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C讀財
昨天CC 分享課講了資產配置相關知識,今天就給大家整理出來,希望對小夥伴們有幫助!
說到資產配置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可能就是聽起來比較複雜一點,所以真正做的人並不多。其實資產配置並沒有那麼玄乎,下面CC就給大家詳細的講一講如何進行資產配置,有哪些方法技巧!
什麼是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就是根據人生目標制定規劃,結合不同投資工具的特點,制定投資策略,並進行合理的配置,從而是資產穩定增長。
換句話說,資產配置就是按照需求把雞蛋放在具有不同籃子裡的過程,再簡單一點就是原來你只買理財產品,變成了存款、基金、保險、股票、黃金等可能都會買點。
為什麼要做資產配置?
1、90%的失敗投資因為沒有做資產配置
美國經濟學家馬科維次通過分析近30年來美國各類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和最終結果的大量案例數據發現:在所有參與投資的人群裡面,有90%的人不幸以投資失敗而告出局,而能夠幸運存留下來的投資成功者僅有10%!而這10%的人就是做了資產配置。
而且也有相關研究表明,投資收益中的85%-95%是來自資產配置,受證券選擇、時機選擇等因素影響比較小。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就是資產配置分散了投資風險,減少了投資組合的波動性,使資產組合的收益趨於穩定,不會出現一損俱損的情況,比如你100萬,50萬投資股票,40萬投資房產,剩下的放在貨幣基金,假設你遇見了15年6月的股災,股票損失30萬,但是房價一直在上揚,就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彌補你在股票上的虧損。
2、抵抗人生財富周期
我們一生會經歷不同的人生階段,同時各個階段收入和支出的特點也不同,相應的理財需求也不一樣,而合理的資產配置能夠幫我們實現理財需求。
3、跑贏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的影響正悄悄地滲透我們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房產,小到柴米油鹽,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進行著一場轟轟烈烈的「價格革命」,通貨膨脹也使錢越來越不值錢!
銀行的活期存款利息只有0.35%,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而定期存款利息幾經波動,央行一年定期存款利息基本在1.5%左右,最近有關部門更是公布了數據稱CPI同比增加了2.3%,所以要跑贏通脹單一的存款是做不到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做資產配置,合理搭配其他理財產品。
如何做資產配置?
做資產配置一般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1、設立理財目標
根據個人各個時期的人生目標和自己想要的生活品質去定向規劃,比如個人愛好、退休、子女教育、家庭、照顧父母,想擁有的資產如車、別墅等,明確你要花多少時間去實現這些目標,同時你達到這些目標需要多少錢,一定要做到可量化。
2、盤點家庭資產
盤點家產能夠體現我們現有的資產狀況跟財務狀況,量化我們的收入和支出,所以要做一份切實可行的財務規劃方案,首先要做到知己——對自己的財務全方位了解,然後再做到知彼。
a、家庭收支管理表
做收支明細表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很繁瑣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我們需要通過這個過程來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收入支出情況。
b、家庭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可以顯示家庭目前的財務狀況。家庭資產負債表在理財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為,如在優化家庭消費結構、幫助家庭資產快速增值、建立個人信用評價體系等方面發揮重大的作用。
以上兩張表大家去可以公眾號回復關鍵詞【資產盤點】獲取!
3、風險偏好測評
風險偏好測評是指為了實現目標,投資者在承受不確定的風險時所持的態度和他能承受風險的大小。
小夥伴們是不是很好奇自己屬於哪一類型的風險偏好,CC也整理相應的風險測評大家可以去公眾號回復關鍵詞【風險測評】獲取!
這裡的測評包括兩個部分: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承受態度
分數=風險承受態度-風險承受能力
這裡的分數小夥伴們做完風險測評就會有相對應的一個分值,根據這個分值看看自己資產需要哪些調整?
高21分或以上:做好風險管理,投資低風險產品
高6-20分:增加一些低風險產品的投資
相差5分以內:保持現有投資組合
低6-20分:增加一些風險較高的投資
低21分或以下:增加一些高風險的投資
4、策略:設計資產配置組合
設計資產配置組合要注意兩點:需求和資產特徵。
設計資產配置首先要考慮,自己的需求投資的目的是什麼?準備做長期投資還是短期投資,自己預期達到的收益率是多少?能承擔什麼樣的風險,而風險往往也會受年齡、財務狀況、個人風險偏好的影響,比如說年齡相對較小,那麼他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對就強一點,如果你是退休階段,那麼你風險承受能力就相對較弱一些,並且預期回報率越高,那麼你所承擔的風險也越大。
根據自己的客觀實際情況和風險偏好搭配各類產品
舉個慄子:
張先生是一名律師,40歲,已婚,有一個孩子,是一個中產階級,張先生愛冒險,在他的投資組合中,擁有市值70萬的股票,30萬的股票型基金,另外有數萬元的存款,張先生應該如何設計自己的投資組合。
假設張先生做完上面的風險測評,評估結果如下:
風險承受能力:46分——穩健型投資者
風險承受態度:70分——進取型投資者
兩者相差24分,應該在投資組合中增加低風險的投資。如:購買國債20萬,貨幣基金20萬、定期存款15萬、股票型基金20萬、保險10萬、股票10萬。
拓展:了解各類資產在配置中的角色及功能
資產配置中各種工具的角色及功能
保險:人生財產的保障,回報率低,佔淨資產的1-2%
債券:是信用及槓桿性投資的現金保護神,佔淨資產投資的10-20%,8-12%增值,4-8%抗風險。保本金
基金:成長型投資,必要時可用於現金流,佔淨資產的10-20%
股票:進取型投資,成長快,利潤高,有較大的複利增長效益。佔淨資產的10-20%。
商業地產/REITS:進取型加槓桿投資,單利增長,總資產放大為主要增長點,佔淨資產的10-20%。
住宅房地產:激進型加長槓桿投資,單利增長,總資產每年以倍數增長,佔淨資產的20-40%。
5、優化定期分析資產配置組合併優化
定期分析、評估、檢測投資結果,根據半年、1年、2年、3年的投資反饋,調整更新投資組合。
快速進行資產配置的三大大技巧
經驗數字法:
1、「4321」法則
收入的40%用於供房和其他投資
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
20%用於銀行存款
10%購買保險
2、「不過三」
每月房貸負擔不宜超過家庭所得的1/3
3、「雙十定律」
保險額度是家庭年收入的10倍;
總保費支出應不超過家庭年收入的10%。
4、「6:3:1」原則
為最主要收入來源的家庭成員購買保險的保費和保額應當佔整個家庭保險資產的60%左右,為次要收入來源家庭成員購買的保險比例為30%,位孩子購買保險的適當比例為10%。
5、「80」法則
股票投資佔投資總資產的合理比例等於80減掉你的年齡再乘以100%
例如,你今年30歲,股票投資比例應該是50%。
標準普爾家庭配置法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把家庭資產分成「日常開銷、家庭保障、創造收益、保本升值」四個帳戶,分別按照1:2:3:4的比例配置。每個帳戶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所以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各不相同。理論上講,擁有這四個帳戶,並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進行分配才能保證家庭資產長期、持續、穩健的增長。
CC認為這種方式更適合中高收入者,對普通老百姓並不適用。一是咱們的收入相對較低,二是絕大部分家庭的大多數資金都用於房貸車貸,實際可投資的資金不充裕。
資金「重要性-緊迫性」配置法
CC建議大家按照「重要性—緊迫性象限圖」來配置資金。這種投資方式,更加注重資金的時間行和重要性。
比如說貸款保險就包含了車貸房貸等,這部分是每個月都必須按時支出的,而且數額較大,屬於既緊急又重要;而日常開銷雖然每時每刻都在支出,卻沒那麼重要,屬於緊急但不重要;額外消費中的旅遊度假,朋友聚會總不是天天有吧,屬於既不重要又不緊急;投資理財部分,目的是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屬於重要但不緊急。
資產配置的誤區
這裡CC總結了3點,有說漏的歡迎大家補充哦!
1、總是關心投資什麼最好,而不是找最適合自己的;
2、把所有資產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3、不能過分分散,沒有足夠的精力把每一個都顧及到。
所以,囉嗦了這麼多,其實資產配置無非就是告訴你要「賺安穩的錢,過快樂的日子」,因為做理財就是讓生活更美好,而不是讓你提心弔膽,你見過炒股跳樓的,但是你聽過因為做資產配置這樣想不開的嗎?
本文版權屬於微信公眾號:CC讀財(ID:ccducai666),歡迎轉載分享,轉載時註明出處,不得對內容進行二次修改。
以上文字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金評媒立場,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