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雷峰塔,1999年杭州決定重建雷峰塔。雷峰塔原名為皇妃塔,始建於公元977年,吳越忠懿王錢弘俶偶然得到「佛螺髻發」舍利後,便打算修建一座寶塔專門用來供奉它。專家在雷峰塔下面發現了地宮,這地宮是意外發現,經歷1000餘年居然沒被盜。
2001年3月11日雷鋒塔地宮開始挖掘,工人正在挖開雷峰塔地宮,挪開一塊重達750公斤的巨石蓋子後,地宮赫然出現。所謂的地宮,並不是居住人的地方,而是埋藏寶貝的地方,所以並不大,長約0.5米,寬約0.5米,深度約1米,但裡面卻藏著無價之寶。
雷峰塔地宮裡的石匣子,專家小心翼翼,裡面到底藏著什麼,在打開之前,都非常期待。為了站人,才把地宮挖大了一些。地宮洞口位於塔心部位,上面用一塊方型的石板密封,石板上壓著一塊重達750公斤的巨石。這樣高明的防盜辦法,讓盜寶賊沒有發現。
雷峰塔地宮的鎏金銅佛像。地宮裡大概有60件珍貴文物,其中最為有名的兩件文物一件是鎏金銅佛像,該佛像高68釐米,共有兩個底座,底座上有一條龍,龍上有一蓮花寶座,該佛像屬國家一級文物。
雷峰塔地宮裡出土的另一件國寶級文物是阿育王塔,它非常珍貴,塔內藏有用微型金棺盛裝的「佛螺髻發」舍利。
雷峰塔地宮裡挖出的五色「佛螺髻發」舍利子。這舍利子的出土,證明了歷史記載的關於錢弘俶建造雷霆峰的原因。
清末民初雷峰塔,看起來很雄偉。此時雷峰塔已經沒有人敢登了,搖搖欲墜,人們經過時,都是議論她什麼時候會倒塌。1924年,它終於塌了。
民國時期的雷峰塔,倒塌的原因除了遭受戰火外,是人們迷信地以為塔上的磚可以治病,長年累月扒上面的磚頭,或者研磨磚取粉末。倒塌後,很多人去搶磚頭,當然磚頭是不能治病的。雷鋒塔倒後,人們並沒有發現白娘子,只是從塔底爬出了幾條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