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其中的婚姻家庭編不再保留計劃生育的有關內容。對此,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草案時,有的委員建議「再斟酌」,有的委員則提出還應該繼續保留計劃生育有關內容。(新 京 報)
此前報導>>>
計劃生育將全面放開?民法典分編草案刪除計生內容 你會多生嗎?
據檢察日報報導,今天下午,民法典各分編草案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民法典各分編草案中有關婚姻家庭編部分,與現行婚姻法、收養法相比,主要修改5方面:
1、修改患有疾病禁止結婚的相關內容,草案規定,一方患有嚴重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對方,不如實告知的,對方可以請求撤銷該婚姻;
2、增加一項婚姻無效的情形,規定以偽造、編造、冒用證件等方式騙取結婚登記的婚姻無效;
3、草案新規定了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在此期間,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
4、草案增加了離婚損害賠償的兜底條款;
5、 不再保留計劃生育的有關內容。
什麼是民法典?
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如果說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那麼民法典就重在保護私權利,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大到合同籤訂、公司設立,小到繳納物業費、離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
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務。民法典分編的編纂並不是制定一部全新的法律,只是把現行的民事法律的規範進行一個科學的整理,它要不斷的適應現在的情況對現行的法律進行修改和完善,也要回應一些社會關切的問題。
民法典的編纂步驟是怎樣的?
民法典將由總則編和各分編組成,目前考慮分為物權編、合同編、侵權責任編、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等。編纂工作按照「兩步走」的思路進行:
1、第一步先出臺民法總則。民法總則已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高票通過,並於2017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民法總則共11章206條,規定了民法的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的計算等內容。
2、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適時出臺民法典。草案分為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今天下午,民法典分編草案(草案)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
草案初審時,將民法典各分編(草案)作為一個整體提出;之後,根據實際情況將草案各分編分拆幾個單元分別進行若干次審議和修改完善;在擬提請全國人大會審議時,將之前已出臺的民法總則、經過常委會審議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合併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2020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
我們關注的「計劃生育」問題,即出自民法典分編草案中的「婚姻家庭編」部分,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順利過審,我國最快可能在2020年3月全面放開計劃生育。現在社會還在廣泛討論三胎會不會放開問題,如果計劃生育取消,也就是說,今後生育自由,想生幾個都行。
我國的計生政策始於1978年,當年計劃生育政策正式寫入憲法,「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指出:「為了爭取在本世紀末把我國人口控制在十二億以內,國務院已經向全國人民發出號召,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 在此之前,七十年代流行的計生口號是「一個太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
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2013年12月28日,《關於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決議》由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單獨二孩」政策正式實施。
2015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中指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2016年1月1日,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和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施行了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自此終止。
但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人口增長情況低於預期。從全國情況看,1997年全國全年出生人口2038萬人,出生率為16.57‰;而到2017年全面二孩政策時代,全年出生人口僅1723萬人,出生率為12.43‰。2017年全國31個省份中,6個常住人口為負增長。其中,東北三省人口增長壓力最大,增長率均為負數,為此多地出臺了生育鼓勵政策。
娃生得越來越少,但老年人卻越來越多了。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老年人比重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1.6億人增加到2017年的2.4億人。或許,這就是民法典為什麼不再保留計劃生育的有關內容的原因。
附:新中國第一部民法典編纂大事記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曾於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先後4次啟動民法制定和民法典編纂工作。
1986年4月12日,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民法通則。這是新中國第一部具有民法總則性質的民法基本法,具有裡程碑意義。
2014年10月23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明確提出要「編纂民法典」。
2015年3月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牽頭成立了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務院法制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法學會5家單位參加的民法典編纂工作協調小組,並組織了工作專班開展民法典編纂工作。
2016年6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並原則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關於民法典編纂工作和民法總則草案幾個主要問題的匯報。民法典立法加速。
2016年6月27日,民法總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
2016年7月5日,民法總則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為期一個月。共有13802人參與,提出65093條修改意見。
2016年10月31日,民法總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
2016年11月18日至12月17日,民法總則草案(二次審議稿)公布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共有960人參與,提出3038條修改意見。
2016年12月19日,民法總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
2016年12月27日至2017年1月26日,民法總則草案(三次審議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共有660人參與,提出2096條修改意見。
2017年3月15日,民法總則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從2017年10月1日起實施。
2018年8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關於《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幾個主要問題的匯報,原則同意請示,並就做好民法典各分編編纂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s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