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訊 中國商務部周三(2月3日)表示,去年12月中國和香港貿易數據出現較大差異,主要原因在於兩地統計口徑不同,匯率折算率不同等因素,當月的貿易數據從總體上看是基本正常的。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在例行發布會上並稱,中國檢驗檢疫部門應美方要求正就美國大米輸華檢驗檢疫事宜進行磋商。相關準入程序尚未完成,目前尚無美國大米出口到中國。
據海關總署公布,去年12月內地對香港出口額為460億美元,而香港公布的進口數據是237億美元。
沈丹陽表示,內地與香港一直存在貿易統計差異。十幾年來,內地統計的出口額都高於香港統計的進口額,差額最高時達到過250億美元。
造成統計差異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內地出口至香港的轉運貨物,主要包括集成電路、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在內地生產後先出口至香港分撥中心,再轉運全球;而港方將其視為轉運業務,不納入進口統計。再比如,對原產於日本、韓國、臺灣等經內地組配後出口香港的貨物,港方按照原產地規則,不將其納入自內地進口統計,而納入自他國(地區)進口。
而且兩地貿易多以人民幣和港幣作為結算貨幣,在折算成美元時,兩地使用的匯率折算率不同。內地以外匯局前一個月底發布的《統計用各種外幣對美元折算率表》折算,香港以當月平均匯率折算。去年12月以來,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的價差進一步擴大。當本月匯率發生較大波動時,兩地美元統計數據就會產生一定差異。
此外,通過對比往年數據,每年年底內地對港進出口都會出現較高翹尾因素,兩地統計差額會高於平常月份。
主要原因是不少企業年前集中出口、搶出口,以避免受春節後開工遲滯影響。2015年12月,中國不僅對香港出口較快增長,對歐盟、印度、韓國、澳大利亞、臺灣等多個貿易夥伴出口都在增加。
中國海關此前公布,以美元計價,中國12月出口同比下降1.4%,進口下降7.6%,雙創半年來最小降幅;路透調查預估中值則分別為下降8%和下降11.5%。當月貿易順差600.93億美元,路透預估中值為530億美元。
對於2月4日TPP籤署儀式將在紐西蘭舉行,沈丹陽稱,目前,中方仍在根據有關案文對TPP進行全面、系統的評估。中國將繼續積極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和中日韓自貿區等談判,希望亞太地區的各項自由貿易安排能夠相互促進,共同為亞太地區的貿易投資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校對:星晴
版權申明:FX168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原作版權,但因數量龐大無法逐一核實,圖片所有方如有疑問可與我們聯繫,核實後我們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