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緊制度籠子 管住「任性」權力

2020-12-19 求是網

  去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通報稱,對貴州省副省長蒲波涉嫌受賄一案,南京市人民檢察院已向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被告人蒲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及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依法應當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縱觀黨的十九大以來被查處的嚴重違紀違法中管幹部、省管幹部,類似「利用職權或職務影響」這種表述幾乎成了通報的「常用詞」。可見,權力行使偏離正確的軌道,是導致違紀破法的關鍵一環。

  面對依然嚴峻複雜的反腐敗鬥爭形勢,面對不時發生的權力跑偏脫軌問題,各級黨組織、紀檢監察機關需要堅持標本兼治,紮緊制度籠子,進一步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制約。

  「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成通報「標配」

  記者截取去年8月1日至12月2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的受到「雙開」處分省管幹部共120條通報為樣本,看從權力濫用最終走向貪腐的表現和軌跡。

  在通報樣本中,120名領導幹部無一不是利用手中的權力或職權產生的影響力謀取私利。例如江西省南昌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朱敏華「利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大搞權錢交易」;吉林省通化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剛振濤「權力觀異化,把公權力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領導幹部「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職權形成的便利條件」「濫用職權」已成為通報樣本所列問題的共同點。

  以權謀私的具體行為與其權力所涵蓋的區域關係密切。如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書記、院長王晨「在司法訴訟活動中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或非法收受訴訟當事人財物」;黑龍江省國資委原主任韓冬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企業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索取、收受巨額財物」;山西省人民檢察院原副巡視員賈文聲「在案件辦理、工程承攬、罪犯服刑地分配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領導幹部貪腐問題背後都有家屬的身影。從120條通報看,有領導幹部為親屬謀取利益的,有領導幹部親屬收受財物的,也有親屬藉助領導幹部職權或影響力謀取利益的。例如,山東省煙臺市原副市長聶作坤「利用職務便利為親屬經營活動謀取利益」;山西省呂梁市委原常委、孝義市委原書記馬文革「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親屬收受對方財物」;湖北省黃岡市原副市長汪治懷「親屬收受他人財物,縱容親屬違規取得農村宅基地和私房謀取私利」。在通報樣本中,領導幹部親屬參與貪腐的有29例,佔比24%。

  權力「任性」是違紀破法的病根

  造成權力跑偏脫軌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理想信念的滑坡直接導致權力觀的異化。有的領導幹部忘了權力來自於人民,忘了組織的教育培養,「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大肆弄權、謀取私利,以滿足自己的欲望。

  北京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表示,理想信念宗旨「總開關」出問題是走入歧途的根本原因。如吉林工商學院原副院長張國志「理想信念喪失,宗旨意識淡漠,喪失社會公德」;陝西省衛生計生委原黨組書記、榆林市委原書記胡志強「喪失理想信念,毫無黨性觀念,背棄黨的宗旨,『四個意識』個個皆無」。

  思想防線一旦動搖甚至垮塌,面對權力帶來的種種誘惑,一些領導幹部就會個體膨脹、利慾薰心,毫無底線意識。如武漢市政府原副市長李忠「私慾膨脹,紀律和法律底線全無」;江蘇省旅遊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錢國超「私慾膨脹,道德敗壞,毫無底線」。值得一提的是,通報直指經濟上貪得無厭,利用職權大肆斂財或瘋狂斂財者為27人,佔22.5%。

  監督不到位、權力失管是造成權力「任性」的外因。吉林省紀委監委去年8月10日發出白城師範學院原黨委書記任鳳春被開除黨籍的通報。據媒體報導,任鳳春「無視民主集中制原則,對一把手『五個不直接分管』等制度視而不見,對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都由他定好了再上會」。任鳳春的「霸道」行為代表了很多領導幹部權力「任性」的模樣。

  以權謀私時間跨度長是權力失管的有力佐證。去年10月18日,法院開庭審理了河北省原副省長張杰輝受賄一案。經指控:2001年至2017年,張杰輝直接或通過特定關係人收受財物折合人民幣1.26億餘元。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黨組原書記陳旭及其親屬的受賄行為從2000年一直持續至2015年。

  「對權力缺乏有效監管,說到底還是責任問題。」遼寧省大連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郝宏軍表示:一方面,主體責任落實還不夠到位,一些基層黨組織和領導幹部沒有把嚴明黨紀作為分內之事,在抓早抓小上用力不夠;另一方面,監督責任還存在缺位現象,缺乏有效的監督手段。

  導致權力的「任性」行使,與制度存在漏洞直接相關。福州大學法學院教授沈躍東直言,當前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相關規章制度存在漏洞,給腐敗的產生提供了空間。

  讓權力在紀法的經緯中規範運行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刑法研究所副所長彭新林表示,管住權力,首先要進一步紮緊制度鐵籠,讓公權力在紀律、法律的經緯中規範運行。

  去年10月,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正式施行。《條例》針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和新型違紀行為,總結提煉實踐經驗,不斷織密規範約束權力運行的制度籬笆。如在廉潔紀律方面,《條例》分別在第八十八條和第八十九條增加收受或贈送有價證券、股權、其他金融產品等財物的內容。在生活紀律中還增加不重視家風建設,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等行為的處分規定,這無疑會更好地約束領導幹部「身邊人」。

  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加強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是對權力制約體制的新探索。監察法規定:「對公職人員開展廉政教育,對其依法履職、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從業以及道德操守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將公權力完全納入監察監督範圍。

  去年12月29日,新修訂的公務員法公布,其與監察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相銜接,進一步扎牢從嚴管理公務員的制度籠子。新修訂的公務員法將原第九章章名「懲戒」調整為「監督與懲戒」,增加了2條監督方面的規定,規定機關應當對公務員的思想政治、履行職責、作風表現、遵紀守法等情況進行監督。對公務員涉嫌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的,應當依法移送監察機關處理。第五十九條還列明十八項公務員行為的「禁區」。

  針對案件暴露出來的問題,各地圍繞權力監管加強制度建設。上海去年6月出臺《關於市管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防止領導人員利益衝突的辦法(試行)》,提出「七個不得」,為國企領導人員劃清了「紅線」、標明了底線。河南省通過以案促改,對權力運行中存在的廉潔風險點查缺補漏,完善制度。2017年5月份以來全省共整改問題4.56萬個,修訂完善規章制度2.16萬項。

  如何讓監督工作更具針對性、精準性?黑龍江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王常松表示,監督要抓住重點環節。從已查處的案件看,市委書記、縣委書記主要是通過選人用人、插手工程項目和收受禮金斂財;市長、縣長主要靠批准工程項目、撥付財政資金和批准事業編制進人斂財;政府部門負責人主要靠項目和資金審批斂財……王常松認為,「找準這些腐敗路徑,就可以提高規律性認識,進行精準監督。」

  加強對一把手監督是權力監督制約的重要方面。各地建章立制,把監督重點聚焦一把手。廣東研究出臺加強對各級黨組織一把手監督的意見,推行「上級黨組織一把手定期約談下級黨組織一把手」「紀檢監察機關優先處置涉及同級黨委管理的黨組織一把手問題線索」等舉措。江蘇改進對市縣和省直單位一把手黨風廉政情況的分析評價,嚴格監督檢查「三重一大」權力運行制度機制落實情況,推動權力規範運行。

相關焦點

  • 習近平: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
    要想把權力關住籠子裡,籠子除了結實之外,空子還不能太大,牛欄是關不住貓的。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在河北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的講話中曾指出:「要把籠子紮緊一點,牛欄關貓是管不住的,空隙太大,貓可以來去自如。」牛欄看似結實,但卻漏洞百出、八面跑風,於貓而無異於聾子的耳朵,小巧矯捷的「貓」只要聞到外面的「腥葷」,便可暢通無阻地竄出去。
  • 【黨組織書記談黨風廉政建設】紮緊制度的籠子,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
    【黨組織書記談黨風廉政建設】紮緊制度的籠子,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 2020-07-06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州港務集團:邊查邊改邊建,紮緊制度「籠子」
    福建交通集團所屬福州港務集團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制度意識,突出專項整治,結合交通集團開展的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大檢查行動,邊查邊改邊建,紮緊制度「籠子」。馬尾港務公司修訂完善了《二級單位(部室)經濟承包獎管理規定》,促進員工二次分配更加公開透明;制定了《內部審計制度》,強化財務監管。外輪理貨公司出臺了質押監管部動產質押監管責任書、黃金抽檢制度,防控黃金質押監管風險。榕通碼頭有限公司制定了《中層領導幹部管理辦法》和《會務制度》,進一步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進一步規範企務政務公開。
  • 296人給一個官員行賄:權力籠子的鑰匙,該拿在誰手裡?
    可以想見,這些行賄者與受賄者猶如同時進入了一個權力與利益的自由市場,裡面什麼都有,沒有買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權力要關進籠子,制度要挺在前面,但在一些人的周邊已經形成了相反的約束態勢,即把權力放在了前面,將制度關進了籠子。顯然,296人向一個官員行賄,這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係,而是一個環境裡普遍現象的存在。
  • 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黨風廉政建設在浙江
    原標題: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 南湖畔,煙雨樓,紅船劈波行。 94年前,中國共產黨在這裡莊嚴宣告誕生,通過了第一個綱領、第一個決議,擎起前行的航標,高揚理想的風帆。
  • 官員「一言堂」,權力豈能任性?
    身為單位的領導幹部,王勇剛本應該用好民主集中制這個工作法寶,廣泛聽取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但他仗著自己有權就任性,竟然大搞「一言堂」和獨斷專行,把決策權牢牢掌控在他一人手中。筆者不禁感嘆,官員「一言堂」,權力豈能任性?
  • 「小官管住大官」緣於權力失控
    令人震驚的是,肩負監督執紀之責的部分官員也「榜上有名」,竟利用查案之權謀私利,或是依靠通風報信大賺一筆,或是藉助對查辦案件「放水」來狠敲一回,甚至上演了一出出利用手中權力牽制住「大老虎」的精彩戲碼。 不得不說,小官管住大官,並不是什麼值得沾沾自喜之事,既證明不了能力,也體現不了本事,不過是建立在「權力」二字之上的「各取所需」罷了。
  • 讓制度籠子牢不可破
    原標題:讓制度籠子牢不可破 如何解決腐敗問題,人們最容易想到的或許就是「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這句格言。所謂「制度」,就是節制人們行為的尺度或標準,是共同體全體成員必須共同遵守的各種辦事規程與行動準則。
  • 私家車揩"公家油" 要點名道姓曝光更要紮緊制度籠子
    因此,既要加強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和紀律作風教育,點名道姓曝光,從思想上防範和根治這些歪風邪氣,更要紮緊制度籠子、堵塞監管漏洞,做實做細日常監督,讓想「揩油」的個別人無機可乘。
  • 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
    原標題: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  嚴以用權,是「三嚴三實」的重要內容之一。習主席深刻指出:「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黨員領導幹部落實好「三嚴三實」要求,做到嚴以用權,關鍵是要抓好三個著力點。
  • 煙臺高新區紮緊權力運行監督制約籠子
    今年以來,煙臺高新區紀工委圍繞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制定《紀工委委員聯繫部門單位制度》《紀工委委員監督「三重一大」事項工作辦法(試行)》,通過制度先行,打出強化部門權力運行監督組合拳的「第一拳」。在人員少、監督力量薄弱的情況下,如何內部挖潛,發揮好現有紀檢監察力量實現權力運行事前、事中有效監督是高新區紀工委一直著力破解的難題。結合高新區實際,以委員聯繫部門制度為「綱」,安排6名紀工委委員對口聯繫27個區直部門,通過定期履行「三重一大」事項監督、協助運用「第一種形態」、開展「政治生態體檢」、督促「集中權力」分解等四項職責,在部門單位權力運行制約監督上有效實現綱舉目張的目的。
  • 讀完《制度的籠子》,終覺「開卷有益」
    1、《制度的籠子》以眾多故事詮釋大政方針。    「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下大力抓的一件要事,也是已經日見成效的一項大政方針,更是需要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付諸實踐的行為準則。然而,如此重大的決策,如此眾多的公民,要做到步調一致、整齊劃一,談何容易!
  • 管住任性的「紅頭文件」
    管住任性的「紅頭文件」——司法部有關負責人解讀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新規「復婚不準操辦酒席」「為提高市民節水意識發文停水」「全縣捲菸銷售必須達到25100箱」……近年來,不時出現的「奇葩文件」既侵害了民眾權益,也損害了政府公信力。
  • 《意見》紮緊管理官員的制度「籬笆」
    這是中共近年來又一次針對官員在企業兼職任職問題出臺規定,管理官員的制度「籬笆」進一步紮緊。(據人民網) 對政府官員在企業兼職任職問題,社會輿論一直高度關注。其原因很簡單,手握權柄的官員在企業兼職任職,左手反特權、右手拿特權,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在行使公權力時會不可避免地為所在企業利益著想,甚至牟取個人私利,使公民權益受損。
  • 浙江日報丨金華用好巡察成果紮緊制度籠子
    單個問題解決後,又以落實整改、促進工作為切入點和落腳點,把巡察的成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形成《巡察建議書》,在嚴厲整治、形成震懾的同時,深挖根源、尋找漏洞,形成成果運用閉環,扎牢制度籠子,構建完善黨員幹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
  • 築牢權力運行的籠子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除政府與社會共治、五位一體的協調、效率與公平統一等命題外,打造制度的籠子,對公權力運行進行規範和有效控制,成為當前的主要抓手之一。特別是在我國現有的政權結構和權力分布下,基層黨委政府和部門單位「一把手」,享有高度集中的分配公共資源權力,如果責任邊界不清、缺乏警示,客觀上就為權力尋租和職務腐敗行為留出了通道。
  • 莫紀宏:我國依憲執政不同於西方 要把權力關進位度籠子
    而我國憲法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選民直接或間接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事務的政治制度。它有利於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的意志。 再次,權力行使方式不同。
  • 讓權力在制度籠子裡公開運行
    在2011年省政府第86次常務會議上,行政權力依法規範公開運行平臺建設被列為省政府依法行政重點工作。行政權力依法規範公開運行的實質,是將行政權力運行流程固化後,實現全程電子化網上運行,並進行實時網上監督。  經過兩年多建設,目前我省已初步建成行政權力依法規範公開運行平臺,平臺包括「一目錄、一廳、二平臺」,即行政職權目錄、電子政務大廳、行政權力運行基礎平臺和行政權力運行監督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