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償債隱憂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2020-12-10 經濟觀察網

程久龍

始於8月初,針對各級地方政府債務的「審計風暴」,再一次把地方債這個敏感而又不容迴避的問題,置於聚光燈下。

在諸多被審計的城市名單中,位於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武漢,因近年興起的大規模城市建設而債臺高築,其債務風險控制也一度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有關武漢政府債務規模,坊間版本不一,但至今,武漢政府官方尚未對外披露具體債務細節。

近期,經濟觀察報獲得的一份來自財政部駐湖北專員辦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武漢市債務餘額高達2037.05億元。而2011 年末,武漢市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1964.47 億元,相比較武漢本級政府綜合財力1058.22 億元,債務率高達185.64%——已超過美國最高警戒線1.5 倍。

與此相關,在2012年底至2013年初,審計署公布的針對36個地方本級政府性債務的審計結果顯示,2012年,有9個省會城市本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超過100%,最高的達188.95%,如加上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債務率最高的達219.57%。若以此估測,武漢已接近負債最高的城市。「針對武漢的新一輪債務審計目前尚在進行中,結果最遲將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前出來。」8月27日,審計署駐武漢特派員辦事處辦公室一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而對於武漢是否就是債務率最高城市的問題,該人士以正在審計為由,拒絕置評。

債務壓城

儘管武漢政府的債務問題備受關注,但至今武漢政府官方尚未公布確切的負債情況——在當地政界,這儼然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事實上,武漢並不是債務率最高的城市,但屬於偏高的一類。」7月28日,湖北當地一位接近此次審計工作的政府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透露。

而經濟觀察報獲得的來自財政部駐湖北專員辦針對武漢本級政府債務情況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截至2012 年6 月30 日,武漢政府債務餘額為2037.05 億元,比2011 年年末的1964.47億元淨增加72.58 億元, 淨增長3.69%。

債務餘額按債務類型分,直接債務1448.54 億元,擔保債務588.51 億元(2011 年末分別是1466.29 億元和498.18 億元),平均計算,佔債務餘額比例分別為72.84%和27.16%;按單位性質分, 機關1.25 億元、事業489.05 億元、融資平臺債務1408.06 億元及其他單位138.69 億元。

上述數據顯示,地方投融資平臺債務佔武漢市政府債務比例大約在68.85%——這意味著投融資平臺是武漢市地方債務的主要構成。

武漢市一級的各類投融資平臺超過10家,其中最大的3家為武漢城投、武漢地產集團和武漢地鐵集團。經濟觀察報獲得的數據是,截至2012年底,武漢城投負債合計1169億元;截至2011年底,武漢地產集團負債407.8億元;武漢地鐵集團負債合計314.2億元。

而從債務來源來看,武漢市2010 年-2012 年6 月,累計直接債務4371.85 億元,其中銀行貸款3763.65 億元佔86%、發行債券271.48 億元佔6%、轉貸債務93.32 億元佔2%、專項借款42.39億元佔1%、其他201.02 億元佔5%。由此看出,武漢地方政府主要依靠的融資方式,還是銀行貸款,約佔總債務的86%。

債臺高築之下,武漢地方政府背負著巨大的償還壓力。前述報告披露,武漢市2012 年1-6月還本付息313.01 億元,其中:財政性資金償還296.60 億元,佔94.76%,6 月30 日逾期債務40.6 億元,其中應由財政資金償還38.03 億元, 佔93.67%。不止於此,武漢政府正在面臨一個債務償還的高峰。從截至2012 年6 月30 日統計情況看,對已形成直接債務,未來各年應償還情況:2013 年310.59 億元,佔22.06%,2014 年311.76 億元,佔22.14%,2015 年143.35 億元,佔10.18%,2016-2020 年405.34 億元,佔28.79% ,2021 -2025 年90.38 億元,佔6.42%,2026 年以後24.13 億元,佔1.71%。

2013 年和 2014 年兩年合計622.35 億元, 佔到債務總額的44.20%——上述報告預測:「從靜態看,2013年和2014年將成為武漢市本級政府償債高峰期。」

城建高峰期

與武漢地方債務直接相關的,是武漢正處在一個大規模城市建設的高峰期。「武漢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債太多。」談及武漢近年備受爭議的大規模城市建設,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在多個場合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事實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作為華中區域的重鎮,武漢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據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分稅制改革之前,武漢作為一個「重稅區域」,地方財政結餘相當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武漢城市建設的投入。

上世紀80年代,武漢市對中央財政的貢獻僅次於上海位居全國第二,為全國各計劃單列城市之首,但是地方財政積累卻是倒數第一。在地方財政留成比例上,各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城市一般為30%-50%甚至更多,而武漢僅為16%-17%。「上世紀90年代初期,武漢一度想把對中央財政上繳的比例由83%下降到82.5%,為此,市裡多位領導幾經周折,但最後還是沒有獲批。」原武漢市經委一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回憶,「歷史上,武漢地方財政並不是沒有收入,而是大量的收入上繳給中央財政了,導致自身結餘有限,嚴重影響了城市建設。」

而武漢城市建設滯後的一個直接結果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武漢城市面貌以「髒、亂、差」的形象聞名全國,民間戲言武漢為「中國最大的縣城」。城市建設的嚴重滯後,又反過來制約了武漢的經濟發展,尤其對招商引資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2000年代初期,時任武漢市長的李憲生面對武漢的沉淪,在全國「兩會」上大聲疾呼:「武漢在哪裡?」

在此背景下,如何在短時間內加快武漢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武漢政府面臨的一道難題。另一個宏觀背景則是,2008年底國家四萬億經濟刺激政策的出臺,為武漢「短期內、大投入」的城市建設帶來契機。同樣在這一年,阮成發出任武漢市市長,開啟了武漢歷史的「阮成發時代」。

「應該說武漢的大規模城市建設,是三個因素的綜合結果。第一,武漢自身城建發展的需求;第二,四萬億刺激政策帶來的宏觀環境;第三,對於地方執政者,搞城建比較容易出政績。」一位武漢政界人士這樣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評述。

在現實層面,儘管分稅制改革後,武漢地方政府財力有所提高,但相對於大規模基建的投入,武漢地方財政依舊顯得杯水車薪。以2011年為例,當年度武漢市全口徑財政收入1796 億元,除去上繳中央和省財政,武漢本級政府支出756 億元,其中用於支持經濟發展支出及民生、三農投入和行政運行成本等經常性支出約在323億元,佔市本級支出的42.7%。因此,能用於城建投資的財政資金實為有限。

與此對比,2011年,武漢僅城建項目總投資就高達725.82億元,武漢大道、二七長江大橋、二環線(漢口段、水東段等)、白沙洲大道、東沙湖連通等21大重點工程同時開工。現任武漢市委書記的阮成發曾透露,最多的時候,武漢一共有超過5000個建築工地同時施工。阮成發也一度被網友戲言「滿城挖」書記。

財政資金與投資需求巨大的缺口之下,武漢政府只能通過大規模舉債,來完成城市建設的「跨越式發展」。

前述報告披露,從2011 年舉借情況看,直接債務277.93 億元中,項目借款198.03 億元,佔71.25%,而項目借款中,公益性項目193.68 億元,佔97.8%, 其中主要用於城市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建設。

償債途徑「去土地依賴化」

武漢的債務猶如一個雪球,正在越滾越大。前述報告透露,2008 年至2011 年,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餘額分別是747.60 億元、1328.09 億元、1572.55 億元、1435.28億元。這意味著,僅四年的時間,武漢政府債務餘額接近翻番。

而與眾多內地城市一樣,武漢的債務償還主要還是依靠土地出讓收入,截至2012 年6 月30 日,武漢政府直接債務餘額1448.54 億元中,償債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財政資金,佔97%以上,其中土地收入佔44%以上。

大規模城市帶來的財政資金缺口,又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武漢土地市場的「瘋狂」。2012年,在國內眾多城市土地出讓收入下滑的背景下,武漢「逆市」增長——武漢2012年全市土地出讓收益總額達949億元,同比增長61%,收益總額全國排名第二,僅次於上海,而增幅達全國第一。

但在另一面,2012年,武漢土地交易價格已經出現「降溫」跡象。據統計,2012年武漢拍賣成交的240宗地塊中,有218宗地塊因只有一家購買人,最終只能以底價成交,佔總成交量的比重高達90.83%。

「去年武漢土地出讓金收入較高,並不是因為土地成交市場火爆,而是因為武漢的土地供給量較大。」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研究總監李國政對經濟觀察報記者分析,隨著武漢二環線內「城中村」改造項目趨近尾聲:「未來武漢能賣出價格的地塊將越來越少。」

2013年上半年武漢出讓地塊99宗,成交面積為551.19萬平方米,同比2012年上半年上漲9.32%;土地出讓金額為298.97億元,同比2012年上漲4.04%——漲幅明顯趨緩。

事實上,土地市場面臨的下行風險,從而可能導致地方政府償債風險,也引起了武漢當局的關注。據悉,武漢市政府已經成立了專門的債務管理委員會,專職政府舉債和風控。

武漢城投董事長雷德超在今年湖北「兩會」期間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包括城投公司在內,我們每年的舉債計劃,必須經過債務委員會確定。」

不止於此,在債務償還上,武漢政府還試圖降低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以武漢市最大的地方投融資平臺——武漢城投公司為例,除了土地出讓收入外,部分經營性資產包括自來水、汙水處理、燃氣、房地產、會展展館等也打包其中。

據雷德超透露,2012年武漢城投自來水收入接近20億元,燃氣收入在30億到40億元之間;房地產去年收入回款7億元。此外,武漢城投旗下還擁有華中地區最大、全國第三的國際博覽中心,也將在2013年貢獻大幅收入。

另外,武漢城投旗下還擁有上市公司武漢控股(600168)。「我們可以把一部分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打包到上市公司運作,實現資產證券化進行股權融資,從而減少對於債權融資的依賴。」雷德超表示。

「我們要求2013年城投公司經營現金流突破100億元。」雷德超表示,「債務風險肯定有,但是絕對可控。」

相關焦點

  • 成都讀館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在社交網站的旅客分享中,「震撼」「真的是大成都」「眼前一亮」是最常出現的評語。成都規劃館策展部負責人李濤把來館參觀的公眾大致分為四類:一類是政府公務考察學習團隊;一類是招商引資考察團隊;一類是教育、科研、企業等各組織和社會團體,包括各大中專院校和小學,以及包括房產中介和房地產商在內的各企事業單位等;一類是市民,他們最關注的是城市生活配套。
  • 龐培利:做騎士的生意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而龐培利則早在2000年就開始接觸國外剛出現的B2B網站,能夠接受電子商務的銷售方式。 龐培利認為,馬具業務本身是個冷門行業,如果在大街上開一個店是很難有效果的,網上推廣則不失一個經濟有效的辦法。聖聰在阿里巴巴投入最多,這是一個國際商業交易網站,龐培利一年投入6萬元。此外,在百度和谷歌兩個搜尋引擎,龐培利為點擊排名也投入了費用。 龐培利相信,馬具作為一項在國內絕對冷門的生意,電子商務的效果的確不錯。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2013-06-30 14:45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曼昆交棒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根據哈佛大學的教學計劃,這是唯一一門開設給所有本科生的經濟學通識課。由於大部分修課學生此後並不會選修經濟學的專業課程,因此這門課的內容就會成為他們對整個經濟學的全部認知。EC10的歷史十分悠久,《哈佛紅》曾專門有過一篇文章對這門課程的歷史進行過介紹。
  • 《半澤直樹》:金融圈秘辛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經濟觀察報 納狄/文 在2003年日本富士電視臺45周年臺慶大戲《白色巨塔》之後,很久沒有出現令人振奮的嚴肅職場日劇,《半澤直樹》打破了這一僵局——7月 7日首播收視率為19.4%這種突破不僅僅在日本國內,劇集隨著視頻網站和字幕組同步來到中國,引起熱議。《半澤直樹》改編自直木獎獲得者池井戶潤的人氣小說《我們是泡沫入行組》和《我們是花樣泡沫組》。由福澤克雄執導,堺雅人主演,講述日本泡沫經濟時期進入東京中央銀行的職員半澤直樹一邊與銀行內外的對手鬥爭,一邊實現自己復仇計劃的逆襲故事。
  • 唐朝黑社會:很黃很暴力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經濟觀察網 特約作者 圖門巴雅爾 繼《麥田》玩秦國逃兵的黑色浪漫,《我的唐朝兄弟》又解析了兩個唐朝古惑仔對前途的痛苦抉擇,其實這與網絡文學中大行其道的「穿越」異曲同工。帶著這個假設(假定錢導是有一定史實根據的),我有意識地搜集了相關研究,在此借賀歲片《我的唐朝兄弟》再次提及唐朝古惑仔之機,跟諸位看官說說唐朝黑社會那些事兒……迷霧廓清,豔陽初照,河清海晏,政通人和,唐代物殷俗阜的經濟實力配以當時宏放的文化氛圍,使其步入富強繁榮。
  • 守身為大 - 守身為大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1946年,董輔秖(1927-2004)報考武漢大學經濟系時的作文試題是《守身為大說》;時隔58年,他又寫了一篇 《守身為大》。寫完之後三個月,2004年7月30日,董輔秖在美國杜克大學醫療中心去世。仿佛冥冥之中,他的經濟學生涯從那裡開始,在這裡結束,最終聚焦在了「守身為大」上。封筆之作,成了一篇人生答卷,也是一種理想和圓滿。
  • 王室的婚禮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有評論說,經濟危機下的英國皇室,在不得不節衣縮食的同時,也需要這樣一場慶典來給低迷的英國經濟「衝喜」,並藉此重塑王室的正面形象。英國王室希望藉機喚醒一下英國國民共同的國家認同、價值觀和生活信念,或者乾脆說,凝聚一下英國、大英國協臣民對王室、對君主立憲制的認同感。
  • 虛實奸雄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他不在乎真相,他在乎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創意轉變成他人眼中的「新聞」——只要可信度維持11天就行。他連夜飛往好萊塢比佛利山莊,向達斯汀·霍夫曼扮演的知名製片人斯坦利求援,希望後者用自己的藝術天才和製作人脈,替困境中的美國總統炮製出一個驚天事件。
  • 有關知識分子的定義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擴充該比喻以使斯諾的定義保持活性,還可將知識分子理解成決意與現存政治、經濟、社會秩序對抗的人,德國社會學家劉易斯·科塞就把知識分子定義為「從來不對現狀滿意的人」,那也是愛德華·薩義德滿意的表述。與之相反,德國社會學家卡爾·曼海姆認定知識分子是社會上的「超脫之人」,等於排除了「勒代特」。
  • 景觀民國(上)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二蕭分分合合,顛沛流離,蕭紅先後輾轉青島、上海、東京、武漢、重慶、香港。因為曾經與蕭紅相遇,作家魯迅、丁玲、許廣平、胡風、梅志、茅盾、蕭軍、聶紺弩、端木蕻良、駱賓基、蔣錫金、舒群、羅烽、白朗等接續登場。幾近3個小時的銀幕時間,人物視點不斷轉換,很有紀錄片的感覺。編劇李檣希望觀眾知道這是一段被扮演的歷史,而且他不主張過於強調戲劇衝突。
  • 印度人文地理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印度首都新德裡(New Delhi)新德裡位於印度北部,東依亞穆納河(又譯:朱木拿河),東北緊連德裡舊城(沙賈漢納巴德),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以姆拉斯廣場為中心,城市街道成輻射狀、蛛網式地伸向四面八方。
  • 脆弱的權威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讓人高興的是,這套叢書中終於為我們提供一套更完整的《休謨論說文集》(分《論道德與文學》和《論政治與經濟》兩卷)。 休謨這一類文字自1741年第一次結集面世後便不斷擴充再版,二百多年來各種版本不計其數,甚至譯為中文的也已有若干不同選本。
  • 理與法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陪審員都是沒有受過法律專業訓練的普通公民,他們的判決是基於良知而不是法律。有法無天不是法治社會建立法治社會已成為中國人的普遍共識,但我們必須認識到,法治社會以法律的合理性和正當性為前提,也就是政府制定的法律必須符合天理和良知。任何人都不應該以「法律」為託詞行不正義之事。
  • 「文化」人生(下)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李文化深知此事責任重大,建議說這是新聞紀錄片廠的任務,應該派新聞紀錄片的攝影師去拍,他們有經驗,自己多年不拍新聞片,怕拍不好,漏材料。當時新聞紀錄片廠也是8341部隊「支左」,也由狄福才領導。狄福才對他說:「新聞紀錄片廠已經派了兩個組去了,一組拍鬥鄧小平,一組拍鬥陶鑄。別囉唆了,上車吧!」
  • 六面人生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文青的口味固然挑剔,但這些個體刻意追求特立獨行的姿態卻構成了他們顯著的共性:一旦對此了解透徹,就能精確地點中他們的穴位,這遠比漫無目的地憑空放槍要經濟高效。另外,他們自身也有著較強的複製能力和複製欲望,是天生就適合傳遞「口碑」和製造「迷眾」效應的群落。同時,文青們隨著時代演進而變化的閱讀需求又反作用於作家的創作意圖。
  • 從斯託雷平到普京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讀紅輪系列 完結篇金雁/文「戰敗引起革命」和「革命導致戰敗」如前所述,斯託雷平的政治「反動」和經濟改革都引起了社會不滿和反彈,乃至斯託雷平時代的內政也增加了俄國進入對外戰爭的機率(或者說加快了走向戰爭的步伐
  • 烏鎮·中國2013年度新銳榜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它是可靠的時事翻譯者和情緒輔導員,於國際視野裡選擇中國立場,在原創訴求中秉持專業精神。在國家級通訊社的底牌之上,它身段柔軟,最大限度地兼容了權威性與靈活性,政策性與民間性。提名:《博客天下》《創業家》《國家人文歷史》《壹讀》《中國新聞周刊》 年度傳媒之新媒體陳坤微信公眾號它是粉絲經濟的具體形態,當自媒體甚囂塵上之時,它默默摘下了果子。它把帳號變成站點,改變信息分發渠道,也改變了娛樂產業的盈利方式。
  • 經濟觀察網-德語世界:憂慮民主-經濟觀察網-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本書從經濟增長模式、社會福利國家憲法的角度,也即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討論了民粹主義。它也廣泛涉及了時事政治,包括對德國另有選擇黨(AfD)的分析。馬瑙是德國不萊梅大學的政治學教授。《承認——一部歐洲觀念史》久負盛名的法蘭克福學派傳人霍耐特教授,用一部新著回顧了關於「承認」這個被黑格爾所論證的最重要的政治觀念的歷史。他在書中首先區分了觀念史和概念史。
  • 衝繩:日本海上的香格裡拉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因為多年來,駐紮在那裡的美軍犯下的種種劣跡以及當地民眾的不滿之聲,經常見諸媒體的國際新聞版塊。這個在歷史書上被稱為「琉球」的地方,從1372年正式接受大明王朝冊封起,一直到1875年的整整500年間,一直是中國的屬國,雙方往來十分頻繁,而當地人也對曾經與中國的交往甚為津津樂道。如今,我國的福州還設有琉球館,衝繩的閩人後裔有四萬餘,而且琉球列島也信仰媽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