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經典,給自己一方安靜的天地,大家好,我是安久。
陸遊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陸遊,陸遊是南宋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創作的詩歌到現在依舊保留著九千多首,內容十分豐富。關於陸遊,有人欣賞他的才情;有人遺憾他的抱負;更有人爭論他的婚姻情感。其實不論對陸遊持有怎樣的看法,誰都無法否認陸遊在詩壇的地位。一句句經典名言,讓人讀之不忘。
看到梅花,陸遊說「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教導孩子學習,陸遊表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想到曾經的愛人唐婉,陸遊追憶「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雖然有這麼多經典詩句,但陸遊一生最堅持的,還是對祖國的熱愛。85歲時,陸遊一病不起,最終寫下絕筆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一生致力於抗金鬥爭,至死未休。甚至曾經發出靈魂一問:我難道只能做一名詩人嗎?
我不願意做一名詩人
陸遊年少時就受到家庭的影響,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感。中年入蜀,開始軍旅生活。陸遊雖然一生致力於抗金救國,可直到最後也沒能看到那一天。一生抱負落空,晚年退居家鄉依舊心繫國家。對陸遊來說,愛國不單單是一種情緒,更是他一生為之奮鬥的理想。
在陸遊47歲時,從前線調回成都。陸遊滿心惆悵,寫下著名的《劍門道中遇微雨》:
衣上徵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報國無門,壯志難酬
在這首詩中,陸遊感嘆自己數十年的遭遇和心境,所到之處無不令人感傷。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對國家的擔憂。恨自己壯志難酬,難道一生只能做一名詩人?如果詩句能救國該多好,可是它不能。如今我微雨中騎著驢子走入劍門關,到底該何去何從?
此詩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言有盡意無窮。陸遊愛國,但空有一腔熱血,報國無門。此時更是從前線調離,以後再想實現抱負機會恐怕更加渺茫。此時陸遊已經快要年過半百,數十年的風霜也讓他更加惆悵。正是不願做紙上空談的詩人,所以才發出這個疑問「此身合是詩人未?」,他不甘心以「詩人」終老,這才是陸遊之所以為陸遊,這才是動人之處。
陸遊寫這首詩更像是一種自嘲、自嘆,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的一種情感抒發。對國家的衷情難訴,唯有此詩能稍稍排遣。此詩很簡短,但是給人的思考和情緒無窮。讀這首詩,最應該讀的是「詩外」的那些內容。是陸遊一生的風霜,是陸遊的懷才不遇,是陸遊不甘心只做詩人的感嘆,只有讀懂了這些,方能明白陸遊之所以為陸遊。
看,這就是詩詞的魅力。即使過去了千百年,依舊能引起讀者的思考,產生情感共鳴。對於陸遊的這首詩、這個人,你是怎麼看的?歡迎討論!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