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從前線被調回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寫了一首很傷感的詩

2021-01-17 塵世曉書僮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時期最著名的愛國詩人,而且他一生為國為民,心繫天下,平生最大的願望,那就是希望可以收復北方的失地,但是終其一生,這個願望也沒有實現,最終還是成為了人生的遺憾,為此他在彌留之際,還寫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兒》,告訴了後世的子孫千萬不要忘了國家,一定要堅持下去,等到勝利的那一天要到墳前告訴自己。陸遊這首詩由於情感細膩,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懷,令人被大家所喜愛。

其實整個南宋時期的文人,他們相對於其它朝代的文人承受了更多的痛苦,這一時期北方大片的領土被金國佔領,只是保住了南方半壁江山,但是對於南宋朝廷來說,卻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要去實現祖國的統一,依舊還是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譬如另一位詩人林升就寫過一首《題臨安邸》,還公然諷刺了當時的南宋朝廷:「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首詩同樣也是膾炙人口,成為了宋詩裡的千古名篇。

陸遊的詩儘管沒有那種尖銳的諷刺意味,可是寫得同樣很深情,也很是傷感,除了前面提到的《示兒》之外,還有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那也是情感細膩,描寫得很是憂愁,這個時候的陸遊正好是從前線調回到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內心當真是百感交集,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傷感的詩作,以此來表達內心的悲痛之苦,還有無奈的感傷之懷,整首詩所以處處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劍門道中遇微雨》宋代:陸遊衣上徵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公元1172年(乾道八年),陸遊正式從前線調回,這使得他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費,內心也是極為憂愁,畢竟對於這麼一位有志向的詩人來說,那無疑是一種打擊,就在前一年,陸遊到王炎的軍幕,駐紮在南鄭,這也是當時的前線,當時他躊躇滿志,原本以為可以有一番作為,可是只不過短短的一年時間,他就被前線調回,離開了南鄭,並且前往四川成都任職。

劍門關也是古代的軍事重鎮,陸遊來到這裡時內心可謂是感慨萬千,想到自己一生的努力,全部都付諸東流,這使得他無比的傷感,從而在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中,也是把那種感傷之懷,還有對於前途的擔憂,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也就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了憂愁,字裡行間寫盡了詩人的無奈,想要建功立業,實現人生理想,但現實就是那麼殘酷,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會是一種打擊。

第一二句陸遊就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結合當時的環境,還內心的悲痛,使得這兩句顯得很是傷感;那這兩句也是比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我現在衣服上沾染上了許多塵埃,上面還有許多的酒漬,怎麼也洗不乾淨,對於我這麼一個遠行的人來說,每經過一個地方,那都是黯然失色,讓我內心有了無限的憂愁。這幾句描寫得極為悲痛,也把詩人當時的處境,還有骨子裡的悲痛之苦描繪的淋漓盡致。

第三四句又是回想了過往的歲月,想到自己大半生了顛沛流離,國家又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這也使得他更加的傷感,在這最後兩句中,第一句一上來就反問自己,難道我這一生只能成為一位詩人嗎?正是這一句反問,立馬使得這首詩意境全出,充滿了更濃重的悲痛之苦。我現在正是一個人騎著毛驢來到了這劍門關,可是此時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這當真是愁腸百結。

陸遊很多的詩都是充滿了憂愁,也寫盡了骨子裡的悲痛之苦,在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中,他正是把過往的歲月,還有人生的無奈,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繪的淋漓盡致,從而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充滿了感傷之懷,而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從這首詩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一片真誠。

相關焦點

  • 陸遊從前線調回後方,他遊歷劍門關,寫下的這首詩堪稱千古絕唱!
    陸遊的愛國情懷,可能是在眾多詩人中,最為突出的一位,他不僅僅只是在自己的詩作中言志,而是真正的上過前線,帶領部隊正面與敵人交戰過,從這一點上來說,那便是足以令人尊敬,要知道很多的詩人,雖然有著一顆愛國之心,但是卻並沒有真正的投身於戰場,也只不過是寫一兩首詩,以此來表達一下自己的那種愛國熱情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騎著驢進劍門關,最後14字流傳1000多年
    文/顧無【引觴漫談】前幾天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裡面說到劍門關的時候,引到了陸遊的一首詩,「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臨其詩境】這首詩創作於1172年,是宋孝宗乾道八年,陸遊結束了自己短暫的戎馬生涯,從漢中前線回到了蜀地成都。成都是天府之國,四周皆有可守之地,回到了成都,也就意味著與前線殘酷的戰爭無緣了。
  • 陸遊為何要騎著驢入劍門關?《跟著書本去旅行》告訴你答案
    從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與劍門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對李白而言,劍門關是「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對南宋詩人陸遊而言,劍門關卻是有些傷感和惆悵的地方,這是為什麼呢?這一次,康震老師做起了外景主持人,他在劍門關吟誦起了陸遊的《劍門道中遇微雨》:衣上徵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外景主持人康震站在劍門關,望著巍峨而雄偉的劍閣,向觀眾提出了一個問題:陸遊為何要在瀟瀟細雨中騎驢入劍門呢?原來,在南宋宋孝宗乾道八年的一個冬天,陸遊從南鄭地區調回到成都做官。
  • 陸遊很簡單的一首詩,卻成詩詞大會最難題目,連冠軍彭敏都答錯
    彭敏在第四期被鄭坤健擊敗後,就一直「隱藏」在百人團中他在第九期的時候,終於衝出了百人團,可惜的是他居然倒在了陸遊的一首詩上。那是他個人追逐賽的第三題,是一道身臨其境題,出題人是深受觀眾喜愛的點評嘉賓康震老師。
  • 陸遊48歲時寫的一首五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不忍卒讀
    初唐的駱賓王曾有詩,「劍門千仞起,石路五丁開」;盛唐的李白也在《蜀道難》中寫道,「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他們都在詩中描繪了劍門關的險要,後世也有一位著名詩人,曾親自前往觀察,並寫下了自己的感想。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詩,卻成詩詞大會最難題目,冠軍彭敏都甘拜下風
    細雨騎驢入劍門。"這是一首傳頌千年的名作,意境優美,首句就點明了詩人陸遊的人物形象,詩意別出心裁,構人遐思,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報國無門,心中有苦卻無人訴說的心情。而在詩詞大會中,我們的題目是這樣的:陸遊有詩云"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陸遊入劍門是幹什麼呢?A.
  • 陸遊的一首絕句,仿佛一幅自畫像,最後7字更是回味無窮
    蘇軾年輕時自詡,我是風流帥;中年以後又感慨地說,人生如逆旅,表現出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灑脫情懷。唐代的李益有一首《邊思》,開篇寫道:腰垂錦帶佩吳鉤,走馬曾防玉塞秋。詩人垂錦帶,以示身份之華貴;佩吳鉤,展現出英姿颯爽的風姿。他走馬邊塞、防秋玉門,更顯一種豪邁氣概。
  • 陸遊最唯美的一首詩,原本只為嘲諷自己,卻常被人誤解
    詩人陸遊從南鄭去往成都的路上,第二次經過劍門關時,望著「天下雄關」,伴著微微細雨,想起仕途上的失意以及被金人佔領的舊山河,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劍門道中遇微雨》。細雨騎驢入劍門。詩中結尾一句「細雨騎驢入劍門」最為著名,常出現於各種文學作品中,人們常常在形容悠閒、愜意的情境時用到此句,但是詩人陸遊要表達的卻不是這樣的意思。陸遊的一生共兩次經過劍門關,而該詩是陸遊第二次經過時創作的作品,心境遠比前一次要複雜。
  • 詩詞大會:康震劍門關「身臨其境」,姜怡伶落淚「騎驢入劍門」
    可以看出劍門關地勢的險要。而且劍門關也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是入蜀的重要通道,這裡到處都是參天的古柏,高峻的山巖。南坐成都,北望長安,東向渝州,西達吐蕃,兩山對峙,如刀劈斧削一般,劍門關不僅是現代的風景勝地,更是古代的重要關隘。
  • 陸遊的一首小詩。初讀覺得太美,再讀句句是無奈,末句千古流傳
    陸遊是南宋偉大詩人,也是時至今日留存詩篇最多的詩人。但他的理想,絕不是做一個文人,每天寫詩作詞,歌吟唱和,而是金戈鐵馬,沙場點兵,揮師北上,收復中原。然而現實是如此冷酷無情,他的理想,只能在夢裡實現:「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最終只落得個「心在天山,身老滄洲。」所以,作為這樣一位身懷天下的詩人,他的詩詞中無不流露出報國無門的失落和只能紙上談兵的無奈。
  • 唐玄宗從蜀地回長安,經過劍門關寫一首豪詩,40字絲毫無落魄意!
    《長恨歌》裡寫過唐玄宗去蜀地時經過劍門關的場景,那時候的他剛剛失去了摯愛楊貴妃,又是國難當頭,氣氛難免是壓抑沉重的。「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景色描寫的很美,但是一切景語皆情語,這兩句詩中就難免帶了一絲屬於唐玄宗的悲涼。
  • 陸遊為何騎驢入劍門?一道題難倒詩詞大會百人團72人,彭敏也選錯
    題目跟蜀地名勝劍門關有關,跟南宋詩人陸遊有關,詩句其實大家都很熟悉: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陸遊在細雨中騎著驢步入劍門的這個形象是很經典的,也有相關畫作,但題中所問卻讓人想不到:陸遊此時入劍門是為了什麼?
  • 陸遊《劍門道中遇微雨》:這一生,難道就只能做個詩人?
    陸遊一生勤於創作,寫下了大量的詩歌,其中有一首《劍門道中遇微雨》,可以說是濃縮了他一生的心路歷程。《劍門道中遇微雨》宋·陸遊衣上徵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細雨騎驢入劍門。這一首詩寫於1172年,陸遊接受調令從抗金的一線南鄭(今陝西漢中)去往成都。陸遊當時騎著毛驢在微雨中慢慢悠悠地經過劍門關,他觸景傷情追思往事暢想來者,在迷茫與壓抑中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衣服上沾染的塵土還有酒痕還記錄著到處遠遊的印記,天涯到處徒留無奈傷感。他問自己,難道他這輩子就註定只能當個毫無作為的詩人?
  • 春天處處繁花似錦,陸遊經過沈園回想當年往事,寫了一首傷感的詩
    陸遊與表妹唐婉的愛情故事感人肺腑,兩人青梅竹馬,可謂是天作之合,最後終於結成夫妻,但是由於陸母不滿唐婉逼迫陸遊寫下一紙休書,把她趕出了家門,也讓這段戀情蒙上了一層陰影,後來兩人還在沈園見過一面,陸遊寫下一首很感人的詞《釵頭鳳·紅酥手》,把自己內心的悲痛之苦,還有無奈在這首詞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 陸遊和王安石的2首微雨詩,一首無處不傷心,一首滿紙是深情
    陸遊和王安石都寫過一首關於"微雨"的詩,蘊含著他們內心深處真摯的感情。"細雨騎驢入劍門"點明了詩題《劍門道中遇微雨》,這是陸遊途徑劍門關,恰逢天降小雨時寫的詩。這裡的微雨不是喜雨,在家國遭到金人鐵蹄踐踏,自己從前線回到後方的情況下,朦朦朧朧的細雨,讓陸遊的心情更加沉重,悲傷更加刻骨。同樣的,微雨給王安石帶來的,也是悲傷。
  • 陸遊很簡單的一首詩,卻難倒「兩連亞」彭敏,導師蒙曼說出答案
    彭明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會輸在陸遊的這首簡單的詩上。這道題是這樣:陸遊有詩云: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問題來了,陸遊入劍門是幹什麼呢?A、到劍門裡邊躲雨B、到四川成都做官C、途經成都轉道回家。這道題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很難,畢竟它已經難倒了百人團72個人。
  • 陸遊最富有詩情畫意的一首詩,第4句7個字讓人印象深刻
    整體來看,陸遊的詩詞分為三種內容。我們見過最多的就是他那些抒發報國情懷的詩詞,這也是他的詩詞內容當中最豐厚的一部分。第二個就是他所寫的愛情詩詞,我們都知道陸遊和唐婉兩個人的愛情悲劇。陸遊也確實有一部分古詩和宋詞寫到了對於青年時一段刻骨銘心愛情悲劇的描繪。第三部分就是他所寫的被貶之後的田野生活,包括對於農家生活的描繪,以及對於被貶之時讀書時的哲理之思。我我們今天所談的我們今天所談到的一首古詩。是陸遊非常是陸遊非常經典的一首唐詩,也是最富有詩情畫意的一首詩。
  • 陸遊47歲寫下這首詩:難道我這一生只能做一個詩人嗎?
    看到梅花,陸遊說「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教導孩子學習,陸遊表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想到曾經的愛人唐婉,陸遊追憶「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雖然有這麼多經典詩句,但陸遊一生最堅持的,還是對祖國的熱愛。85歲時,陸遊一病不起,最終寫下絕筆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一生致力於抗金鬥爭,至死未休。
  • 陸遊的這首詩幾乎人人都會背,但真正意思很多人卻不知道!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其中一首很經典的詩作《劍門道中遇微雨》。《劍門道中遇微雨》是陸遊被貶四川成都途徑劍門關時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不僅描寫了當時陸遊在劍門道中遇微雨時的情景,還概括了陸遊數十年間,行遍萬裡路的遭遇和心情。最後一句「細雨騎驢入劍門」,因充滿詩情畫意,歷來深受讚譽。但其背後卻是陸遊報國無門的情懷,細細體會,令人感慨至深。
  • 陸遊晚年回到沈園觸景生情,寫下一首傷感的詩,每一句都直擊人心
    但不可否認陸遊是很愛唐琬,多年以後,他再次回到沈園還寫下了《沈園二首》,表達了自己的相思之苦,可見他也是愛得很深沉,如果愛得不夠深沉的話,也寫不出如此感人的悽美之作。那麼筆者今天為大家推薦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整首詩中最經典的一首,寫得很是傷感,當時唐琬已經逝世多年,可是陸遊一直還在思念著對方,正是由於他思念過度,也讓他內心悲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