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漸浮躁的社會裡,極簡主義設計迎合了人們的精神需求

2020-12-20 騰訊網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和重負荷,以及海量碎片化信息使人們內心越來越焦慮,人們渴望內心的安寧,渴望緩解精神壓力,解除審美疲勞。

極簡主義理性實用、簡約整潔、直觀易懂、優雅大方等特點,正好迎合了人們的精神需求,被社會大眾所青睞,在當下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追捧和喜愛。

極簡主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是20世紀現代藝術重要流派之一。極簡主義的設計遵循「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對建築設計、裝飾設計、時尚和繪畫等諸多藝術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安藤忠雄的建築設計

2、柳宗理 Elephant Stool 1954

在極簡設計中,顏色需要簡約,通篇「性冷淡」不是必須的,但極簡大師們更為關注黑白、冷暖,這些張力關係更為關鍵,通過直接的對比將主體突出,從而形成強大的視覺衝擊是極簡吸引人的核心。

3、新村則人的設計海報

4、新村則人的設計海報

「極簡」本質上是一種直指人心,最簡單的設計其實往往是最有效的。儘可能地剝離純裝飾性的設計,確保核心信息是一目了然,少即是多總不會錯。

5、原研哉研究院產品包裝設計系列

6、原研哉研究院品牌設計系列

7、深澤直人為《MUJI壁掛CD播放器》

8、深澤直人 ±0 加溼器 2003年

極簡主義一個突出特點便是大面積留白。「以無勝有,以簡勝繁」, 留白的目的,永遠是突出主體,從而把畫面中的主體加以強調、突出,儘可能捨棄那些繁瑣、次要的東西。恰到好處的留白,只會讓主體獲得更加強烈的表現。

9、原研哉《梅田醫院指示標誌》

10、原研哉《長野冬奧會閉幕式節目單》

圖形是世界上最簡約的語言。實際上,設計實質也是在傳遞一種信息,面對實際的需求,「極簡」是絕不能以犧牲實用性為代價。在如今茫茫的信息海洋之中,抽象的幾何圖形天生契合極簡風。

11、宜家家居

使用簡單字體。如果在設計中需要使用文字,那麼清晰直觀的字體,例如無襯線字體通常是最佳選擇。

12、無印良品

極簡主義設計的色彩比較單一,顏色多選用單色,或少數幾種顏色搭配。通常避免使用多種顏色混搭以及避免使用強烈對比的顏色,複雜華麗的顏色,反對繁瑣的花紋色彩的搭配。在色彩上追求平和、舒緩、內斂之感。

13、梵幾

極簡主義非常注重人性化考慮。設計上嚴格遵循人體工程學原則,在造型、材質等方面要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極簡」並不意味著簡單,恰恰相反,而是精準、堅定地剔除多餘之物,從而獲得完美和寧靜。

日漸浮躁的社會裡,極簡主義設計迎合了人們的精神需求。

*素材整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今天你極簡主義了嗎?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和重負荷,以及海量碎片化信息使人們內心越來越焦慮,人們渴望內心的安寧,渴望緩解精神壓力,解除審美疲勞。極簡主義理性實用、簡約整潔、直觀易懂、優雅大方等特點,正好迎合了人們的精神需求,被社會大眾所青睞,在當下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追捧和喜愛。
  • 關於極簡主義設計
    極簡主義這個詞被使用在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中:建築、藝術、攝影、文學、音樂、UI設計,甚至食物。Merriam-Webster 詞典種對於它的解釋是「在音樂、文學和設計領域中以極其平衡簡潔而著稱的一種風格或技術」。如今極簡主義已經成為UI設計的一個新方向。
  • 海報設計中的極簡主義!
    例如:諸多極簡風格的海報中,直接將文字作為一種設計元素進行重組、編排,文字代替了圖形,體現出極簡主義的功能性特徵,以一種十分簡約的形式表達出了設計的內涵與中心思想。色彩能夠在視覺效果中傳達出情感或情緒的基調,而以視覺效果為載體的平面海報設計中,色彩成為了重要的設計表達元素。色彩是人們對設計作品的第一直覺,它不僅僅能夠起到美化文字、圖像的作用,也會關係到感官、情感、認知等。
  • 極簡主義設計風格!如何表現!?
    文/王薇 李剛 如今平面設計也有廣泛追求者,不管是平面廣告、品牌設計、還是各種商業包裝等,都隨處可見極簡主義設計風格。它包含一種特別的視覺語言,它所具有的特殊性就在於它的「極簡性」,採用某種極端的方式來刻意強調甚至是有意地誇張,表現出某種視覺語言元素的特徵,形成別具一格的視覺效果。
  • 極簡主義設計特徵與表現
    文/王碩 極簡主義最初產生於繪畫、雕塑等純藝術領域,後延伸至設計行業,這種簡潔精煉的設計風格在平面設計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無論是海報設計、廣告設計、書籍裝幀、包裝設計還是VI設計,我們都可以從中看到極簡主義的影,極簡主義設計風格以其純粹、簡潔的表現形式吸引著大眾的目光。
  • 「由繁入簡」——論極簡主義下的創意包裝結構設計
    極簡主義是一種新的設計理念,主張簡潔與本真,近年來在建築設計、服裝設計、平面設計等其他設計中都有很大的發展。當然在包裝設計中,極簡主義也是從包裝本質出發,用極簡的方式表達內在本質屬性,追求自然,用心設計。極簡主義包裝設計一直是在追求單純,將簡潔的包裝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在極簡中呈現自然,在單純中呈現精緻。包裝設計應為消費者的需求著想,功能附著於包裝設計之上,為生活提供更好的便利。
  • 淺談極簡主義
    每一次發生災難,愛護環境,愛護動物,敬畏生命這樣的口號被人們喊了無數次,然而總覺得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這個口號有些空泛了。這不禁讓我忽然想到了當下非常流行的一種生活理念,極簡主義。乍一聽,這與愛護環境,愛護動物貌似有點不搭界,但其實極簡主義生活理念是一種非常環保低耗能的生活理念,真的應該被大力提倡。最近這一兩年,極簡主義流行,受到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的追捧。
  • 探索極簡與繁複的邊界-工業設計極簡主義的「中山裝原則」
    雖然中山裝在國內有各種不同色彩紋理,但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一套服裝裡絕大部分可見處都是一致統一的顏色紋理,線條、輪廓簡練順滑,結構清晰。這種一致統一的視覺形體加上平滑的面料,使得中山裝80%的部分都在分散人們的注意力,讓人們把眼光焦點不在設計上,而是穿著者本身。
  • 賈伯斯一生都在堅守的「極簡主義」,你真的參透了嗎?
    90年代,伴隨著能源危機而來的是對商品化、富足、社會發展模式的一種反思。人們開始破壞生態、過度消費自然資源以及物慾極度膨脹的嚴重性。因此,節約能源環境保護等新的價值觀被日益認同。這一切成為了極簡主義存在與發展的社會基礎。
  • 極簡主義生活方式|如果可以,我想購買簡單
    比如購買衣服,看中的主要是其設計、剪裁與性價比,應杜絕「衣櫥裡總是少一件衣服」這樣的想法,不為打折而買東西。第三,減少生活中不必要的通知與打擾。「人類不應成為物質的奴隸。」劉亞娜說,「剁手族」、「低頭族」、「電子娃娃」等都是值得反思的現象。「QQ、微博、微信等社交應用,每天分三個時段更新下,回復必要的信息後就不再看手機。」
  • 極簡,是洗盡鉛華後的淡然,是設計精神的表達
    當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時候,人們開始反思:「我真正追求的是什麼?」美國作家喬舒亞·菲爾茨·米爾本和瑞安·尼科迪默斯發布了《極簡主義》一書,以丟棄生活中繁瑣的物質品,僅保留少量的必需品為倡導,實則傳遞追求內心世界的淡然與幸福的生活信條。
  • 什麼才是「極簡主義」生活方式?
    面對繁華浮躁,面對紛擾誘惑,我們常常被矛盾迷濛雙眼,被衝動攪亂了理智,只有人經歷多了,在歷經滄桑後,看過了繁華才發現自己心靈的歸宿,才發現最樸實的最簡單的,才是最美好的生活。那麼,什麼才是最簡單的生活?怎樣才能簡單快樂生活?
  • 日本極簡主義的數字產品UI設計
    編輯導語:日本是一個崇尚極簡主義的國家,這點在數字產品的UI設計中也有所體現。本文作者為我們分享了一些在網頁設計中,以日本極簡主義美學為特色的數字插圖的例子,希望這篇文章能給激勵各位設計師,思考出更多令人驚嘆的極簡主義設計。日式設計風格的數碼產品,強調現代數碼世界中日本極簡主義的美。
  • 「極簡主義」是一種生活態度
    極簡主義並不是簡約主義,並不是說省錢,而是一種思想上的生活,可以讓心靈平靜,趨於安靜。這樣簡單的設計,其實出自日本著名時裝設計師三宅一生之手,「無結構模式」的服裝理念,看似平凡無奇的裝束,所流露的禪意令無數人為之傾倒。最精湛的工藝不害怕折舊,最簡單的設計不會落後於潮流。
  • 日式極簡主義的住宅,都設計成了什麼樣子?
    近些年,在日本隨著收納整潔界的「斷舍離」盛行,也直接影響到了當地人們對於居住房屋的設計理念。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一起跟隨無印良品家蓋的房子來看看,這些日式極簡主義的住宅,都被設計成了什麼樣子呢?居住的房間需要「斷舍離」,那麼蓋造的住宅,從一開始設計的時候,也要遵守「斷舍離」的思維模式,刪繁就簡,打造極簡主義的設計,讓居住變得更加簡單舒適。如圖所示,一幢白色的日式「一戶建」出爐,在周圍綠色的山林田野掩映下,別具有一番味道,白色加上青色,從視覺上就給人營造一種「極簡風」。
  • 深度|從泡沫經濟,低欲望社會,極簡主義文化,解讀《輕身生活》
    接下來我將以歷史發展這一視角,重點通過「二戰後日本經濟迅猛高速發展,引發泡沫經濟弊端;經濟形勢衰頹裡持續低迷,導致日本低欲望社會現狀;以及歐洲充盈幸福感的極簡主義,對日本文化潤化與影響」三個方面,在時代背景的大框架裡,結合本書部分細節為例,去探尋諸般類似書籍,之所以引領趨勢並雨後林立的真相與影響。
  • 「極簡主義」的家居應該是什麼樣子?
    極簡作為一種設計理念,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被提出,但在國內家裝市場,現代風格在最近幾年才開始流行,而「極簡主義」概念的流行是先作為一種生活哲學而非家裝風格,人們出於對極簡的生活方式的追捧,開始關注極簡主義的家裝設計。 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之所以令人嚮往,與它的簡單關係最大。
  • 極簡主義,真的能使你更快樂嗎?
    極簡主義,顯然是如今這個物質極為豐富的時代的產物。人們因為負重太多,身心俱疲,渴望卸貨掃除,想落得個輕鬆自在。而「囤積主義」,也是時代的產物。在那個物質極端匱乏,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裡,計劃經濟是主導。國家花錢都得計劃著來,你還想「扔」?要知道,物質有時真的能給人帶來安全感與滿足感,特別是那些真正經歷過貧窮的人。
  • 極簡主義的形式陷阱
    在此之前,我們已經把整個身心交給了社會,被它塑造成貼滿標籤的社會性生物。自然生物的屬性越來越少。就算人們偶爾打算放逐一下自己,潛意識裡卻擺滿了磕磕絆絆。作為思想家的梭羅,他在瓦爾登湖的低碳生活是思想實驗的一部分。我在看《瓦爾登湖》的時候,驚嘆於他在自然生活中領悟的思想,也被她優美的文筆所打動。那是一種相當純粹的生活狀態,樂於此道的還有陶淵明和老子。
  • 極簡主義,本質是一場認知革命
    極簡主義是一種生活方式無論斷舍離,還是極簡主義,包括發達國家的規劃整理師的職業認證,在物質囤積的生活現狀裡,更多的人希望做減法的生活方式。社會的整體認知還是相對浮躁和淺顯。極簡主義對未來意義重大無論是在思想觀念上、生活結構上、行為方式上都是一個與時代呼應的變革。減法生活方式不僅是收拾收拾家,打掃打掃衛生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它是對生活態度的一次重大認知革命,通過對家庭、工作場所的整理規劃,作為一個入口,引發多米諾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