城「引爆項目」全國第三、華中地區最大國際展館的武漢國際博覽中心亮相,連續多場精彩秀展共迎來40萬中外賓客。
  • 北京城市副中心未來什麼樣?十大關鍵詞帶你讀懂→
    一、新時代的精品城市 城市副中心控規批覆強調要把城市副中心建設成為新時代的精品城市。我們理解,就是要通過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精準服務,努力把副中心建設成為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成為首都的一個新地標,成為新時代城市建設發展的典範。
  • 十大關鍵詞帶你解讀北京城市副中心未來什麼樣
    一、 新時代的精品城市 城市副中心控規批覆強調要把城市副中心建設成為新時代的精品城市。我們理解,就是要通過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精準服務,努力把副中心建設成為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成為首都的一個新地標,成為新時代城市建設發展的典範。
  • 你可能都沒聽過的——武漢十大城市副中心,正在崛起!
    眾所周知,根據《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9-2035)》,城市副中心規劃有江漢灣、四新、南湖、魯巷、楊春湖、宋家崗、武湖、諶家磯、沌口、豹澥等地區,比武漢市早期規劃的4個城市副中心又多出了6個。城市副中心的提出,對區域定位和地位有很大的升級,也直接影響了區域未來的發展,下面我們具體來說說這10個城市副中心的最新建設進展。
  • 區域|深化對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認識和認同
    建設城市副中心不僅是北京城市空間格局從「單中心」向「多中心」調整優化的重大舉措,而且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項標誌性工程;不僅可以為黨和國家在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區更好布局「四個中心」功能騰挪空間,也將為主城區和副中心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生活服務空間;不僅有助於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資源向其他人口密集區更均衡配置,還將為包括副中心在內的北京市各區及周邊新城增強要素特別是人才吸引力創造條件;不僅是中心城區向副中心疏解非首都功能
  • 在長沙城北,打造一個城市副中心!
    促成金霞城市副中心納入長沙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對促進金霞片區的高質量發展,提升北城的發展地位,激發北城的發展活力,具有重要深遠的戰略意義。▲金霞片區綜合交通規劃圖生態本底良好優美的生態環境是城市副中心選址的重要條件之一。
  • 新漢陽、新中心、新商圈、新地標 四新城市副中心再出發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葉學平、湖北省房地產經濟學會專家委員殷躍建、湖北省楚商聯合會副秘書長王濤等專家齊聚,與四新片區開發商代表城投四新之光、國博新城和綠地財富中心及四新天地運營商代表綠城青悅城,共同探討四新城市副中心的美好未來。
  • 規劃為城市副中心啦
    日前,元和活力島城市副中心提升改造規劃設計方案在蘇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網站發布公示根據方案:元和活力島城市副中心位於相城元和省級高新區片區,居於東西向生態廊道中心;毗鄰人民路,周邊交通便捷,本次提升改造設計對區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北京市副中心控規什麼意思 北京市副中心控規有哪些看點解讀
    《城市副中心控規》有許多創新,對於全國其他大城市新區建設具有示範作用。二、堅持高質量發展,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的重要一翼。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與河北雄安新區形成北京新的兩翼,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城市副中心建設不是簡單地造一個新城,而是要打造一個不一樣的和諧宜居之城。
  • 蘇州吳中區越溪橫涇片區總體規劃為城市副中心
    未來,越溪橫涇片區定位為蘇州中心城市「一核四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蘇州市城市副中心。該片區也將是蘇州未來重要的科技創新實踐區、生態休閒旅遊地和文明和諧宜居地。具體內容如下:《蘇州市吳中區越溪橫涇片區總體規劃(2011-2030)》(以下簡稱2011版總規)於2012年2月編制完成,並於2012年5月獲蘇州市政府批准。
  • 武漢城市副中心規劃,官方回應來了!
    為什麼黃陂有兩個城市副中心宋家崗和武湖,而作為國家級開發區的東西湖卻一個城市副中心都沒有?吳家山只是個新城區中心?,新一輪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對原城市空間結構作了重大升級。即留言中反映的宋家崗城市副中心是服務東西湖、黃陂有關功能區的綜合性臨空副城中心,並非僅服務宋家崗地區。
  • 通州「城市副中心」提法4年前已提出
    其中提出要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通州區的新定位自此引發廣泛關注。近日,一則《通州定位發生重大變化:市行政副中心變城市副中心》的文章通過朋友圈不斷傳播。文中截圖對比顯示,通州區官方網站一些細節悄然發生變化,原「市行政副中心建設」的欄目更名,變成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
  • 黃興鎮:打造長沙城市副中心
    縱橫交錯的城市主幹道,則將黃興鎮與長沙市區和星沙城區實現無縫對接。  黃興鎮正在全力打造「四橫三縱」的路網格局:「四橫路網」中,西接長沙市香樟路的黃江公路已建成,繞城高速(三環線)東南段正在建設中,勞動東路正在拉通,湘府東路也即將啟動建設;「三縱路網」中,泉沿公路已建設完成;長株高速已建成通車;黃興大道南延線也已啟動建設。
  • 這組照片,記錄漢陽四新從國民農場到城市副中心的蛻變之路!
    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前期,「破四舊、立四新」成為當時的「時髦」口號。於是,這裡被命名為具有「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含意的時髦稱謂——四新農場。對於城市規劃來說,漢陽四新地區17.43平方公裡的土地,是武漢市三環線與二環線之間也是武漢主城區最後一片成規模的未開發土地,規劃上以江城大道、四新大道為「十字軸」,形成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企業總部為主體的生產性服務中心及生態居住新城,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會展中心,打造"兩型社會"建設重點示範區。
  • 九問通州——寫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啟用之際
    隨著改革開放和首都發展,通州定位先後歷經了衛星城、新城、城市副中心的演變。1993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1991年-2010年)》,通州定位為北京衛星城。2005年國務院批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提出了新城發展戰略。
  • 多巴新城:悄然崛起的「未來之城」
    的總規劃,西寧市緊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緊緊圍繞省委「一優兩高」戰略部署,按照「一區兩翼四園」區域協調發展布局,以河湟文化為內涵,逐步將多巴朝著全省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旅遊產業改革創新區為標誌的省會城市副中心全力打造。
  • 未來之城在崛起: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有條不紊
    萬人奮戰的副中心工地,辦公大樓四天就長出一層,直追當年的「深圳速度」。四通八達的交通環廊,將使副中心核心區域的小汽車基本在地下行駛,地面的開闊空間,主要交給行人和自行車,打造愜意的慢行系統;——在6號線、八通線、7號線東延的基礎上,新的副中心地鐵線路正在規劃,將形成七橫三縱的軌道交通線網,實現副中心與中心城區和新城之間的快速通達;——全長約13.5公裡的東六環通州段,已經著手拓寬改造,局部段落將結合城市副中心建設要求,改為地下隧道,減輕過境交通的幹擾
  • 城市副中心,正在以你想像不到的速度發展中!
    首都兒科研究所及附屬兒童醫院   擬在城市副中心選址建設通州院區,將承擔副中心及周邊居民的兒科基本醫療服務,力爭2018年開工建設。   婦產醫院   將在通州選址建設新院區,力爭2018年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