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雞成了壓垮明朝這個瘦駱駝最後那根稻草?

2020-12-15 東北發現之旅

明朝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漢族統治的終結者,這個朝代的滅亡有很多因素,多年朝政頑疾的累積沉澱,自然災害趁機作亂,民不聊生揭竿而反, 外族邊境騷擾侵犯等等,究其主要原因就四個字:「內憂外患」!

一直以來,人們都把大明亡朝的積怨歸結於大清,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首先李自成帶領農民起義軍攻進北京城,無能的崇禎衰帝無望的情況下自縊煤山,清軍只是從闖王手中搶了大明江山。

但是,如果清軍不佔領北京,大明南方政權或許得以保留和發展,那麼大明亡朝或許可以延續。問題的焦點是,清軍殺入了北京城才得以南下入主中原。

那麼,當時清軍單憑鐵騎到底能否攻破北京城堅固的防守呢?

明朝是一個以武定天下的朝代,火藥大概是在唐朝末年才應用於軍事,在明代得到迅速發展,是我國古代火藥火炮最鼎盛時期,其中遠攻威力最大當屬「紅衣大炮」,登州是明代火炮的製造基地。

據史料記載,清軍和明軍多次交手,其中著名的「寧遠之戰」「寧錦之戰」等,「紅衣大炮」發揮巨大威力,明軍大勝。

清軍身居北漠,多年遊牧擅長騎射,火炮見都沒有見過。和明軍對壘,屢戰屢敗,皇太極深知吃虧在火炮上了。但是,清軍沒有火炮技術,只能「望炮興嘆」。

崇禎四年,清軍重兵攻打遼東,登州府派800明軍前去增援。明軍的增援部隊行進到滄州的時候,由於軍紀不嚴,士兵到當地百姓家偷了一隻雞。不曾想這隻雞的主人是皇親國戚,勢力強大,偷雞的士兵被割了耳朵遊街,帶兵將領也受到無盡羞辱。最後,這支800人的增援部隊譁變,集體投降清軍。

皇太極有了明軍的鑄炮技術,如獲至寶,更主要的是清軍不僅成功仿製了「紅衣大炮」,還做了諸多改進,讓鑄炮工藝領先於明朝。

崇禎十二年,清軍攻打錦州,在松錦之戰上,六十門自製的紅衣大炮發揮了極大威力,明朝固若金湯的錦州被清軍攻破。

順治元年,皇太極帶領清軍開始了入關戰爭,首戰潼關,由於火炮沒有運達,清軍迴避李自成的大順軍,休戰1個月後,開始用紅衣大炮猛轟潼關,大順軍畏於炮火潰敗南逃。清軍勢如破竹,成功入主北京城。

順治二年,清軍南下剿明,在揚州遭到史可法帶領的明軍頑強阻擊。清軍調集紅夷大炮轟擊揚州城,製造了震驚世界的「揚州慘案」。

所以說,清軍入主中原全憑紅衣大炮;明朝滅亡,一隻雞便是壓垮駱駝的那根最後稻草。

相關焦點

  • 壓垮明朝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此之前,中國因為一直的貿易順差而導致巨量白銀的流入,明朝朝廷利用大量流入中國的白銀解決了貨幣混亂的經濟局面,將白銀作為本位貨幣使用,並推行一條鞭法,以白銀計價收稅,從而實現了經濟的貨幣化,政府稅收和支付體系的貨幣化,促進了經濟的巨大增長。但由於白銀的供應完全依賴貿易進口,所以當經濟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白銀的供應量無法與之匹配,逐漸形成通過緊縮。
  • 如何用英語表達「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本意是,一個人不停的往駱駝背上放稻草,不停的放,最終量變引起質變,不堪負重的駱駝最終承受不起的時候,轟然倒下了。雖然一根稻草的重量微乎其微,但是千裡長堤,毀於蟻穴,最後一根稻草就是量變到質變的導火索。
  • 《駱駝祥子》:生存圖鑑——有夢想肯努力卻敵不過現實的三根稻草
    《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就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他也努力過,可現實卻讓他一次次的失去。他也猶如石春梅一樣,被現實中的三根稻草擊垮了。《駱駝祥子》這本書結合了時代的特徵,講述了祥子努力奮鬥的得失人生。通過祥子拉車、買車的人生故事述說了那個時代一個底層人物的不易與辛酸,從一開始生活充滿希望墮落到一個人見人厭的行屍走肉。
  • 壓垮駱駝的那些稻草——《駱駝祥子》主題探討
    師:這節課我們討論《駱駝祥子》。《駱駝祥子》這本書我們班很多同學在開學初就讀過了,也有同學自己寫了非常好的賞評文章,尤其是王晟權同學的。也正是晟權同學的文章給了我啟發,我把這節課的主題定為「壓垮駱駝的那些稻草」。「駱駝」是祥子的外號,祥子夢想走向破滅,就像是駱駝身上稻草一根一根加上去,最終,最後一根稻草加上,駱駝垮了。
  • 什麼是壓垮你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直以來,都好像是提著一口氣生活,我們努力憋著那口氣,方案做到凌晨,OK力氣活,OK鞋子被弄髒,OK>收入趕不上支出OK房租不停不停地漲OK分手OK被家裡催婚OK但總是在一件無關緊要的事面前,不知道撐了多久的那根弦,
  • 袁崇煥死也沒料到,做了這事,成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給了人們無限遐想:如果明朝不亡,近代是否就沒有這樣的屈辱?崇禎帝和袁崇煥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然而這一君一臣牽扯的一樁案子成為了壓死大明這個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倆也成了有名的亡國之君與救國之臣,是什麼樣的案子呢?
  • 由一隻雞引發的叛亂,一隻雞怎麼影響明朝的命運?這不是玩笑?
    一隻雞引發的叛亂,其實說的是崇禎四年發生在遼東地區的」吳橋兵變「。關於吳橋兵變的具體細節我們就不詳細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一下,網上很多介紹的文章。我們關鍵說說吳橋兵變的原因和影響。
  • 財政大權集中與基層社會控制,如何成為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另一種角度看明朝衰亡,其實是與這兩大控制手段是密切相關的。在探究明朝衰亡的過程中,我們也應當了解財政大權的集中以及基層社會控制,是如何成為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如果明朝政府依舊強勢,這兩大手段本不至於將明朝推向深淵;奈何事實並非如此。三、逐漸沒落的大明政府,兩大手段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開國皇帝朱元璋時期,鞏固政權的需要是一個強大政府無法避免的問題。
  • 電子閱讀只是壓垮實體書店的最後一根稻草
    電子閱讀只是壓垮實體書店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且由於書籍商品所擁有的特質,在這個領域就更加適合電商開展業務。網絡書店比及實體書店,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成本低。實體店的經營成本中,房屋租金約佔利潤的10%左右,人工等其他成本接近15%,一本書如果打八折買就基本沒有利潤了。而這些經營成本對電商而言,這些成本要低得多。
  • 曹操怎麼死的|內憂外患加上疾病纏身,迷信方術成壓垮駱駝的稻草
    但是,此舉也遭到漢獻帝以及忠於漢室的士大夫們的強烈反對,當年的衣帶詔事件,就是一次反抗曹操的嘗試,但因為當時曹操正如日中天,劉備等人又未成氣候,所以反曹之事才不了了之。但隨著劉備的強勢崛起,曹操取代漢獻帝的意圖越來越明顯,以及曹操晚年在軍事上的不斷失利,曹魏集團內響應劉備、反對曹操的政變就接二連三出現了。
  • 鼠疫是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為何清末東北鼠疫能被成功控制?
    對於李自成東徵這一個半月的歷史,實在充滿了太多的魔幻,有的時候甚至會讓人產生懷疑,明朝怎麼會這樣不堪一擊,明朝的士兵真的這樣慫,望風而降?如果人們一味的從政治軍事史中尋找原因,估計很難發現那一場發生在明朝末年的鼠疫,很多歷史學家後來證明發生在明朝末年的瘟疫就是鼠疫,鼠疫的肆虐橫行,很可能是明朝官軍不堪一擊的根本原因。
  •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成年人的崩潰,就在一瞬間
    然而就在下一秒,他就崩潰了,也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吧,又或許是某條神經不經意地被挑起了,一瞬間就淚如雨下,崩潰的情緒,就是這麼突如其來,不可預測。成年人的崩潰來得猝不及防你有沒有過突然的情緒失控,怎麼也止不住眼淚的時候?
  • 同庚叔一次「無理取鬧」,成為壓垮楊秀清第二根稻草
    如此,「水營事件」成為壓垮楊秀清第一根稻草。那麼,第二根稻草是什麼呢?答案:同庚叔一次「無理取鬧」。同庚叔此次「無理取鬧」,在太平天國史上稱為「牧馬人事件」,成為天京事變導火線之一,也是壓垮楊秀清第二根稻草
  • 曹操怎麼死的|內憂外患加上疾病纏身,迷信方術成壓垮駱駝的稻草
    但是,此舉也遭到漢獻帝以及忠於漢室的士大夫們的強烈反對,當年的衣帶詔事件,就是一次反抗曹操的嘗試,但因為當時曹操正如日中天,劉備等人又未成氣候,所以反曹之事才不了了之。失革命本錢成壓垮駱駝的稻草同時,曹操認為雖然「神龜雖壽,猶有竟時」,但是「盈縮之期,不但在天」,成在於後天,因此,只要做到「養怡之福」,即注重養生,就能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也就是「可得永年」。 但是,為了「可得永年」而迷信方術,不僅使曹操身體機能遭受重創,也使其頭疾越來越嚴重了。
  • 明朝的稅收制度,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朝的稅收制度,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引言明自開國以來就設立較低的收入制度,初看之下似乎是利民惠民的,但是細細分析其實較低的稅收制度成了明王朝的催命符。朱元璋建國初期的稅收政策直接影響了整個明朝。明關於稅賦採取了什麼樣的方式收取,此種稅收對後世產生了多大額影響呢?
  • 壓垮駱駝的稻草出現,川普無法接受結果,助手暗示已精神錯亂
    這是一個對川普極為不利的消息,不僅僅是巴爾說出來的這番話,更關鍵的是巴爾這個人的態度。首先要了解一點,針對2020年選舉存在舞弊的訴訟還沒有結束,在沒有結束的時候,巴爾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了結果,被認為是要跟川普劃清界限。如果其他人跟川普劃清界限,川普也就認了,巴爾這麼幹就讓川普接受不了了。
  • 大元帝國的覆滅:究竟什麼才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
    大元帝國的覆滅:究竟什麼才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元朝這個由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的王朝,為何會在短短時間內就覆滅,其實和一個人有關,這個人就是元朝的伯顏,可以說正是此人把大元王朝拖入了萬劫不復之地。
  • 可不是「風中的稻草」!
    我們知道straw有「稻草,麥稈」的意思,wind有「風」的含義,那a straw in the wind是什麼意思呢?straw in the wind的意思是「something that suggests what might happen」,即「(預示某事的)跡象,徵兆,風向標」。
  • 明末爆發的鼠疫,是如何成為壓垮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
    在人禍和天災的共同作用下,這個龐大的帝國最終崩潰了,滅亡已成必然。明朝鼠疫的起源明朝萬曆、崇禎年間,鼠疫就已經在北方地區大規模流行了,而根據史料記載,萬曆和崇禎年間的幾次大瘟疫都是從山西傳來的。萬曆八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者接踵而亡,數口之家,一染此役,十有一二甚至闔門不起者。」
  • 黃巾起義」,壓垮了東漢王朝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公元184年4月3日,巨鹿道人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弟弟張梁自稱人公將軍,弟弟張寶自稱地公將軍,創立太平道,正式起義,史稱黃巾起義,雖然黃巾起義很快被鎮壓下去,但是這次起義卻成為了壓垮大漢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導致了漢末群雄逐鹿,三國割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