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洗馬到底是個什麼官?不入流的驛丞看不起他,御史卻要下跪?

2020-09-05 深藍妖火

提起太子洗馬,有一部分人會念成洗『喜』字。這個官職很容易被當成是給太子清洗馬匹的,其實說來,這還是個不算小的官職呢!


接下來我我們就來說一下,太子洗馬歷史沿革和在各個朝代具體是做什麼的。

太子洗馬的官職源於秦朝,是作為太子的侍從官,屬於太子的警衛和先導,在秦朝時期也被叫做先馬。

而在漢朝時期,也被叫做先馬,在漢朝時期,太子洗馬的俸祿是六百石古代的俸祿一般都是按年發放的。因此六百石就是是指一年的工資是六百石粟米,粟米類似於現在的小米,六百石按照現在的斤數算的話,約合100斤。那麼按照現在小米的價格折算的話,小米現在最低3.5元,3.5乘以600石再乘上100斤,一年的年薪折合到現在的是21萬。

石在古代只是作為計量單位的,把它換算成現代的價格,只是為了便於理解,古今的換算法不一樣,這些數據呢僅供參考。不過顯然,太子洗馬肯定是高官了。


到了東漢時期,太子洗馬職責有所變化,變成了太子身邊通傳事情的奴僕,直至東漢和曹魏滅亡都是如此。到了晉朝時期,將太子洗馬的職責改為執掌太子府的藏書典籍。

在南北朝北齊時期,太子洗馬的職責是管理太子府的公文和信件。雖然職責和職位名稱的意思都沒改,但是在稱呼上發生了變化。

太子洗馬被改名為典經坊洗馬,不光如此,太子洗馬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當,只要不是名門或是官宦子弟,別的條件都符合,也當不上。

到了隋朝,職責依然沒變,依然還是在稱呼上發生了改變,在隋朝被改名為司經局洗馬。

而在唐朝時期,唐朝沿襲了太子洗馬的叫法,職責呢也沒有發生改變,在這時期,首次提到了太子洗馬的官位品級是從五品下。


這個從五品下是什麼概念呢?按照現在的官位來講屬於副廳級級別的,從此之後這個一直延續到清末,才被廢除。

以上就是太子洗馬的由來和歷史沿革,在職責範圍上,也是講的十分清晰了,別看這個官名聽著有些不好聽,但是地位待遇還是相對優厚。

除此之外,還要另外補充一句,太子洗馬還有些其他職責,就是輔助太子和教導太子,在一定程度上兼任了老師和謀士。

這個太子洗馬,在唐朝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大臣曾經也擔任過,這個人就是唐太宗時期的魏徵


魏徵早期不是跟著唐太宗李世民的,早在李世民當秦王時,那時候的魏徵先是追隨瓦崗首領李密,後來瓦崗被洛陽的王世充擊敗。被擊敗後,李密前往長安歸降唐朝,跟隨著李密的魏徵也隨他前往長安歸降。

在魏徵歸降後,因魏徵成功勸降李勣,被太子李建成賞識,魏徵被封為太子洗馬,而他也沒有辜負太子的賞識,一直盡心盡力的輔助太子。

在公元622年,劉黑闥聯合突厥進攻山東,魏徵覺得太子的機會來了,因為太子李建成在軍功方面是比不過秦王李世民的。所以魏徵便建議太子請軍出戰,藉此立軍功,鞏固在父皇李淵心目中的地位,太子聽從了魏徵建議,於是請軍出戰,唐高祖李淵也十分高興的答應了。


這次戰役的結果,並沒有讓魏徵失望,太子李建成擊敗並斬殺了首領劉黑闥,平定了山東,也鞏固住了太子之位。

魏徵後來也建議過太子李建成,讓太子在父皇李淵面前進言。將秦王李世民調往邊疆,可惜這次李建成並沒有聽從魏徵的建議。認為秦王李世民不會那麼膽大的犯上謀亂,後來的李世民雖然沒有犯上謀亂,但是後來因為兄弟感情徹底破裂,且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

最終矛盾激化,李建成在玄武門埋下伏兵想要殺掉李世民,沒曾想李世民很快收到消息,進行了防範,有一部分人甚至都已經被李世民收買了。

而這些事情,太子李建成還並不知情,導致後來太子李建成和追隨者齊王李元吉到達玄武門後。在雙方交戰幾個回合後,太子和齊王很快便處於下風,乃至最終被李世民殺死,李世民成了最終的勝利者。


在太子和齊王被殺後,父皇李淵將處理軍國要政的權力,交給李世民,沒過多久,將皇帝之位禪讓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就此登上皇位,史稱唐太宗,李世民在坐上皇位後,沒有因魏徵曾經對自己不利,就對魏徵打擊報復,反而對魏徵大加重用。

魏徵先後被唐太宗封為尚書左丞,光祿大夫和太子少師等職,魏徵做官的風格是敢於直言,就是唐太宗有錯,他也敢上奏摺批評唐太宗。唐太宗對於魏徵上奏批評自己的錯誤,也都是虛心接受,並且進行了及時的改正。


因為唐太宗的重用賢臣、善於納諫和群臣的努力,加上魏徵的敢於直諫,並提出了很多對於朝政方面很好的建議。使得在唐太宗執政時期,出現了盛世,史稱貞觀之治。

公元643年魏徵病逝,唐太宗特別傷心,並為魏徵廢朝五天,追封魏徵為司空,司空在官位品級上屬於從一品,僅在國公官位之下。

除此之外,唐太宗還將魏徵的畫像,放在供奉二十四位功臣畫像的凌煙閣中,魏徵在二十四位功臣中排行第四。

雖然魏徵作為太子洗馬時期,這個官職也是不小的官職,但是比起後來的官職,太子洗馬就顯得有些低微了。


其實不光我們對太子洗馬這個官職有誤解,古人也對這個官職有所誤解過。

明朝明孝宗時期太子洗馬楊守陳,請假歸家後途徑驛站時,當地驛站長官,因為不知道他具體是什麼官,所以對他態度有些傲慢。

驛站長官問楊守陳,並說道你的官職是洗馬,那你一天能洗多少匹馬?

楊守陳聽完便隨口答道,如果我勤快的話就多洗幾匹,懶的話就少洗幾匹,並沒有十分具體的數字。

過了不長時間,驛站長官的下屬來報告,說有一位御史馬上就要來了,這時候驛站長官便催促楊守陳把房間讓給御史。

楊守陳便跟驛站長官說到,先不要著急,等他來了,再讓也不遲,御史到了後,因為來的這位是楊守陳的學生,加上官職的原因。御史見到楊守陳便下跪行禮,此時驛站長官在看到此情形後,趁著御史沒發現,驛站長官,用身體匍匐的姿態請求原諒,而楊守陳對於驛站長官的無理,並沒有與他一般見識。


經過此次的情形後,這位驛站長官知道了太子洗馬的地位,對楊守陳從而畢恭畢敬。

所以說太子洗馬的這個官職,不能只從字面上理解他的意思,不然也會犯和那位驛站長官的錯誤。

相關焦點

  • 太子洗馬到底是個什麼官?不入流的驛丞看不起他,御史卻要下跪?
    提起太子洗馬,有一部分人會念成洗『喜』字。這個官職很容易被當成是給太子清洗馬匹的,其實說來,這還是個不算小的官職呢!接下來我我們就來說一下,太子洗馬歷史沿革和在各個朝代具體是做什麼的。太子洗馬的官職源於秦朝,是作為太子的侍從官,屬於太子的警衛和先導,在秦朝時期也被叫做先馬。
  • 古代官職中「洗馬」到底洗的什麼馬?為什麼那麼多人都羨慕「洗馬」
    遊歷史說,帶你一起揭開歷史的面紗,領略不一樣的歷史。在古代有很多有意思的官職,其中有一個就是"洗馬"。洗馬到底是洗什麼馬呢?主要做什麼呢?洗馬就是太子洗馬,是太子屬官。即東宮官,主要負責教導太子言行給予太子指導。最早的時候是漢朝確立的官職。"
  • 「一起讀科普雜誌」太子洗馬到底洗不洗
    明朝成化年間,有個大臣叫楊守陳,他因參與編纂英宗實錄有功,被授予太子洗馬。有一次他告假回家,經過驛站休息,驛站的驛丞不知道洗馬是個什麼官職,就問他:「你的職業是洗馬,一天要洗多少馬啊?」楊守陳回答他:「勤快的話就多洗點,懶惰的話就少洗點,沒有硬性任務要求。」
  • 「太子洗馬」是個什麼樣的職務?
    其次,「洗馬」的「洗」應該讀作「xiǎn」。「洗馬」是個古老的官職,它源於先秦天子出行時,諸侯為天子「先馬」的儀式。發展到後世的「太子洗馬」,在各個朝代的職責略有不同,但大體上可以將它理解為太子的掌教秘書。1、一天洗幾匹馬?其實單看「太子洗馬」這一名稱,不光是我們現代人會誤解,就連不少古人也是一頭霧水。
  • 古代「太子洗馬」,原以為是給太子洗馬的小廝,沒想到竟是大官
    「太子洗馬」的由來太子洗馬,字面意思上看,就是給太子專用的寶駒搓澡,但實際上太子洗馬,是專門給太子上課的五品大員,知識淵博學歷豐富,主要教東宮太子一些文學、政治上的知識和道理,即便貴為皇子,見到太子洗馬也要恭恭敬敬的喚聲
  • 古代「太子洗馬」,原以為是給太子洗馬的小廝,沒想到竟是大官
    古時候就有這樣一個官職,名字起得奇奇怪怪,不光現代人會誤會,連古人聽了都常常認錯,這個職位叫「太子洗馬」。「太子洗馬」的由來太子洗馬,字面意思上看,就是給太子專用的寶駒搓澡,但實際上太子洗馬,是專門給太子上課的五品大員,知識淵博學歷豐富,主要教東宮太子一些文學、政治上的知識和道理,即便貴為皇子,見到太子洗馬也要恭恭敬敬的喚聲「老師」。
  • 「太子洗馬」究竟是個什麼官?很多人把「洗」字念錯,其實官不小
    所以太子洗馬這個職位,不但品級不低(清朝就是從五品),而且很有前途,一朝飛黃騰達並不在話下。甚至有些當過太子洗馬的人,哪怕太子最終沒能上位,他也能青雲直上。卻最終演變成了「太子洗馬」秦朝設立太子洗馬這個職位,目的就很明顯,主要是處理儲君的身邊事務,可為什麼要給他起一個「洗馬「這種帶有侮辱性質的稱號呢
  • 「太子洗馬」是個什麼樣的職務?肯定不是給太子洗馬的!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的是,「太子洗馬」中的「洗」應該念作「xiǎn」,也作太子冼馬,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太子冼馬」這個官職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職務:一、從一個笑話說起明朝張岱所著的《快園道古》中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故事:太子洗馬楊守陳在返鄉探親的途中,在一家驛站中歇息時,驛站的官吏聽聞楊守陳的官職是太子洗馬,於是便以為他是太子身邊的馬夫
  • 《鶴唳華亭》陸英當的御史中丞,是個什麼官?一文盤點御史的歷史
    《鶴唳華亭》劇照 《鶴唳華亭》裡面第一集就是女主的父親陸英要進京升職為御史中丞,太子太傅希望陸英成為太子新的依靠 四、東漢「三獨坐」御史中丞 秦漢之制,御史大夫作為副宰相,處理政務都應接不暇,哪有功夫管彈劾,所以作為御史本職工作的監察,御史大夫反而不多過問,此項職權慢慢就成了御史中丞的權利,御史中丞無形中完成了「以下克上」,(當然更要的是怕御史大夫既有行政權又有監察權,我查我自己,權力太大)成為了國家檢察長,御史中丞同時依靠侍御史首領的身份
  • 太子洗馬到底是個啥官職?1分鐘歷史科普
    這個官職的本意是太子先馬,應該讀作xianma,而被誤會是洗馬的官,也不只是現代人。據說這個官職的起源,是勾踐投降夫差後,為夫差「先馬」,也就是馬前驅馳的意思。後來就慢慢演變成了西漢的太子侍從官,也是太子太傅的屬官。
  • 「太子洗馬」究竟是什麼官?很多人把「洗」字讀錯了
    要是平常人遇到這樣的情況,怕是只能自認倒黴了,但劉定之畢竟是個天才,他馬上回復到:「何止太僕要洗,諸為司馬都不太乾淨,我當然都要洗了。」將計就計,一語雙關,不愧是太子洗馬!玩笑也好,聰明也好,說到這裡,太子洗馬到底是個啥?
  • 「太子洗馬」究竟是什麼官?很多人把「洗」字讀錯了
    要是平常人遇到這樣的情況,怕是只能自認倒黴了,但劉定之畢竟是個天才,他馬上回復到:「何止太僕要洗,諸為司馬都不太乾淨,我當然都要洗了。」將計就計,一語雙關,不愧是太子洗馬!玩笑也好,聰明也好,說到這裡,太子洗馬到底是個啥?
  • 古代的「太子洗馬」是個什麼樣的職務?真的是洗馬嗎?
    他斜楞著眼睛問楊守陳,你的職務是洗馬?你一天要洗幾匹才能完成任務啊。 那楊守陳也是個詼諧之人,有心要跟驛丞鬥鬥悶子,便說,沒有具體的任務,心情好就勤快點多洗幾匹,心情不好就偷點懶少洗幾匹。 兩人正這樣不鹹不淡的聊著天呢,突然門外的門子來報,有位御史要入住驛站。
  • 給太子洗馬的官兒?(八卦史記173)
    所謂的「洗馬」,其實正確的寫法應該是「先馬」或者「冼馬」。可能是以訛傳訛,慢慢得就變成了「洗馬」,不過,在這裡,洗字要念xiǎn。 從秦漢開始,洗馬就作為一個正式的官職出現,歸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管轄,但職責並不是洗刷馬匹,而是在馬前驅馳的侍從官。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太子洗馬」?太子還需要洗馬?
    「太子洗馬」,其實並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要給太子洗馬或者是太子親自洗馬。這是一種官職,是專門輔佐太子、教太子政事的官員,而且「太子洗馬」一開始也並不是這四個字,是「太子冼(xiǎn)馬」,也做「先馬」,可能是後人誤寫成了「洗馬」。
  • 魏徵曾做過「太子洗馬」,這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這一次,劉定之找不出話來反駁王偉了,因為劉定之的官職是庶子,而他本身也是家中的庶子。也就是說,庶子既是一個身份,區別於嫡子,所謂嫡庶有別;又是一個官職,庶子這個官職起源於周朝,是司馬的屬官。先秦時期秦國設置庶子一職,比如左庶子、右庶子、中庶子、少庶子等等,而從漢朝開始,庶子就成為太子屬官,有太子庶子、太子中庶子等。
  • 古代「太子洗馬」是什麼官,真只是馬夫嗎?可能和你理解的不一樣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曾上天做過官,不過他被太白金星請上天時,並不清楚「弼馬溫」是個什麼官,後來得知是最低最小的養馬小官,於是便又在天宮大鬧了一番,回了花果山。幾千年的封建王朝,數以千計的官名,那「太子洗馬」是什麼官?真只是馬夫嗎?可能和你理解的不一樣。不少人將「太子洗馬」叫成「tài zǐ xǐ mǎ」,但正確的發音卻是「tài zǐ xiǎn mǎ」,這個官位可不低,並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夠當上的,也不是負責為太子洗馬,而是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職。
  • 歷史上「太子洗馬」是怎樣的職務?真要給太子洗涮馬匹嗎?
    在古代的官職中,有一個令現代人很不解的職務:太子洗馬。看字面意思應該是給太子洗涮馬匹的工作。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職位?難道當了這個官後,必須要去馬廄給太子洗馬嗎?1、太子洗馬的正確讀音是什麼?「洗」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支腳在水中,就是用水洗腳的意思。後來引申為洗涮、梳洗、洗澡、清潔、洗滌。多數人恐怕不知道,洗還有一個讀音是xiǎn(音同「先」字)。也就是說,這個職務的正確讀音是太子洗(xiǎn)馬,而不是太子洗(xǐ)馬。
  • 「太子洗馬」是個怎麼樣的職務?
    清代的學者曾經解釋過,先通洗,在驅趕馬的意思。但是真正導致這一現象發生是在秦漢時期開始的,秦漢時期不知怎麼的就將先馬錯寫成洗馬了,留下來一個大大的問號。起初太子洗馬主要作為太子的侍從,在太子出門的時候為太子牽馬和開路。一方面要確保太子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讓閒雜人等迴避防止出現意外的車禍。
  • 此「洗馬」非彼「洗馬」,原來「太子洗馬」是個官職
    近日,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張之洞於光緒五年(1879年)補授詹事府左春坊中允,轉司經局洗馬。」心裡頓生疑惑,這樣一位探花出身的大官怎會被安排去司經局「洗馬」呢?後來一查才知道,「洗(xiǎn,音冼)馬」即「太子洗馬」,是個官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