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伏瞻:中美貿易差額有統計口徑不一致的問題

2020-12-19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劉錚)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近日表示,中美之間存在較大的貿易差額,既有經濟方面的原因,也有統計口徑不一致的問題,這需要雙方從不同方面共同努力來解決。

    謝伏瞻在會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代表時說,對於貿易統計數據誤差,各國統計機構和研究機構都很關注。弄清統計誤差產生的原因,有利於我們正確認識和解決問題。

    貿易差額指的是在一定時期內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之間的差額。由於中美貿易統計口徑的差異,中方統計的2005年中美貿易順差超過1000億美元,而美國方面的對應統計數字接近2000億美元。

    目前,中美雙方對外貿易統計都是按照原產地原則進行的。越來越多的國際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認為,這種統計原則對於轉口貿易和加工貿易的統計,往往存在較大誤差。

    中國統計學會會長李德水指出,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是國際分工的結果,是東南亞、東亞等許多地區對美國貿易順差的疊加。發展中美貿易對兩國都是有益的。對於統計誤差,兩國專家都有責任去研究解決。

相關焦點

  • 習特會:中美啟動貿易談判「百日計劃」 縮小貿易差額
    據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雖然較上年較少了5.5%,但仍高達3470億美元,佔美國貿易逆差總額的將近70%。 巨額的貿易逆差與川普政府倡導的「公平貿易」、「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執政理念格格不入,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成為川普貿易施政的重要選項。在上任不足百日裡,川普多次表達了解決貿易逆差問題的決心和並開始付諸行動。
  • 中國商務部:統計口徑、匯率折算率差異致中港去年底貿易數據有別
    FX168訊 中國商務部周三(2月3日)表示,去年12月中國和香港貿易數據出現較大差異,主要原因在於兩地統計口徑不同,匯率折算率不同等因素,當月的貿易數據從總體上看是基本正常的。
  • 為什麼成都市發布會和官方通報數據不一致?官方:時間統計口徑問題
    會上,成都市衛健委主任謝強對「為什麼成都市發布會和官方通報數據不一致?」進行了解答。謝強:自今年1月成都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成都市堅持及時、準確通報相關信息,並通過健康成都官微對外發布權威信息。參考國家和省衛健委通報的建議,數據都是前一天的0-24點。12月7日開始,情況有了一些變化。
  • 美對華貿易逆差背後真相是什麼 所謂貿易逆差從何而來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美國對華「301調查」有一個堂而皇之的藉口,就是美對華貿易逆差超過千億美元。那麼,這千億美元貿易逆差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對於美方關於中美貿易逆差的統計數據,專家表示,這是被嚴重高估的,因為兩國統計口徑存在較大差異。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國際貿易室主任 東豔:中美雙方統計專家組成的工作組,經過測算,美方的貿易差額,他們的測算通常會高估20%左右。 那麼,中美貿易逆差從何而來?
  • 發布會和官方通報數據不一致?回應:時間統計口徑問題
    對此,有網民發出疑問:晚上發布會和早上官方通報的數據不一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12月11日晚上9點,成都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專題發布會上,成都市衛健委主任謝強進行回應。12月7日開始,情況有了一些變化。自郫都區報告了首起確診病例以外,為更快的通報最新進展,及時回應公眾關切,成都決定於每天晚上9點召開新聞發布會,第一時間跟進、通報各種情況,截至時間都是當天的18點。所以出現數據不一致的情況,源於統計的口徑問題。
  • 商務部:中美巨額順差"華而不實" 易被數字誤導
    在昨日的中美經貿論壇上,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則強調,中美之間的巨額貿易順差「華而不實」,若分析其利益結構,雙方的利益分配大體平衡。數字誤導中國海關統計,2005年中美貿易總額達2116.3億美元,其中,中國對美國的出口1629億美元,從美國進口487.3億美元,順差為1147.7億美元。
  • ...最新通報⑧丨發布會和官方通報數據不一致?回應:時間統計口徑問題
    對此,有網民發出疑問:晚上發布會和早上官方通報的數據不一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12月11日晚上9點,成都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專題發布會上,成都市衛健委主任謝強進行回應。12月7日開始,情況有了一些變化。自郫都區報告了首起確診病例以外,為更快的通報最新進展,及時回應公眾關切,成都決定於每天晚上9點召開新聞發布會,第一時間跟進、通報各種情況,截至時間都是當天的18點。所以出現數據不一致的情況,源於統計的口徑問題。
  • 謝伏瞻、陳潤兒出任河南省委書記、副書記
    根據官方履歷,謝伏瞻1954年8月出生,湖北天門人,曾在華中工學院計算機系學習,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機械工業部機械科學研究院工業自動化專業。  上世紀90年代,謝伏瞻曾長期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作,仕途也開始於這裡。其間,他曾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交流。1995年,謝伏瞻出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主任,成為正局級幹部。
  • 丁安華丨讓他三尺又何妨:中美貿易協議的啟示
    具體測算商品和服務的年度進口金額時,存在一個如何理解基數的問題。我相信兩國的談判團隊對基數的理解不會有歧義,但從外界看,基期數據的口徑仍模糊不清:究竟是基於中國進口數據還是美國出口數據?中美數據的差異,可能來自於轉口貿易、運輸/保險成本以及關稅等方面。
  • 中美貿易嚴重失衡是川普挑起貿易戰的直接原因
    自從18年以來中美貿易戰莫名其妙的打響了,網上流傳著各種各樣的中美貿易戰起因版本,那麼形成中美貿易戰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我們通過數據來說明 1、中美貿易嚴重失衡是川普挑起貿易戰的直接原因,美方要求中國降低美對華貿易赤字1000億美元,進一步開放市場。
  • 2012-2019年中國與阿爾巴尼亞雙邊貿易額及貿易差額統計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數據來源:中國海關,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四、中國與阿爾巴尼亞貿易差額2019年中國與阿爾巴尼亞貿易差額為49822.1萬美元,相比2018年增長了6598.50萬美元。
  • 丁安華|讓他三尺又何妨:中美貿易協議的啟示
    資料來源:Macrobond、招商銀行研究院具體測算商品和服務的年度進口金額時,存在一個如何理解基數的問題。我相信兩國的談判團隊對基數的理解不會有歧義,但從外界看,基期數據的口徑仍模糊不清:究竟是基於中國進口數據還是美國出口數據?
  •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19年7月我國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數據
    2019年7月,我國國際收支口徑的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收入16384億元,支出14469億元,順差1915本表所稱貨物和服務貿易與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貨物和服務口徑一致,是指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發生的交易。月度數據為初步數據,可能與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數據不一致。2. 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數據按美元編制,當月人民幣計值數據由美元數據按月均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折算得到。3.
  • 中美貿易摩擦的事實、原因與應對
    這是中國在國際貿易上存在的問題,接下來需要大家有個心理準備,因為我要話鋒一轉了。   3、把貿易差額的形成原因簡單歸為中國也不靠譜   正如前面所述,在國際貿易上,中國確實存在著很多問題,但我要說的是,如果要具體到中美貿易差額的形成,中國還真不是主要原因。   我們先來看一個表。
  • 2020年1-6月中國與斯洛伐克雙邊貿易額及貿易差額統計
    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6月中國與斯洛伐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47728.1萬美元,其中:中國對斯洛伐克出口商品總值為14986.8萬美元,中國自斯洛伐克進口商品總值為32741.2萬美元,中國與斯洛伐克貿易差額為-17754.4萬美元。
  • 中美貿易戰對半導體產業鏈有何影響?
    打開APP 中美貿易戰對半導體產業鏈有何影響?因此中美貿易摩擦對上述細分領域中出口美國收入佔比較高的企業有一定不利影響。上述細分領域主要集中於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中上遊。 針對封測產業而言,由於其位於半導體產業鏈後端,且目前並不屬於美國重點限制的細分領域,因此中美貿易政策變化對國內封裝測試企業的影響,主要來自於上遊企業傳遞而來的間接影響。雖然中美貿易摩擦導致部分產業鏈中上遊企業的境外銷售收入有所下降,但上述企業目前主要的增長驅動力在於高端集成電路的新產品開發以及國產化替代。
  • 中美貿易戰的「醉翁之意」與應對策略
    貿易戰的主戰場不在引致中美貿易順差的加工貿易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加工貿易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形式。目前,中國貨物貿易順差超過一半來源於由外資企業主導的加工貿易。這些外資企業從日本和韓國等國家進口中間品,再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加工組裝,出口最終品到歐美發達國家。
  • 中美貿易戰的實質是什麼?淺談中美貿易戰的實質
    從18年3月美國挑起貿易戰開始,中美在次次你來我往的出招中,讓我們來看看這次中美貿易戰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何會本次貿易戰會經歷如此複雜?中美貿易戰的實質是什麼?淺談中美貿易戰的實質     根據歷史經驗,中美兩國間貿易爭端的直接原因是兩國間貿易的不平衡,而貿易不平衡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美元的「特裡芬難題」是導致美國貿易逆差的內在原因。如果美國不放棄美元國際貨幣功能,僅僅依靠削減從其他國家的進口規模和本國的再工業化戰略,美國貿易平衡問題仍然難以從根本上得到化解。二是美國的貿易赤字與其自身「製造業空心化」密切相關。
  • ...股價再跌超8% 回應深交所問詢稱IPO申報數據不一致因統計口徑不同
    新京報快訊(記者嶽清秀)今天(11月27日)華大基因收到深交所問詢函,被要求對兩個版本的IPO申報稿數據不一致以及公司控股股東涉及訴訟的相關問題進行說明。今晚,華大基因發公告回應稱,招股書兩次預披露稿的數據差異是統計口徑不同造成的。當天華大基因股價下跌8.35%,收於190.81元/股。
  • 姜超:中美貿易衝突升級誰受傷?
    考慮到限制進口對國內通脹有向上壓力,但出口受限對通脹又有向下壓力,中國整體上還是貨物貿易順差國,且規模較大,中美貿易衝突對國內整體通脹影響或有限。  長期衝突或難避免,改革開放提升實力!經濟角度不該衝突,政治角度或難避免。從經濟利益來看,中美兩國經貿關係密切,大規模貿易戰對兩國經濟都是嚴重的互相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