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被老師罰站,這個爸爸的教育方式讓人笑噴

2020-12-14 寶寶知道

「海蒂媽媽,我家果果放學回來說她們4個因為走路慢被老師罰站了!」看到果媽發來的微信,海蒂媽媽瞬間感覺不太好,細細琢磨感覺有點蹊蹺。

果果跟海蒂是幼兒園小班同學,去年9月份剛入園,至今也才半年的時間。班上3位老師都是科班的學前教育專業出身,園長等管理者綜合素質也很不錯,真的會出現罰站這樣體罰孩子的狀況?

一旁的海蒂爸爸開口了,「不能被別人一煽風點火就著急,先問問自家孩子,搞清楚狀況再說」。

「海蒂,你今天在幼兒園過的怎麼樣呀?開心麼?」海蒂媽媽希望通過聊天的形式引發孩子回憶當天的故事,然後再慢慢扯到「罰站」的事情。

「過得不錯,媽媽,很開心呀」,海蒂邊玩芭比邊扭頭回答。

「今天外邊有霧霾,你們有沒有在樓道裡活動呀?跟我們講講你們玩兒的有趣的遊戲唄?」海蒂媽媽看孩子想不起來,希望用地點來激發她的回憶。

「老師帶我們玩木頭人的遊戲啦,就是一說木頭人就不能動。也在樓道裡玩了一會兒呢。」看著孩子想起來一點,海蒂媽媽順勢問下去,「是班上所有小朋友都站在樓道裡麼?還是有人在裡邊有人在外邊呢?」

「有人在裡邊有人在外邊呀」,小海蒂這個回答似乎越來越接近海蒂媽媽的聯想。後來了解到,海蒂她們四個確實在樓道裡站了很長時間,果果當時還哭了,「媽媽,我覺得很奇怪,不知道果果為什麼要哭呢」。

問及原因,海蒂含糊不清的說可能是老師還沒準備好教室裡的東西,先讓她們在外邊等等。還提到,也有她先進教室看書,其它小朋友在外邊排隊等的情況。

費神了解完,海蒂爸爸和媽媽覺得這件事對海蒂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在她看來似乎很正常。這時,海蒂爸爸分享了他被體罰的故事。

在高一的時候,海蒂爸爸班上有位老師想懲罰一位不遵守課堂秩序的學生,隨手抓起黑板擦扔下去,結果被那位學生成功躲開。老師後來氣又扔粉筆又扔書,紛紛未中。看到這一幕,海蒂爸爸沒忍住,大聲笑出聲來,引得班上其它同學也開始哄堂大笑。

於是呢,海蒂爸爸被作為第二典型,讓老師揪出來要求站在教室外罰站一節課。

反正站著也沒事兒,他索性跑到街上吃了碗面,逛了逛書店,約莫著該下課了才回教室。老師一看他不在教室外邊,頓時急得六神無主。說來也奇怪,之後,他再也沒敢體罰過班上的同學。

「下次,如果老師單獨讓你們幾個孩子在樓道裡等著,爸爸告訴你,可以帶著小夥伴們去一個更好玩的地方!」海蒂爸爸湊到小海蒂耳朵邊說,「你們可以去教室旁邊的睡眠室或者遊戲室,反正站著也沒事做嘛!」

「我知道了,爸爸!你這個主意簡直太好玩了!」海蒂已經有點迫不及待了。

做為家長,我們無法左右孩子身邊的環境,但可以提高孩子應對不同環境的能力,降低敏感度。當孩子反饋在學校經歷的不愉快,以下幾招或許有用:

1、安撫好孩子情緒,疏導孩子的心結

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孩子在面對老師的負面情緒時,表現出來的敏感度都不一樣。比如,故事裡的果果確實是個比較敏感、容易自責的孩子,海蒂就是一個比較心大的孩子,所以,在跟家長反饋當天故事的時候也出現了不同的版本。

所以,尊重孩子的意願,安撫孩子情緒、疏導敏感孩子的心結最重要。

2、家長不急於下結論,引導孩子客觀描述事件,避免傳播負面情緒

護子心切的家長在聽到孩子可能被體罰,很容易一點就著。在沒有了解清楚事件過程的時候,請不要急於下結論,不要發表類似「老師太過分了」「我明天就去著老師算帳」等結論。

家長需要用平靜的啟發式、詢問式方式,引導孩子儘量客觀的描述事件,幫助自己和孩子都了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避免冒然找老師對質,傳播負面情緒,讓孩子對老師這一角色有所畏懼。

3、用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更多應對辦法

還原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家長可以用情景劇的方式引導孩子去換位思考,看看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究竟該如何改正,培養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保護自己的方式。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此外,尊重老師是一種美德,並不意味著老師的言行都正確。家長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需要幫助孩子了解,老師也會犯錯,讓孩子能夠思考現象背後的原因。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在幼兒園發生這樣的狀況,你會怎麼辦?歡迎分享。

圖文來源於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親子百科)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爸爸把兒子拖到墓地罰站:荒唐的教育方法差點害了孩子
    據9月25日網報,因為11歲兒子不做作業,浙江台州一名男子將兒子帶到太公墓地罰站,兒子突然沒了。慌忙之中的這名男人趕緊報警,當地海門派出所接警後,立即幫助尋找,四位民警在山上找了40多分鐘,也沒有找到孩子的蹤跡,隨後趕來支援的巡特警,在椒江黨校旁邊發現一個赤腳的男孩,經過證實,這個男孩就是要尋找的孩子。
  • 孩子上課聊天被老師罰站,家長:我花錢不是讓孩子去學校受虐的
    孩子上課聊天被老師罰站,家長:我花錢不是讓孩子去學校受虐的。孩子平時在家裡自己都是捨不得打捨不得罵的,更不會讓別人打罵。但是,一旦孩子在學校,孩子受到了老師的批評或者罰站,家長就特別受不了,說老師虐待兒童等等。
  • 把爸爸的「癖好」寫進作文裡,老師看了笑噴
    熊孩子怎麼坑害爸爸?把父親的「癖好」寫在作文裡,老師看到了他笑著笑著噴出來。熊孩子寫作文裡寫著什麼?例如,這隻熊孩子直接在作文裡寫著父親的「習慣」,還記錄了爸爸在廁所裡玩手機,這才是真正父親的孩子,語文老師看了這篇作文也笑。
  • 教育《規則》實施後:老師,你會讓「熊孩子」罰站嗎?
    近日,教育部研究制定的《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將教師懲戒方式分為一般懲戒、較重懲戒、嚴重懲戒、強制懲戒四個等級,並規定了禁止的懲戒方式,明確教師可以施以不超過一節課、教室內的站立或面壁反省等懲戒,但禁止體罰、侮辱、「連坐」等方式。
  • 孩子的老師要求早晨上課不能遲到,否則罰站兩堂課,這麼做對嗎?
    孩子的老師要求早晨上課不能遲到,否則罰站兩堂課,這麼做對嗎?學生上學不能遲到,這是紀律,是規矩,所有學生都必須遵守。面對遲到的學生,老師教育懲戒,這是行使自己的教育職責,理應受到點讚和支持。不過對於學生遲到現象,老師也要客觀分析,正確處理。我在當班主任的時候,對於那些偶爾遲到的學生,詢問清楚原因後口頭批評一下了事。因為有的孩子可能因為鬧鈴失誤、或者上學路上遇到什麼突發事件(比如自行車掉鏈)而導致的遲到現象,就不宜大發脾氣,任性懲罰了。
  • 兒子被罰站打手板,爸爸掌捆老師:「憑什麼體罰我兒子?」
    導語: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寶,受一點點委屈,都會讓父母心疼不已。在學校,若孩子們調皮搗蛋,老師該怎麼做呢?若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並沒有什麼效果,能否罰站,或者打下手心?老師罰這兩個學生站在門後一節課,還用小棍子敲了手掌。小明回去後,手腫了起來。小明的爸爸火冒三丈,第二日衝到學校,狠狠甩了班主任一記耳光,說道:"你憑什麼欺負我兒子,你打了他,我就要打你!"老師目瞪口呆,沒有反應過來,也不想事情鬧大,默默忍受了。當然這樣一來,小明就很尷尬,後來小明爸爸給小明轉了學。
  • 學生作業未完成,老師罰站一節課,教育最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學生沒有完成作業,老師罰站一節課。首先我認為這位老師是一位對孩子認真負責的好老師。孩子到學校來,就是必須接受教育,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生按時認真正確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這是每一位孩子必須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學生不完成作業,就是犯了錯,犯了錯就應該受到處罰,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 「帶孩子到墳地罰站」是失敗的家庭教育
    台州有位爸爸,對於不寫作業的兒子,動真格了!懲罰的方法有點恐怖!孩子作業沒完成,當爹的,那個氣呀,我教育不了你,那就讓老祖宗來管管!於是就把孩子帶到太公墳前罰站,讓他反思,並把孩子鞋子拿掉,而自己堵在下山路上,不讓孩子下山。轉眼娃失蹤,家長報警後才找到。
  • 不當懲戒激化師生矛盾 老師頻罰站致"恐師症"
    因老師不斷懲罰,導致孩子怕老師,怕上課;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教師就頻頻罰站,讓孩子對學校教育心生懼意……本報近日開展懲戒教育大討論後,雖然絕大多數學生家長和教師都贊成教育懲戒,但也有部分家長提出,教師的不當懲戒,已經給孩子帶來傷害,並且不利於學生的成長。
  • 《想想辦法吧爸爸》戚薇女兒自曝被爸爸打屁股罰站,戚薇很心疼
    小編看了下最有意思的是,節目組工作人員問孩子們自己爸爸是什麼樣子,活潑的Lucky說自己的爸爸很兇,還直接模仿起了李承鉉打她屁股的樣子,看來Lucky也沒少挨揍啊。小編一直以為明星夫婦因為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很少,所以就很寵溺自己的孩子,捨不得打,即使犯了錯誤也會採取說服教育法。現在看來,就連明星家庭每家的教育觀念都是不同的。
  • 孩子上課辱罵同學,被老師罰站一節課,家長要求老師下跪道歉
    古語有云「教不嚴,師之惰」,現在面對不聽話、違規越紀的學生,敢於批評教育、適度懲戒的老師是越來越少了,在小學當老師的朋友告訴我,之所以老師變「惰」的最大的一個原因是現在家長太過維護孩子,幹擾了老師行使正當批評教育學生的權利,讓他們變得不敢管。
  • 孩子上課搗亂被老師罰站,奶奶衝到教室責罵老師沒素質!
    前兩天貓爸帶女兒去上英語課,前半節課還好一點,但是後半節課有個小朋友可能坐不住了,所以一直在課堂上跑來跑去的,跟堂的輔導老師勸說幾次孩子都不聽,最後沒辦法老師只能要孩子去角落裡罰站了。不過這一幕剛好通過監控被孩子的奶奶看見了,這位奶奶當時就衝到教室裡通著全班孩子的面把這位老師罵了,還一直說就你這素質還當老師呢!罵人的話貓爸就不寫了,總之很難聽就是了。而今天貓爸要說的就是這種現象。對於這種現象,現在網上基本有兩派:1、支持派:我們小時候,哪個孩子沒有挨過老師打?沒有被罰站過?家長見到老師都會跟老師直接說孩子不聽話就打!
  • 我的孩子被老師罰站、訓斥,是一件非常幸福且幸運的事!
    我很自然而然地接過話題:這就對了嘛,數學老師不點名、罰站甚至訓斥別人,唯獨懲罰你,在她心目中,你還是那一攤想想辦法付出努力些就能敷上牆的硬泥!你值得老師關注、批評、罰站、訓斥啊!別人上課搞小動作,思想開小差等,老師也是要批評教育的,只是老師會根據情況不同因人而異的進行教育。
  • 「600女生被連坐罰站」是教育暴力的體現
    大晚上的,近600女生在宿舍樓內被罰站?9月27日,陝西省岐山縣一位家長向華商報反映,一周前,因為高一女生晚上在宿舍裡吵鬧,益店高中宿管老師處罰該樓近600名住宿女生罰站至次日凌晨5點。益店高中一名副校長稱,罰站屬實,但學生只在室外站了半小時。對於罰站的做法,有市民認為不妥,也有市民表示支持。
  • 4歲女孩「罰站」等媽媽下課 爸爸去哪兒了?
    作者:莫 蘭  近日,一組4歲小女孩在教室門口「罰站」的照片戳中眾多網友淚點,只因背後的故事太讓人心疼。原來,孩子生病兩天了,家裡沒人照看,當老師的媽媽只能把她帶到學校。
  • 初三學生遲到20分鐘,被老師罰站2個小時,老師的做法對嗎?
    但我認為,教師罰站學生,也未必就是壞事,為什麼這麼說呢?【1】孩子都初三了,竟然還晚到20分鐘,這就說明孩子的學習意識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老師罰站他,能夠讓他長記性,有利於孩子提高學習積極性。【2】老師罰站學生近2個小時,一定能夠讓孩子牢記此次錯誤,下次絕不敢再遲到。倘若老師這一次只是不痛不癢地警告他,能起到效果嗎?恐怕下次還有遲到的可能。
  • 孩子調皮被老師罰站!家長和老師看法完全不同,你站哪一方?
    大概是說他家剛上幼兒園,才5歲的孩子,被老師勒令在教室外面罰站了將近一個小時,這個時候的室外溫度只有2℃,孩子孩子被凍的滿面通紅。他附上了和孩子幼兒園老師發簡訊聊天的截圖,孩子的老師果斷的承認了讓孩子罰站的事情,表明原因是他家孩子上課的時候開小差和別的同學大聲講話,擾亂課堂秩序還屢教不改,並且讓朋友好好管教自個兒家的孩子。但這位朋友的言語間卻無不表達出對老師的不滿和對自家孩子的心疼,並且在結尾寫道,他要去投訴孩子的老師,這種罰站是體罰!
  • 幼兒園老師罰站幼童,4分鐘內孩子被掌摑3次!
    >根據視頻顯示 9月17日,當天正在下雨 安徽合肥市廬陽區南國花園幼兒園 一名身穿紅衣服的老師 將孩子帶到三樓戶外平臺 讓其罰站
  • 幼兒園罰站正常嗎?你能接受寶寶被幼兒園老師罰站嗎?
    幼兒園現在都開始發罰站了,犯了錯誤、或者不聽話,幼兒園老師會採取罰站的方式,來懲罰孩子,讓孩子聽話、守紀律。那麼問題來了,幼兒園的小朋友,3歲到5歲的年紀,真的問題大到需要用罰站的方式來懲罰嗎?有兩位網友展開了辯論。
  • 不肯做作業,爸爸把兒子帶到墳地罰站!接下來發生了可怕一幕…
    不肯做作業,爸爸把兒子帶到墳地罰站!原來,孩子作業沒完成當爹的那個氣呀,覺得我教育不了你那就讓老祖宗來管管!於是就把孩子帶到太公墳前罰站讓他反思並把孩子鞋子拿掉而自己堵在下山路上,不讓孩子下山這位爸爸表示一開始兒子還是老實站著反省的自己就去離墳地十幾米的地方打電話也就接了個電話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