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的海航部隊為了報復他們在1937年8月14日偷襲中國空軍基地——杭州筧橋機場之戰的慘敗。特於1937年的8月15日,由鹿屋海軍航空隊和木更津海軍航空隊牽頭,派出34架軍機從臺北長途奔襲杭州筧橋機場,希望此戰能將高志航大隊長為首的抗日空軍第4大隊消滅殆盡,但偷雞不成蝕把米,最終這夥日寇在長空上折戟沉沙。

在這次空戰中,表現最突出的便是抗日空軍四大金剛之一,有著「空中趙子龍」之稱的——第4大隊第22中隊的上尉分隊長,駕駛著座機號為2204的霍克3型鷹式雙翼單座戰鬥機的樂以琴。

樂以琴原名樂以忠,在樂家家族男孩中大排行第6,他是四川蘆山縣人。17歲時畢業於成都華西協合高中,後來考入山東的齊魯大學文理學院生物系,適逢九一八事變,東北軍不戰而退,讓出東北。出於民族義憤,家境殷實的樂以忠投筆從戎,希望自己能抗日禦敵。

1932年冬,位於杭州的中央航空學校招收第二期飛行員,樂以忠因為自己的年紀不夠,便冒用四哥樂以琴的名字和文憑,前去報考空軍。在第二年的春天,冒名樂以琴的樂以忠收到了杭州的筧橋中央航空學校通知書。筧橋這個地方也是樂以琴的福地,樂以琴投身空軍在筧橋,也是為了保衛筧橋機場,在此一戰揚名天下。

在筧橋機場學習的時候,樂以琴的組長教官,便是後來他的長官,來自東北空軍的高志航將軍。高志航將軍(殉國追授少將銜)看到家鄉淪陷,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坐火車南下投軍,希望能夠解救家鄉百姓於水火之中。樂以琴也在高志航的悉心培養下,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1934年畢業後被安排到空軍第8大隊,後來調回杭州中央航校擔任教官。1936年中日矛盾激化,為了應對將要爆發的戰爭,空軍被整編,樂以琴也被編入高志航擔任大隊長的第4大隊任職。

在1937年8月15日的空戰中,樂以琴一架飛機衝入日寇機群,這場空戰中,第4大隊共擊落6架日機,而樂以琴一口氣自己便擊落4架日機,南京上海等地上空在同日也爆發空戰,日軍先後損失了30多架飛機。8月15日的空戰長了中國人的志氣,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按照當時的國際慣例,空戰中擊落敵機五架以上的飛行員會被稱為王牌飛行員,樂以琴在8月15日空戰擊落4架日機,在接下來的六天內有擊落兩架日機,一周擊落6架日本飛機,成為我國空軍第一位王牌飛行員。

1937年12月3日的南京保衛戰中,抗日空軍損失殆盡,只有樂以琴和董明德二人的飛機能夠升空,面對幾十架敵機的圍攻,樂以琴不為所動,在戰機被擊落,樂以琴跳傘的時候,為了躲避日機對飛行員的掃射,樂以琴決定推遲打開降落傘的機會,但不幸在落地時頭部受傷殉國,年僅23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