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消息,《英歐貿易與合作協議》於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11時正式生效。
這意味著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英國正式離開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徹底脫歐。
CNN稱,英國脫歐歷經四年半時間,過渡期的結束是英國歷史上一個重要時刻。在加入歐盟48年後,英國將開闢一條獨立道路。BBC刊文稱,英國完成脫歐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推文
來源:Twitter
01
英國脫歐
對留學生有什麼影響
「1」
整體申請難度降低
中國學生將獲得更多支持
據之前歐盟內的協定,歐盟國家的學生赴英讀書支付的學費與英國本地學生大致相同。
脫歐後,歐盟各國學生也將變為國際學生,學費將大幅提高。這將阻擋許多歐盟學生赴英求學的步伐,這在無形當中減小了一定的競爭壓力,英國大學也會更加依賴中國留學生,並且提供更多相應的支持,如赫爾大學率先將國際學費下調至與本國學生同一水平,為留學生節約了將近一萬英鎊的學費。
英國為了補足教育產業上預計的大量損失,一定會擴招許多國際學生,而且中國留學生是最重要的來源。根據英國大學聯盟發布的《2019年英國留學生報告》,中國大陸是在英留學人數最多的國家(地區)。
《2019年英國留學生報告》
來源:英國大學聯盟 (UUK)
即便申請英國高校的人數仍在逐年攀升,而且對全世界的吸引力僅次於美國,但結合英國很多學校的擴招趨勢,整體申請難度仍舊是相對下降。
「2」
留英就業機會更多
早在2019年9月10日,英國政府宣布重新啟用過去的PSW籤證,讓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在完成學業後能夠直接繼續留在英國2年,方便他們探索就業市場,獲取職場經歷,而這一切不需要任何的擔保方,也沒有任何工作限制。
2021年夏天,Graduate route 畢業生籤證將開始實行,國際學生持有該籤證,畢業後將可以在英國停留尋找工作機會。
英國政府相關報導:2020至2021年恢復了英國國際學生的兩年工作權利
來源:網絡資料
持有PSW籤證的本科和碩士畢業生可在英國停留兩年,博士學生可在英國停留三年。
這也意味著在英國獲得學位(本科/碩士/博士)的畢業生,可以在這兩年內盡情尋找工作機會,未來職業生涯發展機遇更多(PSW全稱為Post-Study Work Visa,有效期為2年。獲得PSW籤證的國際學生,在畢業後將有兩年的時間在英國找工作或開展商業活動)。
PSW籤證不設人數限制、不受專業和工種的限制,當然數學、工程、科技方面的畢業生會更受青睞。
2020年入學的英國本科和碩士留學生,將在畢業後自動獲得2年PSW籤證。換句話說,脫歐後入學的國際學生都將享受到這個利好。
「3」
更公平的移民政策
在尚未脫歐前,歐盟每個國家的公民都能無差別自由進出英國,佔據每年的淨移民配額,英國政府無奈只能把高技能人才和一部分留學生擋在門外。不過,在英國脫歐之後,歐盟公民很難再享受英國的這些移民福利了。英國首相鮑裡斯主張,新的移民計劃將聚焦具備高技能的青年,移民新政將涉及三種移民類別——
傑出人才無需獲得工作機會。
技術移民在政策上也將區別對待:需要獲得工作機會,並且積分達到一定標準。
低技能人才必須在國家勞動力短缺的行業內工作。
「全球精英籤證」於2020年2月20日正式實施,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歐盟技術人才,還可以向全球發布人才召集令。
全球精英籤證:新移民系統讓英國對精英科學家保持開放
來源:BBC
詹森表示:「當我們要離開歐盟時,我想傳達一個信息——即英國將向世界上最頂尖的人才保持開放態度,並隨時支持他們將理念變為現實。」
那麼,這項「全球精英籤證」的要點是什麼呢?
一,「全球精英籤證」取代了現有的英國傑出精英籤證(Tier 1 Exceptional Talent)。目前,精英籤證每年有2000個配額的限制,而新籤證的發放數量將不設上限。
二,它將由英國研究與創新局(UKRI)而非內政部進行處理,目的是縮短籤證申請的處理時間。
三,不要求申請人在到達英國前就要有工作機會。
四,確保科研人員的家屬可以就業。
五,通過該籤證得到認可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可進入加速定居通道。
六,為申請者及其家屬豁免一些官僚主義的繁文縟節,比如「全球精英籤證」持有者不需要為其去英國之外的國家做研究而解釋工作目的,以確保他們在申請永居時不會受到處罰。
由此來看,脫歐之後的英國將變得更加開放,英國下定決心要在全球範圍內引進優秀人才,朝著「精英化」的路線發展,因此英國脫歐對於留學生來講,絕對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4」
留學性價比更高
從2016年英國舉行脫歐公投開始,英鎊對人民幣的匯率就已基本告別了曾經的1:10,更多情況下保持在1:9 甚至1:8。英鎊匯率下跌後,對於國際生而言學費和住宿費將更便宜。但與此同時,留英的生活成本可能會略微上漲,比如在食品方面,英國來自歐盟國家的食品高達30%,英國食品飲料聯合會(Food and Drink Federation,簡稱FDF)也表示,脫歐可能會導致食品價格相應上漲。但相比於學費住宿費,食品價格的影響相對較小。
「5」
英國政府會有更多的錢
投向教育產業
脫歐後,英國政府不用再為來英求學的歐盟學生提供貸款,而且隨著國際生源擴招,教育產業將有更多收入。
這樣一來,英國政府會有更多的錢投向高校,完善教育體系,配備更好的教育資源,另外可能會有更多的獎學金名額。當然,英國在掐斷和歐盟的緊密聯繫之後,將得不到歐盟的項目撥款,人員流動性也大大降低。
「6」
社會環境更安全
生活環境更便捷
近年歐洲的難民潮導致許多難民從中東國家湧入,間接造成社會治安的不穩定。英國在脫歐後將可以無需得到歐盟批准,對難民問題自主實行應對方案,從而維持英國的環境安全。英國在脫歐前一直履行符合歐盟倡導的節能環保的生活方式,對食品、能源等方面的管制較為嚴格,如曾在2014年禁止英國銷售高功率吸塵器和烤箱。脫歐後英國可以自主實施相關的政策,能夠為留學生提供更安全、便利的生活環境。
在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依然備受追捧,持續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國的留學生。更何況還有畢業後工作籤證,積分移民制度等多項鼓勵留學生在英就業,創業額的優惠政策加持。
此外,雖然英國疫情嚴峻,但是近日來輝瑞疫苗及牛津疫苗相繼獲批並投入使用,政府也在積極採取措施,與疫情做鬥爭。
02
UCAS英國本科申請
關鍵時間點匯總
綜上,從整體趨勢來看,留學英國的「性價比」勢必會越來越高,這對準備留學英國的同學們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切記提前做好各項準備,把握時機,不錯過任何一個提升自己的時間節點。
2020.10.15(已截止)
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所有課程,和大部分醫學、獸醫,牙科類課程申請截止
2021.1.15
UCAS常規申請截止
最好是在這個時間點將5份申請都遞交完,這裡可以不帶雅思申請
2021.1.31
接受offer的截止時間
2020年1月31日之前,如果你已經收到5份申請的結果,那你就必須在1月31日之前選擇接受(最多接受兩份)或者拒絕offer,否則系統會自動拒絕;這裡的offer是有條件offer(conditional offer),如果沒有帶雅思申請,offer的條件就會包含雅思和學術成績(如果還沒有畢業)
2021.2.25
UCAS Extra 申請開啟
如果5份申請用完沒有但拿到offer,將免費得到一個額外申請的機會
2021.5.5
最晚回復3月31日之前的offer
3月31日之前收到所有5個申請結果(offer / no offer),必須最晚在5月1日回復接收與否,否則視同自動放棄
2021.5.6
1月15日前的申請結果截止
1月15日之前申請,5月6日仍未收到offer,自動歸為申請失敗
2021.6.4
最晚回復5月6日之前的offer
5月6日之前收到所有學校錄取結果,6月4日是回復最後截止時間,否則視同放棄
2021.6.18
最晚回復6月4日之前的offer
6月4日之前收到所有學校錄取結果,6月18日是回復offer的最後截止時間,否則視同放棄
2021.6.30
UCAS正常申請截止
學生在英國時間18:00後遞交的申請,申請將自動轉入補錄(clearing)程序
2021.7.5
UCAS Extra 最後截止
2021.7.6
UCAS clearing 補錄開放
IB成績公布
2021.7.13
6月30日前的申請結果截止
6月30日之前申請的同學,7月13日是最後一天學校決定是否給你發offer,未收到歸為申請失敗
2021.7.20
7月13日前的申請結果截止
7月13日之前收到所有學校錄取結果,今天是回復offer的最後截止時間,否則視同放棄
2021.8.13
A level成績公布
Adjustment調劑系統開放
2021.8.31
有條件錄取截止
所有任何有條件錄取通知書的同學,必須要在8月31日前滿足條件,否則學校會以不滿足條件為由拒絕學生的申請;也就是在這一天之前,你必須提交達標的雅思成績,同時這一天也是 Adjustment調劑的截止時間
2021.9.21
本科入學申請截止
申請者要當天18點(英國時間)之前通過 UCAS遞交申請
2021.10.20
clearing和所有錄取截止
clearing補錄與大學錄取的最後截止時間
2020年確實是困難的一年,英國留學的申請人數水漲船高,再加之持續一整年的疫情帶來了連環負面影響,即便部分院校例行擴招也只是杯水車薪,留學名額的競爭壓力並未減輕。
UCAS公布的中國申請人數漲幅趨勢
來源:網絡資料
2020已經過去了。以目前英國出臺的各項政策來看,2021的留學申請形勢應當明朗許多。
但機會愈多,也可能意味著競爭愈烈,放鬆並不意味著輕鬆,天時地利也極有可能夾帶著更大挑戰。對於今年的留學申請,同學們應對自己的成績和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才更有可能在「鼓勵精英」的大環境下脫穎而出。
不低估外部形勢,也不高估自我實力。腳踏實地,不斷進步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