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農業:未來高端食品的發展方向?

2020-12-10 騰訊網

在大健康戰略背景下,我國農業也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繼高產農業、綠色農業之後,功能農業被認為是第三個發展階段,農產品的市場結構和消費需求將發生重要變化。功能農產品讓農產品中的營養物質從「富含」變為「定向含有」,被認為是未來高端食品的發展方向。

「隱性飢餓」催生功能農業

隱性飢餓(HiddenHunger)是指機體由於營養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種維生素及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同時又存在其他營養成分過度攝入,從而產生隱蔽性營養需求的飢餓症狀。有調查顯示,2016年全球約有20億人在遭受隱性飢餓,中國隱性飢餓的人口達到3個億。目前,業界公認解決隱性飢餓的技術手段是「生物營養強化技術」。

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人們對農產品、食品的需求已不僅僅停留在解決溫飽的高產農業階段、確保安全的綠色農業階段,而是有了更高要求,希望其能集功能化、營養化、健康化於一體,於是功能農業應運而生。

什麼是功能農業?

「功能農業」是由趙其國院士為組長的中國科學院農業領域戰略研究組在《中國至2050年農業科技發展路線圖》首先提出的概念,強調未來農產品走向應是營養化、功能化。

功能農業是通過生物營養強化技術或其他生物工程手段生產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農產品,簡單地說,功能農業就是要種植出具有保健功能的農產品。

功能農業是在不改變膳食結構,不增加膳食攝入量的基礎上,通過食用具有特定功能的農產品,達到提高營養素的攝入量,進而預防和控制疾病發生的目的。

功能農業將坐擁1000億市場?

功能農業側重於增加農產品的健康內涵。其重要意義就在於,它可以帶領農業走出「完全競爭」。「完全競爭」就是指,別人種什麼,你也種什麼。東西完全一樣,靠拼價格生存。在所有行業中,處於第一產業的農業「完全競爭」最為明顯。

功能農業相比綠色農業的突出特點就是,消費者在持續消費功能農產品之後身體健康能夠得到改善。這種特殊的差異性和不一樣的感覺,可以給農業企業帶來更加忠實的消費者。功能農業因為能顯著提高消費者的健康水平,相比綠色農產品,消費者願意為此支付更高的價格。由於功能農業剛剛興起,在中國,目前採用標準化技術的農產品佔比約在1/1000,因而功能農業所開闢的藍海才剛剛展現。

據趙其國院士預測:2020年,全球將推出80-100種功能農產品,僅中國產值就將達1000億元;功能農業在農業中的佔比2020年將達到1%,2030年達到10%,2050年達到50%以上。

功能農產品有哪些類型?

功能農產品(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營養功能、感覺功能和調節生理活動功能的食品。它包括:增強人體體質(增強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統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腫瘤等)的食品;恢復健康(控制膽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調節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調節身體節律(神經中樞、神經末稍、攝取與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延緩衰老的食品等等。

我們比較熟悉的,比如富硒農產品、含微量元素農產品、瑪咖類農產品、石斛類農產品、酵素產品、特種健康油產品等。

功能農業的最新進展

我國功能農業的發展也是伴隨著日益增長的需求,從無到有,從少到多逐步發展擴大。

1.富硒農產品

硒缺乏是發生克山病的主要原因,而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食物中硒含量較低。補硒的過程中經歷藥品補硒、保健品補硒、食品補硒三個階段。目前通過農作物、動物等硒營養強化,獲得富硒蛋白的有機硒產品,被認為更加有效和安全。目前富硒產品的開發,生產已經初步進入產業化,如江西地區的富硒大米、皇菊、禽蛋等產品不僅市場反響好,企業效益也高。

2.螺旋藻產品

螺旋藻含有豐富的生理活性物質與營養成分,研究表明螺旋藻能夠有效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勞等功效。但是天然的螺旋藻產地產量有限,不能滿足大批量,大規模生產。通過生產技術的研究與改進,目前螺旋藻的產地也不斷擴大,產量已經大幅度提高,如內蒙古鄂託克旗的螺旋藻產業園區每年生產的螺旋藻粉為我國螺旋藻粉產量的三分之一。

3.藜麥產品

藜麥被稱為「超級穀物」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維生素E和多種植物化學物質。藜麥是聯合國國際糧農組織( FAO) 確認的唯一能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的單體植物,被正式推薦為最適宜人類的完美「全營養食品」。藜麥產品主要以藜麥籽粒、藜麥粉以及加工產品為主。藜麥在我國的種植尚不足30年,目前山西省靜樂縣為我國主要的藜麥生產地區。

4.紅球藻產品

紅球藻是自然界中蝦青素含量最豐富的生物。蝦青素是類胡蘿蔔素的含氧衍生物,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夠防治癌症、增強免疫力、預防心血管疾病、維護中樞神經系統的健康、延緩衰老、保護細胞及抗炎等作用。目前紅球藻的培育已經進入產業化階段,如雲南省的「荒山培育雨生紅球藻」模式,在不佔用耕地、綠地等資源的情況下實現雨生紅球藻產業化發展。

如何開發功能農產品?

1.制定嚴格的生產標準 把控農產品質量

目前,消費者對一些產品缺乏信任,原因之一在於產品缺乏相關的統一標準。功能性農產品如果要大量的進入市場,市場一定要規範化。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教授金宗濂表示,首先,要對農產品中某一種或幾種健康有益成分基本定量;其次,還要能夠標準化,按標準化生產;第三,要進行標識,讓人們知道這是功能性農產品,即便不能做功能聲稱,也一定要有量的概念。

雖然我國農產品的質量標準數量不少,但是產地、生產手段、加工控制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使農產品的質量不同。再加上功能農產品又有特殊性,其中某一種或幾種有益健康的成分含量提高,不僅需要定量,還必須實現標準化生產,這對於保證產品的營養與安全極為重要。

2.提高社會認知 引導健康消費

當前,我國食品工業正經歷著由生存型消費向營養型、健康型和享受型消費的轉變,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也必然經歷著同樣的轉變。安全、優質、品牌農產品市場需求旺盛。但是,消費者對功能農產品的認知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對農產品的優劣判斷能力還比較薄弱,對一些宣傳的信任度明顯不足。

因此,要理性宣傳功能農產品的特定營養成分、營養保健價值。充分發揮行業專家的作用,健全專家宣傳或諮詢隊伍,及時開展科學評價、解讀相關科學消費知識等工作。

擯棄浮誇,正確引導輿論,引導健康消費。通過理性宣傳,既可以不斷提升功能農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和知名度,也滿足了公眾對營養健康農產品的消費需求,對於調整人們的合理飲食、提高健康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3.整合力量 塑造品牌

我們可以從產品的獨特性、產品的產地、產品的技術含量、產品的加工工藝等幾方面進行產品定位,通過分析目標市場和目標客戶,來決定是為中高端消費者服務還是為普通消費者服務。

功能農業就是通過引入對功能農產品的個性化設計,讓最具優勢的農產品主產地,再次脫穎而出,放大、固化優勢,並且藉機打造品牌。因為功能農業技術使農產品的差異化,從食品製造過程,前移至農業種植中,所以農產品的個性化設計成為可能。

在市場營銷方面,功能農產品的方式不同於大宗產品,其推廣需要一個高規格的平臺,產品包裝要精美,另外還要有專業的策劃團隊。

來源:清華大學兩岸發展研究院

會員單位風採展示

相關焦點

  • 莊園經濟:未來農業發展新趨勢
    經多年發展鄉村休閒旅遊也從原來的自發低水平重複開發、農民自主經營、服務設施落後、休遊產品單一,向標準化引導、市場規範、規模提升、生態升級發展轉變,現代農業莊園經濟應運而生。  莊園具有其特定的功能。農業莊園的發展緩解了農業發展過程中所需要資金的供求矛盾,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了良性互動。
  • 5年內,中國農業發展五大趨勢,未來的創業方向,你看好嗎?
    作為農業大國,中國始終把農業發展放在首位。但是,我國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發生改變,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低下,集約化、可持續發展進度緩慢,種種壓力日積月累,使農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那麼,在未來,中國農業究竟會呈現哪些發展趨勢與方向呢?
  • 我國農業和世界農業強國差距在哪,未來發展方向在哪
    我國今年的糧食收成也有不錯的表現,但是糧食進口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我國目前可以說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不能說是農業強國,那麼我國和世界公認的農業強國美國相比在農業方面存在多大的差距,美國的農業強在哪裡?我國的農業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裡?
  • 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勢,這8個方向都是機遇
    我國是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農業大國,中國農業在中國的歷史文化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幾年來,為了進一步推動農村農業的發展,國家在農業上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了全面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未來的農業將會呈現出不一樣的面貌。想要知道未來的農村會有哪些變化和趨勢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深圳將全力建設「國際食品谷」!打造千億級高端食品產業集群
    打造千億級高端食品產業集群深圳特區報2019年12月27日訊 12月26日,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和市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協會第二屆會員大會上獲悉,借鑑荷蘭食品谷發展經驗,深圳將與中國農科院合作共同打造深圳國際農業食品科學中心,建設深圳國際食品谷,滿足大灣區城市居民對食品營養健康與食品安全的需求。
  • 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生態和有機農業
    Rodle)在其著作《堆肥農業與園藝》中論證了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的害處和有機肥在培養地力上的優越性能,有機農業主張只依靠農業生態系統本身,通過實施間作套種和輪作複種,增施有機肥,來促進農作物的生長,提高農產品產量。它的含義是不破壞環境,維護地力使其不衰退,生產健康美味的食品。
  • 我國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歷程及未來趨勢
    本文通過梳理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歷程,分析目前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建設重點要求等,借鑑發達國家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經驗,並提出了我國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未來發展趨勢。1 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歷程通過以現代農業園區所承載的功能、與農戶連接緊密程度等為依據,將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劃分為4個階段。
  • 中國三農發展現狀、未來發展趨勢、農業發展前景趨勢淺談
    政策的驅動帶來的是新時代農業新的發展機會,用以尋找未來三農產業升級的方向。農業作為傳統意義上的第一產業,在工業化之前的幾千年中,其生產方式都未發生過實質性的轉變。這主要是由於中國過去幾千年以來的農業及其附屬產業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非常高,屬於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同時技術研發投入水平較低、擴大生產的最低成本難以降低。近年來,國際糧食供給增速遠高於需求增速,價格持續下跌也正常。
  • 南京財經是糧油,河南農大是菸草,同樣是食品專業,方向卻大不同
    顯然不是,比如海洋類的大學,研究的方向是海洋食品、水產品;茅臺學院研究的是酒的方向;昆明理工大學研究的高原特色的果蔬方向;四川旅遊學院是烹飪方向,川菜方向;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研究的是香精香料方向以及化妝品方向等等;根據專業的研究發展方向和地域特性問題,趙老師把食品專業在不同院校的研究發展總結為以下12
  • 高層調研廣東農業龍頭 德美化工受益高端農牧
    據廣東政府網報導,8月3日至5日,省長朱小丹到湛江、茂名、雲浮三市調研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情況,強調要抓好「5+1」全鏈條建設,延伸產業鏈,打造創新鏈,完善組織鏈,優化資金鍊,強化安全鏈,建設政府服務鏈,形成支撐農業現代化的主骨架。副省長鄧海光參加調研並主持座談會。
  • 郭翔宇:明確方向路徑發展現代農業
    原標題:明確方向路徑發展現代農業 黑龍江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是黨中央賦予我們的重大任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迫切需要我省成為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實現全面振興發展,內在地需要我省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
  • 淮安市高起點規劃布局農業產業發展方向
    本報訊 近年來,我市結合地域稟賦、資源特色、市情農情,高位高起點規劃布局農業產業發展方向,突出將「三特兩高」牢牢抓在手上,細化措施推進落實,堅持不懈走「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產業興旺之路,在產業興農、產業富民、產業壯村、產業脫貧上取得顯著成效,特優高效種植、特種綠色水產、特色生態休閒和高附加值、高顏值「三特兩高」特色高效產業有力支撐全市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效
  • 昆明各縣區有了新角色,這些發展特色功能你需要了解一下
    城市功能拓展區:打造未來城市功能新空間城市功能拓展區包括晉寧區、安寧市、富民縣、宜良縣、嵩明縣、石林縣,強化城市形態設計和品質提升,重點發展商貿物流、高端休閒旅遊和醫療康體、先進位造、新材料等產業,支持具有優勢的特色農業及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強化基礎設施配套,加快城鎮人口聚集
  • 時傑講三農:二十一世紀,農業發展,應好好探討方向
    時傑講三農:二十一世紀,農業發展,應好好探討方向生活在現實社會當中,每天離不開的就是衣食住行。而在我們不知道的以後,我們的農業將會發展成一個什麼樣子,我們沒有人知道,只能夠根據現在的樣子和現在所有的狀況來預測這個方向,並且努力向這個方向去奮進,我想這個問題可能對於生活在中層的,或者說高層的人們來說沒有什麼,但是對於生活在基層的農民伯伯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問題,這關係著以後他們的生活。
  • 3年內,中國農業未來的創業方向都看這五大趨勢,你準備好了嗎?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因為我國的農耕文明歷史悠久,我國的耕地面積約佔全世界耕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七,我國的農業人口佔比高,人數多。我國的農業發展佔據著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農業存在著機械化程度、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較低,到達了一個瓶頸期,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 許智宏院士暢談中國農業發展的現狀與農業科技的未來
    許智宏院士從全球的糧油生產態勢、中國的農業發展現狀、中國農業科技的未來三個方面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未來農業科技發展提出了獨到見解和可能的解決方案。他提到,我國作物產量的年增產率較低,解決糧食剛性需求任重道遠。
  • 鐵騎力士脫貧攻堅、高端食品兩手抓!
    為此,鐵騎力士開始根據農業農村部的指導,本著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管理規範的要求,構建了一套獨特的非洲豬瘟防控體系——「3·3·3結構性防非體系」。據了解,「3·3·3結構性防非體系」是指以「切斷」為核心,通過3層人員防禦、3級消洗以及3次中轉,從而對公司種豬場進行非洲豬瘟防控。
  • 未來自動化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方向
    導讀 該綜述結合中國自動化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狀況和中國絕大多數大學設有自動化專業的現狀, 借鑑自動化科學與技術發展歷程中的成功經驗, 結合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對自動化系統的未來需求, 以生產製造系統、重要運載工具和人參與的信息物理系統為主要對象, 以自動化系統的發展方向—智能自主控制系統、智能優化決策系統和智能優化決策與控制一體化系統的願景功能為目標
  • 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無藥害農業等,哪個更有發展前景
    從對食品安全的分類其可以分為:無公害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而現代農業包括設施農業、高科技農業(這個詞個人認為就是商家賣軟體賣設施的噱頭說法)。但我個人認為是生態農業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說有機農業的我不贊同(別覺得我對有機農業意見大,我本身就是做有機農業的)。
  • 近10年農業及食品行業投融資:887起事件,千億資金進入,向上遊遷徙
    研究目的本研究從技術驅動農業及食品行業全產業鏈發展的視角出發,通過對創新企業及大型企業投融資事件的梳理,發現中國農業及食品行業的創新脈絡,以展現農業生態的變革。在多因素影響之下,對中國未來農業及食品行業走向作出預測,揭示行業發展方向。數據來源&處理原則報告數據來源於多個公開渠道,包括但不限於工商信息查詢服務提供商企查查,創投數據提供商投資界、創業邦、IT桔子、烯牛數據等,同時引用了企業官方信息和公開報導中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