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蒯大富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上了年紀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剛剛上清華沒多久的他,便意外捲入到了歷史的洪流之中,成了轟動一時的風雲人物。不過,今天這篇文章並不聊他在那段特殊時期裡的特殊經歷,而是要獨獨說一說他在上清華之前的一些事。
蒯大富是1945年9月13日生人,這個出生的日期比較特殊,剛好與一位著名人物去世的月日相同。據蒯大富自己說,他的老家在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振東鄉,家中人口比較多,幾代都是農民。為了掙工分補貼家用,他從小就不得不學會了割草放牛。
1951年的時候,蒯大富開始上學。6歲的他,也許天生就是一個讀書的好苗子,每次考試幾乎都是年級前三名。一直到小學畢業,也沒有掉過隊。上了初中後,他更是越發不可收拾,不光成績蹭蹭蹭的往上升,就連思想也開始變得異常活躍起來。
那是在初二下學期的時候,公社辦食堂。學校老師鼓勵學生提意見,於是蒯大富便說公社食堂辦得不好,每次碰到下雨天,家家戶戶都要提著小盆去打飯,一不小心腳底打滑飯菜就全撒了。最後,他甚至還給出建議,辦食堂還不如分到各家吃。
事實上,蒯大富提出的這個建議其實是會給自己帶來災禍的。只是因為他年齡比較小,且成績又非常好,所以班主任一直護著他,這才使他沒有讓人抓住了把柄。此外,蒯大富在學習上也特別愛提問題,有一次在一道槓桿物理題上,他竟與老師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發展到最後,蒯大富和老師誰也說服不了誰,就這樣乾耗著。蒯大富沒有辦法,只好偷偷地寫信給清華大學物理系,拜託他們代為解決這個難題。結果,清華大學物理系對這封來信極為的重視,很快便讓物理系的大二學生蘇永華著手解決。蘇永華成績非常好,是物理系的佼佼者。他在得知這個問題後,花了很大的功夫解了好幾大張的紙給蒯大富寄過去。
蒯大富後來回憶,這個蘇永華為人特別熱心,在槓桿問題解決後,還一直堅持與他通信,並鼓勵他一定要報考清華。也正是因為這個小插曲,使得蒯大富從初中開始,便懷揣著一個上清華的夢想。
時間來到1960年,蒯大富開始進入高中課堂。也許是運氣實在太好,他所在的八灘高中竟接連調來了幾位水平非常高的老師。這些老師對蒯大富的幫助特別大,尤其是其中一個名為劉德明的化學老師,他從來不搞題海戰術,就單單劃個考試範圍,就讓蒯大富在高考中取得了化學科目一百分的高分。
當然,蒯大富本身就是一個頗有天資的學霸。他在學校的成績一直遙遙領先,除了物理不是第一,其它各科次次都是第一。用他老師評價他的話說,他就是個絕對的天才,就算坐那不學習,別人花兩年時間都不一定趕得上。因此,蒯大富能夠考上清華,絕對不是偶然。
只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優異的學習成績幫助蒯大富考上清華的同時,也使他意外捲入到了歷史的洪流之中,最終自食惡果,落了個不上不下的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