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什麼?淨空法師還原你一個真實的佛法

2020-12-16 百家號

我們想到世尊在當年,照中國人歷史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七年,跟外國人的算法不一樣,外國人是二千五百多年,相差六百年。到底哪個對哪個不對,不要去計較,都有依據。

世尊成道之後,三十歲成道之後,一生都在教學,這是我們從經典裡面都能看得出來的,每一天講經教學,沒有中斷過。所以佛法是教育,佛法不是宗教,這一點一定要認識清楚。

可是佛法變成宗教,被人誤以為是宗教,而且以為是低級宗教,給我們的印象很深。我在沒有遇到方東美先生之前,我也認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所以從來不接觸宗教,不願意接觸。自己以為自己是個知識分子,不願意跟宗教為伍,你說這個毛病犯得多大!我二十六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方老師非常難得,特別給我開的課程,給我講一部《哲學概論》。《哲學概論》是從西方講起,講到中國,最後講到印度,從印度哲學裡頭,最後一個單元他跟我講的是「佛經哲學」。我那個時候感到很驚訝,我說佛教是宗教,是多神教,它什麼神都拜,是多神教,多神教在宗教裡頭是屬於低級宗教,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真神,沒那麼複雜。佛教裡面你看看佛菩薩,不知道,都以為是神,所以就很輕視它。

老師告訴我,他說你還年輕,你不知道,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學哲學,找哲學家學,他是哲學家。說「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這我們從來沒有聽人說過,「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從這個課程裡面,才把從前那些誤會洗刷乾淨,接受佛教是偉大的教育,這才開始接觸佛經。老師告訴我,他說你要真正修學佛經哲學,佛經哲學不在寺廟。我問在哪裡?過去的出家人真正都是有學問、有德行,真的是大哲學家,這是過去的。他說現代出家人他們不學,不研究經典了,經典在,沒有人去研究它,所以現在佛經哲學在經典裡頭。他叫我從經典上下手,這條路指得非常正確,所以以後我們就進入寺院,也參加些活動,主要的目的是找經書。

以後我認識章嘉大師,這是藏傳的四大喇嘛之一。我的佛學基礎是他老人家奠定的,這位大師非常開明,真的一點迷信都沒有,跟方東美先生一樣。他告訴我,你要學佛,首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你要不認識釋迦牟尼佛,你可能就會走向歧途,在我們國內人講的,你要走彎路了。教我看什麼,這書都他指點的,我第一部正式看的佛經是《釋迦譜》、《釋迦方志》。這是唐朝時候人編的釋迦牟尼佛的傳記,才認識釋迦牟尼佛,從這兒開始。才知道世尊一生的行誼,曉得他是王子,聰明好學,代表我們現前的所謂知識分子,他代表知識分子。我們也是知識分子,所以就很投緣,好學,廣學多聞!他十九歲離開家庭,離開宮廷的生活,榮華富貴的生活,出去參學。

印度在那個時候,我們學哲學知道,印度對於哲學的造詣都非常之高深,印度的學派他都學過,印度的宗教他也都學過。在古印度,不論是宗教還是哲學,他們都非常重視禪定,所以六道輪迴不是佛說的,是婆羅門教講的。婆羅門教的歷史至少有一萬三千年,我們能信得過,他是世代相傳,他不重視歷史,不像中國人,中國人對歷史是記載得很詳細,他們不重視歷史,重視禪定。禪定裡面的境界突破了時空,他能看到過去,能看到未來;六道裡面,他上面能夠看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下面能看到阿鼻地獄,他有這種能力。所以對於六道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四禪八定,學佛的人也要修,四禪八定是婆羅門教的,那叫世間禪定,你有這個禪定,你就能夠突破六道的空間維次,你就都知道了。修這種禪定的人很多,不是一個、二個,所以這個事是事實真相,他跟我們說出來。可是這裡頭有問題,六道的真相明白了,六道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像這些問題,你想想看,一個聰明的年輕人肯定打破沙鍋問到底。我年輕時候就是這樣的,就要追根究底,沒人能解答。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教學的一種方式,真正是了不起,跟我們走的一條路,讓我們完全心悅誠服,你不能不服他。

在這個狀況之下,佛學了十二年,三十歲,到三十歲了,大概值得去學習的地方他都去過,也就算圓滿了。這答案沒解決,而且一般學術界跟宗教界的解釋不能滿意,他就到恆河邊大樹底下入定,入更深的禪定,把十二年所學的東西統統放下。要不放下,那是障礙,叫所知障。所以,佛跟我們講,煩惱障他放下了,他很早就放下了,這個時候把所知障放下。兩種障礙放下之後,他開悟了,畢缽羅樹現在我們叫它做菩提樹,他在這棵樹底下開悟。夜睹明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一般講成佛了,問題全部解決,完全了解了。

了解之後,他把他所見到的境界全都說出來,用了多少時間?經典上講二七日,二個星期,也有經上講三七日,都有根據的,那就是二十一天,換句話說,不超過二十一天。在哪裡講?定中講的。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是在菩提樹下打坐,在那裡入定,誰知道他在那裡講經。這是什麼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佛開悟的時候,看到整個宇宙的境界,他把它說出來。這定中,我們人看不到,誰參加他這一次的講演、報告?這經上說,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有這個能力參與釋迦牟尼佛這個大會的報告,那都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這些菩薩們。

這個經講完之後,大龍菩薩,這也是一位等覺菩薩,把這個經典就收到龍宮裡面去收藏,我們世間人不知道。是佛出定之後,看看這些世間人水平都不高,都像小學生一樣,得從頭來起。從頭來起講什麼?講阿含,阿含是什麼?人天法。就等於是辦學,從小學辦起,慢慢再培養他,所以阿含是小學,十二年,基礎教育,教你怎麼做人。你知道有天上,婆羅門都講天,諸天,二十八層天他都知道,佛教你怎麼樣生天,你想到天上去,怎麼個修法,滿大家的願,這是小乘法。小乘講完之後,等於說小學畢業了,再向上提升,這就好比是中學,就是方等,方等八年;八年之後再接著講般若,般若二十二年。這我們就知道,他老人家一生講經是四十九年,般若佔二十二年,幾乎是一半,換句話說,我們就知道這是主要的、最重要的,般若好比是大學。最後的八年《法華》,《法華》就又回到了《華嚴》,跟《華嚴》是同樣的境界。這八年像是研究所一樣,這是最高的,成佛的《法華》,開智慧的《楞嚴》,古大德常常說的。所以,釋迦牟尼佛一生,你看他的循序,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他確實是這樣辦的,一生沒休息。

他常隨弟子,我們現在經裡面所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他的常隨弟子,臨時來的,經上就不提了。我們估計他老人家教學,應該聽眾人數不少過三千人,這很正常的,臨時來的很多。所以說非常非常殊勝。你真正了解之後你才曉得,他老人家是教育家,它不是迷信、不是宗教,跟宗教掛不上號的,確確實實是教育家,一生搞教學。印度人稱佛、菩薩、阿羅漢,都是學位的名稱,就像現在大學裡頭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學位。所以佛經裡頭,人人可以成佛,這個學位人人可以拿得到,你只要好好修學,學位可以拿到。菩薩也是學位,阿羅漢也是學位,都是平等的。佛、菩薩、阿羅漢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是人,這個要搞清楚。

什麼樣的資格才能拿到這個學位?有的。佛法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梵語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我們在經上常常念的。這句話可以翻,但是不翻,為什麼不翻?尊重不翻。這是佛法修學的總目標,學佛人就求這個,不是求升官發財,不是求名聞利養,是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意思叫無上正等正覺,換句話說,這是智慧!佛告訴我們,真正能夠把見思煩惱斷了,阿羅漢就拿到了,見思煩惱斷了,你證得了正覺,這是第一個學位,你拿到了;再向上提升,你就學第二個學位,第二個學位是正等正覺,等是等於佛,不是佛,比佛還差一級,等於佛,叫正等正覺,這是菩薩;再向上提升,再上加個無上,無上正等正覺,那就是佛,這是最高的學位,這個一定要知道。

我們佛教徒平常大家口裡稱,但是都忘掉了,意思忘掉了。你看我們稱佛為本師,老師,我們根本的老師,創辦這個教育的創始人,我們稱他為本師,自稱為弟子。中國古時候,這是學校的稱呼,稱老師是本師,弟子是學生,我們跟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我們跟菩薩、阿羅漢的關係,是同學的關係,他是我們的學長,前期同學,我們是後學的。我們同一個老師,同樣學一部經典,他已經畢業了,我現在才開始,關係搞清楚。但是這些阿羅漢、菩薩都有資格教我們,所以是老學長,也是老師,但是根本老師是一個。從根本老師說,我們都是同學,觀音、勢至都是同學,都是老學長。對學長就會比較放逸一點,對老師就很尊重、很嚴肅,對同學就可以隨便一點。所以,菩薩對我們就特別親切,不像規矩要求那麼嚴格;但對老師我們一定要予以尊重,為什麼?尊師重道。關係要搞清楚。

佛一生搞教育,一生教學,沒有間斷過。在經裡,沒有聽說他哪一天放假,沒有,也沒有過年,也沒有過節,天天講經教學,沒中斷,他給我們做了老師第一等的示範,模範老師。你不讀這些東西,你不知道。以前你看我們多大的誤會,認為這些菩薩、羅漢、佛都是神,都把他神化了,不知道事實真相。所以我們這一生要是沒有遇到方老師,永遠不會進佛門,永遠不會去碰這個邊,這一生真的就錯過了,沒想到這裡頭這麼大的學問。

我學了六十年,一個甲子,你看,不但真正證實它是最高的哲學,同時現在我們也真正證實它是最高的科學。近代的科學家,他們的研究向兩個方向,一個是無限大,宏觀宇宙,太空物理;一個是無限的小,量子力學,研究原子、電子、粒子,現在達到了光子,這個東西就是佛經上講的微塵。微塵在佛法裡面,大乘佛法講,它有七個等級,第一個叫牛毛塵。牛毛很粗,牛毛尖端上有一粒塵土,那就很小。它能夠在這個尖端上不會丟掉,我們知道這是什麼?吸力,叫地心吸力,它能夠吸住它,很小的一粒塵。把牛毛塵分為七分,七分之一叫羊毛塵,羊毛就細了,愈分愈小;羊毛塵再分七分之一,叫兔毛塵,兔毛就更細了;兔毛塵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塵,在水裡面,水有空隙,它在那個空隙裡面可以走來走去沒有障礙,我們今天叫分子;水塵再分七分之一叫金塵,金屬密度就很大,還是有空隙,它在裡面還可以跑來跑去,沒有障礙;金塵再分為七分之一才叫微塵。微塵再分為七分之一,名字叫色聚極微。色聚極微再分為七分,那叫極微之微,那就不能再分了。你看現在量子力學他們就搞這個,搞原子,這都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原子再來就是電子、核子、粒子,到基本粒子夸克,現在講到小光子。小光子他說不能再分了,不能再分那就是極微之微,科學家能看到這個,這個不簡單!所以他跟佛法講的是一樣。

物質怎麼來的?現在科學家發現,他說宇宙之間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的本質是什麼麼?是意識累積連續產生的幻相。這個說法跟彌勒菩薩在《菩薩處胎經》裡面講的是完全相同。彌勒菩薩講,「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你看,形就是物質,物質從哪裡來?從念頭來的,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所以任何一個物質裡頭,就這小光子,我們講極微之微,它都圓滿具足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精神,它是受想行識變現出來的,累積變現出來,產生的幻相。所以科學,我相信再有二十年到三十年,佛教不是宗教,是什麼?科學家承認,是高等科學。佛經裡所說的,通常有很多人問,佛經到底講什麼?有些專家學者我們常常碰頭的時候,問我那是講什麼?我說佛經總的來說,不外乎它講五樣東西,倫理、道德、因果、哲學、科學,這幾個科目它都講到究竟圓滿,確實是世間大學問。

相關焦點

  • 淨空法師——佛法之道 (3DVD精裝)
    淨空法師,俗名徐業鴻,1927年出生於安徽省廬江縣。1959年他於臺北圓山臨濟寺剃度,法名覺淨,字淨空。法師指出大乘教學方針旨在徹底破除迷信,啟發真智,使社會大眾明辨真妄、正邪、是非、善惡、利害,建立理智、大覺、奮發、進取、樂觀、向上的宇宙人生觀,才能圓滿達成解決眾生一切苦難,獲得真實永恆幸福的教育目標。    內容簡介:    真誠、清靜、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法師總結數十年學佛經驗所提出的修行原則。
  • 弘一大師:還原佛法真相 略釋佛法十疑
    1938年11月27日(戊寅十月六日),弘一律師於福建安海金墩宗祠,做了《還原佛法真相,略釋佛法十疑》的弘法演講。又佛法能破除世間一切迷信而與以正信,豈有佛法即是迷信之理。 故知他人謂佛法為迷信者,實由誤會。倘能詳察,自不至有此批評。 2.佛法非宗教 或有人疑佛法為一種宗教,此說不然。 佛法與宗教不同,近人著作中常言之,茲不詳述。應知佛法實不在宗教範圍之內也。
  • 從佛法因果律分析陳曉旭的人生之路
    不過,由於宿世積下的福報,使她有善根接觸了佛法。1999年,她偶然在一個朋友的車上聽到淨空法師講解《無量壽經》的錄音帶,突然感覺自己的心亮了。此後,她從普陀山請來一尊觀音像,供奉在自己的辦公室,並虔誠地向觀音菩薩祈求,以讓她儘快地拜見淨空老法師!
  • 淨空法師:佛法可以把人教育好,它是真實利益
    依教奉行,自己得利益,決定生淨土,做出好樣子來給別人看,讓別人對這個經產生信心,只要一回頭、一專注,沒有一個不往生。緣太殊勝,利益太大了。這個經能不能救世界?能。每一個人都專注想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人的心行自自然然就跟三皈十善、六度六和、十大願王完全相應,那就是世間第一等好人,他怎麼會做害人的事情?你害他,殺了他,他對你還歡歡喜喜、還恭敬你,沒有一絲毫怨恨。為什麼?
  • 淨空老法師告誡:曾經墮胎的人知錯了,要怎樣做才如法?
    淨空法師重要開示曾經墮胎的人 知錯了
  • 淨空法師:不信不解不依教奉行,註定與佛法無緣
    習性也就是佛法裡面講,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的習氣種子,這是有善惡的。善也是惡,為什麼?它不是本性。佛家特別是大乘佛法裡面講的善,善的標準是自性,自性本具的那是善,所以他的「善」不是善惡之善;善惡之「善」也是不善,我們必須要清楚。在惡道裡面,這還不是講六道,三善道跟三惡道「旋出旋入」。「出」是出離三惡道,你生在六道裡面的三善道。
  • 佛法中般若與聰明的區別是什麼?
    網圖在佛法中,般若是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終極智慧,和我們世人平常所知的那種聰明智慧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那麼他們的區別有些什麼不同呢?因為世人所說的聰明,只是世人執著於一個「我」在其中而產生的幻影,與佛祖所說的般若智慧,根本就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一個境界。比如說世人執著於一個「我」,執著於「我」而去認知這個世界的所有問題,比如說「我」的喜怒哀樂,煩惱妄想,名聞利養……等等,所有的這一切都是自己的意識心在作怪,不知道原本的我就是一個妄相,是超脫於這所有的一切染著之上的。
  • 佛教到底講的是什麼,淨空法師開示
    佛教到底講的是什麼,淨空法師開示。佛就講得這麼清楚,所以有人問我,佛教到底講的是什麼?我說,總的來說,把它大分可以分為五個部分。佛家講五門分別,第一個倫理,第二個道德,第三個因果,這三門普世教育。也就是說一切眾生,必須要學習的,你這一生才能夠生活得幸福美滿。
  • 聖嚴法師:世間法即是佛法
    有人問趙州禪師:「什麼是佛祖西來意?趙州禪師回答:「庭前柏樹子。」當我們誤認為趙州禪師將佛比做身外的「柏樹子」時,聖嚴法師卻教誨道:「佛就像那庭前柏樹一樣熟悉,我們每天晚上抱佛入睡,早上又跟佛起床,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
  • 佛教:佛法的真相是什麼?
    法師像因此,佛法裡面的內容可以說無所不包,甚至可以說,無一法不是佛法,即佛法包含有一切法。換句話說,佛法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即諸法實相。說佛是實語者,真語者,一點虛妄都沒有,說的都是真實的東西,很多人因為自己迷惑,搞不明白,就把佛法誤解為迷信而已,事實上,佛法或許才是真相。《華嚴經》中也記載,佛在覺悟時感嘆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 淨空法師:我們相信佛,佛是什麼?
    淨空法師:我們相信佛,佛是什麼?世出世法今天都遇到了信心危機。為什麼佛法不能出人才?關鍵在信心。大經大論,大經是《華嚴》,大論是《大智度論》,都說到「信是道源功德母」,是「道」的源頭。信自己信什麼?信自己本來是佛,這跟你們不一樣。你們決定不能說本來是上帝,這不可以的,所以這完全不是一回事情;我們相信佛。佛是什麼?是我們的老師,他會帶領我們回歸自性,就是他能幫助我們修成佛果。他已經修成了,他有經驗有方法,他能夠帶我們也能達到他的境界,這信人。信自、信他,除這兩個之外,我們信理、信事、信因、信果,六個信,這才叫真信。
  • 淨空法師:佛法修學,你有多大的成就,完全看你用的是什麼心
    這部經,底下說的,「又本經諸大願」,諸大願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再一願跟一願比較,其他的四十七願跟這一願比較,「則此願最為真實」。這兩行經文真實當中的真實,沒有比這個再真實的了,這多麼可貴!「蓋表此願乃真實中之真實也」,這句話非常重要。換句話說,世法、佛法沒有比這一法更真實的。經裡面講「至心信樂」,這個至心,「至誠之心,至極之心」。
  • 淨空法師:無量劫來也有學佛修行,為什麼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大小乘佛法都是破我,小乘我執斷掉,證阿羅漢果出三界,我尚且沒有,哪裡有我所有的!我所有的名聞利養,這個東西害慘了我們,無量劫來,我們不是沒有遇到佛法,不是沒有認真去修學,為什麼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就是被我、我所有害了。大乘經的高明,特別是大乘的般若,就是教你起心動念為一切眾生、為一切佛法,念頭就定在這上,沒有自己。
  • 淨空老法師令人嘆為觀止的講經說法
    淨空法師講經,關鍵的地方重複說了很多遍,我們都幾乎能夠背誦。我們聽經的人,就算不能做到一部經反覆聽,那麼你只聽一部經,也可以發現重要的地方,因為你會聽到好多遍,絕不會遺漏重點。他落實了佛陀的教育,把佛法從宗教轉變到了教育的路線上來。「造業,再誦經念佛,拜懺消業」。這是我見到的學佛人的現象。這個現象是滅佛。這樣下去,都在以身謗法,佛教就滅了。外面不學佛的不知道你們在搞什麼名堂,古怪的儀式,出來以後一臉的煩惱習氣不變。這是用身行來謗佛。老法師說出了正確的修行方法------「受持讀誦,為人演說」。讀誦僅僅是把佛的話記熟,方便在生活中應用。
  • 星雲大師說:有佛法就有辦法。你相信有佛法就有辦法嗎?
    星雲大師說:有佛法就有辦法。你相信有佛法就有辦法嗎?臺灣著名的法師星雲大師曾說有佛法就有辦法,有些人聽了可能會覺得這不過是一個自我安慰罷了。這句話還真不是自我安慰,還真是有佛法就有辦法。為什麼有佛法就有辦法呢?因為佛法的真正意義是讓我們破除我執與法執,證得我空法空二理。比如煩惱是人人都有的,佛法能讓我們解決煩惱問題嗎?實際上,世界上只有佛法才能真正解決眾生的煩惱。
  • 星雲大師和淨空法師書作:一位清雅圓融,一位禪意濃濃!
    淨空法師和星雲大師都是高僧大德!他們同年出生,都是1927年生人,都是譽滿天下的佛教人士。淨空法師,俗名徐業鴻,1927年2月生於安徽廬江。1959年於臺北市圓山臨濟寺剃度,法名覺淨字淨空。受具足戒後,在國內外,弘揚佛法,53年無間斷,首開風氣之先,使用視聽教育之方法,弘揚佛法。「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二十個字是老法師修學教化的基本理念。淨空法師的眾多書作中,其行楷書作品尤其具有特點。
  • 中國佛學院宏海法師作《百千萬劫難遭遇--佛法難聞》佛學講座
    中國佛學院宏海法師在福慧慈緣文化會館佛教在線-聞思講堂作佛學講座宏海法師作《百千萬劫難遭遇--佛法難聞》佛學講座現場信眾與宏海法師進行積極互動居士信眾將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疑惑、問題向宏海法師提問聞思講堂義工與宏海法師合影留念佛教在線北京訊 2013年11月24日下午,中國佛學院講師宏海法師在北京福慧慈緣文化會館佛教在線-聞思講堂作《百千萬劫難遭遇--佛法難聞》佛學講座。
  • 淨空老法師九秩壽誕 他老人家是怎樣過生日的呢?
    3月23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本師釋迦牟尼佛涅槃日,也是淨空老法師90歲生日!在這裡,我們共同祝願敬愛的淨空老法師生日快樂!大公網副總編輯史利偉特別題詩祝福:福慧雙修真聖賢,淨公九秩鍔未殘。  淨空老法師俗名徐業鴻,1927年2月15日生於安徽省廬江縣,幼居福建建甌。抗戰時,求學於貴州國立第三中學,勝利後就讀於南京市立第一中學。1949年赴臺灣,服務於實踐學社,公餘之時研讀經史古文,先後追隨一代大哲方東美教授、藏傳高僧章嘉呼圖克圖及佛學大家李炳南老居士十三年,學習經史哲學以及佛法,獲得深刻啟發,不僅熟通佛教各派經論,對於儒學、道家和伊斯蘭教等其他宗教學說,也廣泛涉獵。
  • 東寶·仲巴活佛為淨空法師造住世祈禱文!恭請為師父上人...
    全面研xi老法師的教誨可以知道,老法師既闡述佛法的手段是教育,也指出佛法的根本是實修而證入實相,教證二法不偏廢;既強調專心念佛,也強調深廣聞思,深廣與專一不相違。至於讓有些人只可心無旁騖地老實念佛,那是應機設教,斷非執此非彼,抑或鼓勵行者捨棄佛法的深廣法意。佛法自古以來都重視傳承的清淨無誤和加持力不間斷。藏傳佛教至今還較好地保持視師如佛並嚴守三昧耶的良好傳統。
  • 淨界法師:開始學佛就要明白學習佛法的方向
    我們能夠掌握這個心性的修持的功夫,你經論看得越多,你這個修行越能夠有一個會歸處。你看《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雖然無量無邊的法門,但是呢沒關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每一個方便法門都是一個明確的指歸,要你幹什麼呢?就是要你研真窮妄,當然,由不同的角度切入。假設你不掌握這樣一個根本的修行內涵,「愈博愈無頭緒,去道亦愈遠矣」。