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資產配置就是根據人生目標制定規劃,結合不同投資工具的...

2020-12-12 金評媒

作者: CC讀財   

昨天CC 分享課講了資產配置相關知識,今天就給大家整理出來,希望對小夥伴們有幫助!

說到資產配置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可能就是聽起來比較複雜一點,所以真正做的人並不多。其實資產配置並沒有那麼玄乎,下面CC就給大家詳細的講一講如何進行資產配置,有哪些方法技巧!

什麼是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就是根據人生目標制定規劃,結合不同投資工具的特點,制定投資策略,並進行合理的配置,從而是資產穩定增長。

換句話說,資產配置就是按照需求把雞蛋放在具有不同籃子裡的過程,再簡單一點就是原來你只買理財產品,變成了存款、基金、保險、股票、黃金等可能都會買點。

為什麼要做資產配置?

1、90%的失敗投資因為沒有做資產配置

美國經濟學家馬科維次通過分析近30年來美國各類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和最終結果的大量案例數據發現:在所有參與投資的人群裡面,有90%的人不幸以投資失敗而告出局,而能夠幸運存留下來的投資成功者僅有10%!而這10%的人就是做了資產配置。

而且也有相關研究表明,投資收益中的85%-95%是來自資產配置,受證券選擇、時機選擇等因素影響比較小。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就是資產配置分散了投資風險,減少了投資組合的波動性,使資產組合的收益趨於穩定,不會出現一損俱損的情況,比如你100萬,50萬投資股票,40萬投資房產,剩下的放在貨幣基金,假設你遇見了15年6月的股災,股票損失30萬,但是房價一直在上揚,就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彌補你在股票上的虧損。

2、抵抗人生財富周期

我們一生會經歷不同的人生階段,同時各個階段收入和支出的特點也不同,相應的理財需求也不一樣,而合理的資產配置能夠幫我們實現理財需求。

3、跑贏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的影響正悄悄地滲透我們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房產,小到柴米油鹽,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進行著一場轟轟烈烈的「價格革命」,通貨膨脹也使錢越來越不值錢!

銀行的活期存款利息只有0.35%,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而定期存款利息幾經波動,央行一年定期存款利息基本在1.5%左右,最近有關部門更是公布了數據稱CPI同比增加了2.3%,所以要跑贏通脹單一的存款是做不到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做資產配置,合理搭配其他理財產品。

如何做資產配置?

做資產配置一般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1、設立理財目標

根據個人各個時期的人生目標和自己想要的生活品質去定向規劃,比如個人愛好、退休、子女教育、家庭、照顧父母,想擁有的資產如車、別墅等,明確你要花多少時間去實現這些目標,同時你達到這些目標需要多少錢,一定要做到可量化。

2、盤點家庭資產

盤點家產能夠體現我們現有的資產狀況跟財務狀況,量化我們的收入和支出,所以要做一份切實可行的財務規劃方案,首先要做到知己——對自己的財務全方位了解,然後再做到知彼。

a、家庭收支管理表

做收支明細表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很繁瑣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我們需要通過這個過程來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收入支出情況。

b、家庭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可以顯示家庭目前的財務狀況。家庭資產負債表在理財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為,如在優化家庭消費結構、幫助家庭資產快速增值、建立個人信用評價體系等方面發揮重大的作用。

以上兩張表大家去可以公眾號回復關鍵詞【資產盤點】獲取!

3、風險偏好測評

風險偏好測評是指為了實現目標,投資者在承受不確定的風險時所持的態度和他能承受風險的大小。

小夥伴們是不是很好奇自己屬於哪一類型的風險偏好,CC也整理相應的風險測評大家可以去公眾號回復關鍵詞【風險測評】獲取!

這裡的測評包括兩個部分: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承受態度

分數=風險承受態度-風險承受能力

這裡的分數小夥伴們做完風險測評就會有相對應的一個分值,根據這個分值看看自己資產需要哪些調整?

高21分或以上:做好風險管理,投資低風險產品

高6-20分:增加一些低風險產品的投資

相差5分以內:保持現有投資組合

低6-20分:增加一些風險較高的投資

低21分或以下:增加一些高風險的投資

4、策略:設計資產配置組合

設計資產配置組合要注意兩點:需求和資產特徵。

設計資產配置首先要考慮,自己的需求投資的目的是什麼?準備做長期投資還是短期投資,自己預期達到的收益率是多少?能承擔什麼樣的風險,而風險往往也會受年齡、財務狀況、個人風險偏好的影響,比如說年齡相對較小,那麼他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對就強一點,如果你是退休階段,那麼你風險承受能力就相對較弱一些,並且預期回報率越高,那麼你所承擔的風險也越大。

根據自己的客觀實際情況和風險偏好搭配各類產品

舉個慄子:

張先生是一名律師,40歲,已婚,有一個孩子,是一個中產階級,張先生愛冒險,在他的投資組合中,擁有市值70萬的股票,30萬的股票型基金,另外有數萬元的存款,張先生應該如何設計自己的投資組合。

假設張先生做完上面的風險測評,評估結果如下:

風險承受能力:46分——穩健型投資者

風險承受態度:70分——進取型投資者

兩者相差24分,應該在投資組合中增加低風險的投資。如:購買國債20萬,貨幣基金20萬、定期存款15萬、股票型基金20萬、保險10萬、股票10萬。

拓展:了解各類資產在配置中的角色及功能

資產配置中各種工具的角色及功能

保險:人生財產的保障,回報率低,佔淨資產的1-2%

債券:是信用及槓桿性投資的現金保護神,佔淨資產投資的10-20%,8-12%增值,4-8%抗風險。保本金

基金:成長型投資,必要時可用於現金流,佔淨資產的10-20%

股票:進取型投資,成長快,利潤高,有較大的複利增長效益。佔淨資產的10-20%。

商業地產/REITS:進取型加槓桿投資,單利增長,總資產放大為主要增長點,佔淨資產的10-20%。

住宅房地產:激進型加長槓桿投資,單利增長,總資產每年以倍數增長,佔淨資產的20-40%。

5、優化定期分析資產配置組合併優化

定期分析、評估、檢測投資結果,根據半年、1年、2年、3年的投資反饋,調整更新投資組合。

快速進行資產配置的三大大技巧

經驗數字法:

1、「4321」法則

收入的40%用於供房和其他投資

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

20%用於銀行存款

10%購買保險

2、「不過三」

每月房貸負擔不宜超過家庭所得的1/3

3、「雙十定律」

保險額度是家庭年收入的10倍;

總保費支出應不超過家庭年收入的10%。

4、「6:3:1」原則

為最主要收入來源的家庭成員購買保險的保費和保額應當佔整個家庭保險資產的60%左右,為次要收入來源家庭成員購買的保險比例為30%,位孩子購買保險的適當比例為10%。

5、「80」法則

股票投資佔投資總資產的合理比例等於80減掉你的年齡再乘以100%

例如,你今年30歲,股票投資比例應該是50%。

標準普爾家庭配置法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把家庭資產分成「日常開銷、家庭保障、創造收益、保本升值」四個帳戶,分別按照1:2:3:4的比例配置。每個帳戶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所以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各不相同。理論上講,擁有這四個帳戶,並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進行分配才能保證家庭資產長期、持續、穩健的增長。

CC認為這種方式更適合中高收入者,對普通老百姓並不適用。一是咱們的收入相對較低,二是絕大部分家庭的大多數資金都用於房貸車貸,實際可投資的資金不充裕。

資金「重要性-緊迫性」配置法

CC建議大家按照「重要性—緊迫性象限圖」來配置資金。這種投資方式,更加注重資金的時間行和重要性。

比如說貸款保險就包含了車貸房貸等,這部分是每個月都必須按時支出的,而且數額較大,屬於既緊急又重要;而日常開銷雖然每時每刻都在支出,卻沒那麼重要,屬於緊急但不重要;額外消費中的旅遊度假,朋友聚會總不是天天有吧,屬於既不重要又不緊急;投資理財部分,目的是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屬於重要但不緊急。

資產配置的誤區

這裡CC總結了3點,有說漏的歡迎大家補充哦!

1、總是關心投資什麼最好,而不是找最適合自己的;

2、把所有資產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3、不能過分分散,沒有足夠的精力把每一個都顧及到。

所以,囉嗦了這麼多,其實資產配置無非就是告訴你要「賺安穩的錢,過快樂的日子」,因為做理財就是讓生活更美好,而不是讓你提心弔膽,你見過炒股跳樓的,但是你聽過因為做資產配置這樣想不開的嗎?

本文版權屬於微信公眾號:CC讀財(ID:ccducai666),歡迎轉載分享,轉載時註明出處,不得對內容進行二次修改。

以上文字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金評媒立場,禁止轉載。

CC讀財

愛讀書愛分享,愛理財愛生活,一個遊走在金融邊緣的碼字工。

相關焦點

  • 不同的人生階段,資產配置建議
    最近,重溫香帥老師的金融學課,其中,不同人生階段對個人的資產配置建議,覺得應該整理出來,對自己也是個提示。對於我們每個普通人來說,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面臨的約束條件、財務狀況、家庭情況、責任使命都是不同的。
  • 資產配置也需「量體裁衣」 給自己一份理財規劃
    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理財目標有差異,資產配置也需「量體裁衣」—— 給自己一份理財規劃    ▲ 在給自己制定個人理財規劃前,首先應明確理財的目標近年來,我國居民財富快速增長、投資渠道日益多元,但面對形形色色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卻時常迷茫:哪些投資標的適合自己?個人資產配置的邏輯是什麼?如何為自己定製一份理財規劃?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制定個人理財規劃前,首先應明確理財的目標——財富積累、財富保障、財富增值還是財富傳承;其次,回答「三個基本問題」,即:你的投資預期收益、風險承受能力、流動性要求。
  • 案例:如何為高淨值客戶制定資產配置方案
    資產配置,是指根據投資需求將投資性資產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分配,通常是將資產在低風險、低收益證券與高風險、高收益證券之間進行分配。其次,資產配置所追求的目標其實也是非常明確的,主要可以歸納為四點:將資金分別投資到各種不同資產類別;長期持有及持續投資以降低風險;達到目標報酬的一種投資組合策略;不在於追求資產收益的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資的最大風險。
  • 普益財富CEO任勇: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應用實踐
    再結合適當的理財工具,在整個人生過程中合理配置資產,實現家庭財富「保安全、穩增長」。我們通過對在家庭理財過程中需要應用到的各種金融工具進行了多方面的對比和分析,結合金融資產的三大特性(流動性、收益性、風險性),及研究家庭金融理財的策略和金融市場投資工具,將家庭金融理財落到實處。
  • 大唐財富:資產配置穿越風險周期
    大唐研究中心在市場中率先提出的私人銀行財富規劃三階模型,突破了傳統投資組合理論的局限,助力財富人群穿越風險周期,幫助不同類型高淨值人士實現與時俱進量身定製的財富配置工具。大唐財富提出財富規劃三階模型,解決高淨值客戶的財富配置難題。
  • 水星規劃助力新中產家庭資產配置 未雨綢繆規劃幸福養老生活
    資產配置不再是有錢人的數字遊戲,而成為新中產群體投資理財的新興方式,然而資產配置缺乏合理規劃、相關知識不足仍然是橫亙在新中產家庭面前的財富保值增值難題。  第二步,目標梳理,量化推演出其包含家庭負債、贍養老人的家庭責任總費用,該家庭責任總費用減去流動資產即為保障缺口,該數據為張先生家庭全面保障規劃錨點。  第三步,財務分析,在正式開始保障規劃設計之前,ALC基於張先生家庭各項財務數據,可輸出資產負債表、收支儲蓄表,點亮家庭財務健康圖,為其提供匹配標準普爾四象限圖的科學資產配置建議。
  • 怎樣制定資產配置的「戰略」和「戰術」?|投資思考
    投資者面對的是多變的市場,龐雜的信息,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戰略戰術體系,只是憑直覺、憑情感隨波逐流,那很難取得優秀的長期投資成果。本節課,我們就從最基礎的問題出發,看看資產配置的「戰略」和「戰術」要怎樣制定。資產配置中的戰略性原則投資者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制定資產配置戰略。
  • 怎麼做好財富管理與資產配置?
    對於高淨值家庭和個人投資者而言,資產配置需要根據個人財富水平、投資的動機、投資期限、目標客戶的風險偏好、稅收規劃等諸多考慮等因素,來確定納入家庭投資組合的資產類別及其比重,並在隨後的投資期內根據各資產類別的價格波動和風險變化情況,及時動態地調整資產配置權重和組合投資方案,或者在某一類別的資產中再作具體標的選擇,以尋求風險回撤和投資收益最大化。
  • 中信保誠人壽「智尚人生」獲年度最佳資產配置保險產品大獎
    中信保誠人壽憑藉「智尚人生」年金保險C款(投資連結型)斬獲「2020年度最佳資產配置保險產品」大獎。在各家保險企業的踴躍參與下,本次保險創新大獎評委會歷經數個月的調研與評選,最終中信保誠「智尚人生」年金保險C款(投資連結型)憑藉將資產配置需求與保障、健康類增值服務有機結合,從眾多參評產品中脫穎而出。
  • 張昕雋:增加財產性收入,合理資產配置必不可少
    所謂「吃圭人」就是連續吃兩次土的人。其實,人們之所以會出現「吃土人」和「吃圭人」,很大一個原因還是資產配置沒有做好。看到這裡可能有些人就產生懷疑了,資產配置不是有錢人才應該考慮的問題嗎?其實並非如此,諾亞無錫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張昕雋認為,每個家庭乃至每個人都要做好資產配置。「吃土人」平時的積蓄並不多,抵禦風險的能力偏弱,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就會不知所措,為此有些會走上網貸的不歸路。
  • 基金投資:合理配置資產 遵守「三三制」原則
    基金投資:合理配置資產 遵守「三三制」原則 2008年10月20日 16:31 來源:齊魯晚報 不同的理財需求如何選擇基金?  投資者要在銀行、保險、資本市場中合理配置資產,一般應遵守「三三制」的配置原則。
  • 後疫情時代,個人家庭資產配置應如何調整
    客戶經理應該積極利用電子化渠道及各種社交工具與客戶達成與疫情爆發前的溝通頻率,並通過線上風險評估及深入溝通了解客戶最新的投資需求與投資偏好,制定合適客戶的家庭理財投資配置方案。題問02在日常工作中,關於如何跟客戶溝通相處你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
  • 如何給自己定製一份家庭理財規劃 ?看完這篇就夠了
    ▲ 制定家庭理財規劃可分為5個步驟:一是了解家庭財務現狀;二是設定和分析理財目標;三是了解風險承受能力;四是合理配置資產;五是計劃執行和跟蹤評估▲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人們看重的財富領域有所不同,因此規劃的重心也應該不同。
  • 多策略FOF:尋找最優的資產配置方案
    前幾期我們介紹目標日期策略和目標風險策略,本期介紹多策略中的均值方差策略和BL策略。顧名思義,多策略是將多種資產、多種策略組合起來,是由FOF管理人根據資產配置框架選擇資產並動態調整組合配比。相比單一策略基金,多策略基金更能適應不同的市場環境,使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徵更符合投資者的需求。
  • 疫情改變家庭資產配置方式,借貸寶類投資工具滿足差異化需求
    報告指出,疫情改變了家庭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也改變了家庭資產配置的方式。在消費儲蓄方面,今年一季度消費減少,家庭儲蓄增加,與央行發布的家庭存款同比增長6.6%一致。而且,在疫情好轉的背景下,家庭儲蓄意願還在繼續上升,有超過一半(50.2%)的家庭會減少消費增加儲蓄,僅9.4%的家庭減少儲蓄增加消費。
  • 家庭資產配置中的基金投資
    提及家庭資產配置,不得不提到這樣「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標普圖),這是全球很有影響力的評級信用機構,分析總結出的家庭資產配置圖,也是世界上接受度比較高的、比較合理的家庭理財配置方式。標普圖把家庭資產分為要花的錢、保命的錢、生錢的錢、保本升值的錢,這四部分分別佔有不同的比例。其實,我們根據家庭資產的具體情況,也不一定要完全按照這個比例。一個人或者家庭的不同時期,資產配置的比例也會有所側重。
  • 家庭資產配置邏輯圖-人生四大帳戶
    ,分析總結出來的家庭資產配置分布圖,該圖是目前世界上針對家庭財富穩健增長,配置家庭資產構成的比例,進行家庭理財的最為合理的方式和依據。這個較小的力就是20%的家庭資產,固定支點是指保障型壽險產品,較大的物體則是指突如其來的,由於重疾或者意外帶來的高昂治療費用。第三個帳戶是風險投資帳戶:
  • 年薪30萬中產 如何做好未來5年資產配置規劃?
    由於陳先生一直忙於自己的事業,至今還未結婚,未來5年計劃結婚育子,完成人生大事。日前,陳先生希望將這筆資金進行合理規劃配置,看中了熟人推薦的一款投向教育產業的私募股權投資產品,近日正在對此產品進行詳細了解中。至於房產,陳先生計劃在五年內通過公積金貸款的方式購買一套婚房。目前自己月均開銷每月大概在5000元左右,合理用錢意識較強。
  • 嘉實基金鄭科:資產配置視角,中西合璧做FOF投資
    而FOF基金經理就是慧眼獨具幫人們選基配置的專業基金買手。嘉實基金資產配置投資部執行總監鄭科就是一位歷經市場考驗的FOF投資名將,擁有16年證券從業經驗,13年大資金FOF/MOM一線投資管理經驗,掌握中國基金業(公募/私募)多數主流基金經理的投資哲學及方法論,以及中國多數主流公、私募公司的文化戰略、人員結構及商業模式變遷,熟悉社保、養老、保險、銀行、國企等大資金的屬性。
  • ...A股散戶投資收益不佳 標準化產品將是家庭金融資產的主要配置工具
    標準化產品將是家庭金融資產的主要配置工具  「A股散戶投資收益不佳,而近年來公募基金的規模不斷增長,公募基金等標準化資管產品在居民資產配置中的作用將愈發凸顯。」我們的基本原理是採取了Merton(1973)跨期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根據Merton教授的「M+2」基金定理,不同的狀態變量要完全對衝,使得家庭的風險是中性的,不應該有很多的風險。首先,生命周期主要是長壽風險,我們提出了運用基本養老保險和養老年金對衝。其次,健康周期,我們提出運用基礎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對衝。理財周期,運用我們的大成四季獲取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