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富人群投資偏好新變,未來兩年如何資產配置?

2020-12-11 騰訊網

11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金」)與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共同發布的2020年「中國新富人群財富健康指數」顯示,中國新富人群目前財務上面臨的挑戰主要表現為無法按時償還債務。

但中國新富人群已經逐步意識到財務規劃和多元化投資的重要性,並積極著手制定財務規劃,優化資產配置。同時,新富人群也提升了對各類數字金融平臺的使用率,其中,最受他們青睞的三大投資渠道分別為手機銀行APP、網上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投資平臺。

調研共訪問了4300餘名年收入在12.5至100萬元之間、可投資資產在700萬元以下的新富人群,覆蓋中國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杭州、大連、廈門、重慶、武漢、南通、石家莊、中山、昆明及襄陽等十五座城市。

11月25日,上海高金的教授吳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的調研數據顯示,疫情後,中國新富人群的投資偏好正從房地產逐步轉向低風險的金融產品,這表明該群體對於外部事件所帶來的宏觀經濟風險有了更為充分的認知。

嘉信理財國際市場和商業戰略執行副總裁、美國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榮譽主席Lisa Hunt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如何監管非金融企業的金融業務是全球共同面臨的難題。

嘉信理財國際市場和商業戰略執行副總裁、美國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榮譽主席Lisa Hun

截至2020年8月31日,嘉信理財(紐交所代碼:SCHW)及其旗下德美利證券資產管理規模達6萬億美元。其在美國的主營業務包括:證券經紀、銀行業務、資產管理、帳戶託管以及投資顧問服務等,為個人投資者和獨立投資顧問提供全方位財富管理產品和服務。

疫情後中國新富人群投資觀的變化

Lisa Hunt表示,今年的指數調研中發現中國新富人群的投資偏好發生轉變,第一,他們不像以前一樣把房地產作為核心的資產大類,現在新富人群更傾向於現金、固定收益類產品,流動性更強的同時收益率也穩定。「我們也觀察到令人擔憂的逾期還款情況,包括無法按時償還信用卡貸款、無法按時償還抵押貸款。這說明面對突發危機時很多新富人群沒有事先做好相應的財務準備。」

財報顯示嘉信理財今年Q3的營收同比下降9.7%,淨利潤下降26.6%,對於下滑的原因,Lisa Hunt表示,主要因素不是新冠疫情,更多是因為其他經濟因素。「我們的零售業務,即針對個人家庭的業務同比增長達到100%。嘉信理財一大主要收入來源是淨息差,因為新冠疫情,美國市場固定收益產品呈現斷崖式的下跌。舉個例子,美聯儲聯邦基金利率曾在一周內跌了175個基點,餘下時間都保持在0%的水平。這是嘉信理財淨息差這一塊收入受到重大衝擊的原因,我們預計這個影響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直到美聯儲開始加息。」

另外,在2019年10月,嘉信理財將所有的交易佣金費率下調為零,所以從這個角度不具備可比性,到第四個季度該影響會慢慢削弱。

「我們不能只關注短線,首要目標是創造長期效益。所以,雖然現在面臨零利率的環境,我們也沒有因此調整企業戰略。相信隨著未來利率環境的變化,營收會逐漸回升。」Lisa Hunt稱。

對於財富管理行業數位化趨勢,Lisa Hunt稱,幾周前嘉信理財決定裁員1000人,但這跟加速數位化理財服務發展沒有關係。主要是因為收購了德美利證券(TD Ameritrade),公司希望通過收購擴大業務規模、提高經營效率,被裁員的1000人都是嘉信理財與德美利證券在職能上有所重疊的崗位。

「我們的確看到數位化在加速,該趨勢不僅對金融服務行業有利,對投資者和消費者也都有利。嘉信理財不遺餘力提升數位化能力,以為更多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並能讓客戶通過他們最喜歡的渠道與我們互動。」Lisa Hunt稱,「但數位化能力的提升不是說讓我們可以找個藉口去裁員,而是讓我們把時間精力投入到客戶最關心的事情,而不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做重複性的工作。」

她認為,中國智能投顧的發展在世界上都較為領先,數位化理財服務普及率也較高。美國優勢在資本市場比較成熟,監管相對較發達,金融產品和服務選擇也更豐富更多元化。「在提高投資者的金融素養、幫助大眾做好退休的財務規劃、提升金融教育普及等方面,中美兩國金融行業都可以為兩國政府提供更多有益的建議和幫助。」

吳飛認為,產品多樣化程度是中美兩國理財市場的顯著差異,美國的監管比中國完善很多,產品種類更豐富,中國因為受到資產證券化限制產品種類相對更少。另外,中國客戶對於財富管理的認識程度還不夠成熟,美國在財富管理經歷過上百年,中國真正的財富管理也就不到30年,中美客戶對風險、收益的偏好不一樣。從供給端來看,中國主要財富管理機構是銀行、信託和基金這些機構,美國則是獨立理財師佔比超過50%。

「美國財富管理行業已經歷兩百年歷史,經歷了產品銷售、組合管理和到全面的財富管理這三個階段。中國財富管理歷史比較短,目前在產品驅動和產品銷售這個階段,但已有跡象表明正在從產品銷售導向模式轉向長期資產組合管理和財富規劃的方向。」吳飛表示。

未來兩年建議加大權益類配置

對於高淨值人群未來兩年的資產配置方向,Lisa Hunt表示,個人需求和偏好不同,所以首先必須明確個人的財務目標、投資期限、風險容忍度,才能配置適合的投資組合。「原則上,我們建議充分多元化投資組合策略,儘量做長線投資,在市場投入的時間比去推測市場短期走勢更重要。」

吳飛建議降低存款和債券的比例,因為全球都進入利率下行通道,餘額寶跌破了1點多,都不能跑贏通貨膨脹。此外,吳飛也不建議過多挑選高收益的固收產品,因為現在正處在一個剛兌打破、暴雷密集周期。房地產最好的時間已經過了,如果不是一線城市核心地段的房產,不建議過多投入。但房地產是抵禦通貨膨脹最好的工具,好地段房產會產生穩定現金流,所以在權重不大的情況下也值得考慮。

「我個人會加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一是國家重視,另外中國整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處於轉型期,轉型必然會導致大量新興產業以及跟消費相關的產業的發展,跟隨著這樣的產業結構轉型會獲利頗豐。」吳飛表示。

螞蟻暫停上市影響何在?

Lisa Hunt表示,在美國,如果非金融服務企業進入到金融領域,跟在中國一樣也面臨平衡難題:一方面創新是被鼓勵的,我們希望更多人從技術進步中受益;另一方面非金融的企業因為沒有接受針對金融企業的監管,他們的產品、服務給金融體系帶來了風險。

比如反洗錢,美國針對金融企業有非常嚴厲的針對反欺詐的規定。另一個主要問題是用戶的數據隱私保護,美國針對用戶、消費者數據的採集、存儲和使用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但是非金融企業並不接受這方面的監管,使金融服務整個生態系統面臨更嚴重的風險。

「中國、美國乃至全球都會不斷去完善相關監管,這是我們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我們認為世界各地監管部門都會加強相關研究和政策力度,這不是靠某一個公司和某一個國家就可以單獨解決的,這也是中美可以合作的領域,必須通力合作才能共同應對這個風險和問題。」Lisa Hunt說。

吳飛表示,螞蟻被暫停上市有兩大影響,第一,對金融科技公司估值要重構,用科技公司估值來銷售以金融借貸業務為主體公司的股票不合適,其它類似公司估值也要重新評估。第二,監管,更多是在反洗錢和數據隱私這個角度,如果一個公司做的是錢生錢的業務,雖然有科技的應用,本質還是一個金融活動,應該受統一監管。

「有很多問題以前我們考慮過,但沒有認真思考。比如如何界定一個商業主體到底是金融公司還是科技公司?」吳飛說,「螞蟻對整個行業來說也是個信號,科技創新在很多的行業都是好事,但創新在金融行業不應該是核心的話題。監管存在的意義是防止犯錯,不是允許犯錯,而創新的核心是允許犯錯,但在金融裡面如果犯錯,結果是致命的。美國次貸危機起源就是對金融衍生品的創新,我相信中國監管機構應該從這樣的事情中學到很多。」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新富人群投資偏好生變:從房地產轉向低風險金融產品
    調研結果顯示,中國新富人群目前財務上面臨的挑戰主要表現為無法按時償還債務,但他們已經逐步意識到財務規劃和多元化投資的重要性,並積極著手制定財務規劃,優化資產配置。同時,新富人群也提升了對各類數字金融平臺的使用率,其中,最受他們青睞的三大投資渠道分別為手機銀行APP、網上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投資平臺。
  • 【新富人群投資偏好生變:從房地產轉向低風險金融產品】嘉信理財...
    【新富人群投資偏好生變:從房地產轉向低風險金融產品】嘉信理財國際市場和商業戰略執行副總裁、美國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榮譽主席Lisa Hunt表示,今年在指數調研中發現中國新富人群不像以前一樣把房地產作為核心的資產大類,而是更傾向於現金、固定收益類產品,流動性更強的同時收益率也穩定。
  • 報告:疫情下中國新富人群更青睞現金和低風險金融產品
    新富人群的投資偏好正在變化。  新富人群已逐步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一項針對年收入在12.5萬至100萬元之間,可投資資產在700萬元以下的中國新富人群的調查報告顯示,疫情的蔓延正促使眾多新富人群開始重視財務規劃和多元化投資,其偏好漸漸從投資房地產轉向持有現金或低風險的金融產品。
  • 高金攜手嘉信理財發布2020年」中國新富人群財富健康指數」
    2020年的最新數據表明,儘管遭受新冠疫情的衝擊,中國新富人群的財富健康依然呈現向好態勢。眾多新富人群逐步意識到財務規劃和多元化投資的重要性,並積極著手制定財務規劃,優化資產配置。與此同時,該人群對各類投資顧問服務的青睞度顯著提升。然而,許多新富人群的財務管理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無法按時償還債務。
  • 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疫情後,中國新富人群財務規劃意識提升,因時制宜...
    2020年的最新數據表明,儘管遭受新冠疫情的衝擊,中國新富人群的財富健康依然呈現向好態勢。眾多新富人群逐步意識到財務規劃和多元化投資的重要性,並積極著手制定財務規劃,優化資產配置。與此同時,該人群對各類投資顧問服務的青睞度顯著提升。然而,許多新富人群的財務管理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無法按時償還債務。
  • 高淨值人群資產配置「攻守道」?
    對於已經積累了相當財富,打下財富江山的高淨值人群來說,有了財富之後,如何保值增值是個大難題。   高淨值人群的資產配置,應該怎樣「配齊」呢?攻守之道又向何處尋呢?
  • 中國新富人群已經逐步意識到財務規劃和多元化投資的重要性
    中國新富人群已經逐步意識到財務規劃和多元化投資的重要性,並積極著手制定財務規劃,優化資產配置。調研結果顯示,中國新富人群目前財務上面臨的挑戰主要表現為無法按時償還債務,但他們已經逐步意識到財務規劃和多元化投資的重要性,並積極著手制定財務規劃,優化資產配置。同時,新富人群也提升了對各類數字金融平臺的使用率,其中,最受他們青睞的三大投資渠道分別為手機銀行APP、網上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投資平臺。
  • 年收入12.5-100萬 中國新富人群現狀:資產管理顯脆弱性仍待提升
    在中國年收入在12.5萬至100萬元之間,可投資資產在700萬元以下的人群,被定義為「新富人群」,這一群人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或也是高淨值人群的下一代接班人。上海高金與金融服務機構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日前共同發布了第四年度的「中國新富人群財富健康指數」。
  • 新冠疫情後,中國新富人群對房地產的投資熱情逐漸消退 | 財見觀察
    眾多新富人群逐步意識到財務規劃和多元化投資的重要性,並積極著手制定財務規劃,優化資產配置。與此同時,該人群對各類投資顧問服務的青睞度顯著提升。然而,許多新富人群的財務管理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無法按時償還債務。鑑於此,金融服務機構應積極開展投資者教育,引導新富人群合理應對挑戰、科學管理財富。
  • 疫情當前,個人如何做資產配置
    來源:格上理財近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人心,隨著國內資本市場劇烈波動,個人投資者在非常時期該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如何保護自己的資產,成為了不少投資人關心的問題。今天格上財富投研部總監付饒帶來分享,具體分析疫情會如何影響到投資人的資產配置,以及為不同類型投資人提出了個性化的資產配置建議。
  • 高淨值人群進行資產配置的「黃金?三原則?」
    文/鴻鵠論金如果你有1000萬元可投資資產,你該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呢?宜信公司創始人、CEO給出了一個宜信的標準答案。在日前接受專訪時,唐寧向千萬級高淨值人群提出以下資產配置建議:「一千萬可投資資產的標配,建議其中約20%配置私募股權投資母基金;20%投入房地產投資母基金,母基金將會投入到不同的房地產投資基金裡面去;還有200萬元20%左右投入到對衝量化、宏觀策略等相關的以二級市場、資本市場為底層資產的資本市場投資母基金;10%以內,即不超過100萬元做一些保險保障類的投資,讓個人、家庭的發展更加穩健;還有300萬元可以做一些流動性更強的現金和固定收益類的配置
  • 2020年下半場,資產配置正當時
    數據來源:中金研究這個觀點說明我國城鎮家庭資產配置單一,偏好實物投資,尤其房產佔比可超七成,負債的來源也是房產,大家配置金融資產的結構非常單一,數據來看大多數人都是風險厭惡者,更偏好無風險的金融資產。良性的結果將種出未來美好的因子,未來居民資產配置比例會更加均衡。
  • 【摘要】資產配置就是根據人生目標制定規劃,結合不同投資工具的...
    說到資產配置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可能就是聽起來比較複雜一點,所以真正做的人並不多。其實資產配置並沒有那麼玄乎,下面CC就給大家詳細的講一講如何進行資產配置,有哪些方法技巧!什麼是資產配置?資產配置就是根據人生目標制定規劃,結合不同投資工具的特點,制定投資策略,並進行合理的配置,從而是資產穩定增長。
  • 重磅|《匯中財富2020年投資報告》大類資產配置篇
    面對日趨複雜的經濟形勢,如何抵禦風險,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成為投資者密切關注的焦點。作為亞洲財富管理十大品牌之一的匯中財富,致力於為投資人提供個性化的資產配置建議,對於穩健型和成長型的投資者,根據其風險偏好不同,給出不同的投資策略。 無論投資人的風險偏好是保守型還是穩健型,或是激進型,固收類產品在資產配置中,都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環。
  • 新富階層到2020年將達2.8億,僅8%有全面理財規劃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美國嘉信理財公司近日聯合發布「中國新富人群財富健康指數」調研成果(下稱健康指數調研)顯示,中國過去30年的快速經濟增長造就了一個重要並且持續增長的新富投資者群體。到2012年,這一群體已有1億2千萬人。到202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會達到2億8千萬人,並貢獻35%的中國消費總額。作為未來主要的消費主力軍,研究這一群體變得額外重要。
  • 私募大咖齊聚民生財富2020年超鑽年會 熱議股權投資與資產配置未來
    原燕飛針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和資產配置表示,「要做一些大類資產配置,才能穿越不同的周期。資產要想達到長期的保值增值,就需要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是什麼,判斷好風險偏好以後,就要考慮不同的周期、不同的配置階段配什麼樣的資產,結構和配置的比例調整非常重要。
  • 年薪30萬中產 如何做好未來5年資產配置規劃?
    除了做些投資外,陳先生還為自己購買了商業保險和重疾險,每年共15000元。根據陳先生的每月現金流情況,銀行流水記錄以及負債情況,專業財富管理機構嘉豐瑞德資深理財師高子惠為陳先生做了一套個人財富體檢,更全面地診斷個人財務的健康狀態,並結合市面上各類投資品為其定製了未來5年的資產配置規劃。
  • 六禾投資——食品金字塔中的資產配置
    無獨有偶,在資產管理領域裡,也有類似食品金字塔的理念——資產配置,它指導我們科學地對自己的財富進行管理,該投資什麼品種,該投多少比例。 但與食品金字塔不同的是,個人的資產配置,隨著個人風險偏好及多重因素影響,不像營養攝入那麼標準化,同時受眾人群也減少了許多,所以資產配置的理念出現雖遠早於食品金字塔,但人們對於它的理念了解卻還很少。
  • 雷根資產2017投資策略展望:重視多資產和多策略配置!
    隨著風險充分釋放,市場情緒回歸理性;在資金寬裕、風險偏好偏低、風險管理工具稀缺的投資環境下,發揮多市場、多資產、多策略的組合配置優勢,降低金融資產波動,實現保值、增長的長期財富管理目的,是未來量化投資領域的主流方向。
  • 私募大V首曝4年30億投資心路歷程,還指明未來10年資產配置新方向
    2019年5月28日,私募排排網邀請到希瓦資產梁宏做客春瑜會客廳,和投資者在線分享希瓦資產是如何成功穿越股災,拿住不賣是價值投資的正確姿勢嗎?以及在新形勢下應該如何規劃未來10年資產配置。1何為希瓦?用策略戰勝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