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我和我的家鄉

2021-01-17 中國青年報

冬日家鄉

久別之後於冬日回到家鄉

難免回味起離鄉前後的生活

我們的故事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

01在冬季長大

2020級商學院 馮金賢:

我叫馮金賢,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

我對我家鄉較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我高中時候的銀杏樹,因為那些樹實在是太大太繁茂了。一到秋天,我們學校的小院子裡看去就是滿目的金黃色。其實銀杏在南方並不常見,它是偏北方一點的氣候才適合種的樹。而我們那裡的銀杏不僅安然生長,還長的特別大,完全不像尋常的小銀杏。學校的銀杏樹可能有三層樓那麼高,又被種在一個院子裡,所以就會顯得非常壯觀。我們高中還有著名的「八榕樹」,這八棵樹是我們學校的象徵,一種精神寄存,也是我們平南縣中學走過百年曆程的見證,向來被認為是平南縣中學的根。回去看望高中老師的時候,我們又和它合了影。

回家就意味著能吃到家鄉的美食,對於我這種在離家這麼遠的地方求學的人來說,家鄉的味道尤為想念。我們那邊比較出名的可能就是螺螄粉了。其實我們廣西還有其他很多粉類,都挺好吃的,比如桂林滷粉,腸粉之類的。而且我們那邊有桂花糕和雲片糕這些糕點,都很好吃。第一次離家這麼遠,回家第一天媽媽就把這些糕點備在家裡,晚上到家的第一口甜蜜就是廣西糕點。

廣西各地的風景陪伴了我整個童年,來到合肥以後發現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還是桂林的那邊的山水,其實柳州也挺好看的,而且去柳州的話,可以在那邊吃到正宗的螺螄粉。再比如我們南寧首府,也有一個5A級景點。因為我們這邊是少數民族自治區,遊玩的時候選擇去少數民族聚集地的話,那種民風民俗尤為精彩。

我來合肥以後,對家裡面更加懷念了。高中讀書的時候,對自己以前住的小村很懷念,但是出了省以後,感覺廣西整個省份都非常令人思念。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在外的華人那麼懷念中國這個大的國家,而不是只單單懷念自己家裡那片小天地的原因了。人在外面會有更高的格局和思維,來到大學真的花了太多的時間去適應。比如飲食方面,我們那邊的飲食是偏淡一點的,但是這邊是重口味一點,而且我們那邊的面不像合肥這種面這麼粗這麼長,而且我們那邊有一種特別的米粉也沒有看到這邊有賣,鄉愁瀰漫上來的時候,抬頭發現樹也似乎和家那邊的不一樣。

回家以後,我打算再把記憶裡的每一片廣西大地再走一遍,再重新體味一番。

02在冬季長大

2019級社會與政治學院 李佳璐:

我是來自黑龍江的李佳璐。

我的家鄉在黑龍江,冰雪之地。北方的溫度較為寒冷,冬天的時候大家很少出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都是雪地。打雪仗、堆雪人,都是我們北方小孩必備的冬日活動。外面的天氣冷得像一個天然的冰窖,可以把食物直接儲存在外面。雖然春夏之際草木繁榮,但身在北方的大家都較為關注冬季。

還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只要是下過雪,剷出來的雪都堆在學校操場上,堆成很高的雪山。我們每次下課都會到雪山上玩,互相丟雪球,這是一段很美好並且值得紀念的快樂時光。

黑龍江的冰燈藝術節也十分著名,展覽時有很多精心雕刻的冰燈,身著其中,最直接的感受還是冰燈帶來的寒氣,再配上周圍五彩繽紛的燈,場景十分吸引人。

到了元宵節燈節,還會在一條街中放置很多的吊燈,裡面有燈謎可以猜。正在逛燈展時,天又慢慢的飄起了小雪花,燈下的雪花閃著光芒,輕輕地落在北方的土地上。

東北最出名的美食就是烤冷麵、冰糖葫蘆和一些特色菜系。東北的冰糖葫蘆吃起來真的是冰冰涼涼的,這是因為天氣寒冷而凍成的。

放寒假了,終於又可以體會到冬日的快樂了。回家最期待的事就是再嘗一嘗家鄉的特色菜,再看一看家鄉美麗的雪。雖然外面天氣寒冷,但回家的內心卻是溫暖的。我也希望全國各地的遊客都可以看到我們美麗的北國風光。

03冬日小確幸

2018級新聞傳播學院 巴健:

我叫巴健,我的家鄉是甘肅蘭州。疫情期間我在家鄉做的兩次志願活動都與抗疫有關的。

第一次是在小區物業戶主群裡看到了社區發的抗疫志願者徵集通知,於是我報名成為了社區志願者。可供選擇的工作種類很多:在小區門口為進出的人員測量體溫、敦促小區業主們注意防範衛生安全、檢查進出人員的口罩佩戴情況等。我的工作是挨家挨戶為住戶們發放出入證,並囑咐他們減少外出。

第二次是在當地企業舉辦的一場抗疫募捐活動中做志願者,都是一些後勤的工作,還有安排人員入座等。

之所以會在疫情期間選擇做志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身為大學生群體,在非常時期我們應該擔起一些責任,不說用我們的能力讓世界變得更好,但至少也能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讓自己身邊的人更溫暖、更有安全感一些。其次,在家也有大把的空閒時間,不如用這些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何樂而不為呢。除此之外,我還在家鄉有過對我而言意義非凡的實習經歷。

去年7月到8月,我在家鄉的網易新聞甘肅運營中心實習了一個月。一開始是在設計崗工作,比如做圖,拍片子,剪片子和做微信,主要是做圖為主。後來也做了很多很有意義的一些工作,比如參與了一個項目 「沿黃行 遊蘭州」的城市宣傳活動,活動邀請了一些抖音網紅,微博博主來蘭州進行為期兩天的宣傳,我負責設計主KV,和注水旗、易拉寶之類的美術陳列。另一個有意義的工作就是在「跟總書記看甘肅」活動中採訪到了我的偶像趙聲良老師。2019年的八月習近平總書記來視察甘肅,我們也走了一遍他走過的路,當時採訪趙老師的主要內容也依據於此。

我一直是一個很有家鄉情結的人。以前,我都只是自己感動於「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看河南,八千年看甘肅」,只是自己沉迷於這裡女媧伏羲的傳說、張騫從河西走廊出使西域、霍去病徵戰匈奴、還有和玉門關、陽關有關的詩句。但是上了大學之後,我認識了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們,每次回學校我都會給一些朋友帶幾套蘭州的手繪明信片和特產。假期在家的時候,我也會在朋友圈發很多家鄉美景的照片,想要吸引我的大學同學們來甘肅玩,但是我自己還沒有走過全省的每一個城市。這次實習之後,我看了航拍中國甘肅篇,還有河西走廊之類的一些紀錄片,我真切地想告訴所有人,甘肅不止有荒蕪,在她廣袤的土壤下是掩蓋不住的磅礴和厚重的歷史底蘊。所以,我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專業能力,把自己的家鄉推廣出去,從自己的大學同學開始,讓全國各省的人都看到甘肅的美。

04冬日小確幸

2018級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楊曼:

我是來自內蒙古的楊曼。

認識了來自福建的大學同學之後,我們寢室的幾個同學談論起自己的家鄉,好像談論家鄉是初識的時候最容易開啟的話題。

生在北方的我總是嚮往著南方,覺得那裡擺脫了風沙,擺脫了天寒地凍,擺脫了粗俗的口音。南方是個溫軟的夢,那裡有細膩的皮膚,有一切時髦和精美的東西。

最近我讀了雙雪濤,目光又回到了北方,看《氣球》、《鐵西區》,從中總能找到我所在的北方的影子。比起熟悉的印象,反而是這種通過閱讀的「觀看」才讓我發覺原來北方是這樣,而那些掩埋的記憶也被挖出來重組。我一直認為過去的生活空洞乏味,而今我開始尋找那些記憶碎片,去重新拼湊我那個北方,我的那個內蒙。

我想起我暗戀的北方女孩,我曾堅信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當我們的皮膚凍得紅一塊白一塊,她的臉頰仍然白皙,我們穿著或灰暗或豔俗的蹩腳的衣服,她卻穿什麼都好看。

我想起內蒙的冬天,走出門即面對生存問題,在自然的巨大威壓下你無暇顧及美麗,你要與寒冷抗爭,每次出門都像個戰士穿上層層鎧甲。但我也記得也許是去年也許是前年我與友人散步的數個夜晚,昏黃的街燈下道路格外安靜,或許還有靴子踩在雪上的聲音,在南方聽不到這種聲音。我們看著遠處的燈樓,看著新年彩燈,時光緩慢流淌,這大概可以算作人生最美麗的場景之一。

在大學裡,我終於追求到了精巧的南方,也獨自去過一些漂亮的地方,可旅行空泛的快樂除了作為日後談資外,並不能帶來更多滿足,再沒有哪處的景色比那晚更美麗,我所討厭與我所珍愛的都在北方的冬天。

由於這次疫情,在家待了一個春天和夏天,期待著樹木放葉去樹林走走,沒想到這麼快那片地就被開發了,再去就只有鏟車在黃沙上一趟趟走過,內蒙的春天向來風沙大,失去樹木遮蔽的土地即使在晴天也黃沙撲面,看著為數不多的自然生態被蠶食不由得讓人心生悲涼。這次回去還想趁著開學前再看一看那為數不多的林,希望家鄉的經濟發展方式能得到改善。

我之前不理解為什麼有人從北方出來了還要再回去,現在我有點理解了精美的南方對你而言不意味著什麼,而那些飽含愛與恨的寒冬才給你帶來深刻的生命。

05冬日小確幸

2019級社會與政治學院 嚴正杰:

我是來自福建的嚴正杰。

大學來到合肥後,與來自天南海北的舍友共處一室,有來自長白山腳下的東北漢子,有來自新疆吐魯番的小夥子。

初來合肥時,確實有些許不適應,習慣了清淡口味的南方人吃到了第一口安徽菜,至今仍然能記住「鹹」這一字。美食具有千百種滋味,帶給了人們千百種享受。離開家鄉,也就離開了早餐時的豆漿炒、鍋邊糊,正餐時的佛跳牆,魚丸湯,沙茶麵,滷麵。

還記得去年寒假在疫情期間,剛開始我每天都呆在家裡無所事事。等到疫情稍微得到控制以後,附近的社區在招志願者,幫忙協助小區進出的登記和體溫檢查,我也就報名參加成為志願者一員。在這期間我深切感受到了每個小區居民都很認真聽從政府的號召,都做到了無事不出門,出門戴口罩等要求,在日常生活中為抗疫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這次寒假呢,我希望有機會能夠和家鄉的好朋友們一起聚一聚,其次就是在當地政府實習,學習一下政府內部的一些文件分類歸檔等與我的專業相關的問題,為之後的學習工作打下基礎。

你家鄉的冬季是什麼樣的呢?

你的寒假又準備怎麼度過呢?

來源:安徽大學

相關焦點

  • 哈爾濱人冬日裡的樂趣|我和我的家鄉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圍繞家鄉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情愫。無論我們身在何處,家鄉的一山一水,都是鐫刻在我們心裡抹不去的鄉愁。解讀中國人的鄉土情結,匯聚同心追夢的力量,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酷我音樂共同出品的《我和我的家鄉》(第一季)音頻節目,已正式上線開播。
  • 我和我的家鄉
    家鄉在你的印象裡是什麼樣的?在我的印象裡,春天的家鄉充滿了勃勃的生機;夏天的家鄉充滿了蟲鳴鳥叫;秋天的家鄉到處可見的忙碌的背影;冬天的家鄉充滿著悠閒與寧靜。在燈紅酒綠的城市中,生活久了。我總會想回到自己兒時的地方,那裡充滿了自己美好的回憶。
  • 鄭爽解讀家鄉「冰與火之歌」 酷我暢聽《我和我的家鄉》打卡瀋陽生活
    有這樣一這座城市,在東方眼中她推進著歷史齒輪,是三百年清王朝的龍興之地;在西方眼中她交匯著都市世界,可以在諸多意識形態中來一次蒙太奇之旅,這便是矗立在瀋水北岸的瀋陽,也是酷我暢聽《我和我的家鄉》本期嘉賓鄭爽的家鄉,節目中她將為聽眾帶來這座城市獨一無二的「冰與火之歌」,從瀋陽感受生活之美
  •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我們的家鄉,我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翠屏區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張 強在機關黨委的組織下,和同事一道觀看了《我和我的家鄉》,平凡的普通人物,簡單的故事情節,卻讓我久久不能平息,心潮起伏,對這句詩也有了更深的體會和理解。 影片由五個小故事組成,演繹這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一個個家鄉的故事。《北京好人》裡的張北京,為了給舅舅治病,冒名使用醫保卡。而殊不知在北京漂泊的異鄉人,其實家鄉也有醫保卡了,看病也不用愁了。
  • 段奧娟:「慢」走四季,成都特有的輕奢|我和我的家鄉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圍繞家鄉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情愫。無論我們身在何處,家鄉的一山一水,都是鐫刻在我們心裡抹不去的鄉愁。解讀中國人的鄉土情結,匯聚同心追夢的力量,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酷我音樂共同出品的《我和我的家鄉》(第一季)音頻節目,已正式上線開播。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今日首映!
    由中宣部主抓迎接全面實現小康的國慶獻禮影片《我和我的家鄉》首映活動,於9月27日15時重磅開啟。今天《我和我的家鄉》發布推廣曲《父的三北》MV,歌曲改編自陝北古老民歌,由@鄭鈞用陝西話演唱。鄧超&俞白眉執導的單元故事《回鄉之路》講述治沙工作者的艱辛,而鄭鈞的父親也曾參與三北防沙林建設工作,這首歌既是鄭鈞對父親的紀念,也表達出電影對每一位治沙英雄和家鄉建設者的紀念。
  • 《我和我的家鄉》緊扣主題,把主人公和家鄉,緊緊聯繫在一起
    剛看完我和我的家鄉,那麼多故事中,最搞笑的是沈騰和馬麗的神筆馬亮,但是最喜歡的是徐崢和範偉的最後一課。真的太戳淚了,幾度哽咽,太感人了。可能有的人是感動於老師的無私奉獻,可是我卻是因為想起了我的父親。他幾度腦梗過,記性也越來越差。
  • 我和我的家鄉 - 中國青年報
    編者的話對於家鄉的愛,很多人說不出口。對於家鄉的想念,很多時候都是離開家鄉之後,才在心中一點一點瀰漫開來,鄉愁的種子也隨之悄悄發芽。本期「五月」,把6位青年和自己家鄉的故事,講給你聽。不過,偶爾心裡頭依然會湧上一些令我魂牽夢縈的味道,關於家鄉,仿佛,故人的光臨。我不是地道的重慶碼頭娃子,在市區僅待了三四年,吃不慣紅油翻滾的火鍋。和朋友們一起吃紅湯,總吃得眼淚簌簌鼻涕簌簌。朋友們笑我空佔了重慶人的名卻沒有重慶人的胃,是在耍賴皮。
  • 《我和我的家鄉》首映 寧浩:電影人寫給家鄉的一封信
    《我和我的家鄉》打造喜劇盛宴 觀眾笑了卻也哭了2019年國慶檔票房冠軍《我和我的祖國》以時間為序,通過七個歷史瞬間,勾連全民記憶,一舉躋身中國影史票房前九,實現票房口碑雙豐收。2020國慶檔的《我和我的家鄉》,以空間為軸,通過五個故事單元,講述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
  • 《我和我的家鄉》讓「衡水」閃耀光芒
    《我和我的家鄉》首映式片段票房成績:上映8小時破億,16小時過3億,10月25日超26億!連奪20天內地單日票房冠軍,貓眼評分高達9.3……評分第一、口碑第一,《我和我的家鄉》是今年院線國慶檔的「票房冠軍」「最大贏家」,也是中國影史上第21部票房突破20億的電影!
  • 消防版《我和我的家鄉》,今日上映!
    消防版《我和我的家鄉》,今日上映!>家鄉是魂牽夢繞的地方,我時刻掛念著家鄉的那些人、物和事。春暖花開之際,終於重現了城市的煙火氣。「在一起」的那份決心和默默堅守崗位的那份責任心,我永遠會記住。
  • 《我和我的家鄉》觀影有感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國慶期間在全國上映,影片以空間為軸,圍繞醫療保障、農村教育、鄉村振興、環境保護和脫貧攻堅等主題,講述了五個家鄉故事。通過刻畫平凡人和大時代之間的關係,以小見大呈現出普通百姓的家國情懷。
  • 我和我的家鄉 | 天下糧倉,米飄香!
    我和我的家鄉 | 天下糧倉,米飄香!《我和我的家鄉》的經典臺詞和每一個故事都讓令人捧腹也讓人動容,久久難忘讓勾起的鄉情在淚與笑中流淌在我的內心深處家鄉是一種味覺導航無論我走到哪裡只要閉上眼睛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季竹林)
    家鄉的話題永遠都是觸動心靈的話題。尤其我們這個時代,好多人遠離家鄉,追逐夢想,家鄉永遠是人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每逢佳節,遊子思鄉愈重,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在國慶、中秋雙節來臨之際應時上映,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對家鄉的思念,對初心的回望。 影片的創意是燃點。
  • 影評丨蔣敏他:《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之比較及突破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海報。圖片來源豆瓣《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之比較及突破《我和我的家鄉》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上映一年後與公眾見面,前者作為後者的續作,我想「父子篇」的稱呼要比「姊妹篇」更合適,畢竟「有國才有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 時髦的,不再是大都市,而是我和我的家鄉
    可能跟年齡有關係,最近幾年,但凡逢年過節都會驅車500公裡回到老家,這個假期也不例外,而且,第一次帶著五歲的女兒走進田間地頭,帶她看村人掰玉米摘棉花,親自動手挖了紅薯和花生,還帶她認識了長在地裡的紅蘿蔔白蘿蔔大白菜……這個出生在城市的孩子,似乎沒有「家鄉」的概念,這麼做,也只是想讓她和我的家鄉
  • 《我和我的家鄉》登陸日本影院
    據新華社電 中國國慶節熱映影片《我和我的家鄉》日文字幕版10月6日起登陸日本全國影院。日文字幕版《我和我的家鄉》由日本亞洲太平洋觀光社領銜出品,哇酷娛樂製作發行。發行方表示,希望這部電影能向日本觀眾展示一個生動和發展中的中國,增進兩國影視文化交流。
  • 我的家鄉——青弋江河畔的春夏秋冬
    我的家鄉在南陵弋江,她也許沒有西安古都那般歷史悠長,也沒有現代化城市上海的繁華喧鬧,但她有江南水鄉的獨特秀麗。在大多數人眼中,它只是個樸實無華的小地方,很多人沒有聽說過甚至還把她的名字給讀錯,經常有人讀作「戈江鎮」,但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地方,卻也閃爍著無數的努力奮鬥的星星之火!
  • 「我的家鄉我來說」我的家鄉叫南村
    家鄉的種種都能輕易喚醒那一絲思鄉的情意來挑戰,你的家鄉,你來說送家鄉C位出道挑戰村莊【南村村】在白雲區的龍歸街道有一個村莊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更是著名的華僑村它便是南村南村周氏大宗祠一方水土一方情南村人的家鄉我來說,你來聽
  • 抖音聯合《我和我的家鄉》,邀你國慶花式秀出「最美家鄉」
    作為大眾集中表達情感、記錄美好生活的重要窗口,國慶中秋黃金周期間,抖音將與國慶獻禮影片《我和我的家鄉》開展IP合作,並在站內上線「我和我的家鄉在抖音」主題活動,通過家國主題短片、創意視頻拍攝、百城家鄉7×24小時直播等一系列玩法,助力用戶盡情展現家鄉之美,為最美家鄉打Call,表達家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