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桂路
4月25日,山西首支女子城管執法大隊在太原市正式上崗工作,執法隊員們列隊準備出發執勤。據介紹,太原市城鄉管理行政執法局新組建的這支女子執法大隊共29名隊員,平均年齡28歲,其中有6名隊員為碩士學歷。她們將帶著感情管理城市,以文明端莊的舉止、熱情周到的服務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展現城管執法隊伍的新形象。(4月26日中國新聞網)
組建女子城管隊,山西並不是首創。早前,在南京、昆明、綿陽、渭南等地都已經組成女子城管隊並開始執法,民眾反映也很好,最認可的還是女子城管隊的「溫柔執法」,這種執法方式一改城管在我們心目中的兇惡形象,給熙熙攘攘的街頭也帶來了一股清新亮麗之風。
城管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實在不怎麼好,有一則笑話可以佐證:幼兒園放學,一小朋友嚎啕大哭不止,家長左哄右哄,可孩子就是不聽話。最後做家長的迫於無奈,決定恐嚇一下孩子:「再哭,就送你去城管那裡!」這下,別說這個孩子了,整個幼兒園都鴉雀無聲了。由於城管執法對象往往是一些小攤小販,他們往往構成城市衛生和治安的主要隱患,不得不整治。但同時他們又是低收入群體,是弱者,而且他們的存在確實為城市居民帶來了便利,這時候他們又很容易獲得大眾的同情。但城管平時執法不重技巧,勸說不成就直接強制制止甚至是暴力執法,給民眾造成了城管不近人情,以強欺弱的印象,讓民眾很是反感。
城管的形象一直沒有什麼改觀,中國城管的暴力和中國足球的軟弱可謂相映成趣,對國足的調侃消費已是當前文化中的一大部分,對城管的調侃也獨成一景。鑑於城管執法上的一貫強勢,有的人把城管當作中國的後備特種兵來調侃。於是我們見到了這樣的解讀:城管,所向披靡,見神殺神,見佛殺佛。拳打歐洲諸侯,腳踢北美花旗。上能打飛機,下能秒坦克。下海滅航母,飛天打衛星。甚至還有人喊出了「借我三千城管,復我浩蕩中華。」的口號。
女子城管隊一直受到大眾的歡迎,很多人對女子城管隊寄望頗深,希望能改變以往城管暴力執法的惡疾。太原市城鄉管理委員會的表態很有代表意義:「單純『重管理、輕人性』、『只罰不管』、『以罰代管』的執法模式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此,我們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高學歷、素質高、責任心強的隊員加入城管隊伍。」希望高學歷,高素質的女子隊員加入城管隊伍當然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也容易受到大眾的歡迎和認可。但女子城管隊能不能更長遠的走下去,真正能夠改變城管的形象呢?這一點我深表懷疑。
城管總是要管人的,管理的對象總是一些小攤小販的,而小攤小販的存在或不存在都是個不小的問題。簡單取締會引起反對和反感,不強制取締城市衛生和治安如何保證又是個問題。在當下城鄉差別大的情境下,農村人進城賣東西,做點小買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這種情況在現階段實際上是不可能根除的,我們也應該以包容的心態來看待他們。女子城管隊可能會更加包容,更加溫柔,但終究不可能治本,至少在現在看來,女子城管隊的象徵意義還是大於實際意義,最主要的作用還是改變城管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能否真正改變城市中小攤小販們和城市管理者之間的矛盾還有待商榷。而如果這種矛盾不消解,城管的形象也不可能徹底改變的,所以,女子城管隊雖可愛,但終究還是讓我們愛的心碎,試想,整個城管群體中只有幾個女子對你溫柔,其餘的大多數依舊兇惡,你該怎麼看待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