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金」)與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共同發布的2020年「中國新富人群財富健康指數」顯示,中國新富人群目前財務上面臨的挑戰主要表現為無法按時償還債務。
但中國新富人群已經逐步意識到財務規劃和多元化投資的重要性,並積極著手制定財務規劃,優化資產配置。同時,新富人群也提升了對各類數字金融平臺的使用率,其中,最受他們青睞的三大投資渠道分別為手機銀行APP、網上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投資平臺。
調研共訪問了4300餘名年收入在12.5至100萬元之間、可投資資產在700萬元以下的新富人群,覆蓋中國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杭州、大連、廈門、重慶、武漢、南通、石家莊、中山、昆明及襄陽等十五座城市。
11月25日,上海高金的教授吳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的調研數據顯示,疫情後,中國新富人群的投資偏好正從房地產逐步轉向低風險的金融產品,這表明該群體對於外部事件所帶來的宏觀經濟風險有了更為充分的認知。
嘉信理財國際市場和商業戰略執行副總裁、美國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榮譽主席Lisa Hunt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如何監管非金融企業的金融業務是全球共同面臨的難題。
嘉信理財國際市場和商業戰略執行副總裁、美國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榮譽主席Lisa Hun
截至2020年8月31日,嘉信理財(紐交所代碼:SCHW)及其旗下德美利證券資產管理規模達6萬億美元。其在美國的主營業務包括:證券經紀、銀行業務、資產管理、帳戶託管以及投資顧問服務等,為個人投資者和獨立投資顧問提供全方位財富管理產品和服務。
疫情後中國新富人群投資觀的變化
Lisa Hunt表示,今年的指數調研中發現中國新富人群的投資偏好發生轉變,第一,他們不像以前一樣把房地產作為核心的資產大類,現在新富人群更傾向於現金、固定收益類產品,流動性更強的同時收益率也穩定。「我們也觀察到令人擔憂的逾期還款情況,包括無法按時償還信用卡貸款、無法按時償還抵押貸款。這說明面對突發危機時很多新富人群沒有事先做好相應的財務準備。」
財報顯示嘉信理財今年Q3的營收同比下降9.7%,淨利潤下降26.6%,對於下滑的原因,Lisa Hunt表示,主要因素不是新冠疫情,更多是因為其他經濟因素。「我們的零售業務,即針對個人家庭的業務同比增長達到100%。嘉信理財一大主要收入來源是淨息差,因為新冠疫情,美國市場固定收益產品呈現斷崖式的下跌。舉個例子,美聯儲聯邦基金利率曾在一周內跌了175個基點,餘下時間都保持在0%的水平。這是嘉信理財淨息差這一塊收入受到重大衝擊的原因,我們預計這個影響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直到美聯儲開始加息。」
另外,在2019年10月,嘉信理財將所有的交易佣金費率下調為零,所以從這個角度不具備可比性,到第四個季度該影響會慢慢削弱。
「我們不能只關注短線,首要目標是創造長期效益。所以,雖然現在面臨零利率的環境,我們也沒有因此調整企業戰略。相信隨著未來利率環境的變化,營收會逐漸回升。」Lisa Hunt稱。
對於財富管理行業數位化趨勢,Lisa Hunt稱,幾周前嘉信理財決定裁員1000人,但這跟加速數位化理財服務發展沒有關係。主要是因為收購了德美利證券(TD Ameritrade),公司希望通過收購擴大業務規模、提高經營效率,被裁員的1000人都是嘉信理財與德美利證券在職能上有所重疊的崗位。
「我們的確看到數位化在加速,該趨勢不僅對金融服務行業有利,對投資者和消費者也都有利。嘉信理財不遺餘力提升數位化能力,以為更多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並能讓客戶通過他們最喜歡的渠道與我們互動。」Lisa Hunt稱,「但數位化能力的提升不是說讓我們可以找個藉口去裁員,而是讓我們把時間精力投入到客戶最關心的事情,而不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做重複性的工作。」
她認為,中國智能投顧的發展在世界上都較為領先,數位化理財服務普及率也較高。美國優勢在資本市場比較成熟,監管相對較發達,金融產品和服務選擇也更豐富更多元化。「在提高投資者的金融素養、幫助大眾做好退休的財務規劃、提升金融教育普及等方面,中美兩國金融行業都可以為兩國政府提供更多有益的建議和幫助。」
吳飛認為,產品多樣化程度是中美兩國理財市場的顯著差異,美國的監管比中國完善很多,產品種類更豐富,中國因為受到資產證券化限制產品種類相對更少。另外,中國客戶對於財富管理的認識程度還不夠成熟,美國在財富管理經歷過上百年,中國真正的財富管理也就不到30年,中美客戶對風險、收益的偏好不一樣。從供給端來看,中國主要財富管理機構是銀行、信託和基金這些機構,美國則是獨立理財師佔比超過50%。
「美國財富管理行業已經歷兩百年歷史,經歷了產品銷售、組合管理和到全面的財富管理這三個階段。中國財富管理歷史比較短,目前在產品驅動和產品銷售這個階段,但已有跡象表明正在從產品銷售導向模式轉向長期資產組合管理和財富規劃的方向。」吳飛表示。
未來兩年建議加大權益類配置
對於高淨值人群未來兩年的資產配置方向,Lisa Hunt表示,個人需求和偏好不同,所以首先必須明確個人的財務目標、投資期限、風險容忍度,才能配置適合的投資組合。「原則上,我們建議充分多元化投資組合策略,儘量做長線投資,在市場投入的時間比去推測市場短期走勢更重要。」
吳飛建議降低存款和債券的比例,因為全球都進入利率下行通道,餘額寶跌破了1點多,都不能跑贏通貨膨脹。此外,吳飛也不建議過多挑選高收益的固收產品,因為現在正處在一個剛兌打破、暴雷密集周期。房地產最好的時間已經過了,如果不是一線城市核心地段的房產,不建議過多投入。但房地產是抵禦通貨膨脹最好的工具,好地段房產會產生穩定現金流,所以在權重不大的情況下也值得考慮。
「我個人會加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一是國家重視,另外中國整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處於轉型期,轉型必然會導致大量新興產業以及跟消費相關的產業的發展,跟隨著這樣的產業結構轉型會獲利頗豐。」吳飛表示。
螞蟻暫停上市影響何在?
Lisa Hunt表示,在美國,如果非金融服務企業進入到金融領域,跟在中國一樣也面臨平衡難題:一方面創新是被鼓勵的,我們希望更多人從技術進步中受益;另一方面非金融的企業因為沒有接受針對金融企業的監管,他們的產品、服務給金融體系帶來了風險。
比如反洗錢,美國針對金融企業有非常嚴厲的針對反欺詐的規定。另一個主要問題是用戶的數據隱私保護,美國針對用戶、消費者數據的採集、存儲和使用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但是非金融企業並不接受這方面的監管,使金融服務整個生態系統面臨更嚴重的風險。
「中國、美國乃至全球都會不斷去完善相關監管,這是我們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我們認為世界各地監管部門都會加強相關研究和政策力度,這不是靠某一個公司和某一個國家就可以單獨解決的,這也是中美可以合作的領域,必須通力合作才能共同應對這個風險和問題。」Lisa Hunt說。
吳飛表示,螞蟻被暫停上市有兩大影響,第一,對金融科技公司估值要重構,用科技公司估值來銷售以金融借貸業務為主體公司的股票不合適,其它類似公司估值也要重新評估。第二,監管,更多是在反洗錢和數據隱私這個角度,如果一個公司做的是錢生錢的業務,雖然有科技的應用,本質還是一個金融活動,應該受統一監管。
「有很多問題以前我們考慮過,但沒有認真思考。比如如何界定一個商業主體到底是金融公司還是科技公司?」吳飛說,「螞蟻對整個行業來說也是個信號,科技創新在很多的行業都是好事,但創新在金融行業不應該是核心的話題。監管存在的意義是防止犯錯,不是允許犯錯,而創新的核心是允許犯錯,但在金融裡面如果犯錯,結果是致命的。美國次貸危機起源就是對金融衍生品的創新,我相信中國監管機構應該從這樣的事情中學到很多。」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