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倒在石榴裙下」和石榴有啥關係?

2020-12-19 人民政協網

夏花,在陽光最飽滿的季節綻放,往往詮釋著生命的絢爛繁榮。跟著楊忠岐委員的筆觸和那一張張充滿生機的照片,讓我們識花、賞花、懂花,更好地了解我們身處的「花花世界」——

△楊忠岐: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

北京的石榴花現在正開得紅紅火火。

各公園、大街小巷、單位大院和百姓庭院中,

一串串、一簇簇,惹得人們紛紛在石榴樹下休憩、拍照。

石榴從哪來?

石榴由於其特殊的花和果實構造,形成了獨特的一個科——石榴科,該科全世界僅有1屬2種。

我國普遍栽培的石榴屬於石榴科石榴屬,拉丁學名為Punica granatum,但可分為不同的品種和品系。

石榴原產中亞的波斯一帶(今伊朗等國)。據考證,我國的石榴最初是由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回國內、開始在我國栽培的,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由於西漢時的都城為長安,張騫帶回的石榴首先栽植在長安郊區的臨潼縣,因此,臨潼石榴在我國最為有名。

除臨潼石榴外,我國雲南蒙自、安徽懷遠、山東嶧城、河南鄰縣、新疆葉城等地的石榴品質也很好,聲名遠揚。

經過我國人民長期在栽培中選育,石榴現在已有上百個品種,花色也有多種多樣,但以大紅色為主,也有白、黃和紅白相間的花色品種;花朵也有單瓣和重瓣之分。

祝福之花

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喜愛紅色、崇尚紅色;因此,石榴千百年來也為我國人民所喜愛。

繁花滿樹的石榴花象徵著繁榮、興旺和和紅紅火火的日子;而秋季成熟的石榴果實裂開,綻露出一顆顆紅瑪瑙般晶瑩透亮的石榴籽,又象徵著多子多福的美好生活,所以很多國人都喜歡在自家庭院中種植石榴樹,祈願自己的生活如石榴花般紅紅火火,家庭人丁興旺,如石榴籽般子孫滿堂、幸福美滿。

從古至今,年輕人結婚時,親友們常常送上繡有石榴圖案的鞋、帽、衣服、枕頭等禮品, 寓意著祝他們早生貴子、多子多福,生活和事業像火紅的石榴花一樣蒸蒸日上。我國的國旗也主要根據石榴花的紅色而設計,據分析,五星紅旗的紅色80%為石榴紅,所以,石榴紅稱為國旗紅。

石榴與中國的服飾文化也有著密切的聯繫。

我國古代婦女著裙,多喜歡石榴紅色,因此,人們將紅色的裙子稱為「石榴裙」,久而久之, 「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輕女子的代稱,人們形容男子被女人的美麗和氣質所徵服,就稱其「拜倒在石榴裙下」。

我國的文化瑰寶唐詩宋詞中有多首讚美石榴花的詩詞,但多以花寓他意,我還是最喜歡北宋王禹偁的《詠石榴花》——

王母庭中親見栽,

張騫偷得下天來。

誰家巧婦殘針線,

一撮生紅熨不開。

雌雄同株,教你分辨雌花、雄花

一棵樹上的石榴花有兩種:無雌蕊的雄性花和有雌、雄蕊的兩性花。

兩種花的花託和花萼均為革質,較硬而長,鮮橘紅色,花萼6個,花瓣6枚(重瓣的花瓣多達數十個),花瓣大紅色,柔若綾羅,薄如蟬翼,花心中有數十個金黃色的花葯,陪襯得花朵十分豔麗奪目。石榴的名字即取自「六個花萼和六個花瓣」,後演繹為「石榴」。

雄性花的花朵中只有雄蕊而無雌蕊,因而只開花不結實,稱為「幌花」,為真正的 「花而不實」(圖一);

而結籽的兩性石榴花,花朵中心有1個小小的淺綠色雌蕊柱頭(圖二),被幾十個金黃色的花葯所包圍,花葯產生大量的花粉而使柱頭授粉、授精,最後花託下方的葫蘆狀子房逐漸發育長大成石榴果實。

花心中只有數個雄蕊花葯的「幌花」

有淺綠色雌蕊柱頭和金黃色雄蕊花葯的兩性花

另一個比較容易掌握的特徵是:看其花朵下方的花託——

結籽的兩性花其花託長而呈葫蘆形,花託基部膨大,是為子房(下圖左);而「幌花」的花託呈倒圓錐形(如下圖右)。掌握這個特徵可容易地將兩種花區分。

幌花

開花後的「幌花」很快掉落,石榴開花季節看到地上掉的那麼多石榴花實為不結籽的「幌花」,不足為惜。

紅豔豔的花兒為我們增添了色彩,美化了我們的環境。石榴不僅是觀花觀果的果樹,它還入藥,具有多種藥用功效。

願朋友們的生活像石榴花一樣紅紅火火!

事業像石榴果實那樣碩果纍纍滿枝頭!

(照片均系楊忠岐委員在中國林科院大院中拍攝)

作者:楊忠岐

相關焦點

  • 俗語「拜倒在石榴裙下」,究竟有沒有石榴裙呢?
    大家熟知的俗語「拜倒在石榴裙下」,形容男子對女子的崇拜並為之傾倒,究竟有沒有石榴裙呢?
  • 拜倒在石榴裙下——誰穿著石榴裙?
    拜倒在石榴裙下,到底誰穿著這裙子?
  • 俗語「拜倒在石榴裙下」,石榴裙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令人拜倒?
    有一句俗語叫做「拜倒在石榴裙下」,指的是一個女人的美貌出眾,令男人神魂顛倒。石榴裙到底是什麼裙,為什麼人們會用石榴裙代指美女呢?古人非常喜歡石榴,尤其是皇宮之中,經常種植石榴。這是因為古人認為是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徵,種植石榴可以祈禱子嗣昌盛。
  • 為什麼要說拜倒在石榴裙下?
    昨日13:06,李先生來電:以前有個說法,拜倒在石榴裙下,為什麼要拜倒在石榴裙下,為什麼是石榴,來源和說法在哪裡?有沒有什麼典故?  85100000熱線陳筱妍:中國古時視石榴為吉祥物,暗含多子多福。婚嫁之時,常於新房案頭置放切開果皮、露出漿果的石榴,也有以石榴相贈祝吉者。
  • 「拜倒在石榴裙下」有怎樣的典故?
    拜倒,即下跪,下跪是中國傳統最大的禮節,尤其是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男子權利至高無上的封建社會,就算是要下跪,也是跪天、跪地、跪父母,無論怎麼跪,也是不會跪到小女子面前的。那麼「拜倒在石榴裙下」這句用來比喻男子對女性傾倒的俗語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首先,要弄懂「石榴裙」指的是什麼?唐朝善用石榴比喻紅裙。
  •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從何而來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從何而來網絡圖片石榴裙,是我國一種傳統的女性服飾。它是因何而得名的呢?在我國,石榴與服飾有著密切的關係。石榴花有紅、黃、白三色。其中,人們特別欣賞紅花。南朝梁元帝在其詞《烏棲曲》中有「芙蓉為帶石榴裙」,這是有關「石榴裙」的最早文字記載。在唐朝時,石榴裙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服飾,深受廣大女子的喜愛。這一點從唐代小說中便可以看出來。唐人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李娃、霍小玉等,都特別喜歡穿這種裙子,由此足見其歷史之久。
  • 「拜倒在石榴裙下」,石榴裙到底是什麼,為何令人拜倒?
    當男子鍾情於某一女子時,我們通常會用一句俗語來形容,那就是「拜倒在石榴裙下」,這句話間接說明了女子的美貌與裙擺的完美搭配,那大家知道「石榴裙」是何時產生的又有什麼歷史典故嗎?現在就讓子曰來告訴大家吧!石榴裙最早出現大概是在六朝時期,詩人何思澄在他的《南苑逢美人》詩中有寫到過一句:「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用石榴來代指美女。而石榴裙的名稱,來源於南北朝《烏棲曲》中的一句"芙蓉為帶石榴裙",這句話的是形容女子跳舞時的樣子,飄逸的裙子就如同石榴花綻放那麼美,盡顯迷人風韻。這個時候,「石榴裙」便成了美女的代名詞。
  • 「拜倒在石榴裙下」到底是在誰的裙下?
    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句俗語——「拜倒在石榴裙下」,是哪來的呢?石榴裙下先前說了,小編家裡種了棵石榴樹。在前幾年,還有不知品種的小鳥在上面安家落戶,後來小鳥帶著小小鳥飛走了,只留下一個精緻的小鳥巢。(這幾年家裡養了狗,老愛在花下「流連忘返」,估計以後是不會有小鳥來築巢了。)
  • 拜倒在石榴裙下,石榴裙有多美,讓人如此陶醉
    中國古代的男人們常常拜倒在女子的石榴裙下,帝王將相都不例外。那麼石榴裙究竟長什麼樣子呢?真的那麼好看嗎?據說穿上了石榴裙可以讓年輕的女孩俏麗動人,而最能把石榴裙穿出最美的感覺的是我國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
  • 「拜倒在石榴裙下」——為何是石榴裙下,而不是荷花、牡丹裙下?
    中國有一個俗語叫拜倒在石榴裙下。這個俗語指的是什麼呢,想必大家都清楚,它指的是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愛慕和傾慕的不得了,叫拜倒在石榴裙下。那為什麼叫石榴裙下?怎麼不是牡丹裙下,荷花裙下?為什麼又是拜倒呢?這個俗語是從哪裡來的呢。
  • 讓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的「石榴裙」長什麼樣?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句:「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句中「血色羅裙」指的是石榴裙,古代有很多描寫石榴裙的詩詞,如唐人萬楚的《五日觀妓》:「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韋莊的《贈姬人》:「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
  • 古人講「拜倒在石榴裙下」,到底是誰的石榴裙?背後有何歷史淵源
    筆者認為無論雅俗都有其可取之處,尤其是俗語更應該成為一種,受到世人重視的文化分支。「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傳承了1000多年的俗語,其實還伴隨著一個著名的典故。如果從這句話的表面意思去分析,可以得知就是古代男子仰慕美女的形容詞。才子「拜倒」在佳人「榴裙下」,說明將自己的姿態放得比較低。
  • 所謂的"拜倒的石榴裙"究竟是啥裙?
    唐人萬楚在《五日觀妓》中說:「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韋應物的四世孫韋莊在《贈姬人》唱:「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中國古代男人們常常拜倒在女子的石榴裙下,既然連石榴花都無比嫉妒的裙子這麼具有殺傷力,那「石榴裙」是何時產生又長什麼樣呢?
  • 「拜倒在石榴裙下」,為什麼會被用於形容愛情?
    當一個男生喜歡某個女生時,我們常常會笑著說,「他拜倒在某某的石榴裙下了!」。那麼,為什麼「拜倒在石榴裙下」會成為表達男子為某女子傾倒的俗語呢?且聽我們細細道來。01、石榴的歷史石榴裙為何取名如此?學界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這與這種裙子的顏色有關——這種裙子的顏色是近似於石榴花的紅色,另一種說法是染裙子的顏料是從石榴花中提取出來的。無論是哪種說法,都顯示這種裙子和石榴有密切聯繫。那我們就先從石榴的歷史說起。
  • 人們為什麼會「拜倒在石榴裙下」?
    「拜倒在石榴裙下」流傳至今,這句俗語是形容男子對女子的崇拜為之傾倒。那麼這句話來自哪裡?又有什麼樣的典故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石榴裙」本是古代女子所穿的繡石榴花的大紅裙子,一說是紅豔顏色的長裙。石榴裙最早出現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是在南北朝時期。詩人何思徵在其《南苑逢美人》中寫過這樣兩句:「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用石榴來暗喻心中的美人。大唐盛世,百花齊放,萬卉爭豔,女子們的服飾種類很多,因民族深度融合,長安街頭的奇裝異服也不鮮見。石榴裙是極受年輕女子青睞的一款服飾。如唐人小說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這樣的裙子。
  • 古人常說:「拜倒在女子的石榴裙下」,「石榴裙」是什麼樣的裙子?
    「拜倒在石榴裙下」多比男子對風流女性的崇拜傾倒之意。那麼到底有沒有「石榴裙」呢?究竟是怎樣的一條裙子。
  • 「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個王朝沒落的信號
    「拜倒在石榴裙下」大多是帶有貶義的。通常這句話是針對某個男性因為女人迷失自我,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那麼這句俗語的產生從何而來呢?歷史上有幾種說法,最可信的說法是與唐明皇李隆基和楊貴妃楊玉環有關,下面簡單介紹這句話的出處!
  • 為什麼是「拜倒石榴裙下」,而不是牡丹裙、月季裙?
    漢語言中,我們在形容男子對女性極度痴迷和仰慕時,常會說出「某男拜倒在某女的石榴裙下」這句話。細心的朋友您有沒有想過,石榴花雖也常見,但遠沒有什麼月季牡丹芍藥花這些耳熟能詳,那為什麼還要拜倒在石榴裙下,而不是什麼牡丹裙或芍藥裙呢?
  • 拜倒在石榴裙下出自何處?老婆和老公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據傳故事是這樣的:一、拜倒在石榴裙下眾所周知,我們通常習慣將對美女的崇拜和追求稱之為「拜倒在石榴裙下」,石榴這種東西,不僅開花紅豔好看,而且因為石榴的造型別致,風味獨特而受到歡迎。而拜倒在石榴裙下這個典故的由來,據說和楊玉環有關係。
  • 拜倒在石榴裙下,「石榴裙」一詞的文化寓意跟唐代一個美女有關
    拜倒在石榴裙下,「石榴裙」一詞的文化寓意跟唐代一個美女有關文·段宏剛「石榴裙」的含義其實跟我國古代俗語「溫柔鄉是英雄冢」的意思有幾分相似之處,都是指沉迷於女色,只貪圖行樂,被女色消磨得失去了積極向上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