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為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

2020-12-11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3月28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軟實力,也是核心競爭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

最高人民法院今日發布《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三)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嚴格規範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的決定》兩部司法解釋,為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2019年1月9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敲響了東北地區「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第一槌,對原審被告人原遼寧省鞍山市立山區春光鉚焊加工廠廠長趙明利詐騙再審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撤銷原二審判決,改判趙明利無罪,原二審判決已執行的罰金,依法予以返還。這起20多年前的冤案昭雪。趙明利的遺孀馬英傑說:「趙明利的冤假錯案20多年平反昭雪,也了結我的心願。」

最高法終審判決認為,趙明利未及時支付貨款的行為,既未實質上違反雙方長期認可的合同履行方式,也未給合同相對方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尚未超出普通民事合同糾紛的範疇。最高法審委會專委、第二巡迴法庭庭長賀小榮分析,將經濟糾紛與刑事詐騙犯罪相混淆,動用刑事強制手段介入正常的民事活動,侵害了平等、自願、公平、自治的市場交易秩序,進而對一個地區的營商環境造成較大損害。

今天,最高法審委會專委劉貴祥再次提到了趙明利案的糾正,他表示,對社會反映強烈的涉產權糾紛、企業家保護案件,要進一步加大案件發現、甄別、糾正工作力度。「做到有錯必糾、損失必賠,發現一起、糾正一起。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張文中無罪,今年又改判趙明利無罪,這些案件都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對於營造保護產權和企業家的良好法治環境具有標杆性意義。」劉貴祥說。

劉貴祥介紹,2018年,全國法院新收強制清算與破產類案件18823件,同比增長97.3%;審結11669件,同比增長86.5%,一批「殭屍企業」得到依法處置。今天發布的《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三),是為繼續規範破產案件審理。

劉貴祥說,通過明確破產受理後借款的清償順序、單個債權人的知情權、債權人會議表決機制、管理人處分債務人重大財產的權限和程序等問題,進一步保障債權人等利害關係人在破產程序中的合法權利,鼓勵對債務人企業繼續經營的資金支持,促進債務人財產保值增值。

修改後的《嚴格規範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明確適用普通程序,延期開庭審理次數不超過兩次;適用簡易程序以及小額速裁程序的,不超過一次。劉貴祥說:「這為縮短審判時間提供了制度保障安排,也有利於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就在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的同一時間,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2019年《法治藍皮書》《四川法治藍皮書》《珠海法治藍皮書》,藍皮書中對營商環境都做了專門的評估和闡述,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呂豔濱分析:「三本藍皮書涉及到了幾個透明度的評估,透明度是法治的基礎。在透明的情況下,別人來投資的時候才能踏實,他才知道這裡是規範辦事,所以它實際上是地方營商環境的晴雨表。」

針對最高法司法解釋的發布,呂豔濱說:「司法是不是高效、公正,是不是能及時化解企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糾紛,這兩個司法解釋從各自方面細化國家大的法律,指引行為的方向,其實也是在為構造好的營商環境助力。」

最高法審委會專委劉貴祥再次強調了法院在司法審判過程中要堅持依法平等保護原則。劉貴祥說:「要求對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實體企業與金融企業、外資企業與內資企業、大企業與個體戶等各類市場主體,要做到平等相待、一視同仁。」

劉貴祥強調,要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的界限,準確把握經濟違法行為入刑標準,堅決防止利用刑事手段介入經濟糾紛,堅決防止把經濟糾紛認定為刑事犯罪。

相關焦點

  • ...國際化 最高法發布《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等3個司法文件(附全文)
    制定《解釋》的首要目的就是確保《外商投資法》在審判領域得到公正高效執行,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更加開放、依法平等保護中外投資者合法權益、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大決策部署。這是人民法院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應有之義。
  • 最高法發布《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一帶一路意見二》《新片區...
    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一個司法解釋和兩個司法意見,分別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進一步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和《關於人民法院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
  • 最高法發布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 聚焦解決合同爭議
    人民網北京12月27日電 12月27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重點聚焦合同爭議的解決,特別是合同效力的確定問題。
  • 「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共話發展 司法助力 包頭法院與企業家為優化...
    優化營商環境為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更好的服務保障「宜居宜業宜遊」包頭,包頭中院誠邀企業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法院,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共商助力法治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一流的司法服務和保障,與企業共創美好未來。
  • 最高法出臺指導意見:為穩外資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6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指導意見,聚焦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運輸合同、涉外商事海事案件法律適用問題,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提出解決方案,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受疫情或疫情防控措施的影響,一些國際運輸合同面臨無法履行的風險,相關的涉外商事海事案件亟需解決有關適用法律問題。
  • 衛東法院:領導帶頭走訪企業 提供精準司法服務
    為紮實開展影響營商環境執法司法突出問題集中專項活動,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近日,衛東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劉沛、黨組成員、副院長韓海生及黨組成員黃清晨分別帶隊深入轄區企業走訪調研,了解企業司法需求,進一步拓展司法服務職能,創新司法保障舉措
  • 楊萬明:為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提供優質司法保障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布(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法院支持保障先行示範區建設的總體要求,為先行示範區建設貢獻司法力量。《指導意見》如何有針對性地解決深圳在現實中存在的法治新問題?
  • 最高法發布審理行政協議案件的司法解釋(附全文)
    侯裕盛 攝黃永維介紹了行政協議解釋的相關情況。據介紹,這部司法解釋是在全國上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之際,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的一部重要的司法解釋。這部司法解釋的發布,將對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在行政協議中的合法權益、推進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高政府行政治理能力、推進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工作產生積極的、深遠的影響。
  • 營造優良營商環境,普陀區法院司法服務品質效率能級不斷提升
    近日,普陀區法院召開服務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服務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民營企業融資糾紛審判白皮書》、《智慧財產權合同案件審判白皮書》、《善意文明執行白皮書》。普陀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洪珏通報了法院發揮司法職能作用,積極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營商環境,司法服務品質效率能級不斷提升的相關情況。圖說:發布會現場。
  • 「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專家解讀|助力外商投資法實施 護航改革...
    「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為未來在關於外商投資合同效力的司法審判中如何堅持和維護外商投資法的基本理念和原則提供了明確指引。2019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發布。該《解釋》是人民法院以務實高效舉措助力外商投資法實施的重大成果,彰顯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護中外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全面構建改革開放新格局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和法治保障的決心和擔當。
  • 【第756期】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
    侯裕盛 攝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王淑梅,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陳文平,海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自由貿易港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宇飛出席發布會並介紹有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李廣宇主持發布會
  • 劉學傑副書記到區法院督導優化營商環境和執法司法規範化專項檢查...
    劉學傑副書記對法院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和執法司法規範化專項檢查工作進展情況予以了肯定。同時,提出四點要求,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要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21日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營造主體公平的法治環境,要保護企業家的合法權益,加強產權保護穩定社會發展,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落實。提升政治站位,勇於擔當,忠實履職盡責,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法保障。二要突出重點,精準發力。
  • 73項條款助力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剛剛,權威解釋來了……
    發布會上,省軟環境辦主任、省政務服務和數位化建設管理局局長宋剛就《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相關情況作了介紹,並回答記者提問。新聞發布會現場據了解,《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於今年5月30日正式頒布實施,全文共7個章節73項條款,在起草和修改完善過程中,堅持突出立法的宣示性、引領性、保障性、基礎性、配套性等方向和原則。
  •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丨遼河中院六項舉措優化油區營商環境
    一是全面履行司法保護職能有效運用民事、刑事、行政審判及執行等裁判方式,既保護物權、債權、股權等傳統權益,也保護智慧財產權及其他無形財產權。審理各類刑事案件,依法重點打擊盜竊、詐騙等多發性侵犯財產犯罪案件,維護遼河礦區安全穩定;為遼河油田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提供司法保障,審慎審查受理破產清算案件;加大涉特殊主體執行案件的力度,推動建設法治政府。
  • 梁久軍: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著力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
    梁久軍: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著力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營商環境 2020-10-20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個關鍵詞:合同效力、平等保護、國際化 最高法發布《外商投資法...
    制定《解釋》的首要目的就是確保《外商投資法》在審判領域得到公正高效執行,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更加開放、依法平等保護中外投資者合法權益、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大決策部署。這是人民法院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應有之義。
  • 建設一流法治城市 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以法治化夯實市場經濟,要注重圍繞深圳高科技產業與經濟發展戰略定位,不斷提高運用法律服務大局的能力水平,要將法治發展與優化營商環境結合起來,尤其是注重提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推進產權保護法治化,在全國率先打造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法治高地。因此,以法治建設為抓手,促進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才能為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 李殿勳:著眼核心訴求 營造優良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李殿勳在省委依法治省辦專題會議上指出著眼核心訴求 營造優良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華聲在線3月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沙兆華)今天 ,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李殿勳主持召開省委依法治省辦(擴大)專題會議,他指出,要著眼激發創新活力和維護公平競爭這兩個核心訴求,營造優良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企業健康發展和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基礎支撐和關鍵保障。
  • 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助力「六穩」「六保」 全力護航營商環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邵蕊 通訊員 胡冰凝 泰安報導 近年來,泰安法院圍繞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司法職能,提升審判質效,優化訴訟服務,破解執行難題,為泰安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別是抓「六保」促「六穩」打造產業升級「泰安版」,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 泌陽縣公安局對影響營商環境執法 司法突出問題出重拳
    「通過為我們企業提供防範刑事犯罪預警、法律知識、『放管服』政策宣講等服務,縣公安局全方位、多角度服務我們企業發展。」 11月24日,泌陽縣豐盈製衣有限公司負責人禹宗圻告訴記者。    連日來,泌陽縣公安局圍繞涉企窗口服務不優、損害企業合法權益、執法不規範、質效不高、執法監督不力、公安民警違法違紀、影響營商環境的黑惡犯罪等問題,充分發揮了公安機關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的主力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