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拼音】yáng chē wàng xìng
【成語釋義】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或者寵愛。
【成語出處】《晉書·后妃傳· 胡貴嬪傳》:「(武)帝多內寵,平吳之後復納孫皓宮人數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而並寵者甚眾,帝莫知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宮人乃取竹葉插戶,以鹽汁灑地,而引帝車。」解釋:晉武帝司馬炎多寵姬,在平定吳國之後又將吳國孫皓的數千宮女納入後宮,這時宮中已經有數萬人了。於是爭寵的人就特別多。因此,每天晚上到底要臨幸哪個妃子,就成為一個讓他十分頭疼的問題。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坐著羊車,讓羊在宮苑裡隨意行走,羊車停在哪裡他就在哪裡寵幸嬪妃。於是有個宮人便把竹枝插在門上,把鹽水灑在地上,羊因為喜歡鹽水的味道,停下吃食,於是羊車就停在她的宮門口。以此來吸引晉武帝的車駕。【成語用法】做賓語定語,指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或者寵愛。1.現在社會不正的風氣日盛,像古時候那種羊車望幸的荒唐事頻繁上演,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成語故事】
晉代有個皇帝叫司馬炎。他是晉朝開國皇帝,晉宣帝司馬懿之孫,晉文帝司馬昭嫡長子。鹹熙二年十二月,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定國號為晉,改元泰始。
司馬炎在位早期還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他封同姓諸王,以郡為國,置軍士,希望互相維繫,拱衛中央。司馬炎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發展生產,屢次責令郡縣官勸課農桑,並嚴禁私募佃客。招募原吳蜀地區人民北來,充實北方,並廢屯田制,使屯田民成為州郡編戶。太康年間出現一片繁榮景象。晉武帝鑑於曹魏末期為政嚴刻,風俗頹廢,生活豪奢,乃「矯以仁儉」 ,不能自存者賜谷人五斛,免逋債宿負,詔郡國守相巡行屬縣,並能容納直言。還重視法律,親自向百姓講解賈充等人上所刊修律令,並親身聽訟錄囚 。
滅吳後,司馬炎逐漸怠惰政事,荒淫無度。史載後宮宮女眾多,有粉黛近萬,因此,每天晚上到底要臨幸哪個妃子,就成為一個讓他十分頭疼的問題。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坐著羊車,讓羊在宮苑裡隨意行走,羊車停在哪裡他就在哪裡寵幸嬪妃。於是有個宮人便把竹枝插在門上,把鹽水灑在地上,羊因為喜歡鹽水的味道,停下吃食,於是羊車就停在她的宮門口。
滅吳後,司馬炎逐漸怠惰政事,荒淫無度。史載後宮宮女眾多,有粉黛近萬,因此,每天晚上到底要臨幸哪個妃子,就成為一個讓他十分頭疼的問題。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坐著羊車,讓羊在宮苑裡隨意行走,羊車停在哪裡他就在哪裡寵幸嬪妃。於是有個宮人便把竹枝插在門上,把鹽水灑在地上,羊因為喜歡鹽水的味道,停下吃食,於是羊車就停在她的宮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