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
極簡主義(Minimalism),又可稱為「Minimal Art」,可以定義為:當一件作品的內容被減至最低限度時所散發的完美感覺。當物體的所有組成部分、所有細節以及所有的連接都被減少壓縮至精華時,就是去掉非本質元素的結果。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和重負荷,以及海量碎片化信息使人們內心越來越焦慮,人們渴望內心的安寧,渴望緩解精神壓力,解除審美疲勞。極簡主義理性實用、簡約整潔、直觀易懂、優雅大方等特點,正好迎合了人們的精神需求,被社會大眾所青睞,在當下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追捧和喜愛。
例如,現在人們所追崇的北歐風格日式風格設計、扁平化設計,以及「斷舍離」生活方式,其本質都是極簡主義。
2.發展
極簡主義是一場藝術運動,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藝術,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是20世紀現代藝術重要流派之一,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的美國視覺藝術中尤為突出。極簡主義的設計遵循「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對建築設計、裝飾設計、時尚和繪畫等諸多藝術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視覺藝術中的極簡主義
視覺藝術中的極簡主義,主張藝術作品不是作者自我表現的方式,採用簡單平凡的四邊形或立方消隱具體形像傳達意識的可能性,使用重複或均等分布的手法,物料方面則儘量減少加工,採用原物表裡原來質感為賣點。
這其中影響力最大的人物之一是阿德萊因哈特(Ad Reinhardt)(1913.12.24-1967.8.30)。他在藝術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寫作和演講,對概念藝術,極簡藝術和單色繪畫產生了重大影響。
萊因哈特在《黑色》中把他的風格推向一個極點。他追求純粹的藝術表達,「藝術中的一個標準是個性和優美,準確和統一,抽象和本質。對於美的藝術來說,它是非呼吸的,非生命的,非內容,非空間,非時間"。
他堅信一種藝術哲學,他稱其為「 藝術即藝術」,並用他的文字和諷刺漫畫來倡導抽象藝術。他說:「裡面的東西越多,藝術品越忙,它的效果就越差。多即少。少即是多。眼睛是清除視線的威脅。掩飾自己是淫穢的。藝術始於擺脫自然」。
4.設計和建築中的極簡主義
雖然極簡主義設計以簡約著稱,但事實上極簡主義設計並非一味追求設計形式的簡化,而是追求設計形式和功能的平衡。即在實現設計功能的前提下,去除非本質的、不必要的裝飾,使用乾淨流暢的外形,使設計呈現出優雅感和純粹感,方便人們使用與欣賞。
極簡主義建築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極簡主義設計哲學沒有通過別國傳至日本,因為它是已經植根於禪宗哲學的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日本人將禪宗文化融入其建築美學和設計元素中。這種建築觀念影響了西方社會,尤其是自18世紀中葉以來的美國。此外,它也啟發了19世紀的極簡主義建築風格。
禪宗的樸素概念傳達了自由和生活本質的思想。簡單性不僅是審美價值,它具有一種道德觀,可以洞察真理的本質,並揭示物質和物體的內在品質和本質。例如,良安寺的沙子花園通過考幾塊石頭和一個巨大的空曠空間,展示了建築的簡單性和空間的必要性。
極簡主義建築在1980年代後期在倫敦和紐約開始流行,建築師和時裝設計師在精品店裡通力合作,通過使用白色元素,冷光,帶有最小物體和家具的寬敞空間來實現簡約。
Ryōan-ji花園,黏土牆被時間所染成淡淡的棕色和橙色色調,反映了日本的世界觀或「 wabi-sabi 殘缺之美」的審美觀。
Wabi-sabi的日本美學非常重視簡單和樸素的物品的質量。它欣賞殘缺之美,欣賞樸素,寂靜,謙遜,珍惜寧靜的生活,並旨在揭示材料的天生特性。狹義上它是一種審美概念,廣義上是生存的一種形式。
日本極簡主義建築師安藤忠雄在作品中傳達了日本的傳統精神和對自然的理解。他的設計理念是材料,純幾何和自然。他通常使用混凝土或天然木材和基本結構形式,建立了場地與自然之間的對話,達到人與建築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安藤的作品和日本美學原理對日本建築有很大影響。
另一家日本建築師簡約,妹島和世,設計了標誌性的日式簡約的建築。妹島和世精緻,智能的設計可以創造並影響日本極簡主義的特定流派。使用白色,薄薄的結構材質和透明元素來創建,展現了驚人的簡約主義特點。
5.文學中的極簡主義
文學極簡主義表現為文字的節約性,以平鋪直敘的方式,減少華麗的詞藻,讓讀者主動參與內容成為文本角色,避免作者的主導對讀者解讀時出現的壓抑,此類文學主要以鬆散的文體,如生活絮語、散文編章甚至箴言或短句形式表現。
比如詹姆斯凱恩(James M. Cain)在1940年代左右的犯罪小說中採用了簡明扼要的事實散文風格,產生了可觀的效果。
迪米特裡斯萊科斯(Dimitris Lyacos)的《與橋上的人》,將橢圓獨白與精簡的散文敘事相結合,是極簡主義劇本創作的當代典範。
埃文達拉(Evan Dara)在他的小說《輕鬆的鏈條》(The Easy Chain)中,以音樂極簡主義的風格撰寫了長達60頁的章節,
美國詩人,例如史蒂芬克雷恩(Stephen Crane),威廉卡洛斯威廉士(William Carlos Williams),早期的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羅伯特克裡利(Robert Creeley)也被認為具有極簡主義風格。「極簡主義」一詞有時也與俳句這種最簡短的詩體類型句有關。俳句起源於日本,但被尼克維吉利奧,雷蒙德羅塞利普和喬治瑞典德等英國詩人傳承並發揚光大。
6.電影中的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的電影通常講簡單的故事,使用簡單的相機,並在拍攝中減少使用技巧性的東西。保羅施拉德(Paul Schrader)將這類電影命名為「transcendental cinema」。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也被認為是簡約電影的創造者。
7.舞蹈中的極簡主義
舞蹈的簡約表演藝術主要開始於比利時編舞家安娜.泰瑞莎.姬爾美可 (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經典作品《Rain》風格體演在身體動律展演出簡約,清楚的動作。安娜作為比利時羅莎舞團的靈魂編舞,不但在歐洲舞壇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被國際推崇為二十一世紀當代現代舞大師。她的舞作風格以豐富的動作組合、流暢的場面調度、以及卓越的音樂品味著稱。並以在簡約俐落的動作中,自然流露出優雅現代都會女性特質而聲名遠播。
8.時尚穿搭中的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的逐漸流行和發展,也很大程度的影響了時尚潮流的走向,在穿搭方面,極簡風颳得甚囂。極簡主義是一門藝術,並不是說穿的顏色黑白灰就是極簡了,穿搭極簡主要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剪裁:不管是廓形還是清晰的幾何線條感都要符合自己的身形和氣質
2.長度:衣服的長短也挺關鍵的比例要協調才能顯高顯瘦顯氣質
3.顏色:黑白灰的經典搭配很安全,或者選對一個比較特別的單一色.
4.材質:選擇挺括的面料,混搭也能提升質感並且會顯的不那麼單調。
後記
極簡主義所需要做的不僅僅是簡化與剔除元素,而是精準與確定功能。因而在極簡主義設計簡約的表面下,隱藏著反而是複雜的設計工序。
對於生活在忙碌和焦慮中的現代人來說,極簡主義更多的不應該是追求一種形式,而是追求一種心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