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曉迪 北京報導
礦業巨頭兗礦集團正在轉讓旗下核心子公司兗礦貴州能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能化」)的部分股權和債權,轉讓完成後,貴州能化實控人將不再是兗礦集團。
2018年12月6日,記者自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獲悉,國有特大企業山東兗礦集團轉讓旗下化貴州能化20%國有股權及205019.8600萬元債權,轉讓底價341603.9685萬元。
兗礦集團方面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稱,此舉屬於集團正常戰略調整和優化。
本次轉讓公示時間為2018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兗礦集團有限公司承諾,本次交易完成後24個月內,如受讓方及其相關方合計持有標的企業股份比例未達50%,受讓方有權在該期間屆滿後6個月內書面要求兗礦集團有限公司啟動剩餘股權轉讓工作。
兗礦集團方面稱,在兗礦集團有限公司啟動股權轉讓後,受讓方及相關方有義務通過進場交易競標程序等參與競價,且保證收購取得兗礦集團所轉讓標的企業股權,收購價格底限不低於屆時的評估值。
官網介紹,兗礦集團是以煤炭、化工、裝備製造、金融投資為主導產業的國有特大型能源企業,是我國唯一一家擁有境內外四地上市平臺的煤炭企業。經過40多年發展,目前兗礦集團已形成山東本部、陝蒙、貴州、新疆、澳大利亞、加拿大「六大基地」發展格局。
此次被轉讓股權和債券的貴州能化,成立於2002年12月2日,註冊資本為182407元人民幣,股東分別為煙款集團和中國煤礦(海外)集團有限公司,二者分別佔股54%和46%。此次轉讓完成後,兗礦貴州的實控人將發生變化。
在此之前魯南化肥廠也是貴州能化的股東之一,2018年9月30日,經兗礦集團公司董事會研究,魯南化肥廠將持有的貴州能化2.63%股權轉讓給兗礦集團有限公司。截至此次轉讓掛牌日,工商登記手續尚未辦理完畢。
目前貴州能化擁有8塊井田探(採)礦權,控股建設青龍、發耳、小屯、五輪山、龍鳳5對礦井,產能規模1020萬噸/年,是貴州省第二大煤炭企業。
聯合資信2018年11月1日發布的一項評級報告顯示,兗礦貴州屬於兗礦集團核心二級子公司,兗礦集團的煤炭業務四大集中產地之一。
報告稱,兗礦集團以煤炭和煤化工業務作為主業,受行業政策和景氣度影響較大,兗礦集團的利潤構成中,營業外收入及投資收益佔比大,公司整體盈利水平較低。同時,兗礦集團所有者權益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佔比較低,對部分子公司控制力偏弱。
兗礦集團前身為兗州礦務局,1996年3月進行股份制改造,1999年更為現名。截至目前,註冊資本為776920萬元。其中,山東省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山東省國資委」)、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山東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分別佔註冊資本的70%、20%和10%,實際控制人為山東省國資委。
(編輯:孟慶偉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